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培养的人才的知识、技能结构较为复杂,专业课程考核模式在人才培养中起到了导向、评定、检测、诊断、反馈和激励等作用,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试模式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本专业职业特点及考试模式的弊端,提出了高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立体化+多元化+开放式”的课程考核模式。
【关键词】 考核模式、铁道机车车辆、开放式、 教学评价
中国分类号:G621
1.概述
高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铁道机车运用、检修类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该专业培养的人才的知识结构复杂、技能要求较高。目前,不少开设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高职院校,忽略了专业课程考核模式建设。课程考核模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怎样的导向作用?如何来评价学生获得的综合职业能力?能否达到教学效果?是否可以把课程考核过程当做一次课程教学的补充?课程考核一定是封闭式的吗?本文通过对本院高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的实践过程过程及得出的成果进行分析,提出以充分发挥考试在高职教育中的功能,评价高职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价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立体化+多元化+开放式”课程考核模式。
2.专业课程考试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培养的是位铁路行车一线服务的机车运用、检修人员是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目前专业的考核模式传统,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考试重理论,轻实践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知识结构复杂,由于专业一直沿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实训设备远远跟不上铁路现代化装备的发展,造成实训条件的落后,因此只注重对知识的考核,这种考核只注重学生的记忆能力的考核,不能反作用于实践,造成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的下降,长期以往就形成“高分低能”的现象。
2.2未引入多主体教师评价和第三方评价
目前课程考核评价多采用以任课教师为主体,评价的主体较为单一,因此评价的标准随意性很大,学生在课程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长期以来,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在观念上就有着悬殊,课程考核评价时,教师对学生课程考核的结果有着决定权,这种单一主体的课程考核评价,学生处于弱势,消极的对待课程考核。
2.3忽视过程考核
课程考核往往过于强调考核结果的重要性,将对学生一次考核评价的结果作为该门课程的终结性评价,考试大多集中期末以及毕业前时间,学生形成了平时学习没有主动性,考试前集中复习,因此大多数学生对考试成绩只求“60万岁”。同时,由于考试过于集中,考核时间、内容少,不能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考核模式导致缺少对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的过程的控制、量化与管理。
2.4 考核方式较为单一
高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目前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采用试卷考核为主。试卷的客观题较多,答案是唯一性的,学生没有思考与创造性不利于培养主动求知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试卷考核,考试成绩会出现偶然性,而且比的是记忆力,因此无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且无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的要求进行全面的考核。
3 高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课程考核改革与实践
为了发挥课程考核的引导作用,提高本专业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等,将先进的职业教育观念与课程考核相结合,改革专业课程考核模式,采用了“立体化+多元化+开放式”,提高课程考核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评定、检测、诊断、反馈和激励作用。
3.1采用“立体化+多元化+开放式”考核评价体系
3.1.1构建考核方式的立体化
本专业课程考核模式改革注重评价的多元性,强化过程性评价,在注重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侧重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和学习过程中有效学习的引导,构建了集知识考核、综合能力考核、过程评价考核为一体的立体化考核评价体系,这种“体系”以考核学生实作能力、沟通表达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教师教学质量与效果进行综合的考核评价。
3.1.2构建考核内容的多元化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的岗位为机车检修人员、机车乘务员,属于铁路特种行业,其考核内容与专业相关岗位如机车乘务员、机车电工等的生产实际、新设备、新技术相关联。考核中加大学生的岗位沟通交流的能力的考核力度,加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考核的命题力度包括故障的处理、新技术的应用、关键知识的应用等。
3.1.3构建“开放式”的考核环境
课程考核取消了传统“封闭式”的考核环境采用“开放式”的考核环境,即1、知识部分的考核试题开放,包括理论知识部分、能力测试部分,学生可通过大量的计算机考核试题掌握课程的核心;2、考试环境开放考试不再是一个封闭式环境,任何一位同学都可以观看某学生综合能力考核过程;3、能力考核评价评分开放,学生考完后即可知道能力评价环节的成绩;4、对于抽签答题环节准备过程开放,学生可以针对抽出题目任意咨询在场的任何一位同学。开放式考核的目的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考核,从“要我考”到“我要考”的转变,考核的目的不再是评价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情况,更是一个引导学生的一次再学习过程,同时增加了教师与学生单独交流的机会,该考核评价模式对学生来说即是一次考核又是一次学习。
3.2 引入第三方评价
课程考核评价采用多主体评价方式,包括任课教师、同行教师、本专业带头人、现场专家、学生本人等。在学生综合能力考核过程中各自评分、点评,考核中各专家找出学生的优点与不足,这种评价的比较客观准确,解决了课程考核评价的随意性与学生的被动性。
4.结论
专业课程考核模式改革与改革之前相比使课程的教学效果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使教师和学生对考试得理解有了一个颠覆性的变化,“立体化+多元化+开放式”考核评价体系将理论教学、技能训练、职业素养和课程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这将推动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发展,是促进本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的基石。
[1]陳川雄.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2]潘玉驹 陈文远.高校学生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0
[3]路洋 刘春艳.我国高校学生评价现状及问题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1
【关键词】 考核模式、铁道机车车辆、开放式、 教学评价
中国分类号:G621
1.概述
高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铁道机车运用、检修类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该专业培养的人才的知识结构复杂、技能要求较高。目前,不少开设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高职院校,忽略了专业课程考核模式建设。课程考核模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怎样的导向作用?如何来评价学生获得的综合职业能力?能否达到教学效果?是否可以把课程考核过程当做一次课程教学的补充?课程考核一定是封闭式的吗?本文通过对本院高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的实践过程过程及得出的成果进行分析,提出以充分发挥考试在高职教育中的功能,评价高职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价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立体化+多元化+开放式”课程考核模式。
2.专业课程考试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培养的是位铁路行车一线服务的机车运用、检修人员是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目前专业的考核模式传统,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考试重理论,轻实践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知识结构复杂,由于专业一直沿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实训设备远远跟不上铁路现代化装备的发展,造成实训条件的落后,因此只注重对知识的考核,这种考核只注重学生的记忆能力的考核,不能反作用于实践,造成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的下降,长期以往就形成“高分低能”的现象。
2.2未引入多主体教师评价和第三方评价
目前课程考核评价多采用以任课教师为主体,评价的主体较为单一,因此评价的标准随意性很大,学生在课程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长期以来,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在观念上就有着悬殊,课程考核评价时,教师对学生课程考核的结果有着决定权,这种单一主体的课程考核评价,学生处于弱势,消极的对待课程考核。
2.3忽视过程考核
课程考核往往过于强调考核结果的重要性,将对学生一次考核评价的结果作为该门课程的终结性评价,考试大多集中期末以及毕业前时间,学生形成了平时学习没有主动性,考试前集中复习,因此大多数学生对考试成绩只求“60万岁”。同时,由于考试过于集中,考核时间、内容少,不能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考核模式导致缺少对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的过程的控制、量化与管理。
2.4 考核方式较为单一
高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目前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采用试卷考核为主。试卷的客观题较多,答案是唯一性的,学生没有思考与创造性不利于培养主动求知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试卷考核,考试成绩会出现偶然性,而且比的是记忆力,因此无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且无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的要求进行全面的考核。
3 高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课程考核改革与实践
为了发挥课程考核的引导作用,提高本专业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等,将先进的职业教育观念与课程考核相结合,改革专业课程考核模式,采用了“立体化+多元化+开放式”,提高课程考核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评定、检测、诊断、反馈和激励作用。
3.1采用“立体化+多元化+开放式”考核评价体系
3.1.1构建考核方式的立体化
本专业课程考核模式改革注重评价的多元性,强化过程性评价,在注重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侧重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和学习过程中有效学习的引导,构建了集知识考核、综合能力考核、过程评价考核为一体的立体化考核评价体系,这种“体系”以考核学生实作能力、沟通表达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教师教学质量与效果进行综合的考核评价。
3.1.2构建考核内容的多元化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的岗位为机车检修人员、机车乘务员,属于铁路特种行业,其考核内容与专业相关岗位如机车乘务员、机车电工等的生产实际、新设备、新技术相关联。考核中加大学生的岗位沟通交流的能力的考核力度,加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考核的命题力度包括故障的处理、新技术的应用、关键知识的应用等。
3.1.3构建“开放式”的考核环境
课程考核取消了传统“封闭式”的考核环境采用“开放式”的考核环境,即1、知识部分的考核试题开放,包括理论知识部分、能力测试部分,学生可通过大量的计算机考核试题掌握课程的核心;2、考试环境开放考试不再是一个封闭式环境,任何一位同学都可以观看某学生综合能力考核过程;3、能力考核评价评分开放,学生考完后即可知道能力评价环节的成绩;4、对于抽签答题环节准备过程开放,学生可以针对抽出题目任意咨询在场的任何一位同学。开放式考核的目的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考核,从“要我考”到“我要考”的转变,考核的目的不再是评价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情况,更是一个引导学生的一次再学习过程,同时增加了教师与学生单独交流的机会,该考核评价模式对学生来说即是一次考核又是一次学习。
3.2 引入第三方评价
课程考核评价采用多主体评价方式,包括任课教师、同行教师、本专业带头人、现场专家、学生本人等。在学生综合能力考核过程中各自评分、点评,考核中各专家找出学生的优点与不足,这种评价的比较客观准确,解决了课程考核评价的随意性与学生的被动性。
4.结论
专业课程考核模式改革与改革之前相比使课程的教学效果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使教师和学生对考试得理解有了一个颠覆性的变化,“立体化+多元化+开放式”考核评价体系将理论教学、技能训练、职业素养和课程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这将推动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发展,是促进本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的基石。
[1]陳川雄.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2]潘玉驹 陈文远.高校学生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0
[3]路洋 刘春艳.我国高校学生评价现状及问题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