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要关注和呵护生命。泰戈尔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创造生命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语文集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体,在生命教育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语文教学中还存在忽视学生个体生命意识、功利主义等倾向。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严重缺失,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在还没有开设专门的生命课程、学科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是最有效的途径的情况下,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自觉承担起生命教育的责任,把珍爱生命的理念植入学生心田,促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
一、依托语文教材实施生命教育
高中语文教材涉及的范围广,很多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意蕴,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认识这是生命的常态,关键是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这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树立正确的观念。如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教师先给学生讲述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史铁生1951年出生在北京,1969年到延安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4年在某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休息;人生花样的年纪21岁时双腿瘫痪,1981年患上肾病,1998年做透析,此后一周要到医院做三次透析。史铁生没有被疾病打倒,病中坚持写作,他自己曾说过:职业是生病,业务在写作。史铁生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当代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教师由此可以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种形态,不同的时段可能会有不同的形态,史铁生在人生的美好年华时残废了双腿,他开始想关于死亡的事情:我的身体残疾了,我是不是该结束生命了?接着又想:我为什么来到这个世上?弄清楚这些问题后,又深入思考如何活的问题。史铁生深入的自我剖析和坚强的精神,能促进学生认识生命,更能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存在形式。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生命的形态中可能会有痛苦与快乐、成功与挫折,得意时勿骄傲,低谷时勿伤心。认识到生命的可贵,珍惜生活,热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丰富人生。
二、创设教学情境实施生命教育
创设适宜的情境能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导学生多角度的体验生命教育。如教学蒙田的《热爱生命》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如何理解“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这句话?如何理解“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的丰盈饱满”这句话?作者非常热爱生命,但是为什么又要“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逐步让学生明白蒙田具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是积极进步的,主要体现在:既看到了自然的伟大,又看到了人的优越,强调了宇宙、生命、自然的不可分割,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境。同时这又是作者阐释的人生体验,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的体会。生命是有限的、短暂的,但奋斗是无限的。在有限的生命中我们应该热爱生命,积极进取,珍惜时间使我们的生命更富有价值与意义,这也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真谛。生命短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懂得珍惜生命,不接受自然的厚赐。这是作者自己的生命感悟,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获得生命的快感,不会感到死之烦恼。这样在问题情境中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存在,认识到生命的高贵,很自然的就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了。
三、借助写作训练实施生命教育
写作训练是高中语文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领域,这一领域基本上能体现语文教学的全部手段,如训练阅读写作能力、开启思维意识、陶冶情操、确立理想等,所以写作训练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或者随笔,如教学《兰亭集序》后,文中有一句话“固知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句话能引起学生思考人生,教师可以由此指导学生写读后感,进一步思考自己的人生。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作文专题训练,选择一些对学生人生方向有引导作用的话题。写作其实就是“我手写我心”,学生写作就是抒发自己的心灵,展示自己的个体生命。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要真诚作文。话题选择时要选择能触动学生心灵的话题如责任、包容、平凡等,关注学生人生经历中的生存、奋斗、挣扎、成功、失败等。这样学生能写出真实的人生坎坷与痛苦,写出人生的欢乐与喜悦,从而达到写作的最高境界。另外,对学生作文中表现出来的生命困惑或迷茫,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评改,在评改中渗透生命教育,传递教师对生命的诠释,在师生对话中唱响生命教育的主旋律,激发学生的共鸣。
四、拓展教学内容实施生命教育
语文是生活的缩影,生活是语文的源头。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育学生认识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时,还要适当拓展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关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中的事物或事件,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角度地思考生活,从而延伸生命教育。如教学朱自清的《匆匆》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经历引导学生从蒲公英入手思考。蒲公英的价值学生都知道,它传播生命的种子,不惜一切的付出,可能成千上万的种子只有一颗能够遇到合适的土壤而生长,但蒲公英还是不懈地努力创造生命。教师可以先讲述自己对蒲公英的感受,然后让学生思考:蒲公英为什么要不知疲倦的播送种子,是因为它的生命本能,还是因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的觉醒,想创造生命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呢?抑或是它通过这令人感动的生命制造彰显生命的价值呢?对这些问题,教师不给出明确答案,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加以引申思考,学生一般都能明确教师的意思,从思考生命中认识到生命可以无限度的扩大,振奋精神。因此,教师教学中要适当拓展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挖掘与之相关的生命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一切,从生活中获得启迪,懂得生命的无价,从而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提高教师素养实施生命教育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生命教育以生命的价值为导向,教育要在人性中进行,而不是机械的灌输,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用自己的言行举止阐释生命教育。首先教师要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做好一个引导者,尊重、理解学生,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强烈的生命意识,教师必须要树立强烈的生命意识,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教师要广泛摄取知识,强化自身责任,坚持生命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要做到这些需要教师不断提高素养,用自身影响学生,构建充满生命气息的课堂。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主张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所以教育是生命的教育。高中语文要把生命教育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增长知识、完善人格,获得全面、健康发展,使之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
作者单位:河南平顶山市第三高级中学。
一、依托语文教材实施生命教育
高中语文教材涉及的范围广,很多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意蕴,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认识这是生命的常态,关键是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这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树立正确的观念。如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教师先给学生讲述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史铁生1951年出生在北京,1969年到延安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4年在某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休息;人生花样的年纪21岁时双腿瘫痪,1981年患上肾病,1998年做透析,此后一周要到医院做三次透析。史铁生没有被疾病打倒,病中坚持写作,他自己曾说过:职业是生病,业务在写作。史铁生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当代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教师由此可以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种形态,不同的时段可能会有不同的形态,史铁生在人生的美好年华时残废了双腿,他开始想关于死亡的事情:我的身体残疾了,我是不是该结束生命了?接着又想:我为什么来到这个世上?弄清楚这些问题后,又深入思考如何活的问题。史铁生深入的自我剖析和坚强的精神,能促进学生认识生命,更能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存在形式。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生命的形态中可能会有痛苦与快乐、成功与挫折,得意时勿骄傲,低谷时勿伤心。认识到生命的可贵,珍惜生活,热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丰富人生。
二、创设教学情境实施生命教育
创设适宜的情境能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导学生多角度的体验生命教育。如教学蒙田的《热爱生命》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如何理解“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这句话?如何理解“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的丰盈饱满”这句话?作者非常热爱生命,但是为什么又要“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逐步让学生明白蒙田具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是积极进步的,主要体现在:既看到了自然的伟大,又看到了人的优越,强调了宇宙、生命、自然的不可分割,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境。同时这又是作者阐释的人生体验,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的体会。生命是有限的、短暂的,但奋斗是无限的。在有限的生命中我们应该热爱生命,积极进取,珍惜时间使我们的生命更富有价值与意义,这也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真谛。生命短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懂得珍惜生命,不接受自然的厚赐。这是作者自己的生命感悟,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获得生命的快感,不会感到死之烦恼。这样在问题情境中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存在,认识到生命的高贵,很自然的就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了。
三、借助写作训练实施生命教育
写作训练是高中语文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领域,这一领域基本上能体现语文教学的全部手段,如训练阅读写作能力、开启思维意识、陶冶情操、确立理想等,所以写作训练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或者随笔,如教学《兰亭集序》后,文中有一句话“固知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句话能引起学生思考人生,教师可以由此指导学生写读后感,进一步思考自己的人生。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作文专题训练,选择一些对学生人生方向有引导作用的话题。写作其实就是“我手写我心”,学生写作就是抒发自己的心灵,展示自己的个体生命。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要真诚作文。话题选择时要选择能触动学生心灵的话题如责任、包容、平凡等,关注学生人生经历中的生存、奋斗、挣扎、成功、失败等。这样学生能写出真实的人生坎坷与痛苦,写出人生的欢乐与喜悦,从而达到写作的最高境界。另外,对学生作文中表现出来的生命困惑或迷茫,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评改,在评改中渗透生命教育,传递教师对生命的诠释,在师生对话中唱响生命教育的主旋律,激发学生的共鸣。
四、拓展教学内容实施生命教育
语文是生活的缩影,生活是语文的源头。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育学生认识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时,还要适当拓展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关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中的事物或事件,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角度地思考生活,从而延伸生命教育。如教学朱自清的《匆匆》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经历引导学生从蒲公英入手思考。蒲公英的价值学生都知道,它传播生命的种子,不惜一切的付出,可能成千上万的种子只有一颗能够遇到合适的土壤而生长,但蒲公英还是不懈地努力创造生命。教师可以先讲述自己对蒲公英的感受,然后让学生思考:蒲公英为什么要不知疲倦的播送种子,是因为它的生命本能,还是因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的觉醒,想创造生命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呢?抑或是它通过这令人感动的生命制造彰显生命的价值呢?对这些问题,教师不给出明确答案,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加以引申思考,学生一般都能明确教师的意思,从思考生命中认识到生命可以无限度的扩大,振奋精神。因此,教师教学中要适当拓展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挖掘与之相关的生命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一切,从生活中获得启迪,懂得生命的无价,从而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提高教师素养实施生命教育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生命教育以生命的价值为导向,教育要在人性中进行,而不是机械的灌输,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用自己的言行举止阐释生命教育。首先教师要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做好一个引导者,尊重、理解学生,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强烈的生命意识,教师必须要树立强烈的生命意识,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教师要广泛摄取知识,强化自身责任,坚持生命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要做到这些需要教师不断提高素养,用自身影响学生,构建充满生命气息的课堂。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主张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所以教育是生命的教育。高中语文要把生命教育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增长知识、完善人格,获得全面、健康发展,使之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
作者单位:河南平顶山市第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