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更好地增强幼儿体能体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户外体能锻炼是促进幼儿体格健康发育为目的,尝试运用不同体育活动器械及辅助材料,在不同气候、时间,合理利用场地进行体育锻炼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运动带来的成功感,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本文对幼儿园如何开展幼儿户外体能锻炼运动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幼儿教学;户外运动;体能锻炼
一、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户外场地
为了能够有效推动体能锻炼游戏活动顺利开展,本园在内部专门设立了活动区域,其中包括平衡区、投掷区以及跨跳区等。为了保证各类活动项目能够做到合理搭配,这其中不仅有一些活动量相对偏高的运动区域,同时也有一些活动量相对偏低的运动区域。同时为了满足幼儿们参与各类游戏的基本需求,尽可能在活动区域之中设计了多个不同的活动材料,以此保证种类的多样性,促使幼儿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指导能力
在开展体能大循环之前,我园体育专科老师对课题组和中班级教师进行中班幼儿基本动作发展的培訓活动,规范教师的动作指导。针对每次开展的中班幼儿体能循环活动进行现场观摩、以图片、影像等材料进行教研,发现问题及时商量讨论,寻找解决办法。如在跨跳区和平衡区之间就存在难易不均现象,跨跳区对幼儿来说较为容易,很快就能通过,而到了平衡区,提供的材料和玩法都具有挑战性,而幼儿发展水平各异,造成幼儿等待时间过长的现象,我们就此问题和中班老师一起教研,通过更换材料,改善幼儿等待过长的现象。
三、运用创意组合提高幼儿自主运动
幼儿园体锻环境的营造,一是要趋于自然和原生态,二是要充分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可采用混龄组合锻炼模式,允许幼儿自主选择运动区域,自由结伴组合器械,自发创造运动方式,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提供相应的帮助。通过自由组合和拼搭,激活幼儿的无限创意,让运动更具有层次性和挑战性。
另外,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打造自主运动的体锻模式,让幼儿在探索与挑战中体验运动的快乐,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发展体能的目标!也可根据各园的实际条件,制作户外集存放和休息于一体的储物平台,幼儿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能需要,适当调整,坐着观看其他同伴的活动。
四、利用丰富的活动项目满足幼儿体能发展需求
由于受场地、材料的制约,跳跃、平衡、走、跑等活动项目较丰富,但缺少投掷、攀登等,阻碍了幼儿上肢肌肉力量和协调性的提高。一是利用器械的特点和幼儿对器械的喜好程度开展户外体能拓展活动,如利用皮球具有弹性、能滚动、轻等特点,在球类活动中融入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并有意识地组织幼儿抛球、接球。开发以球类器械为主的多种游戏,如“赶猪进栏”“曲棍球”等。合理利用幼儿园户外环境。二是通过重新调整游戏区,增加投掷区、利用大型玩具增加攀爬和悬垂运动,使幼儿上肢能得到充分锻炼,收集废旧色拉油油筒,作为活动道具并编入游戏,如游戏“找水”,将幼儿分成两队,同时站在起跑线上,当听到教师发出指令后,第一队幼儿迅速跑至河边,跨过小河、钻过山洞,从终点拎水返回起跑线。这样较好地锻炼了幼儿上肢力量,感受灾区小朋友爬山越林找水的困难。还可利用沙包、皮球等发展幼儿上肢抛接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随着季节的变化和幼儿的发展现状,还需要不断调整内容,如夏季可增加运动量相对较小的又能增强幼儿身体柔韧性的滚翻、蹲走、匍匐爬等运动;冬季可开展运动量较大的跳跃、奔跑类运动。
五、巧用标志物培养规则意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是孩子顺利开展户外体育锻炼活动的基础。比如:我们在固定区域放置相同的材料,并且有图标的暗示,孩子看到这些,不知不觉地就明白运动的规则,对活动既兴奋,又感兴趣。大循环活动使孩子能在轻松、愉快、自愿的状态下选择材料和玩法,孩子在活动中一起搬运、搭建所需的材料,一起讨论玩法,一起拓展新玩法,一起合作游戏等等,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意识。
六、加强活动中的指导
“指南”中指出教师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在户外活动的管理上,要求:第一,体育器械放置在教师方便拿取的地方,以免一些不便因素造成教师的应付行为。第二,在户外活动前加入热身,结束时进行放松,保证幼儿的身体不受拉伤、扭伤。游戏时告诉幼儿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保证每一个孩子在活动时不受伤害。在运动时,教师应细心观察幼儿运动时的活动反应,关注幼儿的运动量,及时给予生活护理,动静结合、灵活地使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因人施教,坚持以鼓励表扬等正面教育的方法鼓励幼儿进步,对待能力较差的幼儿,给予积极的协助,帮助他们完成游戏项目,增强其自信心。
七、结语
一次次的户外体育锻炼活动中,我们不断积累知识,引导孩子探究新的玩法,使孩子在探究体育器械、与体育器械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的运动潜能。每次运动后,看到孩子们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我深刻感受到“体育锻炼”精神的影响力,解读体育活动——以儿童为本,培养个性、健康儿童;感受运动——以儿童为本,共构构建健康、快乐家园。
关键词:幼儿教学;户外运动;体能锻炼
一、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户外场地
为了能够有效推动体能锻炼游戏活动顺利开展,本园在内部专门设立了活动区域,其中包括平衡区、投掷区以及跨跳区等。为了保证各类活动项目能够做到合理搭配,这其中不仅有一些活动量相对偏高的运动区域,同时也有一些活动量相对偏低的运动区域。同时为了满足幼儿们参与各类游戏的基本需求,尽可能在活动区域之中设计了多个不同的活动材料,以此保证种类的多样性,促使幼儿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指导能力
在开展体能大循环之前,我园体育专科老师对课题组和中班级教师进行中班幼儿基本动作发展的培訓活动,规范教师的动作指导。针对每次开展的中班幼儿体能循环活动进行现场观摩、以图片、影像等材料进行教研,发现问题及时商量讨论,寻找解决办法。如在跨跳区和平衡区之间就存在难易不均现象,跨跳区对幼儿来说较为容易,很快就能通过,而到了平衡区,提供的材料和玩法都具有挑战性,而幼儿发展水平各异,造成幼儿等待时间过长的现象,我们就此问题和中班老师一起教研,通过更换材料,改善幼儿等待过长的现象。
三、运用创意组合提高幼儿自主运动
幼儿园体锻环境的营造,一是要趋于自然和原生态,二是要充分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可采用混龄组合锻炼模式,允许幼儿自主选择运动区域,自由结伴组合器械,自发创造运动方式,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提供相应的帮助。通过自由组合和拼搭,激活幼儿的无限创意,让运动更具有层次性和挑战性。
另外,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打造自主运动的体锻模式,让幼儿在探索与挑战中体验运动的快乐,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发展体能的目标!也可根据各园的实际条件,制作户外集存放和休息于一体的储物平台,幼儿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能需要,适当调整,坐着观看其他同伴的活动。
四、利用丰富的活动项目满足幼儿体能发展需求
由于受场地、材料的制约,跳跃、平衡、走、跑等活动项目较丰富,但缺少投掷、攀登等,阻碍了幼儿上肢肌肉力量和协调性的提高。一是利用器械的特点和幼儿对器械的喜好程度开展户外体能拓展活动,如利用皮球具有弹性、能滚动、轻等特点,在球类活动中融入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并有意识地组织幼儿抛球、接球。开发以球类器械为主的多种游戏,如“赶猪进栏”“曲棍球”等。合理利用幼儿园户外环境。二是通过重新调整游戏区,增加投掷区、利用大型玩具增加攀爬和悬垂运动,使幼儿上肢能得到充分锻炼,收集废旧色拉油油筒,作为活动道具并编入游戏,如游戏“找水”,将幼儿分成两队,同时站在起跑线上,当听到教师发出指令后,第一队幼儿迅速跑至河边,跨过小河、钻过山洞,从终点拎水返回起跑线。这样较好地锻炼了幼儿上肢力量,感受灾区小朋友爬山越林找水的困难。还可利用沙包、皮球等发展幼儿上肢抛接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随着季节的变化和幼儿的发展现状,还需要不断调整内容,如夏季可增加运动量相对较小的又能增强幼儿身体柔韧性的滚翻、蹲走、匍匐爬等运动;冬季可开展运动量较大的跳跃、奔跑类运动。
五、巧用标志物培养规则意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是孩子顺利开展户外体育锻炼活动的基础。比如:我们在固定区域放置相同的材料,并且有图标的暗示,孩子看到这些,不知不觉地就明白运动的规则,对活动既兴奋,又感兴趣。大循环活动使孩子能在轻松、愉快、自愿的状态下选择材料和玩法,孩子在活动中一起搬运、搭建所需的材料,一起讨论玩法,一起拓展新玩法,一起合作游戏等等,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意识。
六、加强活动中的指导
“指南”中指出教师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在户外活动的管理上,要求:第一,体育器械放置在教师方便拿取的地方,以免一些不便因素造成教师的应付行为。第二,在户外活动前加入热身,结束时进行放松,保证幼儿的身体不受拉伤、扭伤。游戏时告诉幼儿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保证每一个孩子在活动时不受伤害。在运动时,教师应细心观察幼儿运动时的活动反应,关注幼儿的运动量,及时给予生活护理,动静结合、灵活地使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因人施教,坚持以鼓励表扬等正面教育的方法鼓励幼儿进步,对待能力较差的幼儿,给予积极的协助,帮助他们完成游戏项目,增强其自信心。
七、结语
一次次的户外体育锻炼活动中,我们不断积累知识,引导孩子探究新的玩法,使孩子在探究体育器械、与体育器械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的运动潜能。每次运动后,看到孩子们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我深刻感受到“体育锻炼”精神的影响力,解读体育活动——以儿童为本,培养个性、健康儿童;感受运动——以儿童为本,共构构建健康、快乐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