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回顾国内外思辨能力的研究成果,指出中国教育中思辨的缺失及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的原因,同时探究大学外语教学思辨能力的培养模式:教师自觉生成思辨意识;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知识学习和语言学习相结合等。
关键词: 大学外语教学 思辨能力 培养模式
1.引言
人类天生就会思考。思辨能力不仅是一个有目的的,自我调控的,系统的思维能力,而且是一个基本的调查工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教育的长期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由此可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不仅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而且是国家长期发展战略任务。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学生在分析、推理、评价、综合、辨析等思辨能力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尽管随着大学外语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认识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但是大部分老师只是机械地追求“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并不积极参与课堂,这种外语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创造学生外语思辨能力发展的条件。黄源深指出,这种能力的缺失可谓“思辨缺席”。造成“思辨缺席”的原因众多,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英语教学对学生思辨能力关注力度不足是其中原因之一。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培养出英语技能和思辨能力俱佳的有用人才。
2.国内外思辨能力的文献综述
“思辨能力”源自英语“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实际上是指人的认知能力(cognitive skills)和情感特质(affective dispositions)的统一体,认知能力包括分析、推理、评价三项技能,情感特质包括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和坚毅五种性格特征(文秋芳,2009:42)。思辨能力具有建设性和创新性,它能使学生从更宽广的视角解释现象,对研究对象做出多维度的分析和判断,对问题提出更多的解决方案。
在国际人才竞争极其激烈的背景下,西方对思辨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美国许多高校将思辨力培养列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牛津、剑桥等世界著名大学已将思辨力的测量作为选拔新生的依据之一。Boeckx强调在知识爆炸时代,如果我们仍旧将重点放在知识点的传授与考核上,很可能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还未毕业就已经过时。文秋芳等指出,近20年来西方国家对大学生思辨能力研究越来越重视。他们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1)界定思辨能力的分项能力;(2)构建思辨能力的量具;(3)探索高等教育中思辨能力培养的途径及其有效性。
我国外语界对思辨力的关注始于黄源深对“思辨缺席症”的探讨,其中指出我国外语专业学生思辨力不足的种种表现。虽然不同的学者给出的定义和理论模型有所不同,但在“思辨”的概念内涵上目前已经取得以下共识(孙旻,2014):(1)思辨的核心目的是做出有理据的判断(well-reasoned judgment);(2)思辨者既要掌握良好的思辨技能(分析、推理、评价等),还要具备某些特定的情感特质,如探究未知事物的热情、警惕自身偏见、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争议等;(3)思辨过程包括元认知(metacognition)或者“元思辨”,即思考者需要有策略地运用具体的思辨技能,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监控、调整、修正。如果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辨力作为教育目标,这种具有综合性、迁移性、系统性的能力能够让学生终生收益(文秋芳,2012)。综上,思辨力培养应该是高等教育的必选目标,而不是自由选项(McPeck 1981;Siegel 1980)。
3.大学外语教学中培养思辨力的必要性
3.1大学英语思辨教学现状。
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重视不够。教学目标主要放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上,评估方式主要是各种英语等级考试,放弃对包括思辨能力在内的其他素质的追求,客观上造成学生的“思辨缺席”。由此,学生往往只重视语言技能的学习,思辨能力意识不强,语言综合应用技能难以有效提高。另外,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和教师对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尤其是教学行政部门通常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作绩效考核的指标,致使很多教师为了通过学校的考核,倾力于应试教学。有学者指出:“整个外语教学似乎越来越窄化,越来越知识化,越来越标准化,越来越考试化,学生心灵的丰富性也在这个过程中弱化了,对事物的那种好奇、敏感、探索未知的欲望也就退化了,应该具备的思考能力也难以寻觅。”(邹心胜,2011:77)。
3.2大学外语课程成为培养思辨力的载体。
发展学生的思辨力应该是高等教育的普遍目标,因此思辨力的培养不可能单靠外语教学来完成。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让外语课专注于外语能力的培养,让其他以中文为媒介的课程培养思辨力呢?这样既少了外语语言困难,又少了文化障碍。首先,语言与思维能力有着天然联系。社会文化理论主张,语言既是人际交流的中介,反映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又是个体内部思维的中介,体现个体认知活动的成果(Lantolf
关键词: 大学外语教学 思辨能力 培养模式
1.引言
人类天生就会思考。思辨能力不仅是一个有目的的,自我调控的,系统的思维能力,而且是一个基本的调查工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教育的长期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由此可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不仅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而且是国家长期发展战略任务。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学生在分析、推理、评价、综合、辨析等思辨能力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尽管随着大学外语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认识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但是大部分老师只是机械地追求“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并不积极参与课堂,这种外语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创造学生外语思辨能力发展的条件。黄源深指出,这种能力的缺失可谓“思辨缺席”。造成“思辨缺席”的原因众多,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英语教学对学生思辨能力关注力度不足是其中原因之一。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培养出英语技能和思辨能力俱佳的有用人才。
2.国内外思辨能力的文献综述
“思辨能力”源自英语“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实际上是指人的认知能力(cognitive skills)和情感特质(affective dispositions)的统一体,认知能力包括分析、推理、评价三项技能,情感特质包括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和坚毅五种性格特征(文秋芳,2009:42)。思辨能力具有建设性和创新性,它能使学生从更宽广的视角解释现象,对研究对象做出多维度的分析和判断,对问题提出更多的解决方案。
在国际人才竞争极其激烈的背景下,西方对思辨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美国许多高校将思辨力培养列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牛津、剑桥等世界著名大学已将思辨力的测量作为选拔新生的依据之一。Boeckx强调在知识爆炸时代,如果我们仍旧将重点放在知识点的传授与考核上,很可能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还未毕业就已经过时。文秋芳等指出,近20年来西方国家对大学生思辨能力研究越来越重视。他们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1)界定思辨能力的分项能力;(2)构建思辨能力的量具;(3)探索高等教育中思辨能力培养的途径及其有效性。
我国外语界对思辨力的关注始于黄源深对“思辨缺席症”的探讨,其中指出我国外语专业学生思辨力不足的种种表现。虽然不同的学者给出的定义和理论模型有所不同,但在“思辨”的概念内涵上目前已经取得以下共识(孙旻,2014):(1)思辨的核心目的是做出有理据的判断(well-reasoned judgment);(2)思辨者既要掌握良好的思辨技能(分析、推理、评价等),还要具备某些特定的情感特质,如探究未知事物的热情、警惕自身偏见、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争议等;(3)思辨过程包括元认知(metacognition)或者“元思辨”,即思考者需要有策略地运用具体的思辨技能,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监控、调整、修正。如果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辨力作为教育目标,这种具有综合性、迁移性、系统性的能力能够让学生终生收益(文秋芳,2012)。综上,思辨力培养应该是高等教育的必选目标,而不是自由选项(McPeck 1981;Siegel 1980)。
3.大学外语教学中培养思辨力的必要性
3.1大学英语思辨教学现状。
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重视不够。教学目标主要放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上,评估方式主要是各种英语等级考试,放弃对包括思辨能力在内的其他素质的追求,客观上造成学生的“思辨缺席”。由此,学生往往只重视语言技能的学习,思辨能力意识不强,语言综合应用技能难以有效提高。另外,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和教师对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尤其是教学行政部门通常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作绩效考核的指标,致使很多教师为了通过学校的考核,倾力于应试教学。有学者指出:“整个外语教学似乎越来越窄化,越来越知识化,越来越标准化,越来越考试化,学生心灵的丰富性也在这个过程中弱化了,对事物的那种好奇、敏感、探索未知的欲望也就退化了,应该具备的思考能力也难以寻觅。”(邹心胜,2011:77)。
3.2大学外语课程成为培养思辨力的载体。
发展学生的思辨力应该是高等教育的普遍目标,因此思辨力的培养不可能单靠外语教学来完成。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让外语课专注于外语能力的培养,让其他以中文为媒介的课程培养思辨力呢?这样既少了外语语言困难,又少了文化障碍。首先,语言与思维能力有着天然联系。社会文化理论主张,语言既是人际交流的中介,反映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又是个体内部思维的中介,体现个体认知活动的成果(Lanto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