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有效性的策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chen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升生物实验探究的有效性,就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追求更佳的教学效果和更高的教学效率。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生物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知识、梳理科学观念并掌握探究方法,是提升生物实验探究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探究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70118
  提升生物实验探究的有效性,就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追求更佳的教学效果和更高的教学效率。在这种诉求背景下,有的教师一味地加大教学容量,有的则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步履统一等;然而这些做法仅仅是灌输式的知识重现,无助于学生生物学习探究能力的真正发展。教师应从生物的课程特点与学生的思维特征出发,着力提高生物实验探究中学生智力、情感和态度的协同发展,让学生主动地、活跃地沉浸到实验探究活动中去,让生物学习在实验探究中绽放独特光彩!
  一、激其疑——关注实验中的问题生成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效的实验探究离不开具有疑问的思维。教师在指导学生展开生物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将视角停留在学生如何“答”的训练上,更要注重对学生“问”的指导与点拨,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实验结果自发地产生疑问,并敢于和善于将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与同伴共同在实验中探讨,从而释疑,让实验探究活动成为学生放飞思维的一个平台。
  例如,在进行“蚯蚓的饲养与观察”这一实验探究活动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挖蚯蚓的亲身经历,总结出蚯蚓阴暗、潮湿的生存环境;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蚯蚓的体形、体色等特征,由此产生认知矛盾,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怎样区分蚯蚓的前后端,有的学生认为蚯蚓身体较细的是前端,有的学生则认为蚯蚓蠕动时先伸出去的才是前端,大家为此争论不休。这种思维上的冲突自然使学生产生了疑问,为后续实验探究指明了方向,并通过实验探究获得了正确的结论,即蚯蚓离环带近的一端是前端,在以疑促思中提高了实验探究的有效性。
  二、知其然——明晰实验中的认知铺垫
  要实现有效的探究,就必须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探究”、“探究什么”和“怎样探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种情绪的推动下,他们才能主动地去想方设法在实验中寻求答案。教师要按照学生的思维路径来设计实验过程,找准学生实验准备阶段中的认知起点,并在由“已知”到“未知”的跨越中,实现生物知识的正向迁移,促进生物知识结构的自我完善。
  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这一实验探究活动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地测量前,启发学生思考如下问题:①为什么要分别测量裸地、草地和灌丛中的湿度?②为什么要在同一地方分3处多次测量(三次以上)?③为什么要求出平均值?如何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这些问题的思考帮助学生明晰了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初步理解了实验要求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正确的目标指向和环节步骤,为最终将探究数据制作成坐标图奠定了基础。
  三、因其材——贴合实验中的学情差异
  由于认知基础、智力水平以及生活环境等影响,学生在生物实验探究中会出现层次不一、水平不等的现象。教师要尊重这种客观差异,并努力改进实验方式和探究方法,及时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众多信息进行捕捉、利用和开发,让不同的学生在生物实验探究中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探究活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探究“酵母菌发酵现象的实验”的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和行为倾向,教师有意识地设置了不同的实验参与角度。如让一些学生事先与家长一起尝试着做一回馒头,并将体会在课堂上与同伴分享,这样让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有了展现自我的机会;让一些学生带来同一形状同样容积的矿泉水瓶子,做分组实验时的容器使用,使他们也有了强烈的参与感;等等,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实验探究中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同。
  四、究其用——发掘实验中的资源利用
  新课程要求我们要具有广阔的课程资源视野,不能仅仅盯着仪器设备,而忽略了周边更为丰富、多样的宝贵资源。这些生物实验探究的可利用资源,不但更新奇、更生动,也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经历和生活体验,让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的学生,都能在实验探究中得到具体、生动的感知印记。
  例如,在“皮肤的屏障作用模拟实验”的探究活动中,由于此次生物实验的特殊性,用直观的形式,如划破皮肤既不现实也不安全,所以需要利用结构相似的其他材料进行转化模拟研究。教师发动学生的群体智慧,广泛搜集各种实验材料资源,如有的学生用苹果作为实验的主体,主要有新鲜和腐烂的苹果各一个,牙签、酒精以及可封口的塑料袋等,将新鲜苹果上刺穿并划出一道划痕,用袋封好后置于黑暗、温暖的地方一周左右,再进行对比验证等。这样,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综上可知,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生物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知识、梳理科学观念并掌握探究方法,是提升生物实验探究有效性的重要保障,从而推动学生在生物知识海洋里劈风斩浪肆意遨游!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其他文献
【正】 汪玉良是解放后在党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东乡族第一个卓有成绩的诗人。三十多年来,他出版了三本诗集。1981年,他的长篇叙事诗《米拉孕黑》荣获首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
利蓓加.夏泼在《名利场》里被作者萨克雷看作是没有信仰,没有仁爱的人,但是,笔者通过对她反抗双重压迫的分析,以及她与简.爱、爱米丽亚之间的比较认为,利蓓加.夏泼实际上是一位勇敢的
就观摩规范化开庭谈庭审中当事人举证胡建萍一庭审方式的改革是当前民事审判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庭审方式改革的重心又是切实推行当事人举证责任制以及实现当事人举证与人民
会计为谁服务是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观点,有单一主体观,也有多重主体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应持有一个怎样的立场才能为各方所接受,文章就这一问题作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用于有序反应变量资料分析的连续比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当有序反应变量资料转化为多个二分类资料结构时应用一般 Logistic 模型估计连续比模型参数的方法。
【正】 最近笔者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阅读了由王子尧、康健等同志翻译、整理出版的《诗音与诗魂》、《论彝族诗歌》与《谈诗说文》三个彝族古代诗文论集。收入集中的著作,最
<正> 1982年11月至1991年3月,我科对胆道疾病患者作PTC检查260例,其中梗阻性黄疸72例,同时作PTCD治疗36例,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60例中,男性133例,女性127例;年龄最大龄
在中国新文学流程中,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没落和现实主义的崛起,根本原因是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历史选择。这种选择所导致的使命感使中国的现实主义区别于欧洲的现实主义。西文文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育逐步实现信息化,微课成为教育的新时髦。在“教”与“学”的过程当中,除了依靠书本这一古老并且延承已久的教学工具以外,也需要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冲击。从微课的主要定义、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应用的表现以及微课应用中的思考三个方面出发,深刻了解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微课 高中地理 课堂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从分析精品课程与精品专业的关系入手,阐述了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打造精品课程的必要性与其路径。指出精品课程建设不仅是精品专业建设的具体体现,也是精品专业建设的途径,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