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正身处一场技术革命之中,这场革命比电视和电脑带来的影响更大。商业界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作为营销者,我们怎样掌控移动技术以更有效地服务我们的消费者呢?显然,新兴市场是移动端的天下,我们要做的只有两个字:改变。
消费者不会再被电视或电脑紧紧地"拴"在屏幕旁,被动地接受营销者传递的信息。移动终端用户总是在不断的移动,营销者不得不研究他们的移动轨迹,并且学会如何与他们有效的互动。移动营销同过去的营销相比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消费者与终端的关系既不是消极的躺在沙发上观看电视的方式--后靠式,也不是身体前倾看电脑屏幕的方式--拿到眼前式。这种互动是贴近性的、个性的,而且是时刻在线的。
第一屏幕是电视,它改变了营销信息到达消费者的方式,它允许企业把精心制作并经过测试的信息传递给成千上万的消费者。不同的家庭看到的是同一个节目,展示的是同一个商业广告片。第一屏幕让类似宝洁、通用汽车这样的企业通过"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同众多消费者进行单向沟通。在这种沟通方式中,营销者掌握传播的主动权。
第二屏幕是个人电脑,其交互性大大加强它允许企业直接与消费者沟通,轻易获得消费者的反馈,甚至允许消费者在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方面提供建议。这种方式把营销模式从大众营销转向参与式营销,消费者通过网络渠道获得的关于产品与服务的信息也更加丰富。屏幕革命带来了消费者行为的变化。朗朗上口的广告词成了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消费者发现他们会不自觉地哼唱一些广告歌曲并回忆起一些有趣的广告语。而网络营销的到来则让消费者变得更加主动,他们已经习惯与喜欢的品牌或打算购买的品牌直接沟通。
第三屏幕是智能手机,它使得消费者彼此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即使在移动状态下也可以实时分享信息及观点。如何使自己的品牌成为消费者口中的谈资并对他们产生价值,对营销者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第三屏幕变革已经开始了很长一段时间,主要受两个方面因素的驱动。一个是技术方面的,另一个是消费者行为方面的。与第三次屏幕变革相比,前两次革命黯然失色。已经拥有电脑功能的智能手机正在改变人们的行为、互动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场变革中诸多技术变迁长年累月的影响,彻底改变了消费者的行为习惯。
一些移动技术最初只是在全球的某个地区出现,但是后来慢慢扩展到其他地区。例如,20世纪90年代日本丰田公司开发了一套手机能读取的代码,而现在这种代码的第二代已经在美国欧洲普遍使用。韩国的消费者几年前就可以通过手机观看手机视频,而现在西方国家的消费者也可以使用此功能了。随着新一代iPhone手机在全球超过17个国家发行,智能手机的扩张已经变得非常全球化。全球的品牌和营销者都在利用手机的各种功能,例如,英国的地理位置服务营销,尼日利亚的手机反向拍卖,以及香港的手机电影促销。
新一波移动数字浪潮是由一群被称为"不受限制的移动消费者"的人带动起来的。他们不再消极被动地等待接收广播消息或企业传统的网络资讯。这些"后PC时代"的消费者一直在移动,他们愿意并且能够保持时刻在线,并通过移动技术彼此取得联系,或者与自己喜欢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商保持沟通。他们掌控一切,营销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并采取有意义的方式与之互动。
移动技术正在改变游戏规则:移动商务不仅仅是指利用手机进行支付,而是整个购买过程的变革。从产品搜索到整个交易完成,都有地理位置的因素在里面。使用移动终端,营销可以"精准到位",即定位某个特定的地理区域。移动商务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随时随地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移动营销也不仅仅是指提供优惠券或折扣。重点是,无论何时何地,在消费者需要时与之互动,并在移动环境下清晰地定义品牌未来之路。
手机的几种基本特征给企业营销带来了新机遇。这些特征为企业与消费者互动增添了新方式,例如,定时、定位面向消费者营销,并监测移动消费者如何相互影响。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智能手机也是如此。每一部智能手机都是高度个性化的,都与主人形影不离,每部手机的通讯录、应用程序以及应用程序在屏幕上的排放都不一样。人们选择自己心仪的屏保,每次看手机都能见到自己心仪之物。每部智能手机都下载了个性化的应用程序,放在主人喜欢的位置。
移动用户很少把手机供给别人使用。即使暂时借用,别人对其手机设置稍有变更,主人注会马上发现并大为恼火。不同的手机应用系统促成了这种个性化特征。黑莓手机用户对APPWorld及其提供的应用程序了如指掌。他们了解其手机是如何工作的。同样的,iPhone用户、安卓用户及微软WindowsPhone7用户也都有自己的小世界。手机用户都有自己固定的使用习惯,可能使用应用程序查天气、在网上查资料、看书、购物、找廉价物品、看视频等。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移动世界里,且独一无二。
全球移动化带来了一个全新变化--人们观察事物的视角。因为智能手机高度个性化,每个人都从自身视角判断市场。营销观念已经发生转变,即大众化传播向个性化传播的转变。
在移动的世界里,个体消费者有更多主动权。他们随时随地查询价格,货比三家,同时查看他人的评论和推荐。他们通过智能手机找到所需,并通过各种方式与其他人取得联系。这种"移动式消费"可以游走四方,无所限制,通过移动设备获得超强的行动力。品牌可以选择在特定的时间、特定地点接触移动消费者。这为营销者打开了前所未有的两扇大门。
对于现在的移动用户而言,由于手机的私人性特征,它与消费者之间产生的关联是以前其他任何媒体都不具备的。手机使得消费者与营销者之间的互动更加个性化。手机设备具有贴近性,消费者可时刻在线,并能根据个人需求进行个性化设定。消费者可以轻易获取信息,和任何人联系,并得到独特体验。
手机驱使行为变革。移动用户正越来越多地使用他们的手机,这种趋势愈演愈烈。他们会用手机拍照并传送图片、使用手机应用程序、收发邮件及使用手机网络观看视频等。手机带来的另一种变革就是同龄人之间的信息交换。例如,超过1/3的手机用户在购物时会与朋友打电话,询问他们对某些商品的评价。这是"品牌脱媒现象"的典型案例:品牌和营销者被排除在外,消费者可能会听从朋友的建议决定买还是不买。对于营销者而言,更为糟糕的是这种讨论往往是无形的。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速的提高,移动改变生活趋势已经成为必然,更多新技术和新应用都将以更便捷的方式出现,并为人们所接受、使用。伴随手机智能化的升级,移动应用程序也将更加个性化和科技化。
消费者不会再被电视或电脑紧紧地"拴"在屏幕旁,被动地接受营销者传递的信息。移动终端用户总是在不断的移动,营销者不得不研究他们的移动轨迹,并且学会如何与他们有效的互动。移动营销同过去的营销相比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消费者与终端的关系既不是消极的躺在沙发上观看电视的方式--后靠式,也不是身体前倾看电脑屏幕的方式--拿到眼前式。这种互动是贴近性的、个性的,而且是时刻在线的。
第一屏幕是电视,它改变了营销信息到达消费者的方式,它允许企业把精心制作并经过测试的信息传递给成千上万的消费者。不同的家庭看到的是同一个节目,展示的是同一个商业广告片。第一屏幕让类似宝洁、通用汽车这样的企业通过"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同众多消费者进行单向沟通。在这种沟通方式中,营销者掌握传播的主动权。
第二屏幕是个人电脑,其交互性大大加强它允许企业直接与消费者沟通,轻易获得消费者的反馈,甚至允许消费者在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方面提供建议。这种方式把营销模式从大众营销转向参与式营销,消费者通过网络渠道获得的关于产品与服务的信息也更加丰富。屏幕革命带来了消费者行为的变化。朗朗上口的广告词成了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消费者发现他们会不自觉地哼唱一些广告歌曲并回忆起一些有趣的广告语。而网络营销的到来则让消费者变得更加主动,他们已经习惯与喜欢的品牌或打算购买的品牌直接沟通。
第三屏幕是智能手机,它使得消费者彼此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即使在移动状态下也可以实时分享信息及观点。如何使自己的品牌成为消费者口中的谈资并对他们产生价值,对营销者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第三屏幕变革已经开始了很长一段时间,主要受两个方面因素的驱动。一个是技术方面的,另一个是消费者行为方面的。与第三次屏幕变革相比,前两次革命黯然失色。已经拥有电脑功能的智能手机正在改变人们的行为、互动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场变革中诸多技术变迁长年累月的影响,彻底改变了消费者的行为习惯。
一些移动技术最初只是在全球的某个地区出现,但是后来慢慢扩展到其他地区。例如,20世纪90年代日本丰田公司开发了一套手机能读取的代码,而现在这种代码的第二代已经在美国欧洲普遍使用。韩国的消费者几年前就可以通过手机观看手机视频,而现在西方国家的消费者也可以使用此功能了。随着新一代iPhone手机在全球超过17个国家发行,智能手机的扩张已经变得非常全球化。全球的品牌和营销者都在利用手机的各种功能,例如,英国的地理位置服务营销,尼日利亚的手机反向拍卖,以及香港的手机电影促销。
新一波移动数字浪潮是由一群被称为"不受限制的移动消费者"的人带动起来的。他们不再消极被动地等待接收广播消息或企业传统的网络资讯。这些"后PC时代"的消费者一直在移动,他们愿意并且能够保持时刻在线,并通过移动技术彼此取得联系,或者与自己喜欢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商保持沟通。他们掌控一切,营销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并采取有意义的方式与之互动。
移动技术正在改变游戏规则:移动商务不仅仅是指利用手机进行支付,而是整个购买过程的变革。从产品搜索到整个交易完成,都有地理位置的因素在里面。使用移动终端,营销可以"精准到位",即定位某个特定的地理区域。移动商务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随时随地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移动营销也不仅仅是指提供优惠券或折扣。重点是,无论何时何地,在消费者需要时与之互动,并在移动环境下清晰地定义品牌未来之路。
手机的几种基本特征给企业营销带来了新机遇。这些特征为企业与消费者互动增添了新方式,例如,定时、定位面向消费者营销,并监测移动消费者如何相互影响。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智能手机也是如此。每一部智能手机都是高度个性化的,都与主人形影不离,每部手机的通讯录、应用程序以及应用程序在屏幕上的排放都不一样。人们选择自己心仪的屏保,每次看手机都能见到自己心仪之物。每部智能手机都下载了个性化的应用程序,放在主人喜欢的位置。
移动用户很少把手机供给别人使用。即使暂时借用,别人对其手机设置稍有变更,主人注会马上发现并大为恼火。不同的手机应用系统促成了这种个性化特征。黑莓手机用户对APPWorld及其提供的应用程序了如指掌。他们了解其手机是如何工作的。同样的,iPhone用户、安卓用户及微软WindowsPhone7用户也都有自己的小世界。手机用户都有自己固定的使用习惯,可能使用应用程序查天气、在网上查资料、看书、购物、找廉价物品、看视频等。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移动世界里,且独一无二。
全球移动化带来了一个全新变化--人们观察事物的视角。因为智能手机高度个性化,每个人都从自身视角判断市场。营销观念已经发生转变,即大众化传播向个性化传播的转变。
在移动的世界里,个体消费者有更多主动权。他们随时随地查询价格,货比三家,同时查看他人的评论和推荐。他们通过智能手机找到所需,并通过各种方式与其他人取得联系。这种"移动式消费"可以游走四方,无所限制,通过移动设备获得超强的行动力。品牌可以选择在特定的时间、特定地点接触移动消费者。这为营销者打开了前所未有的两扇大门。
对于现在的移动用户而言,由于手机的私人性特征,它与消费者之间产生的关联是以前其他任何媒体都不具备的。手机使得消费者与营销者之间的互动更加个性化。手机设备具有贴近性,消费者可时刻在线,并能根据个人需求进行个性化设定。消费者可以轻易获取信息,和任何人联系,并得到独特体验。
手机驱使行为变革。移动用户正越来越多地使用他们的手机,这种趋势愈演愈烈。他们会用手机拍照并传送图片、使用手机应用程序、收发邮件及使用手机网络观看视频等。手机带来的另一种变革就是同龄人之间的信息交换。例如,超过1/3的手机用户在购物时会与朋友打电话,询问他们对某些商品的评价。这是"品牌脱媒现象"的典型案例:品牌和营销者被排除在外,消费者可能会听从朋友的建议决定买还是不买。对于营销者而言,更为糟糕的是这种讨论往往是无形的。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速的提高,移动改变生活趋势已经成为必然,更多新技术和新应用都将以更便捷的方式出现,并为人们所接受、使用。伴随手机智能化的升级,移动应用程序也将更加个性化和科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