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和激励的社会竞争,教育也要求与时俱进。成绩的好坏早已不再是判断一个初中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条件,而是要求我们的初中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初中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还是课堂教学,它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数学作为一门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学科,在初中课堂上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堂效率;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要求课堂教学行为能够体现学科价值取向和明确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力求在课堂上构建完美的精神世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促进学生推理能力、想象能力、抽象能力、创造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共同发展。
“所谓教学,是教师的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统一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教与学的效果,它的落脚点是学生,但却有赖于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否有效,因而如果从教师角度来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在课堂教学预设上的追求
(1)理透教材
不能机械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对教材作出理性且合理、合度的加工与改造。但是,不要“教教材”不等于不要钻研教材,不要把握教材意图。我以为,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首先,理清教材中每一个内容领域的编排意图,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或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即这一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作准备。其次,细节上应学会推敲。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卡通语言。我们一直倡导“深入浅出”,“深入”是“浅出”的前提,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越简单、越得心应手,也能把复杂的内容教得很简单,但有些教师却会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原因就在这里。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也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有效教学也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备好学生
建构主义理论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一种知识的外部传递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备好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成为我们开展数学教学的重要前提。关于这一点,大家尽管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把握较准,而对他们的生活经验积累等认识模糊、把握不透,尤其对他们的学习心理、学习品质、认知风格等更是知之甚少,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命脉。对此,我们曾提出通过“数学日记”“师生非教学性对话”等形式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教师对学生全方位的了解,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订好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具有良好的目标意识同样是影响有效课堂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实际的情况恰恰是,教师对于数学课堂的目标意识非常淡漠,甚至认为备课中目标的制订可有可无,即便制订了,也是权当应付,更不可能期待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对照目标进行对比、反馈、调整了。对此,我有三点想法:首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应从观念、态度上慎重对待教学目标的制订,做到教学前心中有数;其次,目标的制订要具体可行,且兼顾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等不同领域,尤其要体现出教师对于数学教育的独特理解与准确把握,如果仅是教参的复制,不写也罢;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心中有目标,时时以预设的目标为指针或参照物,观照目标的真实达成度,并对教学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控,不断引导课堂向着预期的目标行进。
2.课堂实施上的追求——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
有效的课堂最终还是通过有效的教学行为得以实现,那么如何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呢?
(1)、联系学生的实际,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我们教师充分了解本班学生原有的数学基础,准确把握好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然后在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育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例如,我在讲授《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时,根据本班学生数学基础和接受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大纲把教学目标定为: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通过拼图活动探索勾股定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拼图探索勾股定理,没有按照教学大纲把证明勾股定理作为教学的重点。
(2)、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a、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单一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多媒体课件教学在这方面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运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两种教学方法优势互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经常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或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些优秀的多媒体课件进行修改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使数学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吸引他们长期的注意力,让他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从而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例如:我在讲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二课时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很轻松地演示出反比例函数y= (k为常数,k≠0)的图象是双曲线,当 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特别直观、形象,学生很容易记住,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b、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教学方法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都不一样,因此,仅靠教师的整体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通过摸索我发现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即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各小组内的同学之间互相合作、交流,各小组之间互相竞争,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例如我在讲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一课时时,按照上述方法把全班同学分成三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让每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观察、分析、总结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并且要求每组的小组长建立明确的责任制,保证每位组员都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到讲台上当小老师讲课,汇报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体验一下当老师的感觉。最后,我还会对小老师们的讲课和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让他们真正成了数学课堂的“主人翁”。看到学生们有这样的转变,我感到非常地欣慰,很有成就感。
(3)、创设合理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学习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乐学。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也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可以增加3~4倍,甚至有人推出了这样的一个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学习兴趣。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创设合适的数学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学情境的设计应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心理特征,创设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情境。用有趣的,生活的情景让学生整堂课学生都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行学习,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了。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习方法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纵观人类科学史上的每一次重大发现也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例如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上,就开始思考“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敢于创新。在一个问题解决完后,我还会经常问全班同学“你们谁还有不同的解法?”对于学生的观点特别是一些标新立异的观点或思维的闪光点,我都在正确引导的基础上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渔。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不但注重教会学生知识,还非常注重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一、教育他们课前一定要预习,在听课的过程中必须专心,预习中做标记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二、在课堂上,老师通常都会强调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因此要边听课边做笔记,将重要的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以后复习和巩固。第三、认真、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练习和作业,发现自己知识的薄弱之处,多想多问。第四、一定要有一个错题本,把平时在作业或试卷中做错的题详细的写下来,分析做错的原因,争取做到下次遇到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总之,数学教学改革是是逐步累积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每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与课堂教学改革,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数学课堂将会充满朝气和活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将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敏娟. 建构新型数学课堂,实施互动有效教学[J]. 教育科研论坛.
[2]王义堂等人.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 中国言实出版社.
[3]朗琴娣 新课程下科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研究[J]. 中国农村教育.
[4]程贻林. 数学教学必须保持师生之间的互动[J]. 科学教育.
(作者单位:邢台市第十九中学,河北 邢台 055350 )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堂效率;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要求课堂教学行为能够体现学科价值取向和明确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力求在课堂上构建完美的精神世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促进学生推理能力、想象能力、抽象能力、创造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共同发展。
“所谓教学,是教师的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统一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教与学的效果,它的落脚点是学生,但却有赖于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否有效,因而如果从教师角度来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在课堂教学预设上的追求
(1)理透教材
不能机械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对教材作出理性且合理、合度的加工与改造。但是,不要“教教材”不等于不要钻研教材,不要把握教材意图。我以为,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首先,理清教材中每一个内容领域的编排意图,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或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即这一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作准备。其次,细节上应学会推敲。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卡通语言。我们一直倡导“深入浅出”,“深入”是“浅出”的前提,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越简单、越得心应手,也能把复杂的内容教得很简单,但有些教师却会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原因就在这里。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也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有效教学也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备好学生
建构主义理论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一种知识的外部传递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备好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成为我们开展数学教学的重要前提。关于这一点,大家尽管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把握较准,而对他们的生活经验积累等认识模糊、把握不透,尤其对他们的学习心理、学习品质、认知风格等更是知之甚少,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命脉。对此,我们曾提出通过“数学日记”“师生非教学性对话”等形式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教师对学生全方位的了解,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订好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具有良好的目标意识同样是影响有效课堂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实际的情况恰恰是,教师对于数学课堂的目标意识非常淡漠,甚至认为备课中目标的制订可有可无,即便制订了,也是权当应付,更不可能期待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对照目标进行对比、反馈、调整了。对此,我有三点想法:首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应从观念、态度上慎重对待教学目标的制订,做到教学前心中有数;其次,目标的制订要具体可行,且兼顾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等不同领域,尤其要体现出教师对于数学教育的独特理解与准确把握,如果仅是教参的复制,不写也罢;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心中有目标,时时以预设的目标为指针或参照物,观照目标的真实达成度,并对教学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控,不断引导课堂向着预期的目标行进。
2.课堂实施上的追求——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
有效的课堂最终还是通过有效的教学行为得以实现,那么如何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呢?
(1)、联系学生的实际,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我们教师充分了解本班学生原有的数学基础,准确把握好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然后在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育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例如,我在讲授《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时,根据本班学生数学基础和接受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大纲把教学目标定为: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通过拼图活动探索勾股定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拼图探索勾股定理,没有按照教学大纲把证明勾股定理作为教学的重点。
(2)、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a、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单一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多媒体课件教学在这方面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运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两种教学方法优势互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经常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或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些优秀的多媒体课件进行修改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使数学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吸引他们长期的注意力,让他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从而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例如:我在讲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二课时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很轻松地演示出反比例函数y= (k为常数,k≠0)的图象是双曲线,当 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特别直观、形象,学生很容易记住,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b、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教学方法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都不一样,因此,仅靠教师的整体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通过摸索我发现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即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各小组内的同学之间互相合作、交流,各小组之间互相竞争,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例如我在讲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一课时时,按照上述方法把全班同学分成三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让每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观察、分析、总结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并且要求每组的小组长建立明确的责任制,保证每位组员都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到讲台上当小老师讲课,汇报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体验一下当老师的感觉。最后,我还会对小老师们的讲课和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让他们真正成了数学课堂的“主人翁”。看到学生们有这样的转变,我感到非常地欣慰,很有成就感。
(3)、创设合理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学习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乐学。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也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可以增加3~4倍,甚至有人推出了这样的一个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学习兴趣。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创设合适的数学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学情境的设计应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心理特征,创设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情境。用有趣的,生活的情景让学生整堂课学生都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行学习,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了。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习方法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纵观人类科学史上的每一次重大发现也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例如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上,就开始思考“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敢于创新。在一个问题解决完后,我还会经常问全班同学“你们谁还有不同的解法?”对于学生的观点特别是一些标新立异的观点或思维的闪光点,我都在正确引导的基础上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渔。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不但注重教会学生知识,还非常注重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一、教育他们课前一定要预习,在听课的过程中必须专心,预习中做标记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二、在课堂上,老师通常都会强调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因此要边听课边做笔记,将重要的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以后复习和巩固。第三、认真、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练习和作业,发现自己知识的薄弱之处,多想多问。第四、一定要有一个错题本,把平时在作业或试卷中做错的题详细的写下来,分析做错的原因,争取做到下次遇到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总之,数学教学改革是是逐步累积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每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与课堂教学改革,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数学课堂将会充满朝气和活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将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敏娟. 建构新型数学课堂,实施互动有效教学[J]. 教育科研论坛.
[2]王义堂等人.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 中国言实出版社.
[3]朗琴娣 新课程下科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研究[J]. 中国农村教育.
[4]程贻林. 数学教学必须保持师生之间的互动[J]. 科学教育.
(作者单位:邢台市第十九中学,河北 邢台 055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