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的主体意识是指对“我”的独立存在的认知,用自我的眼光看世界,发现个体的价值,形成社会化的人生观、世界观。《月迹》中孩子们寻月悟月的过程即人由儿童期走出,“人”的主体意识初步觉醒,跨出迈向成熟的第一步的过程。
关键词: 《月迹》 主体意识 初步觉醒 心灵成长
“人”的主体意识是指对“我”的独立存在的认知,用自我的眼光看世界,发现个体的价值,形成社会化的人生观、世界观。对《月迹》中孩子的解读常常拘囿于童心童趣的欣赏,或者由孩子们最初的“不觉满足”到最终的“觉得满足”的浅层次梳理,这无疑未能深入挖掘到该文的内在蕴藏——揭示人由儿童期中走出,“人”的主体意识初步觉醒,跨出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围绕儿童心灵的成长,我对该文进行一次深层阅读尝试。
一、独立的思考者:从单纯被牵引到主动感悟
对于奶奶,孩子们一开始由于主体心灵的缺失而处于被动顺从的地位,“果然有了月亮”、“果然就在院子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它真没有走去”,这一群孩子仿佛只是奶奶话语的印证者,全然没有自我主见。奶奶的话,“我们”时常一时难以领会,“我们都面面相觑了”、“我们越发觉得奇了”。
作者刻意将奶奶塑造成启蒙者的形象,随着她的渐渐隐退,孩子们逐步成为自己人生舞台的主角。即便是同样的“我想”也有不同的境界,“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个好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这个“想”更多的是儿童天真的想象。而后文“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奶奶适时的隐去反而凸显了孩子感悟式“想”的思考价值。
行文至末,“我”竟然成了沙滩议月的发起者和主持人,“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这时奶奶的话语俨然成了“我们”领悟的注脚,甚至“我突然觉得”让我们看到了人由孩童期的依偎向成人的独立的跨越式发展。
寻月悟月的实践活动是一次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实践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其价值指归是人的全面发展,使人逐渐从必然王国走进自由王国,即使人成为自由的生命存在”。[1]在这一次活动中,孩子们开始成长为思想自由的独立存在的“我”,开启了主宰自己命运的大门。“我们可以说主体意识就是人的主人意识或自主活动的意识,亦就是要做外物的主人,同时也要做自己的主人、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意识”。[2]
二、社会人的角色意识:从想独自占有到愿共同拥有
面对美妙的月亮,孩子们都想将它据为己有,为了捍卫一己私利而“争执了起来”。这时的他们胸怀狭隘,可谓任性自私,只追求绝对的自我与自由。
“所谓任性自由是指人的主观随意性,即通常所说的为所欲为、率性而行。有任性自由意识的人,只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去思考、行动,而不顾客观条件,甚至根本不知道还有客观的东西,更不懂客观的东西是他获得真正自由的现实基础。这种意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幼稚意识,即幼儿和孩童的自由意识,因为它使人仅仅受内在必然性的支配,所以,有任性自由意识的儿童常常貌似主人,实际上则是奴隶”。[3]正是这一次寻月悟月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上了社会化的道路,从而摆脱了“内在必然性的支配”。人的实践活动是“人们有目的地进行的能动的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4]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人的成长过程也是人与社会相融合的过程。
“人的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生活知识、技能和规范,适应社会环境,取得社会成员资格,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当一个人初生于世,还只是一个自然人,要成为一个社会人,就必须接受社会教化,才能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本质。可见,人的社会化是相对个体的自然性而言,是个人进入社会,成为社会成员的必要前提和必经途径”。[5]人的社会化要求摒弃“唯我”,接受他人、接纳社会,只有如此才能被他人、社会所接纳,融入社会成为其中的一员。在奶奶的引导下,孩子们从“月亮是属于我的了”提升为“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由“我”到“你”的外在人称的变化背后隐藏的是孩子们心境的变化,由幽暗不明变为豁然洞达,最终明白“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单数“我”变为复数“我们”是多么可喜的蜕变。孩子们开始悦纳他人,这为他们今后融入更广阔的社会奠定了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根基。
三、人生观与世界观的雏形:从懵懵懂懂到心智初开
对有形之物的占有欲是人性的趋利本能,也是“我们”争执的起源。但是通过对月亮深层意蕴的思索,孩子们形成了追求美好的、更崇高的人生观念,既然“月亮是个好”,而且月亮又是“我”所要的,那么“我”所要的就是个“好”。语句质朴,但是心地纯真,他们摒弃了物质争夺,追求精神充实。“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这依然是对月亮的物质占有,而“噢,月亮竟是这么的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在对月的拥有上“我们”已然超脱了无谓的收入私囊的独霸,安然于高悬众人头顶的朗朗一轮,让这份美好充实心田,遍洒人间,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观的初步领悟?
“对于自然界而言,人具有自主意识就意味着人认识到自己是自然界的主导者和主宰者,从而自觉地把自然存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通过主体积极主动的活动,改变自然对象的自在状态,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自己的目的”。[6]“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稚气未脱的话语流露出了孩子们认识外在世界的期待、对成为自然乃至世界主人的渴望,由孩提的懵懂之中破茧而出。这次实践活动以“大家都觉得满足了”、“相依相偎地甜甜睡了一会儿”告终,但是他们在心灵成长之路上的摸索定然不会止步。
这是一群孩子,但也不再是孩子,他们走过这样的成长之路——对物质占有欲的不满足到掌控心灵、主宰世界精神的满足,唤醒了混沌中的“人”。
参考文献:
[1]代峰,杨楹.人性与人的本质——兼论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观[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5):26-29.
[2][3]杨金海.论人的主体意识[J].求是学刊,1996(2):21-25.
[4]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册)[M].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516-517.
[5]赵克荣.论人的社会化与人的现代化[J].社会科学研究,2001(1):97-99.
[6]张建云.试析主体意识的内涵[J].天中学刊,2002(12):5-9.
关键词: 《月迹》 主体意识 初步觉醒 心灵成长
“人”的主体意识是指对“我”的独立存在的认知,用自我的眼光看世界,发现个体的价值,形成社会化的人生观、世界观。对《月迹》中孩子的解读常常拘囿于童心童趣的欣赏,或者由孩子们最初的“不觉满足”到最终的“觉得满足”的浅层次梳理,这无疑未能深入挖掘到该文的内在蕴藏——揭示人由儿童期中走出,“人”的主体意识初步觉醒,跨出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围绕儿童心灵的成长,我对该文进行一次深层阅读尝试。
一、独立的思考者:从单纯被牵引到主动感悟
对于奶奶,孩子们一开始由于主体心灵的缺失而处于被动顺从的地位,“果然有了月亮”、“果然就在院子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它真没有走去”,这一群孩子仿佛只是奶奶话语的印证者,全然没有自我主见。奶奶的话,“我们”时常一时难以领会,“我们都面面相觑了”、“我们越发觉得奇了”。
作者刻意将奶奶塑造成启蒙者的形象,随着她的渐渐隐退,孩子们逐步成为自己人生舞台的主角。即便是同样的“我想”也有不同的境界,“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个好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这个“想”更多的是儿童天真的想象。而后文“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奶奶适时的隐去反而凸显了孩子感悟式“想”的思考价值。
行文至末,“我”竟然成了沙滩议月的发起者和主持人,“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这时奶奶的话语俨然成了“我们”领悟的注脚,甚至“我突然觉得”让我们看到了人由孩童期的依偎向成人的独立的跨越式发展。
寻月悟月的实践活动是一次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实践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其价值指归是人的全面发展,使人逐渐从必然王国走进自由王国,即使人成为自由的生命存在”。[1]在这一次活动中,孩子们开始成长为思想自由的独立存在的“我”,开启了主宰自己命运的大门。“我们可以说主体意识就是人的主人意识或自主活动的意识,亦就是要做外物的主人,同时也要做自己的主人、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意识”。[2]
二、社会人的角色意识:从想独自占有到愿共同拥有
面对美妙的月亮,孩子们都想将它据为己有,为了捍卫一己私利而“争执了起来”。这时的他们胸怀狭隘,可谓任性自私,只追求绝对的自我与自由。
“所谓任性自由是指人的主观随意性,即通常所说的为所欲为、率性而行。有任性自由意识的人,只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去思考、行动,而不顾客观条件,甚至根本不知道还有客观的东西,更不懂客观的东西是他获得真正自由的现实基础。这种意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幼稚意识,即幼儿和孩童的自由意识,因为它使人仅仅受内在必然性的支配,所以,有任性自由意识的儿童常常貌似主人,实际上则是奴隶”。[3]正是这一次寻月悟月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上了社会化的道路,从而摆脱了“内在必然性的支配”。人的实践活动是“人们有目的地进行的能动的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4]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人的成长过程也是人与社会相融合的过程。
“人的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生活知识、技能和规范,适应社会环境,取得社会成员资格,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当一个人初生于世,还只是一个自然人,要成为一个社会人,就必须接受社会教化,才能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本质。可见,人的社会化是相对个体的自然性而言,是个人进入社会,成为社会成员的必要前提和必经途径”。[5]人的社会化要求摒弃“唯我”,接受他人、接纳社会,只有如此才能被他人、社会所接纳,融入社会成为其中的一员。在奶奶的引导下,孩子们从“月亮是属于我的了”提升为“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由“我”到“你”的外在人称的变化背后隐藏的是孩子们心境的变化,由幽暗不明变为豁然洞达,最终明白“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单数“我”变为复数“我们”是多么可喜的蜕变。孩子们开始悦纳他人,这为他们今后融入更广阔的社会奠定了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根基。
三、人生观与世界观的雏形:从懵懵懂懂到心智初开
对有形之物的占有欲是人性的趋利本能,也是“我们”争执的起源。但是通过对月亮深层意蕴的思索,孩子们形成了追求美好的、更崇高的人生观念,既然“月亮是个好”,而且月亮又是“我”所要的,那么“我”所要的就是个“好”。语句质朴,但是心地纯真,他们摒弃了物质争夺,追求精神充实。“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这依然是对月亮的物质占有,而“噢,月亮竟是这么的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在对月的拥有上“我们”已然超脱了无谓的收入私囊的独霸,安然于高悬众人头顶的朗朗一轮,让这份美好充实心田,遍洒人间,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观的初步领悟?
“对于自然界而言,人具有自主意识就意味着人认识到自己是自然界的主导者和主宰者,从而自觉地把自然存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通过主体积极主动的活动,改变自然对象的自在状态,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自己的目的”。[6]“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稚气未脱的话语流露出了孩子们认识外在世界的期待、对成为自然乃至世界主人的渴望,由孩提的懵懂之中破茧而出。这次实践活动以“大家都觉得满足了”、“相依相偎地甜甜睡了一会儿”告终,但是他们在心灵成长之路上的摸索定然不会止步。
这是一群孩子,但也不再是孩子,他们走过这样的成长之路——对物质占有欲的不满足到掌控心灵、主宰世界精神的满足,唤醒了混沌中的“人”。
参考文献:
[1]代峰,杨楹.人性与人的本质——兼论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观[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5):26-29.
[2][3]杨金海.论人的主体意识[J].求是学刊,1996(2):21-25.
[4]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册)[M].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516-517.
[5]赵克荣.论人的社会化与人的现代化[J].社会科学研究,2001(1):97-99.
[6]张建云.试析主体意识的内涵[J].天中学刊,2002(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