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们的主体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使得他们的写作更加贴近生活,尽情地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也要尊重学生们的个性,提倡学生们的开发性写作,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出学生们的写作兴趣。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初中 作文 教学 学生 主体意识 激发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语文教师教学任务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更要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在立足于发展学生创作个性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培养学生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摆脱传统作文教学的思想束缚,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跨越和提升,本文就从以下几点出发谈谈如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们的主体意识。
一、贴近生活,鼓励学生表现真实情感
游离于真情实感之外的文章创作就如同枯萎的花朵一般,既没有鲜艳欲滴的“外表”,更是失去了灵魂的枯枝落叶,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远离文字的堆砌,写作要贴近生活,注重真实情感的抒发和表达,这样学生才能从写作中找到真实的自我,从而更好地激发出学生们的主体意识。
《繁星》是巴金先生在去法国途中写的《海上杂记》的一篇节选,这部分节选内容讲述的就是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在观看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感受,文中作者直抒胸臆的表达虽然没有华美的辞藻,但却用直接的言语起到了最触动人心的效果,就比如说文中的第一段,作者这样写到:“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几句简简单单的话语却透露出了作者对于繁星的热爱,于是,这堂课过后,我就跟学生们说:“巴金就是以我们生活中的星星为题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所以我们在平时写作中也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让创作贴近生活,并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紧接着我让学生们也选择生活中的一个事物,仔细观察,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感受写出来。
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在生活中进行观察,并引导学生们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作文教学活动中,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参与者,这样才会更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和培养。
二、从心出发,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伟大的圣人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对于学习而言,了解怎么去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而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由此可见,兴趣才是学生们学习的最大动力,同样,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们从心出发更加热爱写作,成为写作的“主人”,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童年就如同七彩的梦,而鲁迅先生的《社戏》讲述的就是“我”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生活,以温馨浪漫的笔触描写了“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过程,在这节课的讲解过程中,我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们深入地理解课文,比如说:“作者在看戏这部分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写的起伏有致,譬如第一层就写了看戏前的三次波折、三次转机,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等等,学生们通过分组交流合作來解答我提出的问题,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学生们的情绪十分高涨,于是我借机让学生们去写一篇对“社戏”这篇文章的读后感,以巩固所学。
在这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对于教学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借此让学生们写一篇自己的读后感,可以更好地触碰学生的心理共鸣,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写作兴趣。同时,在这次作文教学中,让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更增强了学生们的主体意识,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个性为准,提倡学生开放性写作
激发学生们的主体意识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可以释放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所长,进而弘扬学生们的主体性,回归自我,因此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们的个性为依准,提倡学生们进行开放性写作,尊重学生写作的创新性和创造性,强化学生个性解放,培养学生形成长久的写作动机。
《春》是朱自清的一篇著名散文,作者从“草、花、风、雨”这五个方面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饱含了春天的气息,五个段落五幅画面共同组成了一幅立体的春景图,以诗的笔调抓住了春天的特点,通过深层次的、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的形象,表现出了春天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传递出了作者蓬勃向上、积极奋发的真挚情感,在这堂课的学习过后,我也让学生们去写一篇有关四季的文章,可以运用不同的文体和不同的表达方式,写出自己真正的内心所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为学生们安排了每周2-3篇的日记或者随笔,让学生写出自己想说的话,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让学生们从自己的个性和擅长的文体出发来进行写作,充分实现了学生写作个性的释放,让学生们在开放性写作中能更好地展现自己,写出不一样的风格和特色,从而有效地激发出学生们的主体意识。
综上所述,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们的主体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写作更加地贴近生活,尽情地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也要尊重学生们的个性,提倡学生们的开发性写作,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出学生们的写作兴趣,在整个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激发才会更有效,学生们参与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被更好地建立起来,从而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蒋建平.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 作文成功之路(下),2014(01)
【2】刘伟超. 浅议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方法【J】.新课程(中旬),2014(01)
【3】田宇. 主体性建构写作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2(12)
【4】王寿山. 中学主体性作文教学的基本理念【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09(08)
【5】赵春凤. 让学生的作文灵性飞扬——主体作文教学实验与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8(03)
【6】张建云. 试析主体意识的内涵【J】.天中学刊,2002(06)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们的主体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使得他们的写作更加贴近生活,尽情地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也要尊重学生们的个性,提倡学生们的开发性写作,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出学生们的写作兴趣。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初中 作文 教学 学生 主体意识 激发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语文教师教学任务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更要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在立足于发展学生创作个性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培养学生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摆脱传统作文教学的思想束缚,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跨越和提升,本文就从以下几点出发谈谈如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们的主体意识。
一、贴近生活,鼓励学生表现真实情感
游离于真情实感之外的文章创作就如同枯萎的花朵一般,既没有鲜艳欲滴的“外表”,更是失去了灵魂的枯枝落叶,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远离文字的堆砌,写作要贴近生活,注重真实情感的抒发和表达,这样学生才能从写作中找到真实的自我,从而更好地激发出学生们的主体意识。
《繁星》是巴金先生在去法国途中写的《海上杂记》的一篇节选,这部分节选内容讲述的就是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在观看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感受,文中作者直抒胸臆的表达虽然没有华美的辞藻,但却用直接的言语起到了最触动人心的效果,就比如说文中的第一段,作者这样写到:“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几句简简单单的话语却透露出了作者对于繁星的热爱,于是,这堂课过后,我就跟学生们说:“巴金就是以我们生活中的星星为题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所以我们在平时写作中也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让创作贴近生活,并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紧接着我让学生们也选择生活中的一个事物,仔细观察,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感受写出来。
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在生活中进行观察,并引导学生们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作文教学活动中,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参与者,这样才会更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和培养。
二、从心出发,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伟大的圣人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对于学习而言,了解怎么去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而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由此可见,兴趣才是学生们学习的最大动力,同样,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们从心出发更加热爱写作,成为写作的“主人”,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童年就如同七彩的梦,而鲁迅先生的《社戏》讲述的就是“我”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生活,以温馨浪漫的笔触描写了“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过程,在这节课的讲解过程中,我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们深入地理解课文,比如说:“作者在看戏这部分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写的起伏有致,譬如第一层就写了看戏前的三次波折、三次转机,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等等,学生们通过分组交流合作來解答我提出的问题,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学生们的情绪十分高涨,于是我借机让学生们去写一篇对“社戏”这篇文章的读后感,以巩固所学。
在这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对于教学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借此让学生们写一篇自己的读后感,可以更好地触碰学生的心理共鸣,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写作兴趣。同时,在这次作文教学中,让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更增强了学生们的主体意识,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个性为准,提倡学生开放性写作
激发学生们的主体意识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可以释放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所长,进而弘扬学生们的主体性,回归自我,因此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们的个性为依准,提倡学生们进行开放性写作,尊重学生写作的创新性和创造性,强化学生个性解放,培养学生形成长久的写作动机。
《春》是朱自清的一篇著名散文,作者从“草、花、风、雨”这五个方面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饱含了春天的气息,五个段落五幅画面共同组成了一幅立体的春景图,以诗的笔调抓住了春天的特点,通过深层次的、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的形象,表现出了春天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传递出了作者蓬勃向上、积极奋发的真挚情感,在这堂课的学习过后,我也让学生们去写一篇有关四季的文章,可以运用不同的文体和不同的表达方式,写出自己真正的内心所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为学生们安排了每周2-3篇的日记或者随笔,让学生写出自己想说的话,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让学生们从自己的个性和擅长的文体出发来进行写作,充分实现了学生写作个性的释放,让学生们在开放性写作中能更好地展现自己,写出不一样的风格和特色,从而有效地激发出学生们的主体意识。
综上所述,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们的主体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写作更加地贴近生活,尽情地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也要尊重学生们的个性,提倡学生们的开发性写作,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出学生们的写作兴趣,在整个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激发才会更有效,学生们参与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被更好地建立起来,从而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蒋建平.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 作文成功之路(下),2014(01)
【2】刘伟超. 浅议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方法【J】.新课程(中旬),2014(01)
【3】田宇. 主体性建构写作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2(12)
【4】王寿山. 中学主体性作文教学的基本理念【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09(08)
【5】赵春凤. 让学生的作文灵性飞扬——主体作文教学实验与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8(03)
【6】张建云. 试析主体意识的内涵【J】.天中学刊,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