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都认为小学语文课、英语课上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小学数学课则是无关紧要的。其实,这正是数学课的“软肋”。正是缺少了这些训练,使得我们的数学课,尤其是“家常”的数学课总给人以抽象甚至呆板的感觉。因此,在数学课上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是最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数学学习中的“读”
1.读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它是专家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读教材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发现疑难问题,掌握有关知识点。例如,教学“千以内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时,我先出示了一张“学校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表”,学生通过对表内各个数据的阅读,了解了各年级借书的本数和其他的一些信息。然后我问:“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马上提出了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借了多少本?”“二年级和一年级一共借了多少本?”……伴随着一连串的疑问,学生学习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浓厚了。数学阅读使学生质疑的能力逐步提高,思维的深刻性也随之得到进一步发展。
2.读书刊
除读教材外,学生应广泛阅读课外读物。数学课外阅读不仅能使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也能使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捕捉身边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的价值。因此,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订阅数学类的报刊,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看一些益智类的书籍,如趣味数学、巧思妙解、头脑奥林匹克等。
二、数学学习中的“听”
1.听教师上课
听教师上课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如果听课的方法不当,将直接影响听课效果,导致成绩下降。因此,课堂上专心听讲,是确保高效听课、取得佳绩的最关键的环节。听课时要全神贯注,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集中注意力紧跟教师的讲授思路,细听教师所讲的每一个重要细节,看教师对难点和疑点是怎样思考、分析、推断与处理的。
2.听同学发言
学生间的思想交流更能引起共鸣,从中可以了解其他同学学习数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有利于自己开阔思路、激发思考。如我在教学“素数和合数”时,我先出示要求:(1)必须用乘法;(2)限用自然数;(3)不能用“1”。接着我写“4=?”,学生答“ 4=3 1”。我摇头,用手指指要求。学生思考后提出“4=2×2”,我满意圢点点头,然后用同样的方式出示:6=2×3、8=2×4、9=3×3……接着我出示“3=?”,学生摇头写不出,于是我在3后写上“质数”?两字。最后我问:“你们发现了什么特点?”此时由于长时间的沉默,学生急于知道正确答案的欲望相当强烈,听得非常认真,我再及时归纳小结,得出素数和合数的概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数学学习中的“说”
1.说体会
学生通过“读”“听”,再让学生说体会,可以加深“读”“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可以说教材内容,也可以说数学课外读物上的内容概要,还可以说对老师上课、同学发言的看法,甚至说自己存在的疑问等。如在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时,学生通过自学,基本理解和掌握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识别。因此,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可从定义、边、角、对角线等几个方面,让学生上台讲解,然后教师再进行恰当的点评。这样可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有积极性,且能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说思路
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应在解题过程中重视解题思路的讲解,哪怕是错误的思路从中也能吸取经验教训,同时利于教师掌握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如要学生总结关于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学生在叙述时常常丢掉“平均”两字,这时可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黑板,上面画着几个圆,其中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另外的圆各分成不等的2份。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相同点与不同点,使学生认识到“分成若干份”与“平均分成若干份”的不同,然后让说错的学生重新叙述。这样,学生在组织语言的过程中,思维的条理性、准确性得到了训练。
四、数学学习中的“写”
1.写读后感
通过阅读教材以及课外读物的有关内容,把自己的感想或者内容概要写下来,不求面面俱到,只求日积月累,并把所看、所想汇编成一份高质量的数学小报(开学时评比)。这样既培养了兴趣,又提高了文字表达能力。
2.写小论文
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在讲了《爱迪生与阿普顿的故事》后,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听了这个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想法?今后你再遇到陌生问题会怎么想?请你把它写下来。”这其实就是一篇数学小论文。教师只要引导及时,注意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就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写作能力。
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说、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点拨。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才能让在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达到启迪思维、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目的。
(责编黄海)
一、数学学习中的“读”
1.读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它是专家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读教材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发现疑难问题,掌握有关知识点。例如,教学“千以内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时,我先出示了一张“学校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表”,学生通过对表内各个数据的阅读,了解了各年级借书的本数和其他的一些信息。然后我问:“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马上提出了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借了多少本?”“二年级和一年级一共借了多少本?”……伴随着一连串的疑问,学生学习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浓厚了。数学阅读使学生质疑的能力逐步提高,思维的深刻性也随之得到进一步发展。
2.读书刊
除读教材外,学生应广泛阅读课外读物。数学课外阅读不仅能使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也能使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捕捉身边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的价值。因此,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订阅数学类的报刊,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看一些益智类的书籍,如趣味数学、巧思妙解、头脑奥林匹克等。
二、数学学习中的“听”
1.听教师上课
听教师上课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如果听课的方法不当,将直接影响听课效果,导致成绩下降。因此,课堂上专心听讲,是确保高效听课、取得佳绩的最关键的环节。听课时要全神贯注,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集中注意力紧跟教师的讲授思路,细听教师所讲的每一个重要细节,看教师对难点和疑点是怎样思考、分析、推断与处理的。
2.听同学发言
学生间的思想交流更能引起共鸣,从中可以了解其他同学学习数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有利于自己开阔思路、激发思考。如我在教学“素数和合数”时,我先出示要求:(1)必须用乘法;(2)限用自然数;(3)不能用“1”。接着我写“4=?”,学生答“ 4=3 1”。我摇头,用手指指要求。学生思考后提出“4=2×2”,我满意圢点点头,然后用同样的方式出示:6=2×3、8=2×4、9=3×3……接着我出示“3=?”,学生摇头写不出,于是我在3后写上“质数”?两字。最后我问:“你们发现了什么特点?”此时由于长时间的沉默,学生急于知道正确答案的欲望相当强烈,听得非常认真,我再及时归纳小结,得出素数和合数的概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数学学习中的“说”
1.说体会
学生通过“读”“听”,再让学生说体会,可以加深“读”“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可以说教材内容,也可以说数学课外读物上的内容概要,还可以说对老师上课、同学发言的看法,甚至说自己存在的疑问等。如在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时,学生通过自学,基本理解和掌握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识别。因此,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可从定义、边、角、对角线等几个方面,让学生上台讲解,然后教师再进行恰当的点评。这样可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有积极性,且能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说思路
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应在解题过程中重视解题思路的讲解,哪怕是错误的思路从中也能吸取经验教训,同时利于教师掌握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如要学生总结关于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学生在叙述时常常丢掉“平均”两字,这时可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黑板,上面画着几个圆,其中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另外的圆各分成不等的2份。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相同点与不同点,使学生认识到“分成若干份”与“平均分成若干份”的不同,然后让说错的学生重新叙述。这样,学生在组织语言的过程中,思维的条理性、准确性得到了训练。
四、数学学习中的“写”
1.写读后感
通过阅读教材以及课外读物的有关内容,把自己的感想或者内容概要写下来,不求面面俱到,只求日积月累,并把所看、所想汇编成一份高质量的数学小报(开学时评比)。这样既培养了兴趣,又提高了文字表达能力。
2.写小论文
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在讲了《爱迪生与阿普顿的故事》后,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听了这个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想法?今后你再遇到陌生问题会怎么想?请你把它写下来。”这其实就是一篇数学小论文。教师只要引导及时,注意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就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写作能力。
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说、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点拨。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才能让在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达到启迪思维、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目的。
(责编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