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一门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现今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而反思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可以在教学活动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帮助。因此,就需要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探究,寻找其中的问题,提出有利的意见措施,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反思;探究
高中数学阶段核心素养是指通过学习高中数学阶段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而习得的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重要观念,学生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综合性能力与必备品格。《普通高中数学阶段课程标准》的最大亮点是建构了核心素养体系,给出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六大数学核心素养,并以核心素养统领学业质量标准研制、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
一、高中核心素养导向的课例研究的关键问题
课例研究是一种集专业培训、课堂观察、教师参与、改良过程、合作研究等多种研究方式于一体的研究平台,指的是教师系统合作,改善课堂教学,分享教学策略,共享教学资源的研究过程。一般采取“上课→说课→评课→反思→重新设计课例→整合形成新的课例”的流程对课堂教学展开循环式改进研究,强调教师合作与反思。
基于高中核心素养导向的课例研究必然要求研究者要转变视角,与时俱进,特别是要关注聚焦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1.基于高中核心素养导向的课例研究的基本框架。高中核心素养导向的课例研究是基于《课程标准》,立足课堂,实现教材、教学、考试、评价一致性的研究。
经过研究与实践,我们设计并形成了如下的课例研究的基本框架。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将核心素养的达成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向;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课例研究,落实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改进教学,立德树人。
课例研究的每一环节需要基于如下原则展开:在“确立研究主题”环节做到教学合一;在“规划教学设计”环节做到因学设教;在“实施课堂观察”环节做到以学观教;在“开展课后研讨”环节做到以学论教;在“形成研究报告”环节做到以学改教。
2.基于高中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同时,在“学业质量标准”中将六大核心素养各划分为三个水平层次。”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学下一步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指向,深化了教学目标的内涵。我们认为,在基于高中核心素养导向的课例研究过程中,应关注聚焦以下研究维度及要点解析。
二、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直线与平面平行→以问题引入研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必要性→探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课堂练习→课堂小结以及作业布置。
知識准备,新课引入。(3分钟)
判定定理的探求过程(6分钟)。
(1)直观感知:根据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你们能举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具体事例吗?
(2)动手实践:刚刚同学们举了好几个例子,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课本,跟着老师一起动手进行下面的演示。(教师取出预先准备好的书本演示,将课本放在桌面上,翻动书页)书页外边缘所在直线与课本所在平面具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观察归纳—形成概念。
(3)归纳确认:(多媒体幻灯片演示)根据同学们刚刚所说的以及探究归纳我们便可以得到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我们用数学语言来表示即为:[a?ab?aa∥b?a∥a]
定理运用,问题探究(8分钟)。
我们可以通过作辅助线的方式来直接证明线线平行从而线面平行,现在请同学们看着PPT上的例2: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BC与C1D1中点,求证:EF||平面BDD1B1。
总结(1分30秒)。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a?ab?aa∥b?a∥a]。定理的符号表示。简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三、教学收获与反思
收获:从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中,选择最特殊的相交关系引出课题,并伴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举例、想象和语言描述。注意知识的系统与联系,强调学生生活经验的作用,容易使学生回忆起“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学习中形成的经验,从而达到在熟悉的情境中,发现图形的关系抽象概括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
反思:在复习回顾过程中,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教师引入了生活中的场景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如何正确处理好面向全体与个性发展、“预设”与“生成”等仍是当前数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孕育点、生长点、水平层次如何准确把握,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1]郑菊萍.学习简论[J].上海教育科研,2002(08).
[2]周海川.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培养途径[J].基础教育研究,2005(08).
[3]房国新.高中数学的教学[J].高中数学教与学,2006(07).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反思;探究
高中数学阶段核心素养是指通过学习高中数学阶段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而习得的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重要观念,学生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综合性能力与必备品格。《普通高中数学阶段课程标准》的最大亮点是建构了核心素养体系,给出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六大数学核心素养,并以核心素养统领学业质量标准研制、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
一、高中核心素养导向的课例研究的关键问题
课例研究是一种集专业培训、课堂观察、教师参与、改良过程、合作研究等多种研究方式于一体的研究平台,指的是教师系统合作,改善课堂教学,分享教学策略,共享教学资源的研究过程。一般采取“上课→说课→评课→反思→重新设计课例→整合形成新的课例”的流程对课堂教学展开循环式改进研究,强调教师合作与反思。
基于高中核心素养导向的课例研究必然要求研究者要转变视角,与时俱进,特别是要关注聚焦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1.基于高中核心素养导向的课例研究的基本框架。高中核心素养导向的课例研究是基于《课程标准》,立足课堂,实现教材、教学、考试、评价一致性的研究。
经过研究与实践,我们设计并形成了如下的课例研究的基本框架。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将核心素养的达成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向;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课例研究,落实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改进教学,立德树人。
课例研究的每一环节需要基于如下原则展开:在“确立研究主题”环节做到教学合一;在“规划教学设计”环节做到因学设教;在“实施课堂观察”环节做到以学观教;在“开展课后研讨”环节做到以学论教;在“形成研究报告”环节做到以学改教。
2.基于高中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同时,在“学业质量标准”中将六大核心素养各划分为三个水平层次。”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学下一步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指向,深化了教学目标的内涵。我们认为,在基于高中核心素养导向的课例研究过程中,应关注聚焦以下研究维度及要点解析。
二、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直线与平面平行→以问题引入研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必要性→探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课堂练习→课堂小结以及作业布置。
知識准备,新课引入。(3分钟)
判定定理的探求过程(6分钟)。
(1)直观感知:根据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你们能举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具体事例吗?
(2)动手实践:刚刚同学们举了好几个例子,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课本,跟着老师一起动手进行下面的演示。(教师取出预先准备好的书本演示,将课本放在桌面上,翻动书页)书页外边缘所在直线与课本所在平面具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观察归纳—形成概念。
(3)归纳确认:(多媒体幻灯片演示)根据同学们刚刚所说的以及探究归纳我们便可以得到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我们用数学语言来表示即为:[a?ab?aa∥b?a∥a]
定理运用,问题探究(8分钟)。
我们可以通过作辅助线的方式来直接证明线线平行从而线面平行,现在请同学们看着PPT上的例2: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BC与C1D1中点,求证:EF||平面BDD1B1。
总结(1分30秒)。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a?ab?aa∥b?a∥a]。定理的符号表示。简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三、教学收获与反思
收获:从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中,选择最特殊的相交关系引出课题,并伴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举例、想象和语言描述。注意知识的系统与联系,强调学生生活经验的作用,容易使学生回忆起“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学习中形成的经验,从而达到在熟悉的情境中,发现图形的关系抽象概括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
反思:在复习回顾过程中,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教师引入了生活中的场景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如何正确处理好面向全体与个性发展、“预设”与“生成”等仍是当前数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孕育点、生长点、水平层次如何准确把握,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1]郑菊萍.学习简论[J].上海教育科研,2002(08).
[2]周海川.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培养途径[J].基础教育研究,2005(08).
[3]房国新.高中数学的教学[J].高中数学教与学,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