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要求让学生有兴趣地学语文。如果语文教师已经让学生产生厌倦听课的心理的话,那这位老师就是失败的。现代教育观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得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习过程中消极、被动的地位,而主体性地位的确立离开自主选择难成为可能。
现代教育观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得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过程中消极、被动的地位,而主体性地位的确立离开自主选择难以成为可能。语文复习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需要通过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科学方法,才能把学生大脑皮质中处于潜意识状态的已学知识全部唤起,牢固掌握,并进一步形成能力。上好复习课,就能达到整体记忆、深刻理解、灵活运用的教学目的。
一、全面阅读,系统归纳
语文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积累知识的过程。要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就要让他们广泛地阅读,并有条理地加以归纳。
首先要熟读课文,查阅平时摘录的笔记,深刻地理解、巩固课本知识。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在学生阅读和复习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归纳知识并提供一些线索。有了一定的线索,学生阅读复习时就有的放矢,只要朝着这个目标脚踏实地地做,就会既巩固基础知识,又有新感受、新收获,真正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二、精心选择复习内容
复习内容指的是学生复习训练的材料。复习教学过程,说到底是复习材料信息的传播、反馈、再生和升华的过程。复习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复习效率的高低。选择复习内容应遵循两条基本原则:①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复习内容是复习目标的具体体现,选取复习内容受到复习目标的制约,要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②典型性。复习内容选材的典型性,指的是既要注意训练材料对知识点的涵盖面,又要通过训练寻求规律,掌握方法。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基础知识复习课上,可以采取如下步骤:①发给学生复习提纲,要学生根据复习提纲,将复习内容系统地阅读自学一遍。②讨论课题,使学生对复习内容的重点、难点有深刻印象。③回顾课本,要求学生精确掌握复习内容,指导学生将复习内容编成网络式知识系统图表。④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及时讲评,使学生再现和巩固复习内容。
在“热点专题课”上要取得好成绩,必须注意以下问题:①老师“去粗取精”,精选并把握典型,指导学生既会用课本知识分析问题,又会用课本知识举一反三,解决其他类似问题,做到活学活用,使学生在学习上再上新台阶,进入更高学习境界;巩固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做到温故而知新。②处理好基础知识复习和“热点专题课”复习的关系。“热点专题课”复习量要适当。③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热点专题要形成系列,形成书面文字,老师要围绕主线适当点拨,精讲多练,围绕热点主线设置背景材料,组织各种题型,对同一热点,可以从不同角度用多种题型进行分析。
四、理解分析
举一反三、理解分析是积累的进一步深化,教学生会读,读得流畅、通顺,背得熟练,还未达到积累的目的。因为祖国语言凝练、富有表现力,所以我们应指导学生细细体味语言的内在含义。在复习时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一些关键性词句的含义,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某种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分析。
五、精讲多练、查漏补缺、多措并举,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读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读的方法进行具体指导,提出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四管齐下:眼到、心到、口到、手到,真正读书,让学生练习,唤起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还远远不够,必须巩固消化,使基础更牢固扎实,能力得到强化,形成语文素质,这才是语文复习的全部目的。要真正达到目的,就必须进行一定量的练习,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练习到底是要求精讲多练,还是精讲少练呢?笔者认为既不能多练,又不能少练,而要精讲巧练。练习量的多少应当根据复习内容容量和知识难易灵活掌握。最后是“反馈”,即多种形式的检查和矫正。学生练习后,不能到此为止,老师一定要采取简便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信息反馈,及时补缺补漏,或同桌批改、或全班批改、或组长批改、或老师评讲、兄弟班同学交叉改,或老师抽样改等。收取改后的试卷,迅速了解情况,对练习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必须及时“回炉”进行个别辅导,或发挥学习优秀者的作用。
六、设计试题,查漏补缺
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学会了解题方法后,就要联系实际,认真考查他们的综合能力。最好的考查方式是设计试题,进行模拟测试。
1.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有关课本、练习,自己设计一份试卷,并事先保存好答案。然后生生间相互交换试卷进行测试,考后让出卷同学批改。这样,既让学生在选择试题的过程中进行了一次综合复习,又使学生初步懂得了哪些知识是重点,应如何掌握。在评改试卷时,还能发现他人的错误,引起自身的警惕,一举两得。
2.教师也可用模拟试卷或自己命题对学生进行测试,验证学生的能力达到了何种水平。不管使用哪种方式,测试后,教师都要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查漏补缺,然后复习时有针对性地不断补充、不断完善。
这一环节可采用课外出题—课内测试—课外批改—课内改正的形式。课外出题、批改可让学生有充足时间复习。课内测试可培养学生考试的纪律性和增强时间观念。课内改正,有老师的指导、提醒,能让全班同学更好地查漏补缺、掌握知识。
七、讲究科学方法,借助图表,有效增强复习效果
科学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多年实践,以及对各种复习方法的尝试,设计好简明精要的内容,配合必要的语言描述进行语文复习,是一种好方法。
由于复习课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内容,只是由于遗忘,使原有知识信息淡化了、模糊了。复习时,只要老师恰到好处地把课文的浓缩图再现出来,学生就会以设计者浓缩的思维轨迹放射开来,扩展开去,顺理成章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尤其语文课本中的长课文,诸如散文、小说、戏剧等,少则三五千,多则近万字,通过板书图示,对这些课文“提要勾玄”、“凝精聚妙”,将课文内容浓缩在几个字、十几个字,或几十个字之中。
复习旧知是为了整合出新,知识系统的整理不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和堆砌,而是重点知识点的归纳与整合,分析各知识点在系统中的相互联系及作用,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旧知铺垫中要加强知识点的整合和归纳。
现代教育观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得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过程中消极、被动的地位,而主体性地位的确立离开自主选择难以成为可能。语文复习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需要通过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科学方法,才能把学生大脑皮质中处于潜意识状态的已学知识全部唤起,牢固掌握,并进一步形成能力。上好复习课,就能达到整体记忆、深刻理解、灵活运用的教学目的。
一、全面阅读,系统归纳
语文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积累知识的过程。要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就要让他们广泛地阅读,并有条理地加以归纳。
首先要熟读课文,查阅平时摘录的笔记,深刻地理解、巩固课本知识。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在学生阅读和复习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归纳知识并提供一些线索。有了一定的线索,学生阅读复习时就有的放矢,只要朝着这个目标脚踏实地地做,就会既巩固基础知识,又有新感受、新收获,真正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二、精心选择复习内容
复习内容指的是学生复习训练的材料。复习教学过程,说到底是复习材料信息的传播、反馈、再生和升华的过程。复习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复习效率的高低。选择复习内容应遵循两条基本原则:①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复习内容是复习目标的具体体现,选取复习内容受到复习目标的制约,要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②典型性。复习内容选材的典型性,指的是既要注意训练材料对知识点的涵盖面,又要通过训练寻求规律,掌握方法。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基础知识复习课上,可以采取如下步骤:①发给学生复习提纲,要学生根据复习提纲,将复习内容系统地阅读自学一遍。②讨论课题,使学生对复习内容的重点、难点有深刻印象。③回顾课本,要求学生精确掌握复习内容,指导学生将复习内容编成网络式知识系统图表。④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及时讲评,使学生再现和巩固复习内容。
在“热点专题课”上要取得好成绩,必须注意以下问题:①老师“去粗取精”,精选并把握典型,指导学生既会用课本知识分析问题,又会用课本知识举一反三,解决其他类似问题,做到活学活用,使学生在学习上再上新台阶,进入更高学习境界;巩固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做到温故而知新。②处理好基础知识复习和“热点专题课”复习的关系。“热点专题课”复习量要适当。③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热点专题要形成系列,形成书面文字,老师要围绕主线适当点拨,精讲多练,围绕热点主线设置背景材料,组织各种题型,对同一热点,可以从不同角度用多种题型进行分析。
四、理解分析
举一反三、理解分析是积累的进一步深化,教学生会读,读得流畅、通顺,背得熟练,还未达到积累的目的。因为祖国语言凝练、富有表现力,所以我们应指导学生细细体味语言的内在含义。在复习时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一些关键性词句的含义,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某种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分析。
五、精讲多练、查漏补缺、多措并举,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读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读的方法进行具体指导,提出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四管齐下:眼到、心到、口到、手到,真正读书,让学生练习,唤起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还远远不够,必须巩固消化,使基础更牢固扎实,能力得到强化,形成语文素质,这才是语文复习的全部目的。要真正达到目的,就必须进行一定量的练习,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练习到底是要求精讲多练,还是精讲少练呢?笔者认为既不能多练,又不能少练,而要精讲巧练。练习量的多少应当根据复习内容容量和知识难易灵活掌握。最后是“反馈”,即多种形式的检查和矫正。学生练习后,不能到此为止,老师一定要采取简便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信息反馈,及时补缺补漏,或同桌批改、或全班批改、或组长批改、或老师评讲、兄弟班同学交叉改,或老师抽样改等。收取改后的试卷,迅速了解情况,对练习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必须及时“回炉”进行个别辅导,或发挥学习优秀者的作用。
六、设计试题,查漏补缺
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学会了解题方法后,就要联系实际,认真考查他们的综合能力。最好的考查方式是设计试题,进行模拟测试。
1.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有关课本、练习,自己设计一份试卷,并事先保存好答案。然后生生间相互交换试卷进行测试,考后让出卷同学批改。这样,既让学生在选择试题的过程中进行了一次综合复习,又使学生初步懂得了哪些知识是重点,应如何掌握。在评改试卷时,还能发现他人的错误,引起自身的警惕,一举两得。
2.教师也可用模拟试卷或自己命题对学生进行测试,验证学生的能力达到了何种水平。不管使用哪种方式,测试后,教师都要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查漏补缺,然后复习时有针对性地不断补充、不断完善。
这一环节可采用课外出题—课内测试—课外批改—课内改正的形式。课外出题、批改可让学生有充足时间复习。课内测试可培养学生考试的纪律性和增强时间观念。课内改正,有老师的指导、提醒,能让全班同学更好地查漏补缺、掌握知识。
七、讲究科学方法,借助图表,有效增强复习效果
科学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多年实践,以及对各种复习方法的尝试,设计好简明精要的内容,配合必要的语言描述进行语文复习,是一种好方法。
由于复习课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内容,只是由于遗忘,使原有知识信息淡化了、模糊了。复习时,只要老师恰到好处地把课文的浓缩图再现出来,学生就会以设计者浓缩的思维轨迹放射开来,扩展开去,顺理成章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尤其语文课本中的长课文,诸如散文、小说、戏剧等,少则三五千,多则近万字,通过板书图示,对这些课文“提要勾玄”、“凝精聚妙”,将课文内容浓缩在几个字、十几个字,或几十个字之中。
复习旧知是为了整合出新,知识系统的整理不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和堆砌,而是重点知识点的归纳与整合,分析各知识点在系统中的相互联系及作用,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旧知铺垫中要加强知识点的整合和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