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历久弥新。在这片璀璨的文化星空下,茶文化就是其中最闪亮的一颗明星。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图书、网上资料收集、实地考察等途径,分析茶文化的兴盛及居家茶室家具设计风格的演变历史。旨在为致力于研究茶室家具設计的研究者们开阔眼界,拓展设计思维,明确设计方向,为更好的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设计出与时俱进的茶室家具而不懈努力。
【关键词】:茶文化;茶室家具;家具设计;饮茶传统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在精神文明方面的诉求也日益扩大。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越来越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网上传播的“韩国申遗”热,给了当代青年很多触动与反思,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到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国的五千年文化绵延不绝,创造了人类历史辉煌璀璨的华夏文明,而茶文化作为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绽放的愈发光彩夺目。 伴随着茶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茶室家具的设计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经过设计师及茶文化爱好者不断地改造、优化、创新,出现了许多既符合茶文化内涵,又体现设计者情怀和审美的精巧茶室家具。[1]
1.茶文化的特点
最早有关“茶”的文献记载是《诗经》:“予手拮据,予所捋荼”。“荼”即茶也。唐代茶圣陆羽曾在《茶经》卷上《茶之源》中记载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又在卷下《茶之饮》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2]由此可见,茶的发现和使用历史悠久。
1.1 物质和精神
人文科学上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過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3]它以物质为载体,反映出具体的精神内容,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统一的产物。作为一种物质,茶叶讲究“色、香、味、形”,不同的茶种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茶产品文化。而“托物言志”是中国文人墨客情感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茶也不能例外,人们通过茶叶来表敬意、显礼仪、明志向,将精神的东西和内心的情感揉进茶叶里。
1.2 雅俗共赏
用雅俗共赏来给茶叶的使用特点来定位,是再恰当不过的。“琴棋书画诗酒茶”是将茶与琴棋书画等高雅活动并举,代表了茶在高雅文化中的不可或缺;而“柴米油盐酱醋茶”又体现了茶的另一面,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文人喝茶讲究茶的技艺、茶具、茶水、温度等等,愿意花时间细品茶的滋味。而对于普通人,喝茶是为了清热解渴,喝完唇齿留香。“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其意是:因为茶的性味至寒,最适合作为饮料,是那些品行端正简朴的人的最爱之饮。这其实就划分了饮茶的功用和饮茶人群的品行。
1.3 功能与审美
茶最先是以食物和药物的身份进入人们的视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茶不仅没有局限于其原有的功用,还作为医用保健品和商贸产品,被不断地开发和利用。而且其审美功能也有体现:千姿百态的茶形、造型高雅的茶家具、精彩绝伦的茶艺表演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2 .茶室的几种主要类型
对于茶室的打造,古代人更是随性自然,不刻意追求居室,更注重心境和自然环境的契合。 从明清时代起,茶室就在就作为对外营业的场所,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当时颇受文人骚客喜爱的“茶馆”就是茶室的一种普遍代表,携三五好友,吟诗作画、品茗交心。[4]一开始因为茶事活动没有那么多的考究,不论在什么地方,凭个人喜好弄一个茶几、几把凳子就可以进行了。当人们开始意识到饮茶是应该追求更加静雅的环境和氛围时,茶室也就应运而生。
茶室风格与一个地区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人文景观都密切相关。基于茶文化的基础上,茶室具体的风格也是鲜明存在的。例如:
2.1中式风格的茶室
适合于布置典雅的空间,以上好的红木或是仿明清的桌椅装饰,配以素雅的书法条幅,意境悠远的国画山水渲染出古色古香的浓郁氛围。
2.2日式风格的茶室
适用于现代风格的空间,一般采用简洁大方、线条流畅色彩淡雅的设计。茶室中多采用实木地板再配以原木的矮桌和舒适的坐垫铺设在地面上,桌上的红木托盘中摆放着全套茶具。
2.3田园式风格的茶室
完全采用朴实自然的材质,例如用原色的树皮装饰一面墙,用天然的原木桌子,再放几个木墩子作凳,桌上摆的是粗瓷的茶壶和茶碗,墙上挂着几串大蒜辣椒,整个房间显得朴素无华。
2.4休闲室风格的茶室
没有固定的模式,也可以不用刻意地装饰,只要觉得轻松自然就是最好的布置,随意的放几件别致的小饰物,不必拘于材质,用自己喜欢的茶具,在小小的茶室中品茗,得到彻底的放松。
3.几种主要的茶室家具
茶室家具是符合饮茶活动的使用行为,在操作、安全、功能等方面和饮茶活动完美配合,同时具有茶文化特质的,满足人们品茗时的精神需求的家具产品。常见的茶具有:
3.1茶桌:以实木、红木为主要使用材料,辅以其他材料。桌面局部做成镂空的形式,便于收集溢出的茶水。形态主要以直线为主,曲线结合,线面体造型元素穿插使用,表面常用浮雕、其他材料装饰。
3.2茶椅:主体以实木、红木为主,局部结合软垫、藤编、草垫。它是品茗时的主要坐具,有靠背和扶手,设计要符合人机工程学。中式家居风格是其主要风格,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饮食文化,大多来源于明清家具的创造和改良。
3.3博古架:以实木、红木为主要使用材料,辅以其他材料。用以存放工艺品、茶具及小物件。形态有直线、圆弧形曲线,辅以局部浮雕和透雕
3.4茶水柜:以实木、红木为主要使用材料,辅以其他材料。用来存放茶具、茶叶,方便茶事活动的进行。形态有直线、圆弧形曲线,辅以局部浮雕和透雕。
3.5茶盘:以实木、竹集材料、红木为主要使用材料,辅以其他材料。它是功夫茶喝茶工具,有别于整体式茶桌,方便携带。大部分是直线形态,主要体现茶盘的精美,有的辅以透雕的书法字画来装饰。
4.结语
中国的茶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的沉淀和积累,已经形成了“多民族,多层次,多结构”的文化体系,蕴含了佛家的禅、道家的清寂、儒家的仁爱。[5]养生、清思是佛茶最开始被饮用的目的,经禅宗的努力,达到了佛学文化与茶文化的结合、佛理与茶理的贯通、禅道与查到的融合的饮茶境界,明心见性,茶禅一味。追寻茶的实用性的道家,最初是从药理来认识茶的作用,后来觉察到茶形百态,浮沉不定,恰似人生一世,悟到饮茶是为了“探虚玄而参造化,清神身而出尘表”。儒家文化始终是中华茶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仁义礼智信”的方方面面无不与茶相关,养廉、雅志、励节与积极入世的操守,秩序、仁爱、友谊与伦理道德的规范,无不在其中。[6]茶文化作为我们伟大民族的一种特殊文化,应该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继承和弘扬,设计出更加完美的茶室家具也是中国设计师们的责任和义务。[7]
参考文献:
[1]黄晓琴.茶文化的兴盛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3.
[2]陆羽.茶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3]苗艳凤、关惠元、陈玉龙.功夫茶室茶家具探析[J].包装工程 2011,2(4):117-120.
[4]陈于书、熊先青、苗艳凤.家居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5]姚国昆.茶文化概论[M].浙江摄影出版,2004.
[6]卜立言、张娜.以地域性文化特征为中心的文化商品开发战略[J].大家:2011(07):39-40.
[7]黄旭曦.我国茶文化与茶具设计的关联性研究[D].江南大学.2008.
【关键词】:茶文化;茶室家具;家具设计;饮茶传统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在精神文明方面的诉求也日益扩大。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越来越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网上传播的“韩国申遗”热,给了当代青年很多触动与反思,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到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国的五千年文化绵延不绝,创造了人类历史辉煌璀璨的华夏文明,而茶文化作为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绽放的愈发光彩夺目。 伴随着茶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茶室家具的设计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经过设计师及茶文化爱好者不断地改造、优化、创新,出现了许多既符合茶文化内涵,又体现设计者情怀和审美的精巧茶室家具。[1]
1.茶文化的特点
最早有关“茶”的文献记载是《诗经》:“予手拮据,予所捋荼”。“荼”即茶也。唐代茶圣陆羽曾在《茶经》卷上《茶之源》中记载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又在卷下《茶之饮》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2]由此可见,茶的发现和使用历史悠久。
1.1 物质和精神
人文科学上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過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3]它以物质为载体,反映出具体的精神内容,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统一的产物。作为一种物质,茶叶讲究“色、香、味、形”,不同的茶种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茶产品文化。而“托物言志”是中国文人墨客情感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茶也不能例外,人们通过茶叶来表敬意、显礼仪、明志向,将精神的东西和内心的情感揉进茶叶里。
1.2 雅俗共赏
用雅俗共赏来给茶叶的使用特点来定位,是再恰当不过的。“琴棋书画诗酒茶”是将茶与琴棋书画等高雅活动并举,代表了茶在高雅文化中的不可或缺;而“柴米油盐酱醋茶”又体现了茶的另一面,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文人喝茶讲究茶的技艺、茶具、茶水、温度等等,愿意花时间细品茶的滋味。而对于普通人,喝茶是为了清热解渴,喝完唇齿留香。“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其意是:因为茶的性味至寒,最适合作为饮料,是那些品行端正简朴的人的最爱之饮。这其实就划分了饮茶的功用和饮茶人群的品行。
1.3 功能与审美
茶最先是以食物和药物的身份进入人们的视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茶不仅没有局限于其原有的功用,还作为医用保健品和商贸产品,被不断地开发和利用。而且其审美功能也有体现:千姿百态的茶形、造型高雅的茶家具、精彩绝伦的茶艺表演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2 .茶室的几种主要类型
对于茶室的打造,古代人更是随性自然,不刻意追求居室,更注重心境和自然环境的契合。 从明清时代起,茶室就在就作为对外营业的场所,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当时颇受文人骚客喜爱的“茶馆”就是茶室的一种普遍代表,携三五好友,吟诗作画、品茗交心。[4]一开始因为茶事活动没有那么多的考究,不论在什么地方,凭个人喜好弄一个茶几、几把凳子就可以进行了。当人们开始意识到饮茶是应该追求更加静雅的环境和氛围时,茶室也就应运而生。
茶室风格与一个地区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人文景观都密切相关。基于茶文化的基础上,茶室具体的风格也是鲜明存在的。例如:
2.1中式风格的茶室
适合于布置典雅的空间,以上好的红木或是仿明清的桌椅装饰,配以素雅的书法条幅,意境悠远的国画山水渲染出古色古香的浓郁氛围。
2.2日式风格的茶室
适用于现代风格的空间,一般采用简洁大方、线条流畅色彩淡雅的设计。茶室中多采用实木地板再配以原木的矮桌和舒适的坐垫铺设在地面上,桌上的红木托盘中摆放着全套茶具。
2.3田园式风格的茶室
完全采用朴实自然的材质,例如用原色的树皮装饰一面墙,用天然的原木桌子,再放几个木墩子作凳,桌上摆的是粗瓷的茶壶和茶碗,墙上挂着几串大蒜辣椒,整个房间显得朴素无华。
2.4休闲室风格的茶室
没有固定的模式,也可以不用刻意地装饰,只要觉得轻松自然就是最好的布置,随意的放几件别致的小饰物,不必拘于材质,用自己喜欢的茶具,在小小的茶室中品茗,得到彻底的放松。
3.几种主要的茶室家具
茶室家具是符合饮茶活动的使用行为,在操作、安全、功能等方面和饮茶活动完美配合,同时具有茶文化特质的,满足人们品茗时的精神需求的家具产品。常见的茶具有:
3.1茶桌:以实木、红木为主要使用材料,辅以其他材料。桌面局部做成镂空的形式,便于收集溢出的茶水。形态主要以直线为主,曲线结合,线面体造型元素穿插使用,表面常用浮雕、其他材料装饰。
3.2茶椅:主体以实木、红木为主,局部结合软垫、藤编、草垫。它是品茗时的主要坐具,有靠背和扶手,设计要符合人机工程学。中式家居风格是其主要风格,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饮食文化,大多来源于明清家具的创造和改良。
3.3博古架:以实木、红木为主要使用材料,辅以其他材料。用以存放工艺品、茶具及小物件。形态有直线、圆弧形曲线,辅以局部浮雕和透雕
3.4茶水柜:以实木、红木为主要使用材料,辅以其他材料。用来存放茶具、茶叶,方便茶事活动的进行。形态有直线、圆弧形曲线,辅以局部浮雕和透雕。
3.5茶盘:以实木、竹集材料、红木为主要使用材料,辅以其他材料。它是功夫茶喝茶工具,有别于整体式茶桌,方便携带。大部分是直线形态,主要体现茶盘的精美,有的辅以透雕的书法字画来装饰。
4.结语
中国的茶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的沉淀和积累,已经形成了“多民族,多层次,多结构”的文化体系,蕴含了佛家的禅、道家的清寂、儒家的仁爱。[5]养生、清思是佛茶最开始被饮用的目的,经禅宗的努力,达到了佛学文化与茶文化的结合、佛理与茶理的贯通、禅道与查到的融合的饮茶境界,明心见性,茶禅一味。追寻茶的实用性的道家,最初是从药理来认识茶的作用,后来觉察到茶形百态,浮沉不定,恰似人生一世,悟到饮茶是为了“探虚玄而参造化,清神身而出尘表”。儒家文化始终是中华茶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仁义礼智信”的方方面面无不与茶相关,养廉、雅志、励节与积极入世的操守,秩序、仁爱、友谊与伦理道德的规范,无不在其中。[6]茶文化作为我们伟大民族的一种特殊文化,应该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继承和弘扬,设计出更加完美的茶室家具也是中国设计师们的责任和义务。[7]
参考文献:
[1]黄晓琴.茶文化的兴盛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3.
[2]陆羽.茶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3]苗艳凤、关惠元、陈玉龙.功夫茶室茶家具探析[J].包装工程 2011,2(4):117-120.
[4]陈于书、熊先青、苗艳凤.家居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5]姚国昆.茶文化概论[M].浙江摄影出版,2004.
[6]卜立言、张娜.以地域性文化特征为中心的文化商品开发战略[J].大家:2011(07):39-40.
[7]黄旭曦.我国茶文化与茶具设计的关联性研究[D].江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