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古诗难教难学。要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诗文意境、引导学生品味等方法,使学生会学古诗、学会古诗,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 古诗兴趣背诵想象品味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感到古诗这一类课文比较难教,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知识面较窄,而古诗句又比较难懂,学生存在着囫囵吞枣现象。那么如何使小学生对学习古诗发生兴趣,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完成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呢?
一、善于激发,指导朗读
在低年级古诗教学中,为激发学生初步具备与诗歌内容基本相适应的思想感情,既要重视引入新课,又要加強朗读指导。引入新课,贵在“激”,重在“引”。“激”,安排的导语要新颖,创设一个与诗的内容相吻合的感情气氛,将学生自然地引入到诗的境界,激发学生一读为快的欲望。
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一般说来,都是诗人饱蘸浓情写下的力作。如果仅凭教师单一的“讲”,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来说,是很难理解它的深刻思想内涵的。而且诗的美感、乐感常常蕴藏在诗的字里行间。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读,引导学生读得朗朗上口,读到与作者思想感情产生共鸣,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诗的韵味就会在学生心中泛起。加强朗读训练,首先是教师的范读,读出“诗情画意”来,以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其次是学生试读,满足他们跃跃欲试的心理需求;再次是边理解边朗读,以读助讲,讲读结合,理解全诗。
二、重视注释,理解诗句
诗本身的特点是语言凝练、简洁,高度概括。要让小学生读懂诗人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想象出诗人为我们描绘的美丽画卷,就要抓住重点词语去讲透。可运用“字字落实,调整词序,讲述句意,联句成文”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学《梅花》一诗时,我就抓住了“凌…遥…暗香”这三个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凌”由教师注释清楚,让学生听明白,弄清楚;“遥”一词,让学生查字典,想想在这首诗里应选择哪种解释;“暗香”则通过演示,用一枝梅花,请几句学生嗅一嗅,说说梅花的香味用什么词来形容为好。在“字字落实”之后,让学生试着理解句意,进而理解全诗所描述的意境。在教《画》这篇古诗时,我把看图、识字、学文同步进行,使学生看、想、说、写结合起来。“远看山有色”,我让学生做手势,眺望挂图中山的颜色,突出“看”字;“近听水无声”,我先让学生观察图上的流水,指定学生到黑板前倾听水无声音,然后我把水从器皿中倒出,让学生听到真正的水声。接着让学生带着动作,进行有表情朗读,体会水声。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这两句诗的含义。三四句诗,我也采用了这样的教法,整个课堂中学生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轻松愉快地理解掌握了诗文。
三、启发想象,深入品味
这是古诗教学的特色。在学生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想象、品味。
1.用诗中形象,唤起学生的想象。古诗《鹅》,作者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只大白鹅的形象。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作者的描绘,依据“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等词,尤其注意“白…绿…红…清”四个字,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2.抓住生动形象和意义深刻的语句进行启发、描绘,引导学生想象。教学《锄禾》一诗时,我的着眼点是“粒粒皆辛苦”,要学生体味出什么样才是“辛苦”的,教出这首诗作者所满怀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尊重以及诗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教育意义。我从诗的前两句着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两句比较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个老农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情景,是学生展开想象的基础,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之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想一想,农作物从禾苗生长到成熟收获需要农民付出多少这样辛勤的劳动。这样引导下去,诗作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也就被小学生深深地理解和接受了。
3.引导学生对诗作的意境进行想象。如《草》这首诗,在学生理解全诗后,让学生微闭双目,借助教师的语言描绘,对诗中的意境进行想象、体会,重现当时情景,不仅对学生理解全诗大有裨益,而且对学生以后写作文也有很大的好处。
四、加强诵读,练习背诵
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语言通俗易懂,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也很适合儿童记忆。根据教材要求,一般都要求学生熟记会背。
1.领悟含义,圈点强记。对每一首诗,都要在领悟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尤其是其中的关键词,更要注意。不提倡更改个别字词的方法,把古诗改成“搞笑儿歌”,如把“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改成“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这样学生记得倒快,但却把原诗给忘了,喧宾夺主,因词害意,是不可取的。
2.突出重点,规范书写。古诗语言精炼,同意字多,稍不注意,就会写错。
3.开展活动,提高兴趣。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古诗背诵比赛,并给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学生学诗读诗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仿写古文,不要求工整对仗,只要求朗朗上口,也能提高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
古诗字数少,但教学难度大。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刻苦钻研教材,善于启发学生,勇于创新,才能让学生又好又快地理解古诗,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 古诗兴趣背诵想象品味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感到古诗这一类课文比较难教,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知识面较窄,而古诗句又比较难懂,学生存在着囫囵吞枣现象。那么如何使小学生对学习古诗发生兴趣,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完成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呢?
一、善于激发,指导朗读
在低年级古诗教学中,为激发学生初步具备与诗歌内容基本相适应的思想感情,既要重视引入新课,又要加強朗读指导。引入新课,贵在“激”,重在“引”。“激”,安排的导语要新颖,创设一个与诗的内容相吻合的感情气氛,将学生自然地引入到诗的境界,激发学生一读为快的欲望。
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一般说来,都是诗人饱蘸浓情写下的力作。如果仅凭教师单一的“讲”,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来说,是很难理解它的深刻思想内涵的。而且诗的美感、乐感常常蕴藏在诗的字里行间。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读,引导学生读得朗朗上口,读到与作者思想感情产生共鸣,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诗的韵味就会在学生心中泛起。加强朗读训练,首先是教师的范读,读出“诗情画意”来,以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其次是学生试读,满足他们跃跃欲试的心理需求;再次是边理解边朗读,以读助讲,讲读结合,理解全诗。
二、重视注释,理解诗句
诗本身的特点是语言凝练、简洁,高度概括。要让小学生读懂诗人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想象出诗人为我们描绘的美丽画卷,就要抓住重点词语去讲透。可运用“字字落实,调整词序,讲述句意,联句成文”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学《梅花》一诗时,我就抓住了“凌…遥…暗香”这三个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凌”由教师注释清楚,让学生听明白,弄清楚;“遥”一词,让学生查字典,想想在这首诗里应选择哪种解释;“暗香”则通过演示,用一枝梅花,请几句学生嗅一嗅,说说梅花的香味用什么词来形容为好。在“字字落实”之后,让学生试着理解句意,进而理解全诗所描述的意境。在教《画》这篇古诗时,我把看图、识字、学文同步进行,使学生看、想、说、写结合起来。“远看山有色”,我让学生做手势,眺望挂图中山的颜色,突出“看”字;“近听水无声”,我先让学生观察图上的流水,指定学生到黑板前倾听水无声音,然后我把水从器皿中倒出,让学生听到真正的水声。接着让学生带着动作,进行有表情朗读,体会水声。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这两句诗的含义。三四句诗,我也采用了这样的教法,整个课堂中学生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轻松愉快地理解掌握了诗文。
三、启发想象,深入品味
这是古诗教学的特色。在学生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想象、品味。
1.用诗中形象,唤起学生的想象。古诗《鹅》,作者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只大白鹅的形象。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作者的描绘,依据“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等词,尤其注意“白…绿…红…清”四个字,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2.抓住生动形象和意义深刻的语句进行启发、描绘,引导学生想象。教学《锄禾》一诗时,我的着眼点是“粒粒皆辛苦”,要学生体味出什么样才是“辛苦”的,教出这首诗作者所满怀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尊重以及诗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教育意义。我从诗的前两句着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两句比较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个老农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情景,是学生展开想象的基础,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之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想一想,农作物从禾苗生长到成熟收获需要农民付出多少这样辛勤的劳动。这样引导下去,诗作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也就被小学生深深地理解和接受了。
3.引导学生对诗作的意境进行想象。如《草》这首诗,在学生理解全诗后,让学生微闭双目,借助教师的语言描绘,对诗中的意境进行想象、体会,重现当时情景,不仅对学生理解全诗大有裨益,而且对学生以后写作文也有很大的好处。
四、加强诵读,练习背诵
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语言通俗易懂,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也很适合儿童记忆。根据教材要求,一般都要求学生熟记会背。
1.领悟含义,圈点强记。对每一首诗,都要在领悟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尤其是其中的关键词,更要注意。不提倡更改个别字词的方法,把古诗改成“搞笑儿歌”,如把“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改成“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这样学生记得倒快,但却把原诗给忘了,喧宾夺主,因词害意,是不可取的。
2.突出重点,规范书写。古诗语言精炼,同意字多,稍不注意,就会写错。
3.开展活动,提高兴趣。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古诗背诵比赛,并给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学生学诗读诗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仿写古文,不要求工整对仗,只要求朗朗上口,也能提高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
古诗字数少,但教学难度大。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刻苦钻研教材,善于启发学生,勇于创新,才能让学生又好又快地理解古诗,达到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