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是高中理科学生必须要学习的科目,相比较其他学科,物理知识的逻辑性更强,思维性更强,因此很多学生认为物理学习难度较大,为了更深入的了解物理知识必须借助物理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学生对于物理现象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能力也会明显提升。本文围绕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展开了详细的分析,从思想层面上明确了高中物理教学实验教学展开的意义,探讨了影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因素,总结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展开的关键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229-02
  一、前言
  高中阶段的物理是物理学习的重要阶段,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抽象能力,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相比较初中阶段的物理,高中物理知识更具抽象性,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更高。现阶段高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物理实验,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物理实验教学,很少亲自带领学生开展物理实验。物理实验形同虚设。因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必须反思自己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总结实验教学,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
  二、高中物理教学实验教学展开的意义
  事物的普遍规律可以利用物理知识揭示,生活中处处都可以见物理知识的身影,但是学生很少能够从生活中发现并且将物理规律有效的实践。而物理实验的展开恰恰弥补了这一点,物理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实践平台,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求知作风,从长远角度分析,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意义重大,对于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意义重大,因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的展开,提升学生的综合物理素养。
  三、影响高中物理教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因素
  虽然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优势显著,新课程改革也倡导物理实验教学,但是就目前高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来看,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影响实验教学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对于物理实验不重视。
  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缺乏重视度,由于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很多学生都受到应试教育的干扰,对于自己的学习成绩过分关注,希望考出好成绩,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虽然物理也属于高考必考科目,但是高考物理并没有设置实验题目,所以很多学生就直接放弃了物理实验学习,使得高中物理实验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2.缺乏良好的物理实验环境。
  缺乏良好的物理实验环境,良好的物理实验环境是支持物理实验展开的关键,但是就目前高中物理教学环境来看,虽然大部分学校都有自己的物理实验室,但是相当一部分学校并没有招聘专业的物理实验室教师,实验室的直接负责人就是物理教师,而高中物理教师本身的教学压力就很重,再加上实验室的管理,常常会让他们力不从心,为了学生可以取得好的成绩,往往将精力放在教学上,而实验室环境根本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影响实验教学效果。
  3.物理实验内容过于局限。
  物理实验内容过于局限。导致物理实验教学发展受阻,与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相比,高中物理虽然进入到难度学习当中,实验难度也明显提升。虽然实验室有一定的实验设备,但是很多教材上的实验无法完成,这就是物理实验教学局限性的表现;其次开展物理实验,本身具有危险性,物理教师为了防止学生受到伤害就干脆将具有危险性的物理实验取消了,学生根本无法体会到实验学习所带来的乐趣,更不能积极投入到物理实验教学中。
  四、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促进实验教学的有效展开
  1.不断创新教学观念,采取新型的教学模式。
  提升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发挥物理实验教学优势,需要不断创新教学观念,采取新型的教学模式。物理实验教学要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尊重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优势,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亲自动手操作物理实验,探讨物理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结果,加深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理解。高中物理课应该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加深学生对于物理原理的认识,教师要积极更新物理实验教学观念,积极倡导新课程改革中物理实验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及问题探究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兴趣。
  2.探索多樣化的实验学习方式。
  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多样化的实验学习方式,增添物理实验本身的趣味性,促进实验教学方式的改进,提升个物理实验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索和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开展物理实验,将学生的主体优势发挥出来,开展的物理实验难度系数较大,教师要注重引导,让小组成员在实验展开的时候,合理的分工,保障任务顺利完成。
  3.借助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巧妙的借助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习行为顺利展开的关键动力。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对于实验本身的兴趣,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学受到条件的限制,很多实验难以展开,即使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结果也可能会与实验结论有较大的出入,这样的实验不仅起不到预期效果,甚至会误导学生。因此教师要恰当的借助物理实验演示,多媒体手段就是有效的一种物理实验演示的模式,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详细观看,对实验结果进行模拟分析,直观的看到实验的操作过程,得出实验结论,增添对于物理实验的兴趣。
  五、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首先可以明确的是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展开必须借助物理实验操作,但是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并不理想,存在很多突出性的问题,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必须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积极迎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考虑到高中物理教学的特征以及物理实验教学的特征,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实验参与的积极性,提升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金华.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16):41-41.
  [2]周明春.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探究式实验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1):19-19.
  [3]邓虎川.浅谈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J].新课程(中),2012(10).
  [4]李清宇.浅谈新课程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J].华章,2014(13):201-201.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化学内容琐碎复杂,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整合可以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在以后的化学教学中有着十分可观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化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18-01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就是在具体
传统的读、品、写等步骤必须保留,我们可以从传统步骤上翻出新花样,让学生读透,品透,才可能理解得透。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听过这样一句话:生命的本质形态是对话。品诗,是
【摘 要】随着我国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提出,时刻关注我国发展问题以及全球化的发展符合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任务,对于深化八年级地理教学改革提出了挑战,由于学生自身存在学习及个体上的差异,教师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積极寻求多种教学途径完善地理教学结构,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改善地理课堂的授课方式,是八年级地理教育教学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八年级;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淮北矿务局第一条岩巷机械化作业线是由1台CTH10-2F履带式全液压钻车和2台ZC-2履带侧卸式装岩机组成。于1990年10底在朱庄矿三水平乘人车场试车成功,之后又在该水平的西大巷进
鸡西矿务局建井工程处在吸收以往设计应用金属活动模板的基础上,设计试制了LYJM5×5型金属活动模板,本文着重介绍该模板的设计及应用情况。
【摘 要】在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职业中专教育必须得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实际教育中需要增加对学生文化素养方面的教育,例如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微课这一新型模式应用起来,以此来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职业中专语文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夠对提升职业中专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职业中专;语文教学;微课;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7
项目组作为承包商在摩施工,其管理工作必然要涉及摩洛哥经济、政治的有关部门及该国的有关法律和法规。项目组在摩的涉外工作主要有下述各项。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34-01  古代作家所写的诗文,无论是立意、构思、取材、剪裁、用典、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以及叙事、写景、记人、抒情、析理、言物等方面都各有特色,古代作家尤其重视文章的意境、结构和语言,通过文言文学习,揣摩取法古代名家,对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对此,我们就如何帮助学生进行文言
【摘 要】微课,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其独特的优势,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微课在课程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应用进行探讨,提出了应用策略。然而,在应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诸如制作水平有限,配套资源欠缺和网络可借鉴资源匮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也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微课;中职教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