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论述了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调查了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现状,提出了构建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的六条原则,构建了三大类的课程体系,阐述了该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08)06-0493-06
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坚持全人教育思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摆脱纯粹的功利性甚至工具理性的困扰,是当代中国理工科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
1 加深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
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1995年提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时,是针对当时大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推行全面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来看待的。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是有效的,确实起到了带动作用。素质教育主要是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它应当贯彻落实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所有的教育教学环节和形式中,而不是一个特殊的教育模块。文化素质教育既涉及教育,又涉及文化,其实质主要是文化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本质上是强调了教育的文化属性,强调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即提高人的素质。”文化育人,不是忽视知识教育的重要性,而是在知识教育中渗透价值的意义。不是单一地对知识进行逻辑的阐述,而是同时关注知识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根源与价值理性,这是教育回归于“人”的变革,实现教育的以人为本。在文化素质教育推动下,全国高校掀起了转变教育观念的讨论,对深化教学改革发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这场讨论,狭隘的专业教育观念遭到了摒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步确立。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平台上,引进了通识教育,把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在课程设置上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文化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素质的综合提高,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完人”。而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它为学生学习专业教育打下宽泛的基础。给予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具有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通识教育还致力于人格的完善,促进个人发展并使个人、社会、自然达到和谐发展。实质上通识教育体现了工具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社会与自然的统一。在这点上,它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是相同的。笔者把两者结合起来,称之为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并以此为渠道,构建理工科大学生的培养计划,奠定全体大学生的共同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融通的基础。
2 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建设与实施现状
文化素质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理工科大学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通过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教学的开展是落实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重要渠道。应该加强建设,保证实施。理工科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建设情况如何,落实实施情况如何,这是大家十分关心的。现在以中国大陆理工高校为例,考察理工类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并从中发现问题,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
笔者选一批理工类高校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一的课程设置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因为这些高校办学水平较高,学术氛围浓厚,理工科专业较齐全,科研实力较强,办学历史也较长,具有实施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代表性,可看出理工科大学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还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大陆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改进与发展的方向。
2.1 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界定
为了调查的准确性,对高校的课程设置要有个明确的分类作为依据。笔者采取两分法,即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与专业课。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应该是除了专业课之外的所有课程,或者说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是非专业性或非职业性的课程。由此,可以推导出,“非专业性”或“非职业性”是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根本性质,也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的本质特征。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接受的教育。这种教育有四项功能:一是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增强对国家、社会、家庭和事业的责任意识;二是让学生在美和道德上有鲜明的辨别力;三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使思维更有创造性;四是增强学生对于生活的感悟力,让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总之,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完全的人格,能够扎根民族,关心民生,关怀天下,能够追求卓越,立足前沿,视野开阔,具有科学精神和理性批判的能力,具有探索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文化素质教育有三个层面:第一,设置课程,笔者称之为“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内容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语言学、学习学、计算机和写作等课程;第二,开展以第二课堂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如人文讲座、文艺演出、科技竞赛等;第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三下乡、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等。
2.2 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实施现状
目前,我国大陆理工科大学实施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做法并不完全相同。大体上,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设置有三种情况:①必修课;②限选课(核心课);⑧任选课。这些课程的名称各校也不统一,有的学校还沿用“公共基础课”,有的学校则叫做“公共选修课”、“全校通选课”等。
笔者按上述界定标准对8所理工类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统计,见表1。
从某种程度上讲,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在总学分中的比重反映了学校对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重视程度。总体来看,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在理工科大学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在整个课程体系所占比重分量不大。8所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重,最高的理工科大学占总学分的49.3%,最低占28.2%,见表1。
2)课程组合方式不同。一是按必修或选修分类,二是按学科门类划分,这两种不同作法导致理工科大学在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课程设置上差异较大;
3)特色不鲜明。公共必修课都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学校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由于该类课程占据了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课程学分的绝大部分,结果造成了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课程的高度相似,没有学校的特色; 4)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没有制度化,甚至没有把这类课程纳入课程建设计划中,许多高校没有专门的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机构,没有专职的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教师队伍。通识课缺乏组织保证、管理保证和师资保证。这些制度建设方面的缺失,必然会影响我国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健康、稳定发展;
5)对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认识不深刻,不到位。一方面在理念上强调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重要,另一方面在实行中,这类课的重要性又不断地被淡化。课程体系比较松散,课程内容选择比较随意。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还是没有强调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缺乏文化素质通识课所应有的基础性、养成性、人文性。课程规范化不够,课程没有形成稳定的系列,具有随意性。理工科大学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了自然科学类课程。其实文化素质通识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追求的是精神的自由、心灵的净化、生命的尊严、生活的价值,使学生树立正确信仰和价值观念。这类课程的设置受制于一定的教育理念,而教育理念又深受教育者所持的人才观的影响。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在实践中有偏差,如把“德”常常狭隘化为政治素质,而对现代社会需要的遵纪守法,社会公德心和责任感、关爱自己、关爱他人、诚信意识、全球化意识等方面虽有锤炼,但却相当匮乏。在“智”方面,则被狭隘化为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而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批判能力和反思意识、跨文化和跨学科视野、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等却关注不够。在“体”方面,对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也重视不够。对学生修养,审美情趣以及艺术欣赏能力更是边缘化了;
6)学生对这类课程的学习也不重视,抱着凑学分、混学分的态度。学习浅尝辄止,食而不化,不太注意课程内容与社会自然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习层面上的应有的批判性思维,主动的价值选择和独立判断的尝试和努力有待加强;
7)把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作为概念课、知识课来讲,以“知识教育”来代替“文化素质教育”,实际上是贬低了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不可取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精髓在“文化”二字,它的魅力也在“文化”二字,特点也在“文化”二字,文化素质教育就是融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于素质教育之中的,是以优秀的文化培育、塑造人才的教育。……在高等教育方面,就应该重新认识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价值,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真正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8)教师对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实质研究不够深,把握不够准,只给学生介绍一点知识,学生了解一些名词术语等知识皮毛,而并不领会其精神实质,更难以从这里得到丰富的文化陶冶,人文精神和思维方法的熏染,因而难以真正落实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这里关键是提高师资水平,改变教学方式,要使学生真正领略人类历史积淀下来的精神宝库。还有一个关键因素要注意,即适当的教学方法应作为教学内容编排以及选择教学资源的前提,而不是本末倒置;
9)硬件设施不足,图书资料的短缺是普遍现象,缺乏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场地和设备条件,影响了课程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3 构建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体系的基本
原则
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一要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要有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三要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并能深入理解知识的内涵价值和精神;四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为此,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要遵循以下原则。
3.1 时代特征
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只有具有时代特征,才不至于内容陈旧、落后,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时代要求,才能满足社会和个人需要。21世纪是科技发达和社会进步的现代社会,不仅需要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知识,还需要知道“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知识。即要开设“人文”知识课程,还要开设关于人与自然方面的课程。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19世纪初开设的通识教育课有两门。第一门课程是“现代文明导论”,主要有犹太、基督与伊斯兰诸文明之发展,达尔文、尼采与弗洛伊德;第二门课程是“文学”,主要内容包括西方文学的经典,如荷马、柏拉图、歌德和莎士比亚的作品等,在当时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鉴于科技对现代文明的重要性,逐步增加了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如“地球与行星科学”、“环境科学”、“地球可持续发展”等。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多数高校的通识教育课发展为写作、计算机、外语等技能课程,以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多种领域的课程。可见,不同时代或者同一时代的不同时期,通识课是不尽相同的。
3.2 科学与人文的融通
人类文化同时包括着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主要体现的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以及由此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方法,人文文化则主要是认识与发展人类自身的价值和由此而创造的精神成果。它们互相依存、相互补充,由此构成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可或缺的两种基本方法和力量。
科学和人文的融合是人类真正地认识世界,全面、合理地把握世界,并达到追求真理、讲求价值的完美统一的基础。偏重于科学或人文任何一方,都可能造成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以及从事两种文化的人之间的隔阂,使人类文明陷入严重的危机,产生出斯诺所说的“两大阵营”的互相不理解乃至互相蔑视,造成双方在性格素养上的偏失。
两种文化的分裂以及两种知识分子在感情方面很难找到共同的基础,尽管原因是复杂的,但是正如斯诺所意识到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的太专门化所造成的。因此,要使两种文化交融,使不同领域的知识者和睦相处,教育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大学通识教育尤其应该肩负起时代和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要在科学和人文之间架起一座通向彼此的桥梁。
3.3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传统文化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其中很多思想、经验、观念至今仍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个民族若不能继承自家的文化遗产,对于先人累积的智慧结晶是一大浪费。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眺望,就没有办法看得更远,不对历史作较全面的探索,面对时代世局就不能有深刻的理解。“只有具备了自家文化的根底,才真有自信与能力去吸收消融西方的文化智慧,才真能了解人类理性的展现各有其层面,不同的文化自有其风格与形态,同为人类共有之智慧宝藏,无须崇已抑人,亦不必执彼以攻此。否则,抛弃传统,拥抱西方,只是削足适履,东施效颦,而贻笑大方”。
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源泉,没有人类的传统文化,也就自然没有现代文化。因此,大学通识教育应该使当代大学生能够从人类传统文化中广泛吸取营养,通过对历史传统文化的涉猎,增强自己的文化内涵。
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自然延续和发展,是现 代社会人类生活的总体反映。传统也只有与现代结合才会有永恒的生命力。因为传统必须向现代转化,才不致枯萎、退化。而现代的东西又只能从传统中吸取养分。传统与现代不仅应该而且可以调和而兼容并蓄。
3.4 东方与西方的融合
东方文化主要指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在这里即是指世界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容之精深,含义之广大可谓世界之最。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艰苦奋斗的精神,等等,都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基本内容,也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必备素材。
世界文化是由众多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所构成的。当今时代是一个国际化的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已经冲破了国界,为全世界人民所共享。因此,大学通识教育在吸收人类文化时,应当不带有任何偏见和岐视,而应该以超越一切的眼光看待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正如哈佛大学《共同基础课方案》中所指出的:“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不能眼光狭窄,以致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和过去时代一无所知。现在我们不再可能与世隔绝地关起门来过日子。一个受过教育的与未受过教育的人的关键性区别,在于前者生活经验的视野较后者更为广阔”。
3.5 知、情、意在个体身上的融合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不仅要让大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各种学科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发展他们的心智。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本来是统一的。但如果是为知识而知识,而不是为了发展理智、陶冶心智,那么知识的学习就只能是一种技术和工具的掌握了,文化素质教育就不成其为文化素质教育,而是狭隘的专业教育了。因此,在课程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方法的训练,如有些课程不必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和广泛阅读,而只须通过几次专题报告或讲座让学生了解该门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该课程的基本思维方法即可,“一个物理学家所要知道的历史知识和一个语言学家所要知道的生物学知识,并不是这些知识的全部内容,而是这门学科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是这门学科独特的科学研究方法”。因此,在开设某些课程时,可以以物理学上的几大定律为线索,给学生做几次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物理学上一些基本定律的主要内容以及这些定律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3.6 加强大学生学习与生涯指导,加强大学生的心
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新入大学,是人生的一大转折,会遇到人生中许多新的问题,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如生活环境不适应、学习环境不适应、学习目标不明确、人生道路彷徨、有心理障碍、感到很失落等,针对这种情况,专门开设大学生学习指导与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即时进行系统教育和指导,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调整好心态,振作精神,迎接新的挑战,积极而紧张地投入新的大学生活中去。
总之,中西贯通,古今结合,科技人文交融,从而达到知、情、意在个体身上的融合。实现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提高文化素养,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这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
4 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体系
的基本框架(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
武汉理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划分为基础类、核心类、拓展类3个类别。
以上3类课共972~1148学时,55.5~78.5学分,见表2。
4.1 基础类课程
基础类课程是按学校培养计划列入的全校性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生按本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为必修课,共828~1024学时,46.5~69.5学分。
基础类课程中,公共基础课按专业区别有少量的差异,但基本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体育等课程,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从事专业学习、研究的重要基础、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基础。
4.2 核心类课程
核心类课程是构架理工科大学学生科学的文化素质知识体系的关键部分,在理工科大学中,无论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学生,都有必要构架科学的文化素质体系、知识体系。从满足学生选课需要出发,每类核心课程都不应少于15门,在20~30门为宜。
大学生学习与生涯指导课应包括大学学习理论与方法、大学生健康心理学、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创新与创业管理、社会调查与实践等课程,为学生的大学学习、研究及保持蓬勃向上的生活态度提供指导。
人文文化课应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经典导读、宗教与文化、西方文化概论、唐诗选讲、东亚文明与崛起等课程,这些课程是夯实大学生人文素质基础的重要载体。
科技文化课应包括科技与社会、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科技伦理学、科学技术史、科技文化的嬗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数学文化、创新工程、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等普及性的课程,还应包括汽车文化与人类文明、现代大城市与现代化交通、资源、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化学·人类·社会、中国造船史、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等具有学校背景和学科特点的课程,为学生科学精神的塑造提供知识的指导。
艺术类课程应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方面的课程,是弘扬传统和现代文化,提升大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
4.3 拓展类课程
拓展类课程可根据学校的资源,鼓励教师面向学生开设选修课,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只要受学生欢迎,符合教学规范都可以纳入,并鼓励复合型的课程。应鼓励有一定的普及基础的专业基础课在建设成为精品课程后面向学生开设选修课,扩大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规模,提高其质量。
5 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体系
的基本特征
5.1 把基础课程纳入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体系中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要建立在广博知识的基础上,把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但现行培养计划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上,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笔者把基础课程纳入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中,有两个含义:一是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二是要在传播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基础知识中的思想方法和智慧的训练,使学生在接受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受到智慧和思维的熏陶。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5.2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融合是重点
在课程设置中,注意中西文化的贯通,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在自己民族发展长河中形成并发扬光大的。它又是在长期的与各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过程中相互吸收,相互借鉴而发展的。“和谐”体现着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和谐”本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为贵”的哲学,“和而不同”的理念,曾深深影响着中华文化的成长。“和谐文化”也是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脱离,这不仅妨碍着教育自身的发展,也制约了大学在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发挥。因此,大学要把建设和谐文化作为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要不断促进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融合,就要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和科学和谐文化的培育和熏陶。引导大学生在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和睦相处、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笔者的课程设计充分体现这一精神。
5.3 全面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在课程设计上,专门设置核心类课程,分为四大模块,共87门课程。要求各专业的学生,均要在四大模块课程中各选一门,以保证每个学生全面接受文化素质教育的熏陶。调查发现,学文科的大学生,不仅缺科学文化方面的修养,而且对人文课程,也多半停留在知识层面上,对人文精神,领悟很不够,也要补这方面的教育。对理工科的大学生不仅缺人文文化的修养,对科学文化的课程也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没有深入了解到科学文化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也要补上这方面的教育。所以,笔者强调对学生要进行全面的文化素质教育,这也是课程体系的特征。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08)06-0493-06
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坚持全人教育思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摆脱纯粹的功利性甚至工具理性的困扰,是当代中国理工科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
1 加深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
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1995年提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时,是针对当时大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推行全面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来看待的。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是有效的,确实起到了带动作用。素质教育主要是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它应当贯彻落实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所有的教育教学环节和形式中,而不是一个特殊的教育模块。文化素质教育既涉及教育,又涉及文化,其实质主要是文化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本质上是强调了教育的文化属性,强调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即提高人的素质。”文化育人,不是忽视知识教育的重要性,而是在知识教育中渗透价值的意义。不是单一地对知识进行逻辑的阐述,而是同时关注知识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根源与价值理性,这是教育回归于“人”的变革,实现教育的以人为本。在文化素质教育推动下,全国高校掀起了转变教育观念的讨论,对深化教学改革发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这场讨论,狭隘的专业教育观念遭到了摒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步确立。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平台上,引进了通识教育,把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在课程设置上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文化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素质的综合提高,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完人”。而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它为学生学习专业教育打下宽泛的基础。给予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具有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通识教育还致力于人格的完善,促进个人发展并使个人、社会、自然达到和谐发展。实质上通识教育体现了工具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社会与自然的统一。在这点上,它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是相同的。笔者把两者结合起来,称之为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并以此为渠道,构建理工科大学生的培养计划,奠定全体大学生的共同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融通的基础。
2 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建设与实施现状
文化素质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理工科大学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通过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教学的开展是落实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重要渠道。应该加强建设,保证实施。理工科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建设情况如何,落实实施情况如何,这是大家十分关心的。现在以中国大陆理工高校为例,考察理工类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并从中发现问题,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
笔者选一批理工类高校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一的课程设置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因为这些高校办学水平较高,学术氛围浓厚,理工科专业较齐全,科研实力较强,办学历史也较长,具有实施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代表性,可看出理工科大学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还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大陆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改进与发展的方向。
2.1 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界定
为了调查的准确性,对高校的课程设置要有个明确的分类作为依据。笔者采取两分法,即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与专业课。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应该是除了专业课之外的所有课程,或者说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是非专业性或非职业性的课程。由此,可以推导出,“非专业性”或“非职业性”是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根本性质,也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的本质特征。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接受的教育。这种教育有四项功能:一是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增强对国家、社会、家庭和事业的责任意识;二是让学生在美和道德上有鲜明的辨别力;三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使思维更有创造性;四是增强学生对于生活的感悟力,让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总之,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完全的人格,能够扎根民族,关心民生,关怀天下,能够追求卓越,立足前沿,视野开阔,具有科学精神和理性批判的能力,具有探索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文化素质教育有三个层面:第一,设置课程,笔者称之为“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内容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语言学、学习学、计算机和写作等课程;第二,开展以第二课堂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如人文讲座、文艺演出、科技竞赛等;第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三下乡、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等。
2.2 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实施现状
目前,我国大陆理工科大学实施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做法并不完全相同。大体上,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设置有三种情况:①必修课;②限选课(核心课);⑧任选课。这些课程的名称各校也不统一,有的学校还沿用“公共基础课”,有的学校则叫做“公共选修课”、“全校通选课”等。
笔者按上述界定标准对8所理工类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统计,见表1。
从某种程度上讲,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在总学分中的比重反映了学校对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重视程度。总体来看,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在理工科大学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在整个课程体系所占比重分量不大。8所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重,最高的理工科大学占总学分的49.3%,最低占28.2%,见表1。
2)课程组合方式不同。一是按必修或选修分类,二是按学科门类划分,这两种不同作法导致理工科大学在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课程设置上差异较大;
3)特色不鲜明。公共必修课都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学校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由于该类课程占据了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课程学分的绝大部分,结果造成了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课程的高度相似,没有学校的特色; 4)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没有制度化,甚至没有把这类课程纳入课程建设计划中,许多高校没有专门的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机构,没有专职的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教师队伍。通识课缺乏组织保证、管理保证和师资保证。这些制度建设方面的缺失,必然会影响我国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健康、稳定发展;
5)对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认识不深刻,不到位。一方面在理念上强调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重要,另一方面在实行中,这类课的重要性又不断地被淡化。课程体系比较松散,课程内容选择比较随意。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还是没有强调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缺乏文化素质通识课所应有的基础性、养成性、人文性。课程规范化不够,课程没有形成稳定的系列,具有随意性。理工科大学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了自然科学类课程。其实文化素质通识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追求的是精神的自由、心灵的净化、生命的尊严、生活的价值,使学生树立正确信仰和价值观念。这类课程的设置受制于一定的教育理念,而教育理念又深受教育者所持的人才观的影响。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在实践中有偏差,如把“德”常常狭隘化为政治素质,而对现代社会需要的遵纪守法,社会公德心和责任感、关爱自己、关爱他人、诚信意识、全球化意识等方面虽有锤炼,但却相当匮乏。在“智”方面,则被狭隘化为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而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批判能力和反思意识、跨文化和跨学科视野、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等却关注不够。在“体”方面,对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也重视不够。对学生修养,审美情趣以及艺术欣赏能力更是边缘化了;
6)学生对这类课程的学习也不重视,抱着凑学分、混学分的态度。学习浅尝辄止,食而不化,不太注意课程内容与社会自然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习层面上的应有的批判性思维,主动的价值选择和独立判断的尝试和努力有待加强;
7)把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作为概念课、知识课来讲,以“知识教育”来代替“文化素质教育”,实际上是贬低了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不可取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精髓在“文化”二字,它的魅力也在“文化”二字,特点也在“文化”二字,文化素质教育就是融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于素质教育之中的,是以优秀的文化培育、塑造人才的教育。……在高等教育方面,就应该重新认识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价值,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真正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8)教师对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实质研究不够深,把握不够准,只给学生介绍一点知识,学生了解一些名词术语等知识皮毛,而并不领会其精神实质,更难以从这里得到丰富的文化陶冶,人文精神和思维方法的熏染,因而难以真正落实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这里关键是提高师资水平,改变教学方式,要使学生真正领略人类历史积淀下来的精神宝库。还有一个关键因素要注意,即适当的教学方法应作为教学内容编排以及选择教学资源的前提,而不是本末倒置;
9)硬件设施不足,图书资料的短缺是普遍现象,缺乏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场地和设备条件,影响了课程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3 构建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体系的基本
原则
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一要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要有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三要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并能深入理解知识的内涵价值和精神;四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为此,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要遵循以下原则。
3.1 时代特征
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只有具有时代特征,才不至于内容陈旧、落后,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时代要求,才能满足社会和个人需要。21世纪是科技发达和社会进步的现代社会,不仅需要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知识,还需要知道“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知识。即要开设“人文”知识课程,还要开设关于人与自然方面的课程。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19世纪初开设的通识教育课有两门。第一门课程是“现代文明导论”,主要有犹太、基督与伊斯兰诸文明之发展,达尔文、尼采与弗洛伊德;第二门课程是“文学”,主要内容包括西方文学的经典,如荷马、柏拉图、歌德和莎士比亚的作品等,在当时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鉴于科技对现代文明的重要性,逐步增加了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如“地球与行星科学”、“环境科学”、“地球可持续发展”等。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多数高校的通识教育课发展为写作、计算机、外语等技能课程,以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多种领域的课程。可见,不同时代或者同一时代的不同时期,通识课是不尽相同的。
3.2 科学与人文的融通
人类文化同时包括着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主要体现的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以及由此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方法,人文文化则主要是认识与发展人类自身的价值和由此而创造的精神成果。它们互相依存、相互补充,由此构成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可或缺的两种基本方法和力量。
科学和人文的融合是人类真正地认识世界,全面、合理地把握世界,并达到追求真理、讲求价值的完美统一的基础。偏重于科学或人文任何一方,都可能造成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以及从事两种文化的人之间的隔阂,使人类文明陷入严重的危机,产生出斯诺所说的“两大阵营”的互相不理解乃至互相蔑视,造成双方在性格素养上的偏失。
两种文化的分裂以及两种知识分子在感情方面很难找到共同的基础,尽管原因是复杂的,但是正如斯诺所意识到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的太专门化所造成的。因此,要使两种文化交融,使不同领域的知识者和睦相处,教育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大学通识教育尤其应该肩负起时代和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要在科学和人文之间架起一座通向彼此的桥梁。
3.3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传统文化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其中很多思想、经验、观念至今仍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个民族若不能继承自家的文化遗产,对于先人累积的智慧结晶是一大浪费。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眺望,就没有办法看得更远,不对历史作较全面的探索,面对时代世局就不能有深刻的理解。“只有具备了自家文化的根底,才真有自信与能力去吸收消融西方的文化智慧,才真能了解人类理性的展现各有其层面,不同的文化自有其风格与形态,同为人类共有之智慧宝藏,无须崇已抑人,亦不必执彼以攻此。否则,抛弃传统,拥抱西方,只是削足适履,东施效颦,而贻笑大方”。
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源泉,没有人类的传统文化,也就自然没有现代文化。因此,大学通识教育应该使当代大学生能够从人类传统文化中广泛吸取营养,通过对历史传统文化的涉猎,增强自己的文化内涵。
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自然延续和发展,是现 代社会人类生活的总体反映。传统也只有与现代结合才会有永恒的生命力。因为传统必须向现代转化,才不致枯萎、退化。而现代的东西又只能从传统中吸取养分。传统与现代不仅应该而且可以调和而兼容并蓄。
3.4 东方与西方的融合
东方文化主要指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在这里即是指世界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容之精深,含义之广大可谓世界之最。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艰苦奋斗的精神,等等,都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基本内容,也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必备素材。
世界文化是由众多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所构成的。当今时代是一个国际化的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已经冲破了国界,为全世界人民所共享。因此,大学通识教育在吸收人类文化时,应当不带有任何偏见和岐视,而应该以超越一切的眼光看待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正如哈佛大学《共同基础课方案》中所指出的:“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不能眼光狭窄,以致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和过去时代一无所知。现在我们不再可能与世隔绝地关起门来过日子。一个受过教育的与未受过教育的人的关键性区别,在于前者生活经验的视野较后者更为广阔”。
3.5 知、情、意在个体身上的融合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不仅要让大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各种学科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发展他们的心智。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本来是统一的。但如果是为知识而知识,而不是为了发展理智、陶冶心智,那么知识的学习就只能是一种技术和工具的掌握了,文化素质教育就不成其为文化素质教育,而是狭隘的专业教育了。因此,在课程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方法的训练,如有些课程不必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和广泛阅读,而只须通过几次专题报告或讲座让学生了解该门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该课程的基本思维方法即可,“一个物理学家所要知道的历史知识和一个语言学家所要知道的生物学知识,并不是这些知识的全部内容,而是这门学科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是这门学科独特的科学研究方法”。因此,在开设某些课程时,可以以物理学上的几大定律为线索,给学生做几次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物理学上一些基本定律的主要内容以及这些定律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3.6 加强大学生学习与生涯指导,加强大学生的心
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新入大学,是人生的一大转折,会遇到人生中许多新的问题,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如生活环境不适应、学习环境不适应、学习目标不明确、人生道路彷徨、有心理障碍、感到很失落等,针对这种情况,专门开设大学生学习指导与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即时进行系统教育和指导,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调整好心态,振作精神,迎接新的挑战,积极而紧张地投入新的大学生活中去。
总之,中西贯通,古今结合,科技人文交融,从而达到知、情、意在个体身上的融合。实现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提高文化素养,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这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
4 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体系
的基本框架(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
武汉理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划分为基础类、核心类、拓展类3个类别。
以上3类课共972~1148学时,55.5~78.5学分,见表2。
4.1 基础类课程
基础类课程是按学校培养计划列入的全校性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生按本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为必修课,共828~1024学时,46.5~69.5学分。
基础类课程中,公共基础课按专业区别有少量的差异,但基本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体育等课程,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从事专业学习、研究的重要基础、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基础。
4.2 核心类课程
核心类课程是构架理工科大学学生科学的文化素质知识体系的关键部分,在理工科大学中,无论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学生,都有必要构架科学的文化素质体系、知识体系。从满足学生选课需要出发,每类核心课程都不应少于15门,在20~30门为宜。
大学生学习与生涯指导课应包括大学学习理论与方法、大学生健康心理学、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创新与创业管理、社会调查与实践等课程,为学生的大学学习、研究及保持蓬勃向上的生活态度提供指导。
人文文化课应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经典导读、宗教与文化、西方文化概论、唐诗选讲、东亚文明与崛起等课程,这些课程是夯实大学生人文素质基础的重要载体。
科技文化课应包括科技与社会、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科技伦理学、科学技术史、科技文化的嬗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数学文化、创新工程、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等普及性的课程,还应包括汽车文化与人类文明、现代大城市与现代化交通、资源、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化学·人类·社会、中国造船史、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等具有学校背景和学科特点的课程,为学生科学精神的塑造提供知识的指导。
艺术类课程应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方面的课程,是弘扬传统和现代文化,提升大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
4.3 拓展类课程
拓展类课程可根据学校的资源,鼓励教师面向学生开设选修课,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只要受学生欢迎,符合教学规范都可以纳入,并鼓励复合型的课程。应鼓励有一定的普及基础的专业基础课在建设成为精品课程后面向学生开设选修课,扩大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规模,提高其质量。
5 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体系
的基本特征
5.1 把基础课程纳入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的体系中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要建立在广博知识的基础上,把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但现行培养计划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上,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笔者把基础课程纳入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中,有两个含义:一是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二是要在传播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基础知识中的思想方法和智慧的训练,使学生在接受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受到智慧和思维的熏陶。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5.2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融合是重点
在课程设置中,注意中西文化的贯通,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在自己民族发展长河中形成并发扬光大的。它又是在长期的与各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过程中相互吸收,相互借鉴而发展的。“和谐”体现着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和谐”本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为贵”的哲学,“和而不同”的理念,曾深深影响着中华文化的成长。“和谐文化”也是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脱离,这不仅妨碍着教育自身的发展,也制约了大学在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发挥。因此,大学要把建设和谐文化作为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要不断促进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融合,就要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和科学和谐文化的培育和熏陶。引导大学生在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和睦相处、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笔者的课程设计充分体现这一精神。
5.3 全面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在课程设计上,专门设置核心类课程,分为四大模块,共87门课程。要求各专业的学生,均要在四大模块课程中各选一门,以保证每个学生全面接受文化素质教育的熏陶。调查发现,学文科的大学生,不仅缺科学文化方面的修养,而且对人文课程,也多半停留在知识层面上,对人文精神,领悟很不够,也要补这方面的教育。对理工科的大学生不仅缺人文文化的修养,对科学文化的课程也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没有深入了解到科学文化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也要补上这方面的教育。所以,笔者强调对学生要进行全面的文化素质教育,这也是课程体系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