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on0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高中师生对微写作的重视程度虽然高于以前,但是还没有提至应有的高度,教师对微写作的由头与载体——写作动机、寄托情思的承载物及表达形式缺乏足够地关注与深入地思考,教师常常是拍脑袋即兴布置微写作任务,学生则常是凭着臆想进行名副其实的微写作“创作”。这样的微写作是“伪”写作。
  下文是笔者的一次微写作教学设计,这次微写作是利用秋冬交替这一特定时节与纷飞的秋叶这一特定的景物作为由头与载体,让学生在落叶上进行微写作,学生对此情景比较熟悉,具有良好的写作动机、寄托情思的承载物及表达形式。
  一、设计思想
  寒来暑往,落木纷飞,为了引导学生自然地关注自己身边的时光流逝、生命衰荣,并配合苏教版必修二第一专题“珍爱生命”或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教学,设计一次微写作教学。
  二、教学过程
  (一)宣讲写作要求,布置微写作任务
  寒暑易节,秋去冬来,教室外落木萧萧下。屈原在九歌中云“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请大家选择一片落叶,在上面写一段话,可以写对联、绝句、小令、短的现代诗等,表达你由落叶而引发的情思。
  (二)批阅学生微写作作品
  (三)交流、讲评关于落木的微写作作品
  1.以选取银杏叶为载体的微写作作品进行例析,交流讨论此次微写作评价标准。
  (1)色:观落木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其颜色。
  落木的色彩以黄色、红色居多。古诗云:“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色彩的艺术,我们会想到绘画。色分冷暖,且有一色的象征意义,即便是水墨也有浓淡干湿之分。多数同学选择的叶子色彩都很普通,唯有朱文婷、俞斌同学为上:保留青春,情思为体,色彩为用。
  (2)形:一羽落木,直观的印象是其外绿叶柄所形成的线条,形状线条,形状线条的艺术,我们会想到书法,线条的曲直、粗细、长短、软硬,似都能折射出某种特性。叶子的线条形状因而百态千姿,粗犷泼辣,有的豪放,细弱柔媚,各显其妙。当然这是大众的共识。比如粗直——坚定,细曲——柔弱,不可随意更改,生有黛玉罥烟眉的女子忽狂作河东狮吼,让人难以接受。万娇娇、尹婧、陈楚仪同学的叶形很好。
  (3)态:姿态。秋叶静静地夹在我们的本子中,介于雕塑与绘画之间,2.5维空间,其形象单纯,较难有复杂的表现。我们可以力求鲜明生动,高度概括化,寓意化;可以追求静中有动,静止的叶子有动态美。温克尔曼曾言:审美特征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静态的崇高美。
  (4)章:借鉴书法篆刻章的章法。方寸之间有大境界,落木在本子中的位置有讲究,其上下左右留多少距离,留红空白。
  (5)文:叶子的配文是我们这次微写作训练的核心内容。佩文与叶子的“色”、“形”、“态”、“章”相呼应,二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配文的魅力就在于可以用语言写出“色”、“形”、“态”、“章”背后的画、书、印、雕塑之美且更增一层妙境。当然,配文所难至者,可以借助形象补白。
  本次作文要求更高,因叶空间有限力求语言洗练。七言不若五言,五言不若四言,四言……当然不可不言。文是点睛,文是引子,文是结语。
  2.分类讲评
  (1)具有本土特点(南京)的叶子:法国梧桐。
  ①配文:地域特点要有反映。
  形态:法国梧桐的叶子比较阔大,形若火炬。可以求同,也可刻意求异。
  (2)具有中华历史文化背景的大中华叶子
  重配文(叶“凡”而配文奇)。
  (3)具有时代气息的叶子(引入种)
  (4)复叶、多叶
  可用宋人画李广射虎以求动态。
  (5)活叶(行为艺术)
  空白叶子。
  (6)画叶
  3.结语引导。
  形象——抽象
  囊括万殊,裁成一相,因文生命。
  (四)作业:改进己作。
  新闻的“由头”可以使旧闻出新,微写作的“由头”可以强化、增加微写作的效应。微写作的“由头”是微写作的源起、动机。源起、动机有两类端点:一类是与教师的阶段性写作目标、学生的微写作水平直接相关,另一类是与学生的写作需要(写作愿望)、写作自我要求、写作的兴趣直接相关。前者是理性的,后者是感性的,二者相辅相成。教师在研究微写作的源起、动机时不可仅从阶段性写作目标出发,或仅兼顾到学生的微写作水平,而相对忽视了学生的写作需要(愿望)、写作自我要求、写作的兴趣以及学生达成微写作要求的可能性。微写作的源起、动机最好能结合上述两类。
  载体是寄托情思的承载物及表达形式,大致也可以分为两类:具象载体、抽象载体。具象载体指人物、景物、事件等可见、可闻、可触的写作对象。抽象载体指情感、思想、价值观念等纯内在理念。
  由头(载体)因其表达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具体呈现方式:议论性微写作的由头(载体)可以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限的各种小问题。小问题可以是文学评论类,比如对某一篇文章的标题、语言风格、思想内容的某一方面、某一种表现手法的运用的评价、认识等;也可以是时事评论类,比如对农民诗人的看法;还可以是体验性语文实践活动类,比如自己所在地区行道树要不要引入外来种;还可以是对人生、世相的小思考。描写类、抒情类微写作的由头(载体)可以是:描写山川江河、一叶一花,人物一笑一颦一言,抒发赞美、悲悯之情。叙事类微写作的由头(载体)可以概述全貌或截取事件的一个环节叙述。
  由头的两类端点、载体的两类形式中更接近学生写作兴趣生发、运作的部分才是真正的由头、载体,这样的写作才能称之为真写作。真写作设计由头(载体)因而要考虑如下原则:
  一、近与远结合
  “近”指设计微写作的由头(载体)要与学生的现有现实生活空间紧密相关,学生对之十分熟悉或至少比较熟悉,有切身体验,可以生成自己的认识。这种状况下的微写作的由头即自然建立起来的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与作文之间的桥梁。学生看到微写作的由头便自然联想起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进而凭借熟知的生活生成写作的充分源起、饱满的动机以至可以更好地推动微写作的生发。许多时候,学生在缺乏联想熟悉生活的由头的情况下会缺乏微写作的源动力与写作的热情。前面的在落叶上进行微写作可以让学生自然地走进自己熟悉的生活,而且这种身边的景物可谓司空见惯,动笔写作可以引发学生对熟悉生活的再度观察、二度思考,有一些学生可以达到艺术加工的层次,“作文大多源于儿童生活的触发”[1],高中生写作亦如此。2015年北京卷三题微写作:其一、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推荐名著中的章节或片段供课上研读。你选择哪部著作中的哪个章节或片段?请用一句话表述推荐内容,并简要陈述理由。其二、乱涂乱贴、违禁吸烟、赛场京骂等不文明的现象,与首都形象极不相称。请针对社会上的某一种不文明现象,拟一条劝说短信。这两题的由头(载体)都与学生的现有现实生活紧密相关。   微写作的由头(载体)虽然“近”胜于“远”,但是“远”不可弃。总是以学生身边事件、事理、景物为由头(载体)会导致学生视野产生局限性,适当地以学生不甚熟悉的事件、事理、景物为由头(载体)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适度的“远”有可能更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微写作固然“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仅能写“近”,写身边的小事,可以由“近”及远,可起笔于近,收笔于远。“近”是贴近学生生活,远是对学生生活的补充。北京市海淀区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中“学校为‘节水宣传月’”的微写作题可以由近及远。
  二、新与旧交织
  以时事为微写作由头(载体)的原材料极易引发学生对广阔的天下、“鲜活”的社会生活的关注与探究,与时俱进,时代感,获取了解最新科技知识,从最新人文知识获取鲜活的人生经验,以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对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中外文化现象作出分析和解释”,“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2]。许多语文教师能够让学生写源于新闻的短评,这样的微写作具有很好地由头(载体);如果让学生写大量的关于历史的短文,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是“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其实时事短评与政治学科关联,历史短文与历史学科关联,语文教师大可不必这样小器,更何况历史是曾经的时事,我们更没有理由接受时事短评而忌讳历史短章了。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中学生所感兴趣的某一点为由头(载体)既可以有利于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社会人生,也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新与旧交织可不断生成微写作的源起、动机及合适的承载物、表达形式。
  微写作动机与学习动机有相似点,有相关性,有交集。“远景性学习动机与长远学习目标相联系……近景性学习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联系的的动机,表现为对学习内容或学习活动的直接兴趣”[3]微写作的动机也可分为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以学生的现有现实生活、“鲜活”的时事为微写作的由头是近景性动机;以学生不甚熟悉的远方的事件、事理、景物为由头,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中学生所感兴趣的某一点为由头是远景性动机。“近与远结合”、“新与旧交织”使微写作的动机既具有近景性,也具有远景性。
  三、写作训练与阅读生活联系
  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对“形态”与“质类”均有限的生活的观察、体验更有限。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与学生的阅读生活相联系是设计微写作的由头(载体)的一条捷径。“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拓宽阅读面和写作视野,读中悟写,以写化读”[4]一方面,阅读经验可以为学生提供微写作支撑,提供兴趣点,生成写作动机;另一方面,微写作可以促使学生对阅读文本重新关照,内化阅读内容,形成写作能力,滋养语文素质。
  设计微写作的由头(载体)还要有利于、促进、推动“我”的创造参与。以活动为微写作的由头,以体验为微写作的载体,让学生自我发现进而体验到自我实现的愉悦。
  微写作的由头与载体可以理解为在学生的写作与生活之间的自然联系,它贴近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我国作文教学具有关注学生生活与写作之间关联的传统,“民国作文教学注意避免儿童与生活的隔离,引导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在亲身的感受中触发写作新味。”[5]即便写作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间离,却因之可以更贴近学生的理想或引导学生自觉地关注现实生活与未知生活或知识世界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探究未知和更新自我精神世界的兴趣,把这一过程用书面语言呈现或实现便是作文。
  参考文献:
  [1]陈素冰,田良臣.民国作文教学儿童立场初探[J]. 语文建设,2014,(11).
  [2]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S].
  [3]钟毅平,刘志军.教育心理学[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107-108.
  [4]赵道夫,叶荣滨.高中随笔生态写作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4,(12).
  [5]陈素冰,田良臣.民国作文教学儿童立场初探[J]. 语文建设,2014,(11).
  张国彦,教师,现居江苏南京。
其他文献
高考作文中,考生要在一小时左右完成从审题立意到谋篇成文的全过程,其难度之高在所难免。而就写作流程中的“变”与“不变”两个维度来看,命题是动态变化的,这就注定了审题立意的可变性,成文亦然;惟有结构是几乎恒定的,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变性。有鉴于此,不变的结构恰是考生可以在考前充分准备与强化训练,并带进考场进行套用或者变通使用的法宝。当然,在众多高考作文结构模式中,以分论点进行呈现是最实用的构建方式之一,
《把栏杆拍遍》是现代作家梁衡的代表作之一,现收录于苏教版高二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活生生的这一个”这一主题单元。文本塑造了一位叱咤风云而又命途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了辛弃疾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与一般写人散文相比,本文除了篇幅较长之外,它还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它是一篇充满阳刚之气的人物评传体散文,表达上兼具抒情与议论之美;其次,它写的是历史人物而非日常生活中的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四个方面的价值判断中,“深刻”处于首位。“深刻”分为两类:一类是结论性深刻,另一类是过程性深刻,就是能通过逻辑推理、多角度思维,有条理有层次地证明观点的合理性与正确性[1]。“过程性深刻”离不开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人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类型反映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论证的起点,是思维的基石,离开概念就难以完成命题
长期以来,我们对写作缺乏科学的认识,对学生思想认识形成的过程缺乏科学的研究,写作教学大都停留在一般写法的指导上,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的培养,没能让学生内在情感和认识活跃起来,学生作文只能是闭门造车、无病呻吟,写作沦落成被逼无奈的交差,这样的写作与写作的本质背道而驰。作文教学要想获得较大的成效,必须遵循写作的本质规律,从根本上改革。  一、从写作的本质反思作文教学现状  《诗大序》中记载:“诗
2016年12月1日,我去浙江长兴县煤山中学,给初二学生教学张岱的名篇《湖心亭看雪》。教这一课,我是极惶恐的。   《湖心亭看雪》自是扑面雪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读来仿佛深深吸入一口冰凉的新鲜空气,沁人心脾。寥寥数语,又是何等空灵之笔,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悠远脱俗。每次读这篇小品文,都被张岱这清新清灵的白描笔
《老王》是苏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底层的光芒”中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先生。从散文解读的角度来说,本文应该突出作者的写作情感意图,而不是突出来自底层的老王身上的光芒。这应是编者无意犯的错误,导致不少老师在教学本文时只注重解读老王的人物形象特点。实际上,如果解读者能关注文本语言使用者所隐藏的意图、社会背景、心理状态、言语行为和情感交流等的语用体验,就能避免这种误读,进而实现对文本
专题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根据某种共通的知识与能力要求组成教学模块,然后进行主题式的教学。专题教学要求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有助于克服教材缺少体系、知识零散的缺点。对于古典诗词的意象教学来说,碎片化是不可忽视的现象。教师分析每一首诗词,都会分析具体的意象,但往往不能将“共通意象”前后勾连,形成“意象群”或“意象链”。学生对“这一首”诗词的意象理解深刻,但换一种语境,对新意象的理解又出现了困惑
师:杜甫诗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高度赞美盛唐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卓然不群的艺术才华。在中唐,同样以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写出“泣鬼神”之作的,还有一位李姓诗人,同学们知道是谁吗?   生:李贺。   师:是的。你对李贺了解多少?能给同学们简单说一下吗?   生:李贺,字长吉,陇西成纪人,是唐宗室郑王的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彻底衰落了。李贺少年时作诗便崭露头角,21岁时他参加河南府试,成绩优异,被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当然,经过岁月的不断涤荡与冲刷,有些观点已经失去它鲜活的意义了,自然被扔进历史的垃圾桶了。但赋予新内涵的“心存敬畏”,将永远不会失去它应有的光彩。其实,如果没有敬畏之心,不仅远离了神圣,同时也会靠近罪恶;如果没有敬畏之心,不仅会使自己肆无忌惮,更会让社会规则形同虚设,甚至会让良好的秩序轰然崩溃。  作为以“
在文体教学中,散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一直是大家探讨的问题。面对文本,既要教“作者”,又要教“读者”,再加上散文的相对自由性,于是散文教学往往陷入“文本”“作者”“读者”的灰色三角而难以自拔。长期以来,影响中学现代散文教学最主要的理论观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这一观点的提出者肖云儒近期发表文章《“形散而神不散”的当初、当年和现在》,提出“在散文写作蓬勃发展的今天,这一切都过去了,‘形散神不散’说完成了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