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zha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120-01
  现在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可以从习惯方面进行不断地探索和改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的习惯,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成绩的关键,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老师的引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当前教育者都明白一个真理: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个真理充分地说明了习惯的重要。但是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较长的时间,而高中生又容易受到惰性的影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就需要老师来引导,并且老师的引导必须是经常性的,有的放矢的。
  经常性的、有的放矢地引导能使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比如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引导学生在网上查阅苏轼的一些轶闻逸事,使学生对苏轼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学起来就兴味盎然了。其实哪一篇文章都可以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不同方面的预习,这样,时间长了就成为一种习惯,这一习惯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预习是学生顺利理解课文的前提,而课后复习则是学生学到“真东西”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课后复习时,教师要使学生不断地思考领悟,毕竟复习巩固只是一种熟练过程,而不能带来新内容。思考领悟才是这一环节的深层意识,因为只有思考领悟,才能获得“真东西”。这个“真东西”就是增智长才,获思想。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学生获思想,所以这一环节的引导是很重要的。比如讲《鸿门宴》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刘邦不去鸿门赴宴行不行,他为什么敢去赴宴,学生大概会领悟到,刘邦也是个赌徒,他跟命运赌一把,他赌赢了。讲李白的《蜀道难》可以依据“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引导学生评析李白是个什么样的人,引导学生悟,可以是随意的,无关雅俗,只要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获得思想就行。引导决不仅止于上课时用“引言”导入正课的讲授,那是浅层次的引导,只是一个形式进场。深层次的引导,是养成习惯的引导,是增智长才获思想的引导,这是引导的境界。
  二、引导学生养成课外自主学习的习惯
  当前的教育倡导终身教育,即活到老,学到老,也就更加强调了学习自主性的重要。有一句话说得好,今后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相较于人的一生,课堂上度过的时间是短暂的。学生的眼界若仅局限于课堂,局限于课本,那么即使他把课文啃得一字不剩,背得滚瓜烂熟,语文素养也难以有大的提高。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因此引导学生不懈地进行课外自主学习,以此来拓展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要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那就离不开多看书,正如赵光义说的“开卷有益”。语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每天看五分钟的课外书,但每位学生只要“开卷”看下去,五分钟是远远不够的,那么这一“开卷”,学生就会获益匪浅。当然,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不是什么书都适合看的,当前由于网络小说的流行,一些不利于中学生发展的书籍也广泛流传着,这就需要老师把好关,做好引导的工作。老师可以给学生开书目,且做学生读前的“导读”。老师给学生开书目可以分“类”:一类书是在校期间读的,最好是杂志,如《读者》《意林》之类。而另一类书是离校期间(假日)读的,如《史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简爱》《安娜·卡列妮娜》之类。
  当前,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或者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的学生看书只看教科书,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连中国的四大名著都没有看过,更不要说外国的小说了。古人云:“胸有诗书气自华”,但是我们的学生“胸无诗书”,当然“气”就不能“自华”。因而,必须引导学生多看书,自主学习,自主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试想一下,假如教师在教学生鉴赏诗歌的意境,而学生的头脑中没有积累,没有达到一定的境界,那么就不可能指望学生能够真正读懂诗歌。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往往通过创造一个或几个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长河中,有相当多的客观意象与作者的情感之间建立了较为固定的联系,并被诗人们频繁使用。只有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积累了一些常见意象,才能理解诗歌的意境。因而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外自主学习的习惯,决不止于课本,更重要的是课外读物,人们的精神境界往往在读书中提升,人们的生活往往在读书中丰富,没有书则没有人类的文明。
  三、引导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积极思维的表现,又是探索问题的动力。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准确鲜明的设疑,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思维水平与教学要求衔接起来,在“生本”课的启发式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这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无疑则无思考,则无探索,则不利于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引导学生质疑最好的一条途径,就是要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疑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是探索知识的起点。”
  要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首先教师必须有能力多提出几个为什么,以此来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例如在教学《郑伯克段于鄢》时,文中有这么一句“遂为母子如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如初”,跟我们今天所说的“和好如初”是一样的意思吗?质疑的过程,很多时候是由逻辑推理来完成的,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云霞明灭或可睹”句,那个“或”字,书上注释为“或许”。这就错了。云霞明灭意即,云霞开,云霞合。云霞开,则能看到天姥山,云霞合则看不到天姥山。那么这个“或”,一定应该译成“有时”。那就是有时能看到天姥山,有时看不到天姥山。如果把“或”译成“或许”,那就是“或许”能看到,但要知道,还有一个“不或许”存在。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崇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只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而语文教师要集思广益,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秀红.灵活导学,激活语文课堂教学[J].《读与写杂志,2009年6期
  [2]解芳. 语文课堂中教学策略有效性的实施[J].《语文月刊》,2011年l期
其他文献
【摘要】成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赋予了素质教育新的内涵。它既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又要求学生不断创新、追求卓越。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成功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与综合素质,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成功教育 班级管理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109-01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以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医疗器械产业进入蓬勃发展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中国市场,政府对医疗体制的关注及针对医疗市场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企业竞
踏上三尺讲台六年来,我一直奋战在高中教育教学第一线,面对高中教育阶段教师教育教学的现状,虽清楚其中的一些问题,但是始终无法上升到理论高度。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了一位多
【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义务教育法》中有关素质教育的条款规定:“要求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育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借助课堂教学这个践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充满智慧、充满书香的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
对创业期企业或处于发展新阶段的企业来说,战略的选择和转变是关乎组织能否生存的重要议题。谁能认清行业形势,构建核心竞争力,培育出企业独有的战略资源,谁就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114-01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取决于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手段的创新。语文是一门开放的学科,语文的生活性和应用性都很强,他几乎与生活同在,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的。学生的学习整日框在教室里,局限在书本上,在题海里翻滚,在课本里锤炼,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对有效信
小麦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两年小麦面积达到二十七、八万亩、占全县粮食耕地面积百分之八十左右。由于小麦稳产、高产,各社、队在种足种好适时麦的基础上,都力争多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我场五大队地处粤北山区,夏秋气温高、且干旱,为摸索茶树高产稳产的途径,根据各地经验,结合大队实际,试用管道施肥,取得一定的增产效果。 The fifth brigade in our field
《教育科学论坛》自2009年第1期起,新增设“教育漫画”栏目,受到各方好评。“教育漫画”主要关注教育热点、焦点问题,正面讴歌与讽刺、鞭策相结合,追求回到教育原点,按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