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wa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高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这是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只注重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只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采取的多是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将现成的结论型知识直接抛给学生,让学生记住就好,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这样的学习过程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没有经过思考、没有真正理解的知识,永远只是处于机械运用阶段。教师只有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才能达到牢固记忆、透彻理解与灵活运用,才能学会以不变应万变,进行创造性地学习。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实现学生被动接收为主动构建。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高中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浅谈如下。
  一、创设操作情境,亲自动手,让学生快乐主动地学习
  数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数学家发现真理的过程也是建立在无数次实验操作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有更多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做中主动求知。这尤其适用于几何的学习,教师通过创设操作情境,可以突出几何的特点,增强学生的空间立体感与平面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要精讲精练,将更多探究的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展开积极的动手操作,不断提出假设、不断验证、不断修正,在操作中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激活学生的思维,闪现学生创新的火花,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习数学。
  二、创设生活情境,拉近距离,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数学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新课改非常关注数学学科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提出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以生活的眼光来审视教材,同时又要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在生活与数学间找准最佳结合点,用生活搭建通往数学世界的桥梁,带领学生一起步入数学殿堂。
  一方面创设生活化情境,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来导入新知的学习。这样可以降低直接教学的突兀性与枯燥性,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寓于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可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增强教学的亲切感,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学习“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时,我以李咏所主持的幸运52中猜价格的这个节目来导入,让学生思考:“如果让你来猜商品价格,你如何快速猜出?”学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并展开了积极的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入二分法思想,启发学生:在一定的价格范围内猜价格与在一定的区间内求函数的零点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这样自然地通过学生所熟悉的现象来引入了新知的学习,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参与动机。
  另一方面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这样可以达到学生知行统一,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具体的生活实践,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教学的实用性。如在学习了排列的相关知识后,我让学生计算双色球、3D这些彩票的中奖率等。
  三、创设多媒体情境,化解难点,加强学生的记忆与理解
  多媒体具有强烈的视听效果,可以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寓于图文并茂、声像俱全、亦动亦静的教学情境中,给予学生多种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关注,激起学生的主动思考,这样更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与定理。如立体几何是高中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学好立体几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将多媒体运用于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可以将这些静止的立体几何动起来,增强立体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空间立体感,既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又可以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立体几何。立体几何中最值问题的求解,这是一个教学重难点,各种考试中都有涉及。采用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缺乏立体感与动态性,学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与立体感制作课件。如在三棱锥中,将绳子一端固定于一点,将其绕棱锥旋转一周,求绳子的最短距离。我首先用多媒体通过旋转等向学生展现立体图形,增强立体感,然后将这个立体图形沿固定的轴进行平面展开,这是一个由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过程,借助多媒体可以将这一转化的过程立体直观地展现出来,这样在平面图形中学生便可以轻松求出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我用带有颜色的虚线来标注,再将这个平面图形还原于立体图形,学生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转化的过程。这两个转化的动态过程,是其他教学手段所难以达到的,我通过多媒体的动态展示可以达到触类旁通的作用,使学生由此学会解这一类题。
  此外还有活动情境、问题情境等,不论何种教学情境,其中心都是学生,都要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现学生苦学到乐学、被动接收到主动构建的转变,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实现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责编 高伟)
其他文献
【摘 要】逆向立意要求学生对同一题材、同一材料、同一问题、同一题目、同一体裁,克服思维定式,从问题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得出新的结论,发现新的形象,提炼出不同的主题来。  【关键词】立意 角度 逆向 独立精神 自由思想    古人云:出嫁女子哭是笑,落第举子笑是哭。“笑”本是愉快的表现,但也有特别;“哭”本是痛苦的体现,但也有例外。出嫁女子的“哭”表示出与父母分别的“痛苦”,实则借此掩饰将与如意郎
大学阶段是青少年社会化的关键阶段.手机文化正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有部分大学生甚至手机成瘾.所以研究如何调控沉迷手机文化中的大学生,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积极
【摘 要】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环节,它对于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不断地探索更多更好的阅读教学方法,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才能真正发挥阅读教学的功能。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方法 功能    一、阅读的定义以及加强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1.名家说阅读。“阅读是一种构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的推断能力与他原来的知识起
阅读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而语言文字素质的综合体现就是语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基础;加强语感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主体;培养良好的思
高中语文试卷讲评课长期存在高能低效的现状。要想优化试卷讲评课,提高讲评的效果,首先,要端正认识,激发兴趣;其次,要总结方法,找到幽径;再次,要合作学习,探究洞天;最后,要改
寓教于乐是广大教师工作不懈的追求目标。初中生活泼好动、天性爱玩,这与繁重的学习任务、枯燥的学习氛围不相符,在学生眼中学习就是一件苦差事。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实现学生苦学到乐学的转变,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是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用了三个典故,本文探讨了用典的缘由,用典的寓意,用典的效果,进而体悟作者用典的精妙之处。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鉴赏诗歌的目的,也是进一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前提。我们要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诗歌题目,抓住题材和题眼,揣测诗歌的情感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时代,科技的触角已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引起了一系列变革,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因此,课堂教学要顺应教育的发展形势,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重要契机,为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语文教学新局面,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助推器。笔者现对语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简要论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