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倩清:为学生打开探索自然科学之门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d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场“闹剧”引发的思考
  21年前,屈倩清从师范学校自然教育专业毕业,本应成为一名专职的自然学科教师。但当时的普遍现象是,自然这种“豆芽”学科教师,都是要兼任语数英学科教学。所以,在任教自然学科的同时,屈倩清还要教语文。她在语文学科上花费的时间较多,对自然学科教学的研究就越来越少。本想着教学生涯就这样理所当然地“混”下去,直到一次自然课上,一个学生启发了她。
  这节课的内容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变化。课前,屈倩清安排学生带蚯蚓到课上进行观察,她有点害怕蚯蚓这类小动物,计划着让学生自己观察,然后做个总结,这节课就算是完成了。
  谁知到了自由观察时间,一声尖叫打破课堂的和谐,原来是小琪在恶作剧。小琪常常想到鬼点子捉弄同学,让老师头痛不已。这次,她带了一条体型巨大的蚯蚓,在自由观察时间故意放在一个胆小的女生面前摆弄,想捉弄这位女生。屈倩清意识到,一定要处理好这件事,否则以后都难以顺利实施教学。
  于是,屈倩清问小琪:“你为什么不怕它呢?”“我觉得它很有趣。”小琪一边回答老师,一边把那条大蚯蚓放在自己手心摆弄。屈倩清顺势引导:“真好,我们学习自然科学,首先要做到喜欢。你想想,蚯蚓没有脚,它是怎么钻进土壤里生活的?它钻进土壤里,土壤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琪出现了若有所思的样子,开始和同学认真观察起来。
  一场“闹剧”,被巧妙化解。此后,小琪在自然课时再也没有出过“状况”,她的奇思妙想常常在自然课上大放异彩。看到小琪的变化,屈倩清思考:其实,有很多像小琪一样的孩子,他们求知欲强。作为一名学习自然教育专业的老师,就是要把孩子们对自然界本能的好奇心,引导到对科学的热爱上来。
  屈倩清从此立志:无论条件多么艰难,也要上好每一节自然课,让每个孩子都爱上自然科学,学会探索自然。
  把“自然”融入课堂
  有了目标,屈倩清努力克服教学中的难题,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课。但现实总是事与愿违,她不得不面对重重困难。
  她首先碰到的困难就是实验材料的准备难。屈倩清所在的学校没有专职的实验员,一切都得自己来。上好一节自然课准备材料和收拾材料要花两三节课的时间,这对还兼教其他学科的教师来说是吃不消的。
  为此,屈倩清在每个学生实验小组挑选了一个小实验员,让他们按要求帮忙准备材料和收拾材料。只用了几周时间,这些小实验员就可以帮忙整理得井井有条了。这不仅大大减少了教师工作负担,还培养起一群得力的小助手。
  与此同时,屈倩清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教材。如在研究磁铁时,她对教材里的实验材料进行调整,选择学生常见的笔、钥匙、尺子、衣服、橡皮擦等进行探究;研究大树时,她把学生带到校园各个角落,用各种方式、不同角度观察发现大树的奥秘;研究天气时,让学生坐在教室外看云的变化,认识云的种类,站在走廊里感受风的力量,用仪器测量风力的大小。
  在屈倩清看来,这些自然界里的万千事物都是学生研究的对象。她努力把“自然”融入课堂,把自然课堂融入学生的生活,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学生快乐,老师也轻松,教与学的乐趣油然而生。
  打掉学科间的“围墙
  2012年,小學自然课改为科学课,围绕此进行的课程改革随即展开。屈倩清身为其中一员,由于兼教多个学科,她在教学中努力寻找各学科间的共同点,打掉横亘在学科间的“围墙”。让她记忆犹新的是那节《两小儿辩日》的公开课。
  课堂上,学生都沉浸在两个小孩的精彩辩论中,而“孔子不能决也”。此时,屈倩清把问题交还给学生:假如你是孔子,你认为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早上近些还是中午近些?课堂上的氛围顿时被带动起来。早已准备好“标准答案”的屈倩清看着热闹的课堂心里窃喜: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待她做完“结案陈词”后却发现,学生并没有满足于她的“标准答案”。
  果然,没过几天,班里的几个“小科学家”拿着好几页写得满满的纸来到屈倩清办公室讲述他们“不服气”的理由。一个个鲜明有力的证据,一张张求知的脸,让屈倩清不得不怀疑起参考书的“标准答案”。于是,她查阅了各种资料,却更加迷惑。怎么办?难道又用老办法“忽悠”学生吗?这一次,她决定给学生树立榜样,言传身教。
  接下来,她把已知的情况在班上公布,有学生提出可以找专家证实。经过辗转,全班同学联名写了一封信寄给广东天文学会,向他们求教。很快,大家收到回信,虽然没有正面答复学生的问题,但留下了联系电话。屈倩清代表全班学生打了这个极其重要的电话,终于得到了明确的答复。工作人员详尽地解答让所有同学都折服了,全班一起经历了一次有趣的科学探索过程。
  这件事让屈倩清发现语文与科学学科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她开始尝试发挥两门学科的优势,互补不足,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充分,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在屈倩清看来,学习本身就没有很明显的学科界线,打掉学科间的“围墙”,为学生学习提供多一种可能,也不失为一种教师的自我成长。
其他文献
透过车窗,路边树立着“新闻之乡 红色西戌”的路牌,再往道路深处去,便是涉县的西戌镇。  1947年,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进行战略转移,几个备用地点先后遭到破坏,最终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所在地邯郸涉县安定下来,并改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也正是在涉县沙河村傍山的土窑洞里,组建了后来的邯郸·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现在,这些“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历史成为西戌中学每一个孩子耳熟能详的故事。  “以廖承志为首的老一辈无
我孙子今年才1岁多,可自打满月后就经常便秘,最短4天1次大便,最长10天才有1次大便。用了不少方法,效果却不明显,让我们大人很头痛。  请问,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便秘呢?有什么特效疗法吗?  湖南 唐女士  唐女士:  宝宝有以下表现考虑为便秘:1.新生儿大便质硬,而且每天少于1次;2.大一点的宝宝大便质硬,且3~4天才排大便1次;3.无论什么年龄出现大便体积大,又干又硬,而且排便困难费力;4.在1
2019年12月4日,教育部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刘新选名师工作室”揭牌仪式在河南师大附中举行。教育部名师领航工程项目办公室主任夏澜,西南大学校长助理褚远辉,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李雪山,河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处处长肖向毅,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廖伯琴,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张学斌,新乡市教育局副局长刘建学,重庆育才学校物理教研组长李鸿等领导出席会議。会议由河南师大附属中学校长刘黎主持。  授牌
他刚刚工作不足两年,却在年轻教师队伍中脱颖而出,建立了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带领学生开展了各种颇有成效的班级活动,且对教师工作有了一定的经验之谈。他就是在重庆鲁能巴蜀中学担任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梁述。对此,他谦逊地表示,这只是一个为人师者的职责所在。但身份迅速换位,重任突然加身,显然这期间,他也经历了一个不寻常的过程,有着不为人知的辛苦付出。  热爱,让人变得强大  几乎每一位新老师,在工作伊始,都要
我出生于一个教师之家,父母都是教师,从小我就跟着他们在学校生活,感受着他们和学生之间的点点滴滴。有时候,和父母上街,碰到他们以前的学生,都会热情地上来问候父母,充满感恩之情。那时,我能感受到父母的自豪感和幸福感,这种桃李满天下的感觉深深地影响着我,并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做一名教师真好!于是,1999年毕业,我毅然选择追随父母的道路,走上了讲台,成为一名语文教师。  教育,培养孩子成才,更是培养
几年间,陈倩通过“倩姐留言箱”,不断解答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疑惑,成为了学生们的知心大姐姐。  由于从小便对教师职业充满敬仰,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陈倩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师范专业。本科阶段,陈倩勤勉致知,修得了英语和物理两个专业的学位证,这让她在就业上有了更多选择。虽然相较物理,英语是自己明显擅长的学科,但是不服输的个性,让陈倩想要挑战自己的弱势,于是大学毕业,她说服家人,进入了自贡汇东实验学校,成为了一名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尤其是指那些能够利用互联网将自己的各种创意转变为实际产品的人。深圳市南山实验集团麒麟中学在邹炎汉校长带领下,在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开发了“科技特色”的校本课程,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质量麒麟”,硕果累累。学校以创客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原点,将创新的火种播撒到课堂内外,形成了以课程创新带动评价改革创新、以创客型教
研学旅行内涵目标的实现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场所(基地)的选择。根据研学旅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育人目标,在载体的建设与选择上,要注意两点:  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广阔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工矿企业和知名院校、博物馆和科技馆等场所,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内容,都可以作为让学生亲近自然、开
GOOD TEACHER  谢瑞莉  驻马店实验小学语文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中原名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第九届最具智慧力班主任,驻马店市优秀班主任,“国培计划”特聘讲师。  加入工作室以来,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带好一个班级,不仅仅需要有热情、有爱心,更重要的还要具有带班的智慧,真正实现慧爱同行,立德树人。  工作室主持人王梅冉老师提出“四个一工程”:建好一支队
三尺讲台之外,我们的老师是怎样的?  运动会,走红毯,变身学生,成立俱乐部……在带领同学们阳光学习的同时,老师们自己也是潮流十足,不时来点“致青春、致梦想”的主题活动。“老学究”的时代已经过去,老师们也是最具有青春活力的一个群体。  看看来自学校现场报道,不同老师们是如何“致青春”的吧!  宁波市第二中学  伴随着“提供孩子想要的便捷,服务好每一位教职工”的使命,宁波二中的“松竹新苗 ”亲子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