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思维进阶活动设计探讨

来源 :中学语文·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35995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要积极的开展思维进阶教学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拓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深度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深度学习;中学语文;思维进阶活动
  学生在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从简单的知识开始学习逐渐的学习复杂的知识,需要从学习知识到掌握学习方法,需要从具体的知识到抽象的知识,在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断的提升,也就被称为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进阶活动。对于初中生来说,初中阶段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非常重要,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设计来培养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在思考交流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意识到学生是课堂主体,所以应该积极的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通过提问等方式来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课堂教学内容上,而且通过提出有趣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拓宽学习的模式和思路,从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分析,首先应该结合语文教材的知识点,设计的教学活动应该贴近文章主旨,让学生通过思考更好的理解文章内涵,其次,应该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问题或者活动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标准,从而使学生愿意进行积极的思考。通过设计思维进阶活动可以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潜力,让学生能够进行深度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今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独立的思考,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和经验,让学生能够在思考前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同时还应该做好不同的知识点间的衔接,让学生能够更好掌握整体的知识内容,这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串联起来,还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如,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述《荷塘月色》这一文章时,教师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并感受散文的美感,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教师进行教学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文章中分别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分别在那一部分”,然后可以让学生按照学习小组进行文章阅读和讨论,最后派出一名学生代表回答问题。通过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通过沟通交流取长补短,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和教学重点。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并引出教学的重点,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
  另外,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比如,在学习《黄河颂》一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预习,并让学生查找一些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另外语文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黄河的朗诵音频或者视频,学生通过收听朗诵能够进一步感受到人们对于黄河的情感,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黄河大合唱》这篇文章。通过课前预习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于文章的主体有一定的了解,通过进行课外知识收集和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于文章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从而理解为何诗人会对黄河这条母亲河进行赞美,从而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涵。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的过程中能够积极的进行思考和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进行英雄人物相关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查阅书籍、利用互联网阅读、走访等多种方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进行主动的思考,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完成任务,有效的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让学生收听朗诵的过程中,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对于黄河的感情,有助于学生在下一步的学习中感受文章的内涵。
  二、在思维发散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曾经有一位著名学者说过,从“言”走向“意”的过程就是思维。在进行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架起书籍与知识间的思维桥梁。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回答,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思考,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难以全面系统的掌握教材的知识点,教师边提问边讲解的教学模式会将完整的知识点分裂,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也难以掌握完整的知识脉络,这不利于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整体把握,同时也难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将零散的问题进行梳理从而行成完整的知识脉络,通过让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当语文教师在讲授《最后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从“小弗朗士”的心情与态度入手,有层次的向学生抛出问题,引导学生不断的进行深入的思考,教师可以围绕教材中“上学路上”“上课”“散学”这三个不同的场景,让学生从心理、环境、语言以及动作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感受到人民对于自己民族语言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另外,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应该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或者课外资料收集,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能够带入当时的社会环境,这样有助于学生可以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为什么愤怒的人们久久不愿意离开教室,分析接下来可能会出现怎样的情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法为课文写一个后续,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拓展和扩散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深度学习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开展语文学习,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通过课后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但是教师应该注意的是,课后作业应该摒弃传统的抄写式的作业模式,给学生布置一些能够发展学生思维的实践类作业。比如,教师在讲述完《爱莲说》这一内容后,学生已经了解了莲所代表的高洁的品格,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哪些品格是高洁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往往会运用抽象的概念来描述事物,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设计符合学生的实践类课后作业。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赏关于莲的国画,可以让学生了解莲作为食材的用途,可以让学生了解“梅、兰、竹、菊”所蕴含的含义,通过这样的课后实践作业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事物所具有的抽象内涵,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和逻辑思维。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经历学习的过程,为学生搭建知识与思考之间的逻辑桥梁,让学生全程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同时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多进行实践,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批判性思维、求异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发挥出来,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深度学习观照下高阶思维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运用探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3234)的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张玉芳,甘肃天水市第六中学;智咏梅,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天水市分校]
其他文献
摘 要 “祓除不祥”应注释为“祈福消灾”,“映带”应注释为“掩映围绕”更符合语境,“放浪形骸之外”解释为“自由地在(到)外面游逛”更合适。   关键词 部编版;《兰亭集序》;注释;商榷   《兰亭集序》作为千古名篇,被誉为“书文双绝”,先后被编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 必修》(下称“实验版教科书”)和《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下称“统编版教科书”)。但在对照注释结合原文
摘 要 鲁迅小说《故乡》的文末希望“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一句中的“一气”内涵丰富,值得挖掘。从迅哥儿与少年闰土的交往中,迅哥儿与中年闰土的重逢中,“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所作所为中,迅哥儿的辛苦展转中,都可以分析挖掘出“一气”不同侧面的内涵。可以说,抓住“一气”进行多角度的挖掘,就是找到了破解小说主题的钥匙。   关键词 “一气”内涵;多维挖掘;《故乡》主题;破解钥匙   鲁迅小说《故乡》中说:“
摘 要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双线组元”的方式结构教学单元,倡导单元整体设计的理念,凸显“语文素养与语文知识体系”并重的特点,体现三维目标融合的价值追求。因此统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情境创设、任务驱动、活动体验、综合测评实施大单元教学,成为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关键词 三维目标;大单元教学;价值追求  当下,不少语文教师没有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性质,仍然将语文课文的讲授、语文习题训练
以前教过的一学生找到我,说让才上一年级的女儿和我学作文.时间真快,学生都有了孩子,孩子又上了学.rn我的这个学生,是优等生,首都师范大学毕业的.她重视小孩的培养,这是现在每一位家长必须做的事.但这么小找我学作文,能学好?我笑笑:“太小了吧?”孩子的妈妈笑着告诉我,“她都读了好多书了.”当然是以绘本为主.听她说,孩子还读了一些拼音书.我是第一次听说上学前就能读拼音书的孩子.这正是我不知道外面的“行情”.听她说,不少家长已经让还没有读小学的孩子读了很多书,学完了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
期刊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得到知识的培养与熏陶,而更为关键的是,还应当让学生产生良好的思辨能力,以利于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面对未知领域。现以苏洵《六国论》教学为例,指导学从借鉴与质疑两个角度进入到臻于理想的学习状态。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六国论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即只纠结于具体的字词释义,而忽略
格兰特·威金斯认为:课堂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情,思考学生需要什么,并将解决这些问题作为课堂重点具体落实.这正是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的本质所在.
由言入文,即在文言文教学中实现言和文的统一.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字词,分析其义素构成或词义引申脉络,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然后,在准确把握字(词)义的基础上,领悟文言文所蕴含的文学、思想、文化魅力.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摘 要 标点符号具有重要的表意和抒情作用,但有几种为文时用得较多且容易举棋不定。运用这些标点符号时要注意:叹号。要看文意有无感叹一类意味,不能带点情感就“叹”。分号的分隔大于逗号小于句号,要用对地方。引出下文用冒号,有时也用破折号,依具体情况定。括号与双破折号的区别细微,要各守其责。省略号不是行文偷懒的工具,要省得有依有据。用顿号要吝啬,有些地方可不用,用了反而显得啰唆。行文时,如对几种标点的运用
摘 要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守正”。在新课程标准视野下,须按照单元学习任务群的学习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从思辨性阅读角度看,“阅读各类文本”的“守正”,重在“理性”阅读。首先,从文本本身的事实出发,采取复述性、解析性以及伸展性等阅读方式,通过复述、解析、伸展文本内容,研究作者的思维与思想等,将作者的理性思维呈现出来。其次,再跳出文本看文本,理性审视,在评鉴与质疑作者的思维与思想中挖掘文本背后的文
摘 要 当今社会需要自我认知清晰,社会适应良好,具有理性思辨力与科学决策力的独立人格个体。新高考方案对学生的学科选择问题以及未来职业道路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语文课程“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的育人功能与生涯指导“唤醒自我,了解社会,作出选择”的教育目标达成内涵契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融合多种课程资源,以真实情境中的真实任务为载体,使学生在收集信息、了解专业、探索自我、作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