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

来源 :台港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知章,1982年生,安徽涡阳人。图书管理员。现居福州。
  眼看就要毕业了,我的工作还没有着落。我女朋友何苗考研失败,之后也没有去找工作,每天和我一起在校园里晃荡。其实我挺焦虑的,可是又有什么办法,这四年我什么也没学到。何苗好像并不怎么着急,我知道那是因为她的心神都被另外一件事占据了——毕业后我们俩该何去何从。如果我顺利找到工作,事情会简单很多,我去哪里她跟着去就行了。然而,找工作对我来说是个难题,我不仅什么都没学到,还对这一现状感到难堪。在招聘会上,我就像一枚急流中的鹅卵石,被裹挟着走走停停。简历捏在手里,内容比承载它的那张纸还要轻。我没勇气把它递到招聘者的手中。
  除此之外,我有时候会问自己,毕业后,我们——何苗和我——还会在一起吗?我百分之百相信,何苗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所以,我只是想一想,没有得出过答案。
  这一天,我又睡到将近中午,起床后找何苗一起吃午饭。天气很好,我们的心情都还不错,我说戴着圆框眼睛的何苗像阿拉蕾,何苗笑着追打我。我们闹了一会儿,她挽着我的胳膊,挽得紧紧地,好像要挂在我身上。
  在食堂门口,一张大大的海报吸引了我们的注意。那是一张软件设计培训班的招生广告,上面最粗大最醒目的一行字是:完成培训即安排就业。我们站在那里看了一会儿,都没说什么,走进了食堂。吃饭过程中,我满脑子都是海报上的内容,特别是那行粗大的黑体字。其实我的第一反应是,这肯定是骗人的。但那行字对面临就业压力的毕业生太有诱惑力。心不在焉地吃完饭,再次经过那副海报时,我对何苗说,要不我去看一看吧。何苗很快地点了点头,好像她一直在等着我问她。
  培训班的招生地点在一栋教学楼的一间教室里。这说明他们的招生是经过学校同意的。我这样想着,然后求证似地对何苗说了一遍。此后,我所做的所有咨询和调查,也都与之类似——只是在为它的可信寻找证据,为自己的孤注一掷寻找借口。
  在那间教室里,我第一次见到了楚妙妮。我先看到她的样子,然后听到她说出自己的名字。她是一个娇小的女人,皮肤很白,但看上去有一种塑料感,棕色短发烫成满满一头的卷儿。我最不喜欢她的嘴巴,薄薄的嘴唇上是一层亮亮的粉色唇彩。塑料感。更强的塑料感。这让她与围着她的学生明显区别开来,虽然又矮又瘦,但她自身具有一种代言的意味,就是说,她让人相信她是代表某个更大型的组织而来。当我靠近她时,闻到了一种特别的味道——也可能并不特别,只是我以前没有闻到过。该怎么命名这种味道呢?脂粉味。并不贴切,但在听到她的名字之后,我还是将它们联系到一起,就这样记住了它们。
  楚妙妮微笑着,回答着学生们的提问。她会骗我们吗?在咨询了一系列问题之后,我仍在想这个。然而关于这一点,直到很久之后,我也没有弄明白。
  我没有立刻做决定,没有立刻报名。还需要更多的东西,把这个念头具化为一个行动。我问何苗怎么想,她没有和我一起去咨询,但我也没有别人可问。何苗说她觉得也许是个机会,如果招聘海报上说的都是真的。应该不至于是骗局,我对何苗说。然而还是下不了决心,我又去网上查找培训学校的资料,还拨打了114询问,结果全部一无所获。这样的结果应该让我打消报名的念头才对,奇怪的是,我却愈发想要证明它的真实性。最后,我不得不拨通了楚妙妮的手机,直接说出了我的疑虑。楚妙妮给出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答案。
  “不需要。”她说,“我们不需要做这种推广。我们直接和企业合作,定向培训。完成培训就可以去工作,这是最好的广告。”
  “是这样?”我说。
  我的疑问显得虚弱,因为她说话时的语气,会让你为对她的话产生怀疑而惭愧。她说她们的学校已经创办多年,在大连当地很有名气,现在拓展市场,第一次在外地学校招生,因此学费也更优惠。我说对学生来说,五千块也是不小的数目,所以我才这么谨慎。
  楚妙妮好像犹豫了一下。“我对你印象很深。”她突然这样说,“我记得你。”她又顿了顿,“因为你这个电话,以后我会优先给你推荐工作,如果,如果你确实加入了我们。但学费是绝对不能少的。”
  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她强调说。机会留给勇敢的人。说完这些,她停下来,等着我。而我,还在回味着前面那句话——她说她对我印象很深。我在脑袋里把那句话重复了几遍,想象着她发亮的嘴唇的开合——我对你印象很深。
  在我们内心深处,是知道自己平凡的。但这个时候谁会承认呢,也许十几二十年后,我们会接受它,但现在不可能。正因如此,我们总想证明自己是特別的,证明给别人看,也证明给自己看。楚妙妮这个从外面来的人,这个有更多阅历的女人,她暗示了我的特别,我又怎么能视若不见。
  我再次去了那间教室,和何苗一起。其实我们做不了什么,无非是把之前的问题当面问一遍,好像看着那些话从楚妙妮的口中说出来,会更加可信。后来我时常会再想到这一幕——我们在教室门口停下来,互相看了一眼,然后走进去,在楚妙妮微笑着的注视中,走到她面前坐下来,尽可能老练地问出那些问题。这一幕总会让我伤感——他们像两个茫然的孩子。
  楚妙妮给我们看了已经报名的学生填写的资料卡,对我说,其实报名已经截止,因为满员了。但是她申请特批了一个名额,等着我。
  从教室出来,我和何苗去了教学楼后的小树林,坐在石凳上发呆,何苗也一声不吭地陪着我。过了一会儿我说,报名吧。何苗说,报吧。表情也跟着轻松起来。接着她就说起楚妙妮,说她的长相看着不舒服。很难看吗?我问。何苗趴在石桌上,手垫在下巴和桌面之间,皱着眉头,盯着面前的一棵树,好像树干上有楚妙妮的脸。
  “不是难看,就是不舒服。”她看了我一眼,“你不觉得吗?”
  “还好吧……”
  “你是不是觉得她挺漂亮的。”
  “没有。”我说,“妆化得太浓,像假的。”
  何苗撇撇嘴,笑了。
  “不管怎么样,这是一件好事,大连是个好地方,我喜欢那里。”她拉起我的手,在手心里揉了揉。   大连是个漂亮的城市,干净、繁华,机会也多。它离学校不远,我们曾经去游玩过。在那里,我和何苗第一次看到海,并为之激动不已。那是个美好的回忆,但我从没觉得它跟我有什么关系。那么现在,我就这样跟它联系在一起了?它会是另一个我将长期置身其中的城市?我和何苗一起?
  何苗应该正在想象我们未来生活在大连的样子。
  “你说,如果到最后还是没有工作,怎么办?”我控制不住要这样说。我也不清楚,为什么对未来稍作美好的期待,就让我有些烦躁。我说这些不是因为需要何苗的安慰,就是为了唱个反调。
  “不会的,那么多人报名,他们骗得了那么多人吗?”何苗又揉了揉我的手,她在安慰我。
  我知道何苗一直在等。毕业来临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归宿。她可以选择回家——像大多数女孩那样。也有一些女孩独自去了陌生的城市工作,但何苗不是这样的女孩,她需要有人陪伴。极少的女孩继续和男朋友在一起,这需要运气,也需要勇气。何苗就是在等这个。其实,她只需要勇气,需要我的勇气。我们都知道勇气来自哪里,这正是何苗失望所在。也是每天晚上,我们之间气氛越来越凝重的原因。
  从谈恋爱的第一天开始,每天晚饭之后,只要没有特别的事情,我们都会一起出去走一走。操场、图书馆、宿舍区或者校外的马路。最常去的是学校旁边的公园。公园将废未废,夜色下透着寥落荒凉,但在情侣的眼里,它是个浪漫的所在,是约会的理想去处。我们在这个硕大的公园里的各个角落驻足过,做那些情侣都会做的事。有一次我们缠绵了很久,长久的亲吻几乎让我的舌头麻木,我的手把她的身体爱抚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我们说起了那件事,何苗很好奇为什么要做那件事。为什么一定要做爱呢?她问我。我想了想,对她说,以前我觉得是因为欲望,因为生理本能,但现在,我抱着你,吻了你很久,我想,那不只是欲望,是情到浓时的顺其自然。这真是一句漂亮话不,是吗?接着我们开始做那件事。我不知道具体时间,应该很晚了,四下里寂静无声,也可能只是我听不到。我让何苗手扶着长椅弯下腰,借着微弱的星光,褪下她的裤子,也褪下自己的裤子。我们的裤子都堆在小腿上。四周漆黑漆黑,只有何苗的身体雪白,漂浮在我眼前。我走上前,可是不知道如何才能完成下一步,我不知道怎么进入她的身体。应该是我的动作让何苗不舒服了,也许是这个姿势让她感到羞耻,她站直身体,扭捏地提起裤子,她看了看我那里,低着头说以后再试一下吧。我焦躁又沮丧,但毫无办法,而且我总担心会有人突然冲出来,只好说那好吧。我们整理好衣服,相视笑了起来。她紧紧挽住我的胳膊,向公园外走去。
  “有时候我想变得小小的,就躲在你身上不下来。”她的脸紧紧贴着我的胳膊,完全不去看路,任由我带着她往前走。
  这些夜晚,我们心无旁骛,我们甚至不再是实体的,我们是奔涌的情感和欲望本身。
  也有些夜晚,我们为一些事闹别扭,互相不理会对方,甚至争吵。有时候我想,应该记住那些吵架的原因,回想起来一定很有意思,但事实上我几乎全都忘了。就像那些说过的情话,大多也都忘记了。我还年轻,但我已经知道,很多当时以为特别的、重要的、严重的事物,并不真的是那样。
  不过最近,无论我们做什么,都绕不开“毕业”这个东西。它确实是特别重要甚至是严重的。动情时争吵时,我们都会说到它,至少也会想到它。随着它越来越近,我们因为它而不愉快的次数也多起来。从什么时候开始,何苗时不时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毕业后我们怎么办?对此我能说什么呢?我说我也不知道,我说等找到工作再说,我说再给我点时间,或者干脆沉默。这时候她会哭,说要不分手吧,分手算了,为什么不分手……最后,我把她送到宿舍楼下,她总是抱着我,带着重重的鼻音说明天见。
  何苗希望我说我们一直在一起,不管去哪里,有没有工作,我们都一起面对。我很清楚,如果我这样说,她一定不顾一切跟我走。可是我说不出口。毕业是怎么回事,对我来说,它是一次历险,有无数未知也有各种可能。我会害怕,但某种程度上,我又希望这些能够更加彻底。也许你会说,是我对何苗的感情不够深,不够真诚,不足以让我下定决心。我无可辩驳,但我自己是不承认的。我不想承认自己的自私,也不愿意完全否定我们的感情。
  现在,有了这样一个机会,何苗一定认为这是我们的运气。但我的感觉更加复杂。我对何苗说,我没有完全相信楚妙妮,但我愿意赌一次。
  决定报名后,我开始想办法弄到学费。何苗说她可以跟她爸要,我没同意。我没办法跟家里开口,当然也不能让她这么做。向同学借?幾个关系好到可以借钱的,都没什么钱。何况我也不想让他们知道我报这个班,他们一定会说这是个骗局,大肆嘲笑我。主要是,我怕被他们影响,动摇了决心,这是很有可能的。此外,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有做贼心虚的感觉,好像用了不正当手段,好像背叛了什么。我跟何苗说,这件事不要告诉任何人。她疑惑地看了看我,然后又找到答案似地点了点头。
  不能跟家里要,不能向同学借。学费成了难题。我思前想后,最后,想到了黄海。
  黄海是班级辅导员,也是我们的师兄。我们入学时他刚毕业,并留校任教,只是在代课之前,要先做辅导员。因为年龄相差不多,他与我们相处得不错,经常一起打球、吃饭,更像是朋友关系。有一次开班会时,他说,毕业时会面临很多问题,如果谁有困难,可以找他。他说他知道这是学生们最难的时候,有需要他一定会全力帮忙。
  我记得他说这些话时,就坐在第一排的课桌上。这是他的习惯,他既不站在讲台上,也不在过道上走来走去——像很多老师做得那样。他总是侧身坐在某一张课桌上,和我们聊这聊那。他长得颇帅气,那样随性地坐在那里,侃侃而谈地样子,很有魅力。
  我和他关系一般,比普通师生多一点,比朋友少一点。也正因为这样,向他借钱反而没有太多顾虑。我先给他打了电话,说我需要借一些钱。他没有表现出意外,只问需要借多少。我不由得顿了顿——五千块并不是小数目。
  “需要……五千块。”我说。好像在用舌头把—个个字赶出嘴巴。   “行。”他立刻回答。
  “没问题。”见我没反应,他又补充了一句。
  这个结果在预料之中,我知道他肯定会答应。只是在我的预想中,他会问我这些钱的具体用处。我当然不会把真正的原因告诉他,为此我已经准备好了借口。然而他什么都没问,直接说了“行”。我感到轻松的同时,反倒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你明天下午到办公室找我吧。”他又说。
  “我会尽快还。”我觉得应该表明态度,可是说完却有些尴尬。“谢谢黄老师,谢谢……”我赶紧说,急于把前面的话遮住。
  “没事,不着急。”他轻松地说。
  “明天到辦公室找我。”他重复了一遍。
  黄海一定是信任我的,没有理由不信任,我也信任自己,我说我会尽快还的时候,心里想的就是一定要尽快还。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后来,发生了什么让它变得复杂起来了呢?
  第二天下午,我去了黄海的办公室。他正和另一个班的辅导员聊天。我敲了敲开着的门,尽量保持表情自然,跟两位老师打招呼。进来进来。黄海说着对我招招手,然后弯腰拉开办公桌的抽屉,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我走到他对面时,他把信封随手放在我们之间的桌面上,对着它抬了抬下巴。拿着吧。数一数看有没有错。我拿起信封,它沉甸甸的。不用数不用数。我说。
  “黄老师对你们多好,可不能一毕业就找不到人了。”另一个老师笑着说。黄海也笑了。
  我当然也笑了。“那不会。”我说,“我毕业去大连,没走太远,会经常回来玩的。”
  “工作找好了?”
  “有个亲戚在大连,我毕业去他那里,他能帮忙找工作。”
  “那很好,大连不错。”那个老师说。
  黄海一直都没说什么,他一直低着头整理办公桌,好像并不关心这些。这样更好,我也不想多说。谎话越说越真,也越来越荒谬。
  “何苗呢?”他说,“你们……怎么样?”他抬起头,用关切的眼神看着我,我强撑着没有移开目光。
  “挺好的。她也喜欢大连。”
  说话时,我的眼睛仍然看着黄海,可是却没有聚焦在他脸上。而无论我说什么,都好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模糊、错位。这样的对话我实在不想继续下去,尽快找了个借口,离开了黄海的办公室。
  我来到外面的空地上,把那个装着五千块的信封举到眼前,从信封的开口看进去——厚厚的一叠,整整齐齐。我想象一双手拿着那些钱,把每一边都在光滑的桌面上撞了撞。我没有去数它们,甚至没有把它们拿出来。不一会儿,我就把信封原封不动地交到了楚妙妮手上。
  我看着她打开信封,拿出一叠钱,放进点钞机。钞票齐刷刷地通过点钞机时,发出密集而又果断的声响。
  合计金额五千元。一个机械的电子合成声报出数字。
  培训班如期开课,有软件设计和日语两门课程。楚妙妮说,大连的软件公司多数都跟日企合作,学会基本的日语,找工作会事半功倍。
  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学日语。虽然是理科生,但我热衷于阅读,相信语言和文字的力量。编程语言也是一种语言,不过它冰冷得多。学校专业课程里也有编程语言,我几乎没去上过课,即使坐在教室里,也是躲在后面看小说。讽刺的是,现在却要花更多的钱去上培训班。我曾跟何苗说过,如果选择了文科,也许大学四年里,我会是另一个样子。这当然是在为自己的荒废时光找借口和自我安慰。何苗没有揭穿我,她只说,那我也要选文科,这样我们又能在一起了。
  何苗比我更应该选文科,她不仅喜欢阅读,还自己写小说。在我们谈恋爱之前,我就读过她写的小说,是关于高中生恋情的。她说其实那不是小说,是她的回忆录,里面的故事都是真实的。我读过之后觉得,真实是真实,但肯定被她美化过了。她写到她喜欢的那个男孩子——他的发脚跳动,折射了夕阳,在她眼前浮起七彩的光。这怎么可能呢,当时我就这样想。
  那是在写作选修课上,我们不期而遇。我才知道,原来还有人和我一样。我问何苗,如果不是不约而同地报了写作选修课,我们会不会就只是普通的同学而已。何苗摇摇头。一定还会在其他地方遇到的。她笃定地说。是吗?我很怀疑。我并不认为我们还有更多共通的地方。甚至我写的文章,何苗也不是很喜欢。她没有说不喜欢,但我看得出来,她并没有共鸣。
  “说不定我们会一起报这个培训班。”她笑着说。
  完全不可能。首先她肯定不会报名去学什么软件设计,其次我肯定不会在这时候想着去追求女孩子。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已经遇到了,在写作课上,我们了解了彼此,我被她的某种特质吸引,相信她也是一样。课程结束时,我告诉她我喜欢她,牵起她的手。整个过程像一条小河一样平静畅快的流淌,是的,这个比喻很恰当,那么现在,这条小河遇到了急弯。
  开始在培训班上课后,我们之间平静了一阵子。我会去大连工作,何苗会和我一起去大连。这好像成了默认的事实。然而我似乎仍怀着隐秘的心思,对一切都感到不确定。即使我和何苗仍然每晚四处游荡,即使我按部就班地接受着培训,我能做什么呢?只能看着时间不断推移。
  让我猝不及防的是,很多人来问我,关于大连的那个亲戚。
  他是我表哥,是我们那里的传奇人物。他又聪明又帅气,可是偏偏因为小儿麻痹症成了残疾,他的其中一条腿(我记不清是哪条了)又细又短,还像婴儿时一样,所以一走路就左摇右摆。可能是因为从小就被取笑,脾气有些古怪。有一次,我看到他在学校操场上骑自行车,他当然不会骑,一次又一次摔倒,一次又一次艰难地爬起来,她的妹妹(和我是同班同学)留着泪跟在后面,可是她每次要去扶她的哥哥,都被他一把推开。后来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县一中,再后来又考上了大连最好的大学,毕业后留在大连工作,好像已经买房了。他有没有学会骑自行车?这个我也不知道,那天我没看到最后,谁忍心看到最后呢。总而言之,以他现在的实力,帮我找份工作,不成问题。
  以上这些,并不是无中生有,确实有这样一个人,关于他的那些事也都是真实的,甚至他的妹妹真的是我的同班同学,只是他不是我的表哥,我们一点关系也没有。这样半真半假的故事,最不容易被识破。当然,也不会有人去怀疑它的真实性,因为没有必要。   可是麻烦事还是来了。
  这一天,罗明吴找到我。去喝点儿。他这样说,像以前很多次一样。我欣然应允,在喝酒上,我们是最好的搭档和对手。他说要带我去一个新的地方,那里提供扎啤——酒水从桶里,经过一个龙头,流进很大的杯子里。今天不喝那些绿棒子了,他说,带你尝点新鲜的。他总是一副大哥的样子,说话举止都有些粗鲁,但我很喜欢他,他很简单。
  几道小菜,两扎啤酒,摆在桌面上。看着它们我总是心情愉悦。罗明吴提议干杯,要一口气把一整杯的啤酒倒进肚子里。来吧。我说。然后,啤酒从我们的口腔流下,在咽喉处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啤酒太凉,后脑勺處一阵被冻伤似的钝痛。我摇了摇头,看到罗明吴在后脑勺上猛拍了几下——啪啪啪,声音清脆响亮。我们起身,又去盛了一杯。
  “跟你说个事儿。”他看着我。我觉得他不想看着我,却努力地看着我。
  “我直说了。”他说,“跟你表哥说说,给我也介绍个工作。”他语速很快,语气轻松,但脸上还是讪讪的。
  我要怎么回答他。直接回绝肯定不行。
  罗明吴端起杯子又喝了一通。“干什么都行。”
  “他也只是个小领导……”我小心地组织语句,可下半句还是空空荡荡。
  “你就随便提一嘴。”罗明吴接过话头,“行就行,不行就拉倒。没事。”无所谓的表情代替了讪讪的表情。他的眼神却暗了一暗。
  我说行啊,说不定他真有办法呢。我的“表哥”必须继续存在下去,对罗明吴我也无法说出实情。实情是我不声不响地上着培训班,学习编程和日语,等着那个女人给我一份工作。其实就是在听天由命。
  我仍然有些怀疑,培训班上有二十几个学生,真的都能得到工作?有时我打量着他们,思考着我和他们之间的相同和不同,我想到我们全都会去大连,像一把沙子一样撒进去,不真实感便无法抑制。讲台上的日语老师——楚妙妮本人,正在教授发音。她自信美丽,赢得了学生们的信赖,有些学生喜欢找她谈心,谈工作、未来,和感情问题。班上有一对情侣,他们希望以后可以去同一个公司工作。楚妙妮时常鼓励他们,只要他们认真培训,她一定会帮他们达成愿望。她亮亮的嘴唇开合着,发出顿挫的语调。大家都在认真听课,我却时常走神。我是不是也应该找她谈谈心。
  又开始翘课了。“翘课”,这两个字是怎么连在一起的。我总说四年里翘掉的课要远多于上过的课,好像在说一项壮举。现在,又开始翘培训班的课。至于原因,楚妙妮打电话来催我的时候,我说要做毕业设计,实际上,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打球喝酒和麻将上,学生时代就要结束了,我们这些掉在夹缝里人,不用学习,没有工作,留恋迷茫伤感恐惧,进入一种轻飘飘的放纵状态。堕落的惯性。我在何苗面前自嘲。她也拿我没办法。我想她一定又开始感觉不安了。有一次她说她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安全感是什么,怎样才有安全感。我想这样问却没问,让这个话题不了了之了。
  楚妙妮催我去上课时,语气中总带着关切和些许责备。她会说,你这个小孩儿,怎么不听话。有时又说,安排工作之前也是要考核的,于老师(编程老师)总夸你聪明,但不上课可不行。这时我就会听话地去上一次课。到了培训的后半程,我一点上课的心思都没了,找借口说我和女朋友之间出了问题,心情非常低落。这也是半真半假的话,很适合作为借口。怎么了?出了什么问题?楚妙妮在电话里问我。我想这正好是个机会。
  “老师什么时候有空,我能和你聊聊吗?”我说。也许我真的会跟她聊一聊感情问题,她与我的过去毫不相干,似乎还对我另眼相看,是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不过主要目的,还是打探工作的情况,我知道培训课我不太可能去上了,除了复杂的心绪所致,我还同时抱有另外两个奇怪的念头——如果是假的,去上课又有什么用;如果是真的,上不上课也不会太大影响。毕竟我是她眼里“特别”的那一个。
  我们把见面的地点定在了学校旁边的公园门口。天气已经热起来,楚妙妮穿着带花朵图案的浅紫色连衣裙和肉色丝袜,上身罩了一件薄薄的针织衫。我一身篮球服,坐在台阶上,看见她在街对面挥了挥手,好像还说了句什么,我没有听清。不一会儿,她穿过街道,不急不慢走过来。我听到高跟鞋踩在路面发出的咔哒声。她的小腿曲线不太好看,肌肉过于发达,但丝袜的光泽不时显现。等到再近一些,还有一阵清淡但有力的香味——香水,应该是香水。我坐在台阶上等楚妙妮的十几分钟里,打球流的汗水已经被下午的微风吹干,我低头闻了闻——这不重要,我根本不在乎这个。
  公园里的小径分岔互通,我和楚妙妮边说边走,没有认真看路。我以为我们一直在兜圈子,可是一声某种动物的怪叫把我惊醒,我从倾诉的快感中抬起头,发现竟然走到了动物园。这里是公园的极深处,为数不多的动物们,全都病怏怏的,脱毛,皮肤溃烂,眼角堆满分泌物。荒废公园里的荒废动物园,很少有人会到这里来。我转头看了看楚妙妮,她的眼睛里还有残留的惊恐,那声动物的怪叫,使她本能地抓住了我的胳膊。没事的,是个动物园。我说。吓死了。她说着放开手。我笑了笑,指着不远处的亭子说,休息一下吧,你一定走累了。
  在亭子坐着,我们不再像刚才那样密集地说话。刚才我都说了些什么,大学生活,就业的压力,甚至我的家庭出身。其间楚妙妮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挠挠头做出痛苦的表情,我好像没有这个东西。其实也没关系,人在不断成长,不同阶段想做的事情也不一样,你还年轻。我不喜欢自己年轻,我觉得年轻很蠢。她笑起来,说她想年轻也不可能了,你应该珍惜。
  “老师很年轻啊。”我说,“比我们……都好。”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优秀,成熟,都不合适。
  她看着我。“你跟其他小孩儿不太一样。”她的语气轻描淡写。不等我做出反应,她立刻又说起了别的话题,似乎刚才只是不经意的情感流露。
  这足以让我雀跃——内心雀跃。我们肩并肩走着,浮云投下的阴影从身上掠过,路边灌木的枝叶抚过手臂,鸟雀一头扎进草丛又忽得飞起。楚妙妮又说了什么。她问起何苗,你和你女朋友?怎么样了?   我不想说这个,我说起自己的爱好,我喜欢读小说,也尝试着去写,但是一直没有写出来。她说很好啊,说不定有一天你会成为一个作家,你才二十二岁,有无限的可能。我一直相信这句话是真的,即使其他都很可疑,我仍然相信这句话是真的,而且越来越相信。因为我开始明白时间与一个人的关系,你正永远失去它,可它没有消失,它出现在另外一些人的身上。
  楚妙妮靠着凉亭的柱子,把腿伸直,平放在石椅上。我以为她会把高跟鞋脱下来,但是她没有。我坐在另一根柱子旁边,看上面的刻痕。放了它们吧。有人用黑色的圆珠笔写道。我告诉楚妙妮,动物园里有一只不停流泪的猩猩。这怪叫的是什么?不知道,还有一些我不认识的动物。
  我记得,何苗难过了一整天,在我们逛完动物园之后。第二天,她告诉我,她梦到了那只独自坐在秋千上摇晃的黑猩猩,在她的梦里,它不停地流着眼泪。我不喜欢这个梦。一厢情愿的泛滥的同情心。可那只黑猩猩,此后我每次想起它,它都在流着泪。
  何苗有一阵子没有问我培训和工作的事了。我们对以后不闻不问,也不管对方为什么不闻不问,只是更长时间地腻在一起。何苗提议远足一次,她说城市的东南远郊有一片小山,山坳里有一个水库,她想去看看。在我的想象里,水库是一种极其庞大的水泥建筑,严严实实地密封着,里面当然装满了水。我也看到过有人淹死在水库里的新闻,那些人是怎么进去的?水库又有什么好看呢?何苗笑得几乎站立不稳。水库就是一个可以储水放水的大湖啊。她大笑着说。原来是这样。这就说得通了,所有的湖泊里,都有人捕鱼、游泳和溺毙。但这一点都不神秘。可是风景很好。何苗说。她让我一定要陪她去。我想像那个庞大的水泥建筑,它只有一个模糊的轮廓,没有任何细节,以后也不会有。这样也不错。
  我们一大早出发,先是乘公交车,一直到终点,然后换城乡巴士。天空是很陈旧的灰,我们站在一个水泥建筑下,抬头向上看,太阳像装在布袋里,亮着,但没有光芒,眼看就要落到水泥建筑后面去了。我听到司机大喊,去水库的,赶紧下车。车窗外已经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何苗还靠在我肩膀上睡着。我叫醒她,她迷迷糊糊地跟着我下了车。这是哪里呀。我们站在路边四下看了好一会儿,没有找到水库的影子。城乡巴士的轰响渐渐消失。我说,要记得这条路,还要从这里回去。
  水库肯定就藏在某座山的后面,我们最终没有找到。这里的山很荒凉,只有一些瘦小的植物长在石缝里,很多已经干枯,裸露的石头也有了风化的迹象。但四野空旷,天幕蓝白分明,我和何苗对着空山大喊了几声,听着回音激荡扩散,兴致也高起来。在山顶,我们看到更多的山。何苗想再爬过一座去找水库。于是稍作休息之后,我们再次上路。水库并不重要,说不定有其他有意思的东西。我站在崖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向山下小便。可是我们就是来看水库的。何苗远远地站在我身后,大声说。你小心点啊。
  山與山之间的距离,不能通过眼睛来预测。看似近在眼前的山,却怎么也走不到。我们来到一片人工种植的树林里,这里的地面有一层落叶,像一块天然的毯子。我们就坐下来,决定不再往前走。上下都静悄悄的。何苗躺倒我的怀里,我低头亲吻她。我们吻得轻柔,好像害怕打破了这寂静。然后我们躺下来,我翻身压到何苗身上,但她制止了我,抓住我在她身上游走的手。我们就这样躺着好吗。她定定地看着我,眼睛里蒙了一层水雾。我点点头,和她并排躺下来。何苗握着我的手,偶有声响——鸟鸣,树枝断裂——她就会轻轻用力。
  回去的城乡巴士上,何苗告诉我一件事。
  前几天,一个何苗完全不知道的表姐联系到她,是她小姨的女儿,何苗也不知道有这个小姨,但是她们在电话里说起她妈妈的事,让何苗确信她们确实是她失联多年的亲戚。这件事唤醒了何苗一个久远的记忆——她和爸妈一起,乘坐几天的火车去看外公。外公不久前去世了,带着对大女儿的愧疚。小姨在电话里痛哭。姐姐命苦,因为穷被嫁(也可以是被卖)到那么远的地方,又因为生活的不如意自杀。孩子你也可怜哦,小姨说,那么小就没了妈妈。何苗也跟着落泪,倒不是可怜自己,只是觉得怎么会有那么多苦难呢。
  然后呢?然后,她们知道我马上要毕业了,让我去找她们。她们想见我,说不一定可以一起生活。你要去吗?我不知道,还没想好。你觉得我要不要去。我更不知道了。
  之后我们一路沉默着回到学校。越来越多的可能和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如果何苗去她小姨那里,我不是就可以无所顾忌了吗?把工作、去处、未来都暂时抛到一边。但我清楚,没这么简单,因为随之而来的是分别。
  何苗突然说:“英子(她的室友)前两天告诉我,她看到你跟一个女人一起吃饭,是楚妙妮吧。”
  我愣了一下。“是啊。”我说,“怎么了?”
  “你在为工作的事想办法,为以后做打算。可是你没跟我说过,可能我不在你的以后里。”
  “你想太多了。”我说不出别的什么。何苗转身走进宿舍楼的大门。
  那次谈话之后,楚妙妮没有再给我打过电话。她是怎么想的,她真的会对我特别照顾吗?我一点都不确定。实际上,那天我们完全没有正面说到工作的事,倒是说了一些相对来说比较私密的话题。
  从公园出来,我和楚妙妮去了一家火锅店——她提议一起吃个饭。我们面对面坐着,她又问起何苗。说说吧,你的女朋友,你们有什么打算。
  “没有什么打算,这就是问题。”我说。我和何苗之间,比我想象得还要难以表述。我说我可以喝啤酒吗?楚妙妮说当然可以,她也想喝一点。
  我把两个杯子都倒满,端起来等着楚妙妮,她也端起杯子,我稍稍起身和她碰了碰杯。给老师添麻烦了,我说。应该是在说以后安排工作的事。她笑了笑,没有说话。我们喝掉了杯里的酒。
  “你不喜欢她了吗?”她又问。
  “喜欢。”我说,没有犹豫。说完,我又想了想“喜欢”这个词,没错啊,它就在那里。
  我知道了。我大概明白。水又沸了,雾气蒸腾起来,楚妙妮在雾气的后面说,你喜欢她,你还喜欢更多别的什么,以后可能会出现的别的什么。   她说的也许是对的。但我在摇头,好像是在否定她的话,又好像只是表示我的无奈。“只是……太多未知数,好像看不到以后。”我看了看楚妙妮,她正认真地听我说话。她看着我,好像在看一只不知道该拿线团怎么办的猫。“她很依赖我,但我似乎不值得依赖。这让我害怕。”
  “你们是不是已经……做过了?”她微微向前探着身,直视着我。
  “做过”这个说法很突兀。这个问题本身就很突兀,完全没有必要。后来我想,她是故意的,要为我们的对话制造私密的气氛。我尴尬地(在楚妙妮看来可能是羞涩地)笑了一笑,没有回答。显然,她不需要我的回答。
  “其实在感情上,我给不了你什么建议。”她拨了拨额前的头发,说:“我也是这个失败者。”她的声音在奇异地变软。
  “我曾经出轨过。”她说。
  火锅还在咕嘟咕嘟地翻腾着,有两桌学生模样的客人在大声说笑。傍晚的阳光透过餐厅的落地玻璃照射进来,外面不停有行人走过。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可是我却感觉有什么把我和楚妙妮单独包围了起来,她的话语在我们之间传递,然后向上升去,而不朝四周扩散。
  在楚妙妮讲述的过程中,我一句话都没有说。她说的那段往事里,有一个极具魅力的男人(这是肯定的,她还说到了他的胡茬和他用的什么香水),一对逐渐互相漠视的爱人,和一颗不甘寂寞的心。这样故事一点都不可信,但有人把它亲口告诉你的时候,又另当别论。
  然后,事发,悔悟,原谅,和解。
  我想起她说她是个感情上的失败者,这多少有些矛盾。她失败了吗?当然,这取决于她怎么定义失败。
  “不管你做了什么选择,都要承担起它带来的后果。”最后,楚妙妮说了这句话。我不知道这跟她的故事有什么关系,跟我面临的问题又有什么关系。可能她只是需要一句話来结束我们的谈话吧。
  互道再见之后,楚妙妮走到路边扬了扬手,一辆出租车停在她面前。坐进车里之后,她降下车窗看着我。出租车开走了,我仿佛看到她说的话,讲的故事,她的表情、动作,都跟在车后轰轰隆隆地一起跑走了。就是这样,她一旦走开,我和她所有的联系似乎就消失了。
  我困惑于我和楚妙妮之间的关系,说我们是陌生人也未尝不可,只是那些私密的对谈,刻意的私密,形式化的私密,让陌生的硬核上,包裹了一层可互相谋取些什么的果肉。
  之后,我没有再去上课,也没有再跟楚妙妮有任何联系。直到培训课程结束的那一天,楚妙妮打来电话,这时同学们正在陆续离校,我的情绪处在极度敏感和脆弱的状态,每天喝很多酒,半醉半醒,什么也顾不了。我看着手机屏幕上楚妙妮的名字。她把手机的一端贴着耳朵,另一端靠近嘴巴。鲍家街43号大声唱着我需要你我需要你。我需要什么。歌声停止,手机屏幕暗下去。
  毕业答辩时,黄海召集全班的人一起拍毕业照,照例邀请了系里的领导和主要授课老师。毕业答辩是人员最齐的时候,但最终的照片里还是少了两个人,我和何苗都没有出现。
  黄海真的很生气。在他的办公室里,他说他不知道我们脑子里在想什么。你们太不懂事了,到底为什么不来拍毕业合照。何苗低着头不说话,我只好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
  “昨晚我俩吵架吵到快天亮,早上实在爬不起来。”
  黄海一幅难以置信的表情。四年同学,还没有睡觉重要?
  “我们没吵架。”何苗突然说,“我就是不想拍照,重不重要跟拍照也没关系。”
  昨晚何苗说她不想去拍毕业照。留着那张照片有什么用,很久之后,拿出来猜他们的名字吗?会记得的总会记得,会忘掉的就不要再想起了。我点头称是,决定也不去拍照。记得还是忘掉,我没想这么多,我只是觉得不去拍毕业照这件事本身挺特别的。
  我很不好意思地看了黄海一眼,他倒笑了起来,一边摇了摇头。算是个忠告吧,他说,出了学校不能太自我。
  何苗又不说话了。我点点头,说我们会记住的。
  “何苗和你一起去大连吗?”黄海看着何苗问我。
  何苗没有让我回答这个问题。我不去大连。我有自己要去的地方。她说完就转身走了,留下我和黄海愣在那里。黄海很识趣地没有再问下去,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说这方面的困难我就帮不了你了。我想他可能是在提醒我,在其他方面对我的帮助,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我打算再次表明态度,让他放心。可该怎么说呢。我满脑子都是何苗的那句话,她要去哪里?
  黄海摆摆手。回去吧。晚上的散伙饭一定要来,带何苗一起。看我还站那里没动,又拍了拍我的肩膀。去吧,没事了。他说。我低头走出了办公室。
  图书馆前的广场上一个人都没有,我以为何苗会在这里等我,然后告诉我她做了什么决定,要去哪里。昨晚我们就坐在这里的台阶上,零零散散地说了很多话,一直到天快亮了才回去。何苗问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说我也不清楚,但我想多赚些钱。你会继续写东西吗?她问,成为一个作家。我摇摇头,我没有那个天分。这样说着,我又有些难过。两个人都安静下来。过了一会儿,我问她,你呢?她说她只想有份安定的工作,过些安稳的小日子。我真的不知道,我说,不知道想要什么,但我想出去看看。我斜靠着栏杆,何苗坐在下一级,扒在我的腿上。我摸摸她的头发,她没有动,好像睡着了。我一口一口地喝着啤酒,有时候也要睡着,风一吹又醒过来。我们自始至终没有说眼下的打算。
  我又在台阶上坐下来,发信息给何苗,问她在哪里。她没有告诉我,只说晚上再见。我一个人坐着,不知道为什么,想起我曾在夜里,坐在一条大河边,看黑色的河水翻涌流动。那时刚下过暴雨,水面离我很近,我能听到暗涌低沉的鸣响。水面下有些什么,都被裹挟着一往无前。那时我莫名感到一阵心悸。
  傍晚,何苗到宿舍来找我,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还去其他几个宿舍转了一圈,跟要好的同学说说笑笑。可是在饭桌上,她却先哭了起来。像是凭空打开了一个阀门,所有人都哭起来,包括黄海。四年时光,总归是值得一哭的。   一些人醉到了,醉得不省人事。我还好,只是走不稳。何苗扶着我,走在所有人的后面,一路跌跌撞撞。何苗一声不吭,抓着我不放。我觉得走了很久,却一直没走到终点。何苗把我放在路边的一条长椅上,我仰面躺着,大声说,何苗你要去哪呀?何苗说她要去找她小姨,听说她和妈妈长得很像。她是不是这样说的,我醉得那么厉害,也许都是我的想象。我好像吐了,嗓子和鼻腔要烧起来了。何苗在拍打我的背。我唔哝着,我不想让你一个人走。何苗又哭起来。
  第二天一早,何苗就走了。我还在宿醉中,她没有和我告别。
  不停地有人离开。晚上,剩下的人还是去喝酒。喝醉之后,我才给何苗打电话,她说了什么我完全听不清,她是说我可以去找她吗?我神志不清,总觉得她还是在宿舍里,看着窗外,接听我的电话。实际上,这时她应该还在行驶的火车上,她要去那个地方很远。
  我留到最后,送走了所有人。这次倒不是要特立独行,实在是不知道要去哪里。一个人站在一片狼藉的宿舍,周围空空荡荡,我也空空荡荡。收拾行李时,甚至不能弯腰,因为眼泪会自己掉下来。我为自己的失控感到惊讶,宿舍是不能在待下去了。我把行李丢在一边,走进校园。
  校园里一切如故,篮球场传来几十个皮球撞击地面发出的闷响。课间铃声仍然可以传遍每个角落。学生们背着书包,挽着胳膊,走向食堂、教室、宿舍。什么都被没变,都在继续。宿舍和这里,简直是两个世界。就在刚才我还觉得一切都可有可无,现在,又突然什么都想要。我最后一次走在校园的主干道上,拨通了楚妙妮的电话。
  “老师。我毕业了。”我缓缓地说,“我可以去大连找你吗?”
  楚妙妮轻叹了一口气。“你这小孩儿,怎么就消失了?”她说。
  “发生了好多事情……”
  “你让我怎么办?”她好像很不忍心,可是又没有办法。
  “什么工作都行。”我说,“你一定有办法的。”
  电话里沉默了下来。犹如从明亮的室外,突然走进阴暗房间的瞬间。然后,她的声音再次响起
  “你来吧。到了打我电话。”
  大连有我的几个同学,罗明吴也在其中。他们都知道我也会去大连,因为我的表哥在那里,而且会给我安排工作。罗明吴离校前,问我什么时候过去,我临时想了个借口,说要等表哥出差回来。他说他先去找房子,我到了可以直接一起住。那時我还没有决定去找楚妙妮,我接连喝酒,再说下去我会彻底绝望。
  现在我到了大连,但是没有告诉罗明吴,我打算先联系楚妙妮,我想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在火车站广场的大太阳下,我拨打楚妙妮的电话。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我又拨打了五次——全都没有打通。您拨打的手机暂时无法接通。汗水已经湿透了后背的衣服,我的愤怒远大于失望。然而喉头仍有些哽咽,倒不至于哭泣(脑海里还是浮现了自己抹眼泪的样子),但是憋屈的感觉无法控制。我咬咬牙,决定去找她的培训学校。那个学校叫什么来着?
  出租车在我说的那条路上跑了两个来回,也没有找到什么培训学校,甚至外表像学校的建筑都没出现。司机说这条路上从来没有学校,我说的学校名字他也从来没听说过。我只好又回到火车站,不甘心地再次拨打楚妙妮的电话,依然没有接通。天渐渐暗下来,我没有别的选择了,只有罗明吴,他应该就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可是,不行,事情不应该是这样。我收起手机,拖着行李箱,向一个破旧的楼房走去。刚从出站口出来时,我就看到了远处楼顶上那一块贴片大招牌,上面用油漆手写着两个红色大字一一住店。那两个字那么醒目,似乎能闻到油漆的刺鼻气味。
  早晨,我早早醒了。可能是太疲惫,昨晚一夜无梦,睡得非常香甜,醒来时却感觉浑身无力。我直挺挺地躺在那儿,盯着天花板上污渍,辨认出一些动物的形体和人的脸庞。有多少人曾像我这样躺在这里,他们都去了哪儿?她们呢?何苗现在在哪儿?总不能一直在火车上。她离校后就没有给我打过电话,信息都没有一条。她一定见到了小姨和表姐,在享受天伦之乐。楚妙妮呢?她在这个城市的某处,我却找不到她。我没有办法再拨她的电话。
  然而,电话响了。
  楚妙妮向我道歉,昨天她一直在外面忙,手机没电也没充,半夜回到家累得倒头就睡了过去。早晨醒来才想起我。她一口气把这些说完,又接着道歉。
  “实在对不起,实在对不起。”她一直说。
  我出奇地平静,还有一些失而复得的快慰。“没事。”我说。
  “你在哪?我去找你。”
  “我不知道这是哪儿,火车站附近的小旅馆。”
  她想了想说,“就在火车站吧,那里有个星巴克,你在那等我。”
  我起床洗漱,然后又洗了澡。从洗手间出来时,房间好像变了个样,变得狭小阴暗,昨晚我一点都没有意识到,那时它就是个房间而已。
  夏天的阳光贴满了所有物体的表面,然后照到眼睛里。眼睛勉强睁开,不一会儿就隐隐作痛。裸露的手臂和后颈也隐隐作痛。我抬起手,挡在眼睛上面,给它一小片阴影。星巴克就在前面。我站到门口的阴凉处等楚妙妮,面对着宽阔的火车站广场,好像面对一个巨大凸透镜。
  十几分钟后,一辆出租车停在我面前。车窗玻璃缓缓降下,楚妙妮在车里先跟我打招呼,然后付车费。她带着太阳眼镜,我几乎没认出她。车门打开,一条腿伸下来,小腿和大腿一起反射阳光,白得刺眼。楚妙妮穿着牛仔短裤和T血,是我没见过的休闲装扮。她站在我身边时更加娇小了,我这才注意她没穿高跟鞋,脚上是一双白色的凉拖鞋,鞋面上一朵大大的花。
  “昨天一定着急了吧。”她摘下太阳眼镜,伸手捏了捏我的手臂。
  我笑了笑。她好像知道我不想听她一直道歉,只说,你没事就好。
  她还没有吃早饭。打完电话就赶过来了。她说。又问我吃了没有。我也没有吃。我们就到星巴克点了些东西作早餐,一边吃一边聊天。她吃了几口就停下来,给我讲几个学员的就业情况——其中有两个去了很有名气的公司,那对情侣也已经开始一起上下班了。
  “你的情况比较特殊,不过我会想办法的。”她轻啜着咖啡,指了指我的咖啡杯,“你怎么不喝?”
  还是一样的焦苦味。不过,我应该会把它喝完。楚妙妮看着我,即使她尽量避免,眼神还是带有自上而下的俯视感,但还有别的。
  楚妙妮没怎么吃东西,慢慢地喝着咖啡。她让我先找个地方住下来,因为工作需要一段时间。我可以和同学一起住。我说。她点点头。
  “你昨晚住哪里?”她问。
  昨晚我朝着那个招牌的方向,先过了一个天桥,又过了一个地下通道,在一个小坡上,找到了那家旅馆。原来不止是山,楼的距离也一样不能目测。它比我想象的远得多。楚妙妮一只手托着脸颊,听我描述那个旅馆,它的红字招牌,逼仄的房间,时冷时热的淋浴,凹凸不平的床垫。
  “带我去看看。”楚妙妮直视着我的眼睛,好像是要把我的眼睛看进她的眼睛里。
  我怔了一怔。看什么呢?要去吗?
  “要去啊。”她仍然直视着我。我的心跳乱了两拍。
  到了外面,楚妙妮戴上了太阳眼镜。又在手臂和腿上涂上一层东西——她说是防晒霜。我指给她看那个红字招牌。就是那里。她抬头看了看。我们走吧。她说着就走到前面去。我们一起上了天桥,接着找到那个地下通道。从地下出来,我揉了揉眼睛,以适应强烈的光线。
  可是,接下来呢,那个斜坡在哪里?我带着楚妙妮,在四周转来转去,怎么也找不到那家旅馆,附近全是破败的楼房,偏偏找不到昨晚的那一幢。怎么办?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周围的一些人开始注意到我们,投来奇异的目光。我该去哪儿?我们?我向上看,红字招牌也不见了。
  责任编辑 游锦寿
其他文献
还记得自己的梦想吗?  也许会有不少朋友认为梦想该是无价,但最近我确实看到有一对父子,烧钱实现梦想。  我是一个上班族,天天回写字楼(注:办公室),每朝走一样的路,几乎连碰见的路人也一样。大抵不同的,只有四时气候。记得某个乍暖还寒的初春早上,离开屋苑大闸,忽尔看到对面马路多了一家新食店“蚬劲村”,古怪到不得了的名字。我边走边说,跟大围的“显径村”应该没有关系吧?  心中疑团未解,过了几天,特意走到
探婆婆  每一年,我都会去印尼。  不,不是去阳光海滩的峇里,也不是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婆罗浮屠,我只是待在雅加达市郊的一间小平房,我婆婆的家。  自小便仰慕婆婆的胆识和智慧,她七十多年前从福州飘洋过海去印尼,办旅馆、做酱油、建工厂、开农场……人生每一页,都沾上了旧时代的传奇。虽然我在香港她在印尼,很久才见一次,但很喜欢跟她谈话,她总能让我有新看法。  婆婆也是巧手厨子,如同一众华侨,在异地落力营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2016年10月30日,我趁南下高雄演讲学思达之便,特地到余老师家中探访。当时余老师和余师母刚从医院返家休养,气色很好,心情亦佳,我们一起在客厅聊了一个半小时。  余师母说近几个月,先是她身体微恙,遍查不出原因,住进加护病房,女儿怕余老师担心,瞒着余老师;后来余老师独自外出公园散步,返回大楼门口时忽往后跌了一跤,后脑勺着地,外伤出血,幸好有人发现,紧急送医治疗,也住进加护病
【作者简介】  胡菊人,原名胡秉文,1933年生于广东顺德,香港著名报人、专栏作家和文学评论家,曾执掌《明报月刊》十余年。小说的“小说”  《明報》副刊改版,以新面目登场,罗老总问我,是否愿意写写武侠小说。一年多前我初来温(温哥华),他就邀我开专栏,我有点踌躇,说不知写什么好,不如写金庸,他欣然说好。后来有了专栏,我没有写,因为书籍箱子未开。如今改版他又重提,我不能不答应,毕竟这是我首先提出的。但
我有两个红包  一直留到元宵节前  才找到那双手  住客过年发红包  总漏掉收垃圾的人  因为这种厌恶性工作  要刻意躲开人群  今晚我一直在家门守候  終于等到她在走廊出现  我递给她两个红包  她谦卑地说不用了  我说你辛苦了  我要感谢你  她见无法拒绝  就脱下黑色的胶手套  用雪白的手接过红包  此刻我终于见到  那双世上最干净的手
琴江河  没有谁会在这个时刻想起你  两岸的生活依旧美好  水延续着一种缓慢  经过那些丢失已久的事物  此刻,它们从每一个角落溯流而上  琴江河。我的记忆之河  我习惯了在偶然的场合  带着祖先从中原辗转流传的  客家口音  不经意地说出你的名字  不经意擦亮一把尘封多年的琴  琴声贴水,铺满整道河水  在十月流淌过我的脚踝  随八月的汛期  漫过村庄的屋顶  更遥远的三月  祖辈们五更动身下南
延续  这辆男式摩托车  曾经驮粮,赶集  举着喇叭  对路边的熟人  和小松鼠,致以问候  我的父亲死了  车把,开始生锈  蜘蛛网,也爬上轮毂  最后的轰鸣和问候  随着松鼠,消失在村中的  小路  如今,我又骑了上去  我们相拥的身体  让村庄,又有了父亲  驾车的姿势  老屋志  屋顶的瓦缝,长出了青草  那是,从父亲的骨骼中  长出来的  治好了,他的咳嗽和坏脾气  灶膛里的柴火,熄灭多
其矫的诗丰盈、热烈、俊美、华贵。按照刘登翰先生的说法,兼有“惠特曼式的壮阔与海涅式的柔美”。如果套用古典詩话,我以为,则兼有苏东坡“大江东去”的慷慨豪放与柳屯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曲深永。前者如写于1953年的《大海》,写于1956年的《海峡长堤》,写于1961年的《九鲤湖瀑布》;后者则自涛声回响直至回廊九曲,比比皆是。然则,其矫虽以《肉搏》一诗饮誉诗坛,其诗风深受惠特曼影响,如天风海涛激昂澎湃
让武则天烫伤了舌头的面,是山西面,因为武则天是山西天水人。那是她14岁的时候,被选为才人,要进入唐宫,要和她的情人常剑峰离别。山西以刀削面著名,她和常剑峰自然去到时常光顾的面店话别。也许是离别令她神不守舍吧,滚热的面竟然烫伤了她的舌头。常剑峰一见,便把热面端走,并且说如果面是凉的就好了。  武则天一听,大感兴趣,于是二人便和店老板合力制作了一碗又酸又甜,既麻且辣的凉面出来,武则天吃后高兴得拥抱着常
据日本媒体消息,加拿大政府决定引入汽车尾气排放新标准,该标准与美国汽车行业排放标准基本相同,即第三阶段(Tier 3)尾气排放标准。第三阶段尾气排放标准适用于所有在加拿大销售的、搭载了汽油发动机的乘用车及轻型卡车(SUV、皮卡、小型货车)。与现行的第二阶段(Tier 2)尾气排放标准相比,新标准要求汽车有害气体排放量减少8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