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素质教育大力提倡,新课标已经实施,但目前大多数数学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仍然是一种机械的三部曲: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互动形式单调,内容贫乏.因此,我们教师应改变教育理念,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益.下面就关于新课标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谈谈笔者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如第八章的《椭圆》第一课时,其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难点是椭圆方程的化简。教师可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的直观图、圆萝卜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教师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细线的长度),然后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严格的定义。这样,学生对这一定义就会有深刻的了解了。在进一步求标准方程时,学生容易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化简出现了麻烦。这时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化简含有根号的式子时,我们通常有什么方法?学生回答:可以两边平方。教师问:是直接平方好呢还是恰当整理后再平方?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对于这个方程,直接平方不利于化简,而整理后再平方,最后能得到圆满的结果。这样,椭圆方程的化简这一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注重实习作业、研究性学习课题
新教材设置了实习作业与研究性学习课题.实习作业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通过实习作业的教学,使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交流,在带有实际背景的数学应用中,会遇到一些数学以外的问题,如分析问题中的各种因素,判断这些因素的关系及需要程度,设计数据收集的方法,评析结果的可靠程度等.这些问题的处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契机.实习作业中提供的具体数学背景,也为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是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手段.研究性学习课题,具有探究性和应用性特点.它既是所学内容的实际应用,又对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具有较好的训练价值.它与实习作业有共同之处,但“研究性学习课题”突出了探究性,而“实习作业”则实践性更强.它们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这一基本理念.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以数学的广泛应用,使学生真切地认识到学好数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三、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四十五分钟的内容在四十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可能的话,教学可以自编电脑课件,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如讲授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的图形、棱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可以用电脑来演示。
四、注重数学实验
与理化生一样,数学教学也同样需要实验.数学实验是数学教学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它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发掘其探索精神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讲授“异面直线”概念时,叫学生拿出两根木棒,让他们摆弄出各种位置关系.在摆弄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很特殊的位置关系,两根木棒既不平行也不相交,更不在同一平面内.通过以上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探索新知的欲望,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异面直线的概念.这样将静态的知识通过实验转化为动态的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同时也体现了数学这一学科的工具性特点。
总之,要提高新课标下课堂教学效益,必须对传统的教学习惯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认真细致的研读,从而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课堂教学要做到以人为本,尊重认知规律,尊重个性差异,时刻把握学生的学习脉搏,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为了将来有更大的发展为归宿,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乐于合作的状态中,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一、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如第八章的《椭圆》第一课时,其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难点是椭圆方程的化简。教师可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的直观图、圆萝卜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教师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细线的长度),然后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严格的定义。这样,学生对这一定义就会有深刻的了解了。在进一步求标准方程时,学生容易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化简出现了麻烦。这时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化简含有根号的式子时,我们通常有什么方法?学生回答:可以两边平方。教师问:是直接平方好呢还是恰当整理后再平方?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对于这个方程,直接平方不利于化简,而整理后再平方,最后能得到圆满的结果。这样,椭圆方程的化简这一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注重实习作业、研究性学习课题
新教材设置了实习作业与研究性学习课题.实习作业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通过实习作业的教学,使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交流,在带有实际背景的数学应用中,会遇到一些数学以外的问题,如分析问题中的各种因素,判断这些因素的关系及需要程度,设计数据收集的方法,评析结果的可靠程度等.这些问题的处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契机.实习作业中提供的具体数学背景,也为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是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手段.研究性学习课题,具有探究性和应用性特点.它既是所学内容的实际应用,又对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具有较好的训练价值.它与实习作业有共同之处,但“研究性学习课题”突出了探究性,而“实习作业”则实践性更强.它们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这一基本理念.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以数学的广泛应用,使学生真切地认识到学好数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三、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四十五分钟的内容在四十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可能的话,教学可以自编电脑课件,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如讲授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的图形、棱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可以用电脑来演示。
四、注重数学实验
与理化生一样,数学教学也同样需要实验.数学实验是数学教学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它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发掘其探索精神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讲授“异面直线”概念时,叫学生拿出两根木棒,让他们摆弄出各种位置关系.在摆弄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很特殊的位置关系,两根木棒既不平行也不相交,更不在同一平面内.通过以上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探索新知的欲望,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异面直线的概念.这样将静态的知识通过实验转化为动态的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同时也体现了数学这一学科的工具性特点。
总之,要提高新课标下课堂教学效益,必须对传统的教学习惯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认真细致的研读,从而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课堂教学要做到以人为本,尊重认知规律,尊重个性差异,时刻把握学生的学习脉搏,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为了将来有更大的发展为归宿,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乐于合作的状态中,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