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咤风云的父子官邸 张氏帅府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bb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氏帅府,又称大帅府、帅府,总占地面积达5.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从1914年开始兴建到1933年止,终形成中院、东院、西院和院外四组建筑群。现在以中院的四合院、东院的小青楼、大青楼,还有院外的赵一荻故居为主要参观游览区。
大青楼。

三进四合院 精雕细刻的枭雄私宅


  张氏帅府的中院,是一座仿王府式的中国传统三进四合院建筑,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石鼓柱础精雕细刻。很难想象这座精致的四合院是一个只读过6个月私塾脏话不离嘴的军阀头子的官邸和私宅。一座通长19.5米、高5.63米的挑檐起脊随墙雁翅式青砖磨砖对缝大影壁伫立在正房门迎门处,影壁中间有“鸿禧”两字,显出非凡的气派。木质大门门扇上绘制有秦琼、敬德两位门神,门神四周由门钉组成蝙蝠和仙桃围绕,表达着院主人期望福寿平安的美好心愿。
垂花仪门门板上的“万福流云”。

  也许,越是乱世,人们就越是向往安宁,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却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这也是一个英雄、奸雄、枭雄并出的时代。张氏帅府的主人就出生在这个时代。1875年3月19日(清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奉天省海城县西45公里北小洼村,一家小杂货店的店主张有财和妻子王氏迎来了他们第三个儿子取名张作霖。13岁时,张作霖入私塾馆接受启蒙教育,但只有短短的6个月。在他14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张有财与一个王姓赌徒结仇而被其打死,一家人的生活变得极其艰难。母亲带着他搬到外祖父家。这时的张作霖开始为生存而奔波,他卖过包子,学过木匠,当过货郎。后来,王氏为了拉扯几个孩子长大,改嫁给了一个兽医,張作霖又跟着继父学起了兽医。
  1894年,经人介绍,张作霖到田庄台宋庆的部队当兵,因其精通马术,头脑灵活,很快被升为哨长。1895年,张作霖回乡与赵家庙村的家境殷实的农户赵占元家的二女儿结婚,赵氏就是张作霖的第一位夫人,赵氏为张作霖生有一女二男,长子就是后来的张学良将军。1898年,张作霖退伍回乡,在其岳父赵占元的帮助下,成立了一支由20人组成的保险队,负责周围六七个村子的保安工作。1903年8月,张作霖被任命新民府游击马队营管带。而后又因剿匪有功,一步步得以升迁。直至1912年成为中华民国陆军第27师中将师长,此时的张作霖已今非昔比,兵强马壮,雄心勃勃。不过也是在这一年,他的第一位夫人赵氏因病去世,终年只有38岁,没能等到踏进帅府的那一天。
  随着张作霖在奉天省城(现在的沈阳市)的地位逐步稳固,他开始在这里安置家眷置办产业。帅府原址是江浙会馆和清道台荣厚的公馆,1913年底,张作霖将它们买下,1914年秋开始动工把它们拆除,并请来能工巧匠建成自己办公和生活的地方。最早完工的就是这座四合院。院落面积3900平方米,串联起来成“目”字形,坐北朝南,各院都有正房、东西厢房,一进院中还有东西耳房。一进院内的西厢房作为承启处,当年文武官员进来办事都要通过承启处的通禀和引领才能得到张作霖的召见。东厢房是账房,内账房负责张作霖的私人钱款和贵重物品。
大帅府二进院局部景观。
小青楼。

  四合院中最精美的建筑,要数通往二进院的垂花仪门。门的顶部是四架卷棚双柱式的悬山顶,门口透雕垂花顶饰门楼,宽约4.5米,高4米。坐南朝北,开在宅院的内墙垣上,两侧与看面墙相连接,将院子分为内宅和外宅,成为联系和分隔内外宅的特殊建筑。在中国传统的建筑中,垂花仪门的建造规格体现着主人地位的高低与整体建筑的等级,有着极强的装饰性。帅府的垂花仪门建在高44厘米青砖结构的三级如意式台阶之上,上部为金砖和条石围合,两门柱有伏立石狮的抱鼓石和雕有狮子的门枕石增添门户的威严,并与大门相呼应。圆形垂柱头上面雕刻四季花草图案,枋下安装瓶、鼎、元宝等圆雕吉祥图案,加上艳丽的彩绘,更觉靓丽。仪门上部分是通透的彩绘木雕,整个垂花仪门显得雕梁画栋,精美异常。垂花门楼上方正中有两幅堪称精品的镂空木雕,上幅是“鸳鸯戏荷”,淡粉色的荷花由花尖到底部,颜色过渡自然,布局呈现出中国传统的对称美,一对鸳鸯分置花朵两边,雕工精细,布局严整,寓意着夫妻和美。下幅是“凤穿牡丹”色彩与上幅相呼应,花朵主次分明,疏密有致。两只凤凰飞舞飘逸,生动传神,主题寓意天下太平,繁荣昌盛。垂花门楼垫板上还有两幅题字的镂空木雕画:东侧一幅刻有一匹白马,马上坐着一只猴子在往树上的蜂窝挂印信,题款“封侯挂印”,寓意一目了然。西侧是两只白鹤栖息松柏之下,两只梅花鹿在嗅闻灵芝草,题款是一幅对联:鹤鸣九霄升名于天,鹿仰灵芝永寿万年。寓意着闻名天下,永寿万年。垂花仪门的四扇门上满绘的是蝙蝠和白云,寓意“万福流云”。万福流云门的背面是“五福捧寿”,又称“五福临门”。在帅府,垂花仪门是张作霖早期恭迎重要贵宾时才会使用的。平时,中间的彩绘仪门关闭,帅府人员和普通客人都从仪门两侧回廊绕行入内。
小青楼一楼张作霖五夫人的卧室及客厅。

  当游人从垂花仪门穿过,就来到四合院的二进院。正房是张作霖1918年搬进帅府后的主要办公和会客的场所。东厢房是秘书长办公室和内收发室,西厢房是秘书处的秘书办公室。在东西厢房北山墙壮头下础石上各有一通石雕相互对应,内容集中体现了院主人的性格特点和抱负。东厢房下的石雕是一大一小两只狮子在吃各种水果,旁边题款是:“太少英狮吃各果”;西厢房下的石雕是一只雄狮伸出两只前掌抱住一个地球,旁边题款是:“雄狮举掌握寰球”。不难看出张作霖并不满足只做一个陆军中将师长,他要在这个乱世中夺取更大权利。石雕手法娴熟,技艺精湛,大小狮子形象生动可爱又不失霸气。在正房的南面,过厅两侧的窗下槛墙上,各有3组13幅石雕,组成全景式画面。都是各具特色:有裂开嘴的石榴,象征多子多福;有牡丹、仙桃象征富贵长寿;还有骏马在松树下欢腾,象征着驰骋疆场等等。这些石雕如一幅幅展开的画卷,更比画卷还要生动逼真,无一不是建筑中不可多得的艺术杰作。
  三进院是帅府的内宅,这里是张作霖和他的太太们及其子女居住的地方。张作霖一生在原配夫人赵氏后又先后娶过五位太太,五夫人张寿懿为人精明能干,深得张作霖的喜爱,特意为她在帅府的东院建一栋两层的青砖小楼——小青楼,让她居住。现在三进院的这些房间里根据一些史料或零星影像资料摆放着一些仿制的民国时期的家具,供游客观赏。原有的家具早已不复存在。厢房中还有一些史料图片展出,其中还有一个张学良年幼时玩过的一只绿色的玉手球作为文物得以展出,使参观者对民国时期的历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小青楼 见证东北王的最后时光


  1918年9月7日,北洋政府徐世昌总统特任命张作霖为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长久以来并吞东三省的愿望得以实现,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登上了他仕途的巅峰。然而,好景不长。1928年6月4日清晨5时许,当张作霖乘坐的返奉列车抵达沈阳西郊皇姑屯车站附近京奉线和南满铁路交叉处的铁路桥洞时,日本关东军预先埋下的炸弹爆炸,随行的黑龙江督军吴俊升当场炸死,张作霖奄奄一息,于当日9点30分身亡,年仅54岁。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就这样被日本关东军炸死了。这就是轰动一时的“皇姑屯事件”。
帅府中展示的介绍张学良将军的历史图片资料。

  帅府东院的小青楼见证了张作霖最后的时光。小青楼位于帅府东院花园的中心,上下两层,一楼有五间房,东侧两间的东屋是五夫人张寿懿的卧室及客厅,西侧两间为会客厅,张作霖被炸成重伤后,就是抬到这个房间去世的。张作霖弥留之际,委托手下把手中的权利交给自己年仅27岁的长子张学良,而此时的张学良却远在滦州指挥撤军,为了稳定时局,帅府内外秘不发丧,为张学良返程争取时间。
  为了探明虚实,日本驻奉天总领事吉田茂干脆派出自己的夫人以“探疾”为名,亲往帅府。张作霖的五夫人张寿懿神情自若巧妙应对,骗过了来访的领事夫人。此时的张学良收到父亲遇难的消息,强忍悲痛处理好手头的事务,化装成伙夫,混进滦州撤退的队伍里,坐在运兵的闷罐车中,避开日军的层层盘查,于6月17日回到奉天,开始主持东北政局。
  如今,东西两间房间里,惊心动魄的历史剧情早已落下帷幕,鲜红的幕帘后只有今人的追忆。
大青楼的壁画《秋收图》。

大青楼 中西合璧的艺术杰作


  大青楼与小青楼前后隔着一座由张作霖手书的“天理人心”四个字的假山,位于帅府花园的北侧,建成于1922年,因该楼也是用青砖建造,人称“大青楼”。这一时期正是张作霖大权在握,春风得意之时,大青楼也成为张作霖统治东北,进而入主北京的象征。大青楼虽是青砖建造,但建筑風格却是中华巴洛克式,即罗马式建筑的基础上添加上一些中式建筑元素。尽管大青楼是一座洋楼,但中式建筑符号仍有不少:它建在九级台阶之上,坐北朝南,总建筑面积达2460平方米,地下有一层为地下室,地上有三层,楼高22.46米。与沈阳故宫凤凰楼遥遥相望,成为当时沈阳城里数一数二的建筑。大青楼门洞两侧是中式国画图案:左边是《兰梅鹿》,右边是《松鹤延年》。大楼内部的装修也充分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大青楼建成后,张作霖就把办公区域从四合院转到了大青楼的一层和二层,三层和四合院作为居住使用。一楼正门左侧的房间原是张作霖的办公室,张学良主政东北时改为秘书长室。房间里的北墙上有两幅壁画:门的东侧是一幅具有郎世宁风格的设色工笔画《八骏图》,它长230厘米,宽110厘米。画的是八匹毛色各异的骏马,在一片宽阔的原野上,或立或卧、翻滚嬉戏、悠闲觅食、长啸嘶鸣……描绘得神形兼备,气韵流畅。以河流和枯树为背景所营造出空旷寂寥的景物空间与八匹黑色、枣红、灰白、黑白等花色的骏马相互映衬出鲜明的主次色彩与灵动气韵,使人看后无不留下深刻印象。而画的作者就是著名的民间画家蔡晓坡,他曾师从于著名民间艺人赵润山,特别是对“四王”的山水、恽寿平的花卉草虫及郎世宁的绘画技艺颇有研究。所以当时的达官贵人都以收藏他的画为荣,同时他也深得张作霖的赏识,因此,帅府的壁画均出自他的笔下。在这幅《八骏图》中,画家对马的正面、侧面、半侧面等姿态,明显采用了西洋画派的投影法,增强了马匹、土坡、树木的立体感,继承了郎世宁西洋画派中常用的写实写景方法。但又在画中不失中国传统绘画技法,马匹和树木的阴影用中国水墨渲染的方法,画水就是运用中国画的以无代有。
其他文献
饭店外观。  重庆饭店在京仅此一家,别无分店,每一道菜品制作都是在“考”手艺,都是厨师精湛厨艺的展现,讲究的是“专人专菜”,即每位厨师专做一道菜,换班的厨师也一定是熟悉并会做这道菜的,保证了传统菜的传统风味,每次菜谱推出一百七八十道川菜,二十余年,斗转星移,这里的川菜特色味道一如既往,满足着北京乃至国内外各地来京的食客品尝到重庆地道的美味佳肴。特色菜有:  重庆辣子鸡:这道菜源自于早年间重庆歌乐山
2017年4月26日,第十六届什刹海旅游文化节在好梦江南码头举行,而爱心直通车和旅游大讲堂正是此次什刹海旅游文化节惠民旅游活动的两大内容。西城区旅游委举办这些活动,旨在把握首都功能核心区发展的新要求,以品质提升为目标,以资源整合为抓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旅游便民工程。活动将为西城居民提供旅游便民服务,营造良好的文明旅游氛围。  旅游爱心直通车:让生活更美好  为更好发挥旅游业在新常态下对“
周公庙的代表性建筑——公像,像高2.5米,背靠八卦亭,面对乐楼。元圣周公头戴相帽,身穿相衣,手持诰卷,足着朝靴,凝视远方。  从岐山县城出发,一路向北,路两边有许多仿制青铜器的鼎或者动物的造型,让我早早地就嗅到了商周文化的气息。这里的村落大都成了民俗村,所到之处,满眼都是农家乐的招牌。每家门口,都有男男女女或站或坐,招徕着过往的游客。  说他们好客,这一点也不为过。每家的饭菜大同小异,客人们就餐按
浙东运河从余姚开始与十八里河并行,在丈亭镇分出支流慈江,在宁波鄞州大西坝分出支流西塘河,此后干流经姚江与奉化江在宁波三江口汇合成甬江后,汇入东海。慈江沿岸的勾章故城是宁波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即现在的慈城所在。慈城自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起一直是慈溪县城,1200多年来保留了县治背山面水、公共建筑左文右武、街巷双棋盘的传统布局,是古代江南最完整的县城格局、中国传统县城的建筑典范,孔庙、城隍庙、甲第
爱新觉罗酒海群。  我真喜欢从八旗井中喷涌出的泉水,那泉水如玉,甘甜爽口。  站在八旗井旁,仰头向上看,头顶是一方枝繁叶茂掩映的碧蓝天空,脚下是酝酿过历史风云的风水宝地。泉水奔涌,自带着的无限灵性;泉水静谧,还要化作祖家坊的圣酒。  这眼无论酷暑寒冬一直保持8°恒温的清冽甘泉井是女真时期建造,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井深6丈,水深3丈,水中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清代先祖努尔哈赤、皇太极起兵定天下,皆得
古人曾以“香中有别韵,清极不知寒”来比喻梅花。梅,从古至今无不是孤傲与高洁的象征。无数儒雅志士借梅自喻,与梅为伍,处世为人,不卑不亢……一段段梅与人、人与梅的千古佳话流传至今,让从小就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熏陶的我,与梅结下了不解之缘。近日,听闻明城墙遗址公园的梅花节开幕了,于是决定要去一睹芳容。  4月的北京天高云淡。白炽的阳光把本就碧蓝的天壁照耀得更加纯粹,正是赏梅的好时节。乘公交车在东便门公交车站
12月1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延庆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18京津冀冰雪旅游体验活动暨延庆区第三十三届冰雪欢乐节正式启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借助冬奥会带来的体育红利,紧扣冬季體育这一特色产品,打造“文化旅游 体育”的创新模式,聚焦京津冀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联动、推介和发展。  启动仪式上,京津冀三地文旅部门就自身旅游资源进行推介,北京市延庆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和河北
古玩,让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的潘家园名扬天下。上个世纪90年代,伴随着民间古玩、艺术品交易的兴起和活跃发展,潘家园旧货市场应运而生,迄今已有25年的历史,目前是集鉴赏收藏、文玩交易、文化交流、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文化市场。潘家园的古玩艺术品交易园区被确定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市场入选“全国十大古玩市场”、全国十大“跳蚤”市场,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阶层、不同信仰的游客在这里交融,数十位外国政
北京是歷史文化名城,而文化精髓的最重要体现方式之一就是那浩如烟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着北京文化的方方面面,既有精湛的手工技艺,优美的戏剧曲艺,也包括了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本专题介绍的 《北京果脯 百年技艺 匠心传承》 《北刘标本世家 传承创新皆融于艺》《孙式太极拳 拳与道合 尚武尚德》《山石韩 从中国山水到园林叠山技艺》《红都中山装 国之礼服》,都是北京市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一个好的耕者,他耕出的田,是一犁压着一犁,像黑色的波浪在翻滚;一个会做田的人,他挖出的土块,也是一锹压着一锹,像盖着小瓦的屋顶。这两种人令人心仪,可是我一直也没学会。不过,我在菜园里,把锹踩进土里,把泥土翻过来,也有一份快乐在。  已是4月天。5点来钟天已放亮,6点刚过太阳就出来了,进了菜园便有暖暖的感觉。你看,白菜、蚕豆、荠菜、豌豆、白萝卜,倾情绽放,姹紫嫣红,间有蜜蜂嗡嗡嘤嘤,其势颇似选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