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课堂中引导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发现中学会“发现”。
关键词:设疑; 激趣; 启发; 诱导;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067-00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启蒙阶段,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我在沪科版初二物理第八章《密度》一节教学中,和同学教师一起精心设计并实施了探究式教学,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节课体现了教师设疑、激趣、学生解疑、尝试创新的教学思想,对促进教学思想的现代化、优化素质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设疑、激趣,让学生自主的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堂课的开始是通过一组趣味问题引入的:①同学们都知道,小轿车、火车的底盘都是用钢铁制造的,你能说出为什么用钢铁来做吗?②如果你的妈妈买了一枚戒指,但是不知道是否是纯金做的?你能帮她鉴定吗?或者出示一枚戒指,你知道是什么物质做的吗?这样引入课题,有助于创设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使学生感到惊讶、好奇,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在学生议论的基础上告诉学生:要想回答上述问题,得去研究组成这些物体的物质有什么特性?怎样研究呢?向学生提出问题:①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实心铁块,问哪一个铁块的质量较大?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跟体积之间有什么确定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大胆猜想,并在猜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怎样检验你的猜想是否正确?②再出示体积相等的实心铁块和铝块,问他们的质量相等吗?
上面两个问题给出以后,强烈的好奇心驱动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他们带着共同的疑问,开始思考、讨论、搜集信息,互相交流各自的观点和设想,有的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举证。
在对上面问题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考虑用实验的方法来加以研究。学生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实验器材,按照要求进行了实验探究。在试验中,对于测量固体的体积学生可能提出了与书上不同的讨论,然后给予具体指导,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脑-动口,产生了直觉、顿悟和灵感,导致了认识上的飞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
在学生实验后,选取一组学生汇报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由此引导学生由实验数据思考下列问题:①两个铁块的质量、体积是否相等?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等?②铁块的质量和体积有何关系?③铁块和水,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等?
在组织学生对问題讨论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总结得出:①同种物质所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即它的质量跟体积是成正比的。②不同物质所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相同的。
这一段教学,采用了学生自由的民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差异性原则,充分体验了探究式教学的过程,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实验研究、分析问题。这样的教学,气氛活跃,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而且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激趣、质疑的引起,解疑活动的展开,发现人类知识的获得过程,学生在“复试”人类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尝试创新、获得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启发、诱导,让学生在探究中创新
充分利用现代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中引导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发现中学会“发现”。在上面得出实验结论后,启发学生思考这个结论说明了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密度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回忆:速度的计算公式和单位是怎样得出来的?仿照这种方法类比出密度的公式和单位。包括课本中的想一想:1g/cm3= kg/m3,也是让学生从1m/s=km/h的推导中类比出来的。
物理课上学生懂得了第一个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第一个物理公式的导出和使用、第一次思维方法和技巧等,都是学生以后学习的基础,都是学生将来创新的“模型”。这种知识和方法上的迁移,是学生学习发展中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教师应该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去体验,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我们在教学中要珍惜它、利用它,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是能够学好的。
课本中的学会查密度表,我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及有关图表,并对课文和图表进行分析、归类,然后要求学生回答下列问题:①密度表中所示铜的密度是多少?水银的密度是多少?空气的密度是什么?②比较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密度,哪些物质的密度较大?③前面给出的两个应用问题你能解释和帮助妈妈鉴别吗?说出你的方法。
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加深了对密度概念的感性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对第三个小问题的回答,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这不仅锻炼了学生使用工具书和处理数据的能力,而且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
这节课上,注重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注重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体验,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师生之间的活动交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交往,学生与教材、学生与环境的交流。这种探究式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能得出多准确的结论,形成多高深的见解,但是它能够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教学中,如果我们都以此为己任,那么相信我们的教学就会更有趣味、情味、韵味,我们的课堂将会更生动活泼、充满活力。
关键词:设疑; 激趣; 启发; 诱导;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067-00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启蒙阶段,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我在沪科版初二物理第八章《密度》一节教学中,和同学教师一起精心设计并实施了探究式教学,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节课体现了教师设疑、激趣、学生解疑、尝试创新的教学思想,对促进教学思想的现代化、优化素质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设疑、激趣,让学生自主的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堂课的开始是通过一组趣味问题引入的:①同学们都知道,小轿车、火车的底盘都是用钢铁制造的,你能说出为什么用钢铁来做吗?②如果你的妈妈买了一枚戒指,但是不知道是否是纯金做的?你能帮她鉴定吗?或者出示一枚戒指,你知道是什么物质做的吗?这样引入课题,有助于创设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使学生感到惊讶、好奇,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在学生议论的基础上告诉学生:要想回答上述问题,得去研究组成这些物体的物质有什么特性?怎样研究呢?向学生提出问题:①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实心铁块,问哪一个铁块的质量较大?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跟体积之间有什么确定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大胆猜想,并在猜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怎样检验你的猜想是否正确?②再出示体积相等的实心铁块和铝块,问他们的质量相等吗?
上面两个问题给出以后,强烈的好奇心驱动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他们带着共同的疑问,开始思考、讨论、搜集信息,互相交流各自的观点和设想,有的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举证。
在对上面问题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考虑用实验的方法来加以研究。学生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实验器材,按照要求进行了实验探究。在试验中,对于测量固体的体积学生可能提出了与书上不同的讨论,然后给予具体指导,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脑-动口,产生了直觉、顿悟和灵感,导致了认识上的飞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
在学生实验后,选取一组学生汇报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由此引导学生由实验数据思考下列问题:①两个铁块的质量、体积是否相等?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等?②铁块的质量和体积有何关系?③铁块和水,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等?
在组织学生对问題讨论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总结得出:①同种物质所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即它的质量跟体积是成正比的。②不同物质所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相同的。
这一段教学,采用了学生自由的民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差异性原则,充分体验了探究式教学的过程,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实验研究、分析问题。这样的教学,气氛活跃,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而且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激趣、质疑的引起,解疑活动的展开,发现人类知识的获得过程,学生在“复试”人类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尝试创新、获得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启发、诱导,让学生在探究中创新
充分利用现代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中引导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发现中学会“发现”。在上面得出实验结论后,启发学生思考这个结论说明了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密度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回忆:速度的计算公式和单位是怎样得出来的?仿照这种方法类比出密度的公式和单位。包括课本中的想一想:1g/cm3= kg/m3,也是让学生从1m/s=km/h的推导中类比出来的。
物理课上学生懂得了第一个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第一个物理公式的导出和使用、第一次思维方法和技巧等,都是学生以后学习的基础,都是学生将来创新的“模型”。这种知识和方法上的迁移,是学生学习发展中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教师应该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去体验,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我们在教学中要珍惜它、利用它,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是能够学好的。
课本中的学会查密度表,我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及有关图表,并对课文和图表进行分析、归类,然后要求学生回答下列问题:①密度表中所示铜的密度是多少?水银的密度是多少?空气的密度是什么?②比较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密度,哪些物质的密度较大?③前面给出的两个应用问题你能解释和帮助妈妈鉴别吗?说出你的方法。
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加深了对密度概念的感性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对第三个小问题的回答,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这不仅锻炼了学生使用工具书和处理数据的能力,而且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
这节课上,注重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注重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体验,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师生之间的活动交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交往,学生与教材、学生与环境的交流。这种探究式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能得出多准确的结论,形成多高深的见解,但是它能够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教学中,如果我们都以此为己任,那么相信我们的教学就会更有趣味、情味、韵味,我们的课堂将会更生动活泼、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