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场“闹剧”引发的思考
21年前,屈倩清从师范学校自然教育专业毕业,本应成为一名专职的自然学科教师。但当时的普遍现象是,自然这种“豆芽”学科教师,都是要兼任语数英学科教学。所以,在任教自然学科的同时,屈倩清还要教语文。她在语文学科上花费的时间较多,对自然学科教学的研究就越来越少。本想着教学生涯就这样理所当然地“混”下去,直到一次自然课上,一个学生启发了她。
这节课的内容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变化。课前,屈倩清安排学生带蚯蚓到课上进行观察,她有点害怕蚯蚓这类小动物,计划着让学生自己观察,然后做个总结,这节课就算是完成了。
谁知到了自由观察时间,一声尖叫打破课堂的和谐,原来是小琪在恶作剧。小琪常常想到鬼点子捉弄同学,让老师头痛不已。这次,她带了一条体型巨大的蚯蚓,在自由观察时间故意放在一个胆小的女生面前摆弄,想捉弄这位女生。屈倩清意识到,一定要处理好这件事,否则以后都难以顺利实施教学。
于是,屈倩清问小琪:“你为什么不怕它呢?”“我觉得它很有趣。”小琪一边回答老师,一边把那条大蚯蚓放在自己手心摆弄。屈倩清顺势引导:“真好,我们学习自然科学,首先要做到喜欢。你想想,蚯蚓没有脚,它是怎么钻进土壤里生活的?它钻进土壤里,土壤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琪出现了若有所思的样子,开始和同学认真观察起来。
一场“闹剧”,被巧妙化解。此后,小琪在自然课时再也没有出过“状况”,她的奇思妙想常常在自然课上大放异彩。看到小琪的变化,屈倩清思考:其实,有很多像小琪一样的孩子,他们求知欲强。作为一名学习自然教育专业的老师,就是要把孩子们对自然界本能的好奇心,引导到对科学的热爱上来。
屈倩清从此立志:无论条件多么艰难,也要上好每一节自然课,让每个孩子都爱上自然科学,学会探索自然。
把“自然”融入课堂
有了目标,屈倩清努力克服教学中的难题,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课。但现实总是事与愿违,她不得不面对重重困难。
她首先碰到的困难就是实验材料的准备难。屈倩清所在的学校没有专职的实验员,一切都得自己来。上好一节自然课准备材料和收拾材料要花两三节课的时间,这对还兼教其他学科的教师来说是吃不消的。
为此,屈倩清在每个学生实验小组挑选了一个小实验员,让他们按要求帮忙准备材料和收拾材料。只用了几周时间,这些小实验员就可以帮忙整理得井井有条了。这不仅大大减少了教师工作负担,还培养起一群得力的小助手。
与此同时,屈倩清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教材。如在研究磁铁时,她对教材里的实验材料进行调整,选择学生常见的笔、钥匙、尺子、衣服、橡皮擦等进行探究;研究大树时,她把学生带到校园各个角落,用各种方式、不同角度观察发现大树的奥秘;研究天气时,让学生坐在教室外看云的变化,认识云的种类,站在走廊里感受风的力量,用仪器测量风力的大小。
在屈倩清看来,这些自然界里的万千事物都是学生研究的对象。她努力把“自然”融入课堂,把自然课堂融入学生的生活,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学生快乐,老师也轻松,教与学的乐趣油然而生。
打掉学科间的“围墙
2012年,小學自然课改为科学课,围绕此进行的课程改革随即展开。屈倩清身为其中一员,由于兼教多个学科,她在教学中努力寻找各学科间的共同点,打掉横亘在学科间的“围墙”。让她记忆犹新的是那节《两小儿辩日》的公开课。
课堂上,学生都沉浸在两个小孩的精彩辩论中,而“孔子不能决也”。此时,屈倩清把问题交还给学生:假如你是孔子,你认为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早上近些还是中午近些?课堂上的氛围顿时被带动起来。早已准备好“标准答案”的屈倩清看着热闹的课堂心里窃喜: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待她做完“结案陈词”后却发现,学生并没有满足于她的“标准答案”。
果然,没过几天,班里的几个“小科学家”拿着好几页写得满满的纸来到屈倩清办公室讲述他们“不服气”的理由。一个个鲜明有力的证据,一张张求知的脸,让屈倩清不得不怀疑起参考书的“标准答案”。于是,她查阅了各种资料,却更加迷惑。怎么办?难道又用老办法“忽悠”学生吗?这一次,她决定给学生树立榜样,言传身教。
接下来,她把已知的情况在班上公布,有学生提出可以找专家证实。经过辗转,全班同学联名写了一封信寄给广东天文学会,向他们求教。很快,大家收到回信,虽然没有正面答复学生的问题,但留下了联系电话。屈倩清代表全班学生打了这个极其重要的电话,终于得到了明确的答复。工作人员详尽地解答让所有同学都折服了,全班一起经历了一次有趣的科学探索过程。
这件事让屈倩清发现语文与科学学科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她开始尝试发挥两门学科的优势,互补不足,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充分,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在屈倩清看来,学习本身就没有很明显的学科界线,打掉学科间的“围墙”,为学生学习提供多一种可能,也不失为一种教师的自我成长。
21年前,屈倩清从师范学校自然教育专业毕业,本应成为一名专职的自然学科教师。但当时的普遍现象是,自然这种“豆芽”学科教师,都是要兼任语数英学科教学。所以,在任教自然学科的同时,屈倩清还要教语文。她在语文学科上花费的时间较多,对自然学科教学的研究就越来越少。本想着教学生涯就这样理所当然地“混”下去,直到一次自然课上,一个学生启发了她。
这节课的内容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变化。课前,屈倩清安排学生带蚯蚓到课上进行观察,她有点害怕蚯蚓这类小动物,计划着让学生自己观察,然后做个总结,这节课就算是完成了。
谁知到了自由观察时间,一声尖叫打破课堂的和谐,原来是小琪在恶作剧。小琪常常想到鬼点子捉弄同学,让老师头痛不已。这次,她带了一条体型巨大的蚯蚓,在自由观察时间故意放在一个胆小的女生面前摆弄,想捉弄这位女生。屈倩清意识到,一定要处理好这件事,否则以后都难以顺利实施教学。
于是,屈倩清问小琪:“你为什么不怕它呢?”“我觉得它很有趣。”小琪一边回答老师,一边把那条大蚯蚓放在自己手心摆弄。屈倩清顺势引导:“真好,我们学习自然科学,首先要做到喜欢。你想想,蚯蚓没有脚,它是怎么钻进土壤里生活的?它钻进土壤里,土壤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琪出现了若有所思的样子,开始和同学认真观察起来。
一场“闹剧”,被巧妙化解。此后,小琪在自然课时再也没有出过“状况”,她的奇思妙想常常在自然课上大放异彩。看到小琪的变化,屈倩清思考:其实,有很多像小琪一样的孩子,他们求知欲强。作为一名学习自然教育专业的老师,就是要把孩子们对自然界本能的好奇心,引导到对科学的热爱上来。
屈倩清从此立志:无论条件多么艰难,也要上好每一节自然课,让每个孩子都爱上自然科学,学会探索自然。
把“自然”融入课堂
有了目标,屈倩清努力克服教学中的难题,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课。但现实总是事与愿违,她不得不面对重重困难。
她首先碰到的困难就是实验材料的准备难。屈倩清所在的学校没有专职的实验员,一切都得自己来。上好一节自然课准备材料和收拾材料要花两三节课的时间,这对还兼教其他学科的教师来说是吃不消的。
为此,屈倩清在每个学生实验小组挑选了一个小实验员,让他们按要求帮忙准备材料和收拾材料。只用了几周时间,这些小实验员就可以帮忙整理得井井有条了。这不仅大大减少了教师工作负担,还培养起一群得力的小助手。
与此同时,屈倩清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教材。如在研究磁铁时,她对教材里的实验材料进行调整,选择学生常见的笔、钥匙、尺子、衣服、橡皮擦等进行探究;研究大树时,她把学生带到校园各个角落,用各种方式、不同角度观察发现大树的奥秘;研究天气时,让学生坐在教室外看云的变化,认识云的种类,站在走廊里感受风的力量,用仪器测量风力的大小。
在屈倩清看来,这些自然界里的万千事物都是学生研究的对象。她努力把“自然”融入课堂,把自然课堂融入学生的生活,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学生快乐,老师也轻松,教与学的乐趣油然而生。
打掉学科间的“围墙
2012年,小學自然课改为科学课,围绕此进行的课程改革随即展开。屈倩清身为其中一员,由于兼教多个学科,她在教学中努力寻找各学科间的共同点,打掉横亘在学科间的“围墙”。让她记忆犹新的是那节《两小儿辩日》的公开课。
课堂上,学生都沉浸在两个小孩的精彩辩论中,而“孔子不能决也”。此时,屈倩清把问题交还给学生:假如你是孔子,你认为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早上近些还是中午近些?课堂上的氛围顿时被带动起来。早已准备好“标准答案”的屈倩清看着热闹的课堂心里窃喜: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待她做完“结案陈词”后却发现,学生并没有满足于她的“标准答案”。
果然,没过几天,班里的几个“小科学家”拿着好几页写得满满的纸来到屈倩清办公室讲述他们“不服气”的理由。一个个鲜明有力的证据,一张张求知的脸,让屈倩清不得不怀疑起参考书的“标准答案”。于是,她查阅了各种资料,却更加迷惑。怎么办?难道又用老办法“忽悠”学生吗?这一次,她决定给学生树立榜样,言传身教。
接下来,她把已知的情况在班上公布,有学生提出可以找专家证实。经过辗转,全班同学联名写了一封信寄给广东天文学会,向他们求教。很快,大家收到回信,虽然没有正面答复学生的问题,但留下了联系电话。屈倩清代表全班学生打了这个极其重要的电话,终于得到了明确的答复。工作人员详尽地解答让所有同学都折服了,全班一起经历了一次有趣的科学探索过程。
这件事让屈倩清发现语文与科学学科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她开始尝试发挥两门学科的优势,互补不足,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充分,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在屈倩清看来,学习本身就没有很明显的学科界线,打掉学科间的“围墙”,为学生学习提供多一种可能,也不失为一种教师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