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亚杰曾说过,动作是智慧的根源。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也有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方式,还有不怕失败、善于思考、勇于坚持的态度,更有因成功而带来的快乐感和满足感。动手操作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不是所有的动手操作都是有效的,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只是为了操作而操作,最终却效果寥寥。然而,在吴正宪老师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操作却总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让人激动不已!原因究竟在哪里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正宪老师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去寻找答案吧。
“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是吴老师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只有“做”才能获得真知,才能让猜想与假设转化为真理。学生的思维是在活动中发生的,并随着活动的深入而得到发展,从而使得学生的“双手”闪烁出创造性的思维光芒,这就是吴老师“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
一 、在实践中体验
陶行知先生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而做是指手脑并用。”如今,“做数学”的理念已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在实际教学中,怎样“做”、为什么“做” 却让教师们困惑,常常看到因操作体验过多而忽视思维体验的现象。然而吴老师所设计的课堂活动都是那么普普通通、实实在在,让学生从动手实践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增长了智慧。
案例:“圆的认识”教学片段
师:认识圆、了解圆就让我们从画圆开始吧。同学们准备好画圆的工具,每个人试着画一个圆。边画边体会、思考圆是怎样画成的。
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画出大小不同的圆,并在小组中交流画圆的方法和体会。
师:好,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精彩的创造,咱们大家一起来分享。
学生汇报。
生1:我把一枚硬币按在纸上,画了一个圆。
师:噢,你是就地取材,借助带有圆的物体画了一个圆。好!
生2:我利用这根绳子画了一个圆,(同学们投出异样的目光:绳子还能帮助画圆吗?)绳子的一端系一支铅笔,另一端固定在纸上,把绳子拉直,将铅笔绕一圈,就画成了一个圆。
师:这圆画得怎么样?
生3:真圆啊,真没想到还可以这样画圆。
师:真是太智慧了!好,我用这位同学的方法画一个圆。(教师顺手在黑板上画圆。绳子一端固定在黑板上,另一端缠绕粉笔,顺时针旋转,教师故意将拉直的绳子变松弛,出现了,同学们笑了。)
师追问:笑什么?
生1:您画的不圆。
师:为什么?
生2:绳子没拉紧。
师:好,你观察得很仔细,并说出了一个关键问题,绳子没拉紧。
教师若有所思,自言自语:绳子没拉紧为什么就画不成圆呢?
学生陷入思考……
一位学生站起:老师,如果用圆规画圆,我保证画的圆特别圆。
师:为什么?
生:(边拿圆规边比画着画圆的过程)大家看圆规两只脚叉开,当旋转的时候这段距离是不变的,所以画得圆。
没等吴老师说话,一位学生站了起来:我知道了,拉紧的绳子就好像圆规两只脚尖叉开的距离,长度是不变的,刚才老师画的时候绳子松了一下,这之间的距离就变了,所以圆就不圆了。
又一位学生激动地站了起来:这距离就是半径。
吴老师不住地点着头,带头鼓起了掌。同学们掌声响起……
吴老师简单的一句“边画边体会、思考圆是怎样画成的”,虽然这样做会占用一定的时间,学生也会碰到许多困难,但这困难很快演变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吴老师信手拈来,借助学生的方法创造出一个“笑话”,这一学生中可能出现的素材,立刻激发出学生对画圆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的表达。这体验、这表达不正是对圆深入的理解吗?这响起的掌声又将理解与情感进一步地升华了。
二、在体验中思考
以动手操作诱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是吴老师课堂教学的高明之举,她巧妙地把以数学思维为核心的脑活动和动手操作活动有机结合,开启思维的大门。
案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片段
每组同学的学具袋有16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吴老师请学生拿出一组面积大小很接近的长方形纸片和正方形纸片,想办法比较两张纸片面积的大小。长方形纸片长8厘米、宽4厘米,正方形纸片的边长是6厘米,而学具袋中给出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面积单位)只有16个。用有限的面积单位去测量较大图形的面积。显然“要测量的图形面积大,而表示面积单位的纸片少”的矛盾又一次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在测量操作中,他们发现横着摆不够摆,竖着摆也不够摆。有的学生急得直挠头皮。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时课堂上出现了转机……有两个小组,横排摆8个,竖排摆4个,解决了长方形图形面积的测量。还有一个小组横排摆6个后记上数,再竖排摆6个……面积大小就比较出来了。
“咱们再多剪一些面积单位不就可以测量了吗?”又一个声音出现了:“不行,要是测量的图形再大些呢?这不就太麻烦了吗?”这时吴老师顺水推舟:“就是嘛,要请你测量学校操场的面积,测量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也这样一个一个地去摆吗?”刚刚建立起来的认知平衡,被无情的事实击倒了。到底该怎么办呢?疑问使学生又一次产生了探索的欲望。他们在发现问题的情境中,主动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实验、操作、讨论、交流,从用面积单位摆满到不能用面积单位摆满直到使用直尺测量推导,使学生对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获得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在课堂教学中,吴老师为什么能巧妙地抓住时机,敏锐地将学生的思维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而引向数学本质的思考呢?一句话,缘于吴老师读懂了学生,读懂的是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课堂。吴老师知道,此时的学生需要什么,他们需要尝试体验的过程,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需要展示自己的才能。作为教师要给他们提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做中思考、做中探究、做中明理,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三、 在思考中激发创造
“多思必有所得”,在吴老师创造的一个个悬念吸引下,在动手实践制造的认知冲突中,引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课堂上他们时而紧缩双眉,沉默思考;时而大胆想象,畅所欲言。学生沉浸在 “好玩”的魅力课堂之中,享受着思考的愉悦,享受着创造的快乐,连枯燥的数学课也变得妙趣横生了。
案例:“面积单位”教学片段
吴老师首先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活动:做两张卡片,一张卡片上有12个大小相同的方格,另一张卡片上画了6个大小相同的方格,其实两卡片一样大,但学生不知道。课上吴老师先让男生看12个方格的卡片,女生看6个方格的卡片,然后让学生交流,说一说哪一张卡片的面积大。
生:男生看的那张纸大,因为有12个格子。
这时,吴老师巧妙地把女生的那张卡片在6个格子的基础上变出了24个格子。
生:老师偏心!
师:怎么偏心?
生:女生的那张格子小。
生:要画一样大的格子。
师:你为什么想画一样大的格子呢?
生:一样大的格子标准一样,好数呀。
师:你发现了一个特别有价值的问题,人们正是在平时生活、生产中发现表示面积大小的时候,需要用一样大的格子来进行测量。这不就是面积单位的价值吗?
接着吴老师只介绍了1平方分米是多大,建立基本概念后让学生测量,有的学生测量小桌子的面,有的测量椅子的面,有的测量黑板的面等。更有趣的是,当吴老师让学生拿着纸片去测量前面的大舞台时,40个学生有39个一窝蜂地跑上舞台。只有一个学生没动。
师:你为什么不去?
生1:这么大的舞台,这么小的纸片,怎么量?没量完就该下课了。(此时有三个学生下台搬桌子。)
师:你们这是干什么?
生2:把桌子反过来能测量,桌子比纸片大,可以量得快一些。
生3:老师您有大的东西吗?(接着又回来两个学生,向吴老师要“大东西”。此时吴老师知道他们已萌发出创造一种大面积单位的意识。)
师:不知你们要的大东西是什么,也不知其他同学是否也需要。(正说着,又跑来十几个学生,向吴老师要“平方万万万万分米”。)
师:我也不知道哪儿有这个平方万万万万分米呀。
生4:老师,你有平方米吗?
师:这个我真的有。你怎么想起来的?
生4:有分米,就有米了。有平方分米,就该有平方米。
师:你太了不起了!快把同学们请回来,我给你们一块儿介绍。
生5:老师,我有个方法,我们全班人把舞台平均分成8份,我们量1份,再乘8。
生6:可以分4等份,量1份,再乘4。
师:同学们,你们自己发现了,要测量大点的面积,就要用到大的面积单位。这个大点的面积单位叫——“平方米”。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说:“一个涌上脑际的念头,倘若毫无困难地通过一些明显的行动就达到了所求的目标,那就不产生问题。然而,倘若我想不出这样的行动来,那就产生了问题。就意味着要去找出适当的行动,去达到一个可见而不即时可及的目的。” 当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操作便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学生拿着1平方分米的纸片去测量舞台的面积时,发现要完成这个工作很困难,产生了问题,回来要大些的东西时,便萌生了创造大面积单位的意识,“不知你们要的大东西是什么,也不知其他同学是否也需要”这一巧妙的追问,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直指数学的本质:创造大的面积单位。于是便诱发出学生的创造力,“老师,有平方米吗?”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学生的操作,你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创造者。
吴老师设计的操作探索活动一次又一次地引发着学生积极的思考,积极的思考带动着他们再操作,操作使他们发现规律。在这样一个不断探索又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学生享受着探索带给他们的兴奋,享受着与发现随之而来的兴奋,这种因探索带给他们的喜悦是鲜活的、有着勃勃生命力的。因做而思,因思而悟,因悟而创,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的生命课堂吗?
(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 102200)
“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是吴老师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只有“做”才能获得真知,才能让猜想与假设转化为真理。学生的思维是在活动中发生的,并随着活动的深入而得到发展,从而使得学生的“双手”闪烁出创造性的思维光芒,这就是吴老师“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
一 、在实践中体验
陶行知先生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而做是指手脑并用。”如今,“做数学”的理念已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在实际教学中,怎样“做”、为什么“做” 却让教师们困惑,常常看到因操作体验过多而忽视思维体验的现象。然而吴老师所设计的课堂活动都是那么普普通通、实实在在,让学生从动手实践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增长了智慧。
案例:“圆的认识”教学片段
师:认识圆、了解圆就让我们从画圆开始吧。同学们准备好画圆的工具,每个人试着画一个圆。边画边体会、思考圆是怎样画成的。
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画出大小不同的圆,并在小组中交流画圆的方法和体会。
师:好,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精彩的创造,咱们大家一起来分享。
学生汇报。
生1:我把一枚硬币按在纸上,画了一个圆。
师:噢,你是就地取材,借助带有圆的物体画了一个圆。好!
生2:我利用这根绳子画了一个圆,(同学们投出异样的目光:绳子还能帮助画圆吗?)绳子的一端系一支铅笔,另一端固定在纸上,把绳子拉直,将铅笔绕一圈,就画成了一个圆。
师:这圆画得怎么样?
生3:真圆啊,真没想到还可以这样画圆。
师:真是太智慧了!好,我用这位同学的方法画一个圆。(教师顺手在黑板上画圆。绳子一端固定在黑板上,另一端缠绕粉笔,顺时针旋转,教师故意将拉直的绳子变松弛,出现了,同学们笑了。)
师追问:笑什么?
生1:您画的不圆。
师:为什么?
生2:绳子没拉紧。
师:好,你观察得很仔细,并说出了一个关键问题,绳子没拉紧。
教师若有所思,自言自语:绳子没拉紧为什么就画不成圆呢?
学生陷入思考……
一位学生站起:老师,如果用圆规画圆,我保证画的圆特别圆。
师:为什么?
生:(边拿圆规边比画着画圆的过程)大家看圆规两只脚叉开,当旋转的时候这段距离是不变的,所以画得圆。
没等吴老师说话,一位学生站了起来:我知道了,拉紧的绳子就好像圆规两只脚尖叉开的距离,长度是不变的,刚才老师画的时候绳子松了一下,这之间的距离就变了,所以圆就不圆了。
又一位学生激动地站了起来:这距离就是半径。
吴老师不住地点着头,带头鼓起了掌。同学们掌声响起……
吴老师简单的一句“边画边体会、思考圆是怎样画成的”,虽然这样做会占用一定的时间,学生也会碰到许多困难,但这困难很快演变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吴老师信手拈来,借助学生的方法创造出一个“笑话”,这一学生中可能出现的素材,立刻激发出学生对画圆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的表达。这体验、这表达不正是对圆深入的理解吗?这响起的掌声又将理解与情感进一步地升华了。
二、在体验中思考
以动手操作诱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是吴老师课堂教学的高明之举,她巧妙地把以数学思维为核心的脑活动和动手操作活动有机结合,开启思维的大门。
案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片段
每组同学的学具袋有16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吴老师请学生拿出一组面积大小很接近的长方形纸片和正方形纸片,想办法比较两张纸片面积的大小。长方形纸片长8厘米、宽4厘米,正方形纸片的边长是6厘米,而学具袋中给出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面积单位)只有16个。用有限的面积单位去测量较大图形的面积。显然“要测量的图形面积大,而表示面积单位的纸片少”的矛盾又一次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在测量操作中,他们发现横着摆不够摆,竖着摆也不够摆。有的学生急得直挠头皮。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时课堂上出现了转机……有两个小组,横排摆8个,竖排摆4个,解决了长方形图形面积的测量。还有一个小组横排摆6个后记上数,再竖排摆6个……面积大小就比较出来了。
“咱们再多剪一些面积单位不就可以测量了吗?”又一个声音出现了:“不行,要是测量的图形再大些呢?这不就太麻烦了吗?”这时吴老师顺水推舟:“就是嘛,要请你测量学校操场的面积,测量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也这样一个一个地去摆吗?”刚刚建立起来的认知平衡,被无情的事实击倒了。到底该怎么办呢?疑问使学生又一次产生了探索的欲望。他们在发现问题的情境中,主动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实验、操作、讨论、交流,从用面积单位摆满到不能用面积单位摆满直到使用直尺测量推导,使学生对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获得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在课堂教学中,吴老师为什么能巧妙地抓住时机,敏锐地将学生的思维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而引向数学本质的思考呢?一句话,缘于吴老师读懂了学生,读懂的是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课堂。吴老师知道,此时的学生需要什么,他们需要尝试体验的过程,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需要展示自己的才能。作为教师要给他们提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做中思考、做中探究、做中明理,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三、 在思考中激发创造
“多思必有所得”,在吴老师创造的一个个悬念吸引下,在动手实践制造的认知冲突中,引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课堂上他们时而紧缩双眉,沉默思考;时而大胆想象,畅所欲言。学生沉浸在 “好玩”的魅力课堂之中,享受着思考的愉悦,享受着创造的快乐,连枯燥的数学课也变得妙趣横生了。
案例:“面积单位”教学片段
吴老师首先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活动:做两张卡片,一张卡片上有12个大小相同的方格,另一张卡片上画了6个大小相同的方格,其实两卡片一样大,但学生不知道。课上吴老师先让男生看12个方格的卡片,女生看6个方格的卡片,然后让学生交流,说一说哪一张卡片的面积大。
生:男生看的那张纸大,因为有12个格子。
这时,吴老师巧妙地把女生的那张卡片在6个格子的基础上变出了24个格子。
生:老师偏心!
师:怎么偏心?
生:女生的那张格子小。
生:要画一样大的格子。
师:你为什么想画一样大的格子呢?
生:一样大的格子标准一样,好数呀。
师:你发现了一个特别有价值的问题,人们正是在平时生活、生产中发现表示面积大小的时候,需要用一样大的格子来进行测量。这不就是面积单位的价值吗?
接着吴老师只介绍了1平方分米是多大,建立基本概念后让学生测量,有的学生测量小桌子的面,有的测量椅子的面,有的测量黑板的面等。更有趣的是,当吴老师让学生拿着纸片去测量前面的大舞台时,40个学生有39个一窝蜂地跑上舞台。只有一个学生没动。
师:你为什么不去?
生1:这么大的舞台,这么小的纸片,怎么量?没量完就该下课了。(此时有三个学生下台搬桌子。)
师:你们这是干什么?
生2:把桌子反过来能测量,桌子比纸片大,可以量得快一些。
生3:老师您有大的东西吗?(接着又回来两个学生,向吴老师要“大东西”。此时吴老师知道他们已萌发出创造一种大面积单位的意识。)
师:不知你们要的大东西是什么,也不知其他同学是否也需要。(正说着,又跑来十几个学生,向吴老师要“平方万万万万分米”。)
师:我也不知道哪儿有这个平方万万万万分米呀。
生4:老师,你有平方米吗?
师:这个我真的有。你怎么想起来的?
生4:有分米,就有米了。有平方分米,就该有平方米。
师:你太了不起了!快把同学们请回来,我给你们一块儿介绍。
生5:老师,我有个方法,我们全班人把舞台平均分成8份,我们量1份,再乘8。
生6:可以分4等份,量1份,再乘4。
师:同学们,你们自己发现了,要测量大点的面积,就要用到大的面积单位。这个大点的面积单位叫——“平方米”。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说:“一个涌上脑际的念头,倘若毫无困难地通过一些明显的行动就达到了所求的目标,那就不产生问题。然而,倘若我想不出这样的行动来,那就产生了问题。就意味着要去找出适当的行动,去达到一个可见而不即时可及的目的。” 当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操作便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学生拿着1平方分米的纸片去测量舞台的面积时,发现要完成这个工作很困难,产生了问题,回来要大些的东西时,便萌生了创造大面积单位的意识,“不知你们要的大东西是什么,也不知其他同学是否也需要”这一巧妙的追问,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直指数学的本质:创造大的面积单位。于是便诱发出学生的创造力,“老师,有平方米吗?”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学生的操作,你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创造者。
吴老师设计的操作探索活动一次又一次地引发着学生积极的思考,积极的思考带动着他们再操作,操作使他们发现规律。在这样一个不断探索又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学生享受着探索带给他们的兴奋,享受着与发现随之而来的兴奋,这种因探索带给他们的喜悦是鲜活的、有着勃勃生命力的。因做而思,因思而悟,因悟而创,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的生命课堂吗?
(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 1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