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5月17日至30日,笔者有幸与江苏省部分名师名校长赴美高端研修班学员一起到美国研修。其间,我们主要是在加州理工大学波莫纳的延展学院参加培训,同时参观了小学到高中四所公立学校。时间不长,但心得和体会却很多。
一、教育大环境的整体优化十分重要
上课时,导师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案例:美国的一个女孩想买一顶旅游帐篷,假期出去旅游用。妈妈却不肯马上出钱给她买,而是与女儿约定:母女俩一起每天按比例来攒钱买,妈妈的比例是九,女儿的是一,假期到来之前买了帐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一味地顺从子女的意愿,要时刻注意在生活的琐事中让子女受教育,让他们懂得世事艰辛,学会自食其力。这可以算作是美国家庭教育的一个缩影了。导师还讲到一个案例:在美国,中小学生是不准饮酒的,直至满21岁后才可以饮酒。商店老板若卖酒给中小学生,则是违法行为,是要追究法律责任的。所以,整个社会都不准中小学生饮酒,就是在家里也得守规矩,绝不通融,否则家长也要受到法律追究的。再有,旅馆里吃早餐是不查点房卡或餐券的,商店里买的东西是可以在一两周内凭发票和商标等随时退换的,地铁站是不设查票卡子的……如果有人想占便宜,还真的有可能得逞,但是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就要在你的“个人信誉卡”上记一笔,降低你的信誉等级。也就是说,整个社会都在自觉地合力营造一种法制、责任、诚信、规矩的氛围和风气,而这则正是教育事业能够得以良性发展所需要的理想环境。
当下,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出现了不少弊端,尤其是“只认分数不育人”“学科教学全盘应试化,一切工作都要给中高考让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表里不一”等现象特别严重。这不能简单地归责于教育部门自身,还应该更多地考察并发现社会大环境中的种种弊端及其根源。如,信仰缺失、诚信危机、道德失范、良知迷失;权力、行业、职守、良知的金钱化;社会公民的劳动意识、民主意识、介入意识、职守意识、担当意识、博爱意识、奉献意识、公民意识、守法意识、生命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出现严重危机;全社会都在崇尚高分数、名牌大学上线率,都在几乎失去理智地唆使甚至逼迫孩子考高分数、上好大学、做人上人,而不大关心孩子的人格和人性的良好发育,等等。学校并非真空地带,这些弊端无疑也都在一天天污染着教育,就是想逃避几乎也不大可能。在这样的社会大气候下,一些学校严重忽视“全人教育”,急功近利地大搞特搞极端应试教育,只要高分数、不顾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致使很多中学生中信仰缺失、诚信危机、道德失范、良知迷失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似乎也不足为怪了。于是乎,有希望考上好大学的学生,其家长千宠百惯,百依百顺,只图孩子能取得高分数、考上好大学,将来做“人上人”。学校也是宠爱有加,什么事都迁就他们,什么好处都给他们,只图他们能够金榜题名,为学校添光彩——至于这样做会使一些学生长期一俊遮百丑,人性和人格发展如何扭曲、畸形,甚至成长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则几乎无人虑及。学习不够好的孩子,则家长不亲、学校不爱,或家长和学校都强逼着去他们去挤“独木桥”。这样一来,无论学习好坏,很多孩子最终就都成了不合格的“产品”。而这些不合格“产品”再流入社会,又在对社会环境的优化起到不良作用。可见,教育发展的大环境有多么重要。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讲,教育就是使学生获得人生历练,就是让学生在人格、精神、品质以及文化素养等有所积淀、发育和提升,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目前的教育大环境亟需改善甚至革新,而要切实做到这些,关键还在于所有社会成员身体力行,尤其是各级领导者要率先垂范。
二、教育是崇真尚实的事业
到美国培训研修这十几天,我还有一个很深的感受,那就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真与实。这期间,我们听了两位做过中学校长和州中小学教育总监的教授的课。他们的报告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真实。他们当初和现在就是这样做的,现在就原滋原味地与我们交流、分享。报告没有空洞的说教,更没有唬人的“高大上”理论,有的只是真实的案例和实事求是的分析、总结和反思。这期间,我们还在其中一位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三所学校。百闻不如一见,这几所学校都是在切实践行着“以人为本,尊重个性”的理念,都特别重视人本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甚至学生的课桌椅都是按有利于合作探究来摆放的。据导师讲,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就在写“第三次世界大战如何避免?”之类的学术报告了。学生都在自己查阅资料,分析总结,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教师只是引导、指导和帮助,具体如何学和做都是学生的事情。班级教室的墙壁上,处处是学生作品展示,彰显长处,分享成果,激励自信,拒绝自卑。从小学开始,美国的学校就都这么做,早已形成这样的意识、自觉和习惯,甚至早已积淀成了一种文化。死教死学死练,在美国的中小学校是没有“市场”的,也是无法存活下去的。
说实话,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改革理念的高度并不低于美国。每年我们“生产”的有关论文可谓不计其数,可谓举世第一。但是,我敢肯定地讲,很多论文都仅仅是躺卧在报刊里,神侃在嘴巴上,就是不能够落地生根。对此,很多人都表示无能为力,又都在一日甚于一日地狂想神吹——或者随大流、混时光。对此,我要说:扎实地向前迈一步,绝对胜过一万年的“白日梦”。教育是崇真尚实的事业,我们一定要实心实意、全心全意、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地向前迈好每一步。只有这样,我们教育改革事业、我们子孙后代才可能大有希望,我们的“中国梦”才能成真。
三、学知识一定要刨根底明用途
课上,一位教授曾讲过这样的几句话: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知识、原理等,一定要设法让学生明白这知识、原理都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在工农业生产中又都有什么用途。这使我不禁想起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只有教学生探究明白“为什么”,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怎么样”和“是什么”,才有可能真正学懂悟透,学会和会学,才有可能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且终身受用。只有学生真正学懂悟透了“为什么”,才有可能真正迈进知识的大门,进而真正乐学会学,学以致用,并长期坚持自主自觉地学习和探究,从而养成良好习惯,成为独立自主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我坚持了二十多年的“生活化语文教学”,其根本宗旨就在于此,教文立人的效果一直很看好。但是,再看看我们的极端应试化,大都仅仅是让学生死记住公式和原理来死练死考,甚至连一些理化实验都不做了(仅仅是教师讲实验,或是大屏幕播放实验,就是不肯给时间让学生动手做——尽管当今的实验设备较十几年至二十几前好多了,也充足多了!)学校、家长和教师要的都仅仅是纸上的分数,不问知识的根底,更不问其用途。这正如一些歌者,只是生硬地模仿别人唱,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唱、歌又是怎么创作出来的,他们从不去过问。其结果也很简单,那就是这样的歌者一辈子也不可能为这个世界创作出一首歌来,更不可能唱上一首自己创作的歌。我们的教育正在把每个学生都仅仅培养成这样的“歌者”。说实在话,这是在对学生、对社会、对民族的犯罪!这样的教育注定是死教育,这样教、练、考出来的人注定是那种永远都不能让知识和原理活在心里,更不晓得这知识和原理终有何用的“活死人”。这样的教育是祸害学生,危害民族,断送未来的。要彻底扭转这种危机局面,最关键的就是我们必须马上行动。
四、小班化应是教改获得实效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我们所参观的三所学校,无论小学还是高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小班化。这几所学校的班额一般都是二十左右个学生。班额小,师生互动的机会自然就多了,班级分组合作活动也就好搞了,因材施教、个别辅导的机率就高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可行性也随之增大了……不仅如此,因班额小,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也会更从容了,也容易见实效、出成果了,进而更容易激发起教师进行教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教育发展的形成良性循环。可见,小班化是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最佳出路,也应该是教改获得实效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讲到这里,有人可能又要拿“穷国办大教育”来说事。我要强调的是,我们的认识还远远没有到位,“一个羊是赶,俩羊也是放”的陈旧观念,在一些领导者的脑子里还根深蒂固。这无疑还严重阻滞着深化教育改革思路。故此,我要强烈呼吁:深化中小学教育改革,小班化才是最佳突破口。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中学)
一、教育大环境的整体优化十分重要
上课时,导师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案例:美国的一个女孩想买一顶旅游帐篷,假期出去旅游用。妈妈却不肯马上出钱给她买,而是与女儿约定:母女俩一起每天按比例来攒钱买,妈妈的比例是九,女儿的是一,假期到来之前买了帐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一味地顺从子女的意愿,要时刻注意在生活的琐事中让子女受教育,让他们懂得世事艰辛,学会自食其力。这可以算作是美国家庭教育的一个缩影了。导师还讲到一个案例:在美国,中小学生是不准饮酒的,直至满21岁后才可以饮酒。商店老板若卖酒给中小学生,则是违法行为,是要追究法律责任的。所以,整个社会都不准中小学生饮酒,就是在家里也得守规矩,绝不通融,否则家长也要受到法律追究的。再有,旅馆里吃早餐是不查点房卡或餐券的,商店里买的东西是可以在一两周内凭发票和商标等随时退换的,地铁站是不设查票卡子的……如果有人想占便宜,还真的有可能得逞,但是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就要在你的“个人信誉卡”上记一笔,降低你的信誉等级。也就是说,整个社会都在自觉地合力营造一种法制、责任、诚信、规矩的氛围和风气,而这则正是教育事业能够得以良性发展所需要的理想环境。
当下,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出现了不少弊端,尤其是“只认分数不育人”“学科教学全盘应试化,一切工作都要给中高考让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表里不一”等现象特别严重。这不能简单地归责于教育部门自身,还应该更多地考察并发现社会大环境中的种种弊端及其根源。如,信仰缺失、诚信危机、道德失范、良知迷失;权力、行业、职守、良知的金钱化;社会公民的劳动意识、民主意识、介入意识、职守意识、担当意识、博爱意识、奉献意识、公民意识、守法意识、生命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出现严重危机;全社会都在崇尚高分数、名牌大学上线率,都在几乎失去理智地唆使甚至逼迫孩子考高分数、上好大学、做人上人,而不大关心孩子的人格和人性的良好发育,等等。学校并非真空地带,这些弊端无疑也都在一天天污染着教育,就是想逃避几乎也不大可能。在这样的社会大气候下,一些学校严重忽视“全人教育”,急功近利地大搞特搞极端应试教育,只要高分数、不顾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致使很多中学生中信仰缺失、诚信危机、道德失范、良知迷失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似乎也不足为怪了。于是乎,有希望考上好大学的学生,其家长千宠百惯,百依百顺,只图孩子能取得高分数、考上好大学,将来做“人上人”。学校也是宠爱有加,什么事都迁就他们,什么好处都给他们,只图他们能够金榜题名,为学校添光彩——至于这样做会使一些学生长期一俊遮百丑,人性和人格发展如何扭曲、畸形,甚至成长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则几乎无人虑及。学习不够好的孩子,则家长不亲、学校不爱,或家长和学校都强逼着去他们去挤“独木桥”。这样一来,无论学习好坏,很多孩子最终就都成了不合格的“产品”。而这些不合格“产品”再流入社会,又在对社会环境的优化起到不良作用。可见,教育发展的大环境有多么重要。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讲,教育就是使学生获得人生历练,就是让学生在人格、精神、品质以及文化素养等有所积淀、发育和提升,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目前的教育大环境亟需改善甚至革新,而要切实做到这些,关键还在于所有社会成员身体力行,尤其是各级领导者要率先垂范。
二、教育是崇真尚实的事业
到美国培训研修这十几天,我还有一个很深的感受,那就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真与实。这期间,我们听了两位做过中学校长和州中小学教育总监的教授的课。他们的报告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真实。他们当初和现在就是这样做的,现在就原滋原味地与我们交流、分享。报告没有空洞的说教,更没有唬人的“高大上”理论,有的只是真实的案例和实事求是的分析、总结和反思。这期间,我们还在其中一位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三所学校。百闻不如一见,这几所学校都是在切实践行着“以人为本,尊重个性”的理念,都特别重视人本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甚至学生的课桌椅都是按有利于合作探究来摆放的。据导师讲,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就在写“第三次世界大战如何避免?”之类的学术报告了。学生都在自己查阅资料,分析总结,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教师只是引导、指导和帮助,具体如何学和做都是学生的事情。班级教室的墙壁上,处处是学生作品展示,彰显长处,分享成果,激励自信,拒绝自卑。从小学开始,美国的学校就都这么做,早已形成这样的意识、自觉和习惯,甚至早已积淀成了一种文化。死教死学死练,在美国的中小学校是没有“市场”的,也是无法存活下去的。
说实话,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改革理念的高度并不低于美国。每年我们“生产”的有关论文可谓不计其数,可谓举世第一。但是,我敢肯定地讲,很多论文都仅仅是躺卧在报刊里,神侃在嘴巴上,就是不能够落地生根。对此,很多人都表示无能为力,又都在一日甚于一日地狂想神吹——或者随大流、混时光。对此,我要说:扎实地向前迈一步,绝对胜过一万年的“白日梦”。教育是崇真尚实的事业,我们一定要实心实意、全心全意、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地向前迈好每一步。只有这样,我们教育改革事业、我们子孙后代才可能大有希望,我们的“中国梦”才能成真。
三、学知识一定要刨根底明用途
课上,一位教授曾讲过这样的几句话: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知识、原理等,一定要设法让学生明白这知识、原理都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在工农业生产中又都有什么用途。这使我不禁想起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只有教学生探究明白“为什么”,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怎么样”和“是什么”,才有可能真正学懂悟透,学会和会学,才有可能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且终身受用。只有学生真正学懂悟透了“为什么”,才有可能真正迈进知识的大门,进而真正乐学会学,学以致用,并长期坚持自主自觉地学习和探究,从而养成良好习惯,成为独立自主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我坚持了二十多年的“生活化语文教学”,其根本宗旨就在于此,教文立人的效果一直很看好。但是,再看看我们的极端应试化,大都仅仅是让学生死记住公式和原理来死练死考,甚至连一些理化实验都不做了(仅仅是教师讲实验,或是大屏幕播放实验,就是不肯给时间让学生动手做——尽管当今的实验设备较十几年至二十几前好多了,也充足多了!)学校、家长和教师要的都仅仅是纸上的分数,不问知识的根底,更不问其用途。这正如一些歌者,只是生硬地模仿别人唱,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唱、歌又是怎么创作出来的,他们从不去过问。其结果也很简单,那就是这样的歌者一辈子也不可能为这个世界创作出一首歌来,更不可能唱上一首自己创作的歌。我们的教育正在把每个学生都仅仅培养成这样的“歌者”。说实在话,这是在对学生、对社会、对民族的犯罪!这样的教育注定是死教育,这样教、练、考出来的人注定是那种永远都不能让知识和原理活在心里,更不晓得这知识和原理终有何用的“活死人”。这样的教育是祸害学生,危害民族,断送未来的。要彻底扭转这种危机局面,最关键的就是我们必须马上行动。
四、小班化应是教改获得实效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我们所参观的三所学校,无论小学还是高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小班化。这几所学校的班额一般都是二十左右个学生。班额小,师生互动的机会自然就多了,班级分组合作活动也就好搞了,因材施教、个别辅导的机率就高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可行性也随之增大了……不仅如此,因班额小,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也会更从容了,也容易见实效、出成果了,进而更容易激发起教师进行教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教育发展的形成良性循环。可见,小班化是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最佳出路,也应该是教改获得实效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讲到这里,有人可能又要拿“穷国办大教育”来说事。我要强调的是,我们的认识还远远没有到位,“一个羊是赶,俩羊也是放”的陈旧观念,在一些领导者的脑子里还根深蒂固。这无疑还严重阻滞着深化教育改革思路。故此,我要强烈呼吁:深化中小学教育改革,小班化才是最佳突破口。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