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设置了课程的“三维目标”,这意味着高中历史仅靠“背一背”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过去。课程目标要求学生不但要“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还要“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
这就要求教师要摒弃旧的教学手段,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其以正确、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对待已存在的事实和待实现的人生理想。
一、高中历史教学现存问题分析与调查
1.资料研究。
学术界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颇多,多为探讨历史教学的新方法,其中也有文章涉及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及问题研究,如许明华的《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文章指出,目前,高中历史学科课程设置、教学目标体系设置、教材编写、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
2.个案调查研究。
笔者对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中学高一、高二年级的历史课进行为期一年的调查,通过访谈,听课,查看课表、教学计划等形式,对目前高中历史课进行总结。历史课作为人文社科类课程、高考文科的考试课程,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根据教学计划给予相应的学时——每周3个学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笔者通过谈话了解目前学生对于历史课的学习态度是:高一年级某班52个学生,90%以上的学生表示对历史或者历史课“很喜欢”,但40%的学生对“历史课需要死记硬背”而感到望而却步;高二文科某班56个学生,89%的学生认为自己“擅长通过背诵的形式掌握历史知识及考试点”,只有个别同学能认识到历史观。
而纵观教师的教学,仍然以围绕考试重难点开展,采取“知识大满贯”的传统教学方式而忽略教学中的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的培养,甚至有些教师以学生最终掌握多少知识点为教学目的。
通过以上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历史或历史课的兴趣浓厚,学习热情高,但对学习目标较为模糊,而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学生对学科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总之,目前高中历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历史课教学目标设置出现偏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目标”,而忽略“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2)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陈旧老套,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3)教师教学观念亟待转变,历史教学不应只以灌输知识为目的。
二、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对策探究
1.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历史观的培养。
首先,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更应注重学生历史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命运联系到一起,提升精神境界,从而严格要求自己,为贡献社会、报效祖国做好知识储备和思想准备。其次,使学生明白树立历史观的重要性。解决好思想问题,方能使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前进。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讲故事、说典故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也可通过播放历史纪录片,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危机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的情感与所学知识相结合,达到知识内化的效果,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2.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
打破“黑板 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历史教学内容变得形象、有趣、可视、可听。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同时,学校或班级可成立历史学习兴趣小组,紧紧围绕课堂所学内容,利用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推送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另外,历史课可以“生活化”。赵彦芳在《浅析新课标下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一文中指出,将历史知识的讲解尽量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避免历史教学出现空洞、苍白的现象……笔者认为,在历史课堂中,将教学内容与历史,或时下发生的事件结合起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建立牢固的知识系统。
3.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家国情怀。
严格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课程设置目标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实现情感目标,使学生在知晓、正视历史的前提下,懂得明辨是非。这样,既能使学生在灿烂的光辉史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屈辱史中感受民族危机感,从而以史为鉴,奋发向上,又能使学生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中学会思考,以一颗理智成熟的心关心时事,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理性爱国。
4.完善师资力量,做好专业、系统教学。
各地方教育部门、各学校应组织统一培训,邀请相关专家做指导,或组织相关教学技能大赛,学习、分享好的教学方法,将“直观演示、生动讲解”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发挥到极致,同时,强调“历史观”“家国情怀”,使教学过程充满魅力,既使学生掌握知识点,又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勤于思考,以史为鉴,慎独其身,不断完善自我,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高中历史教学对于提升学生个体民族凝聚力有着至关重要的現实意义。一方面能教会学生正视历史,使其用知识武装自己,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立场;另一方面,民族发展需要懂得思考、勤于思考的青年做后备,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时代,在价值多元化的当今社会,青年学生需要以史为鉴,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在新课改背景下,改变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历史教学的陈旧理念和模式,我们要与时俱进,根据教学实际做出相应改进和调整,使历史教学充分发挥教育作用,切实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和家国情怀。
这就要求教师要摒弃旧的教学手段,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其以正确、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对待已存在的事实和待实现的人生理想。
一、高中历史教学现存问题分析与调查
1.资料研究。
学术界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颇多,多为探讨历史教学的新方法,其中也有文章涉及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及问题研究,如许明华的《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文章指出,目前,高中历史学科课程设置、教学目标体系设置、教材编写、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
2.个案调查研究。
笔者对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中学高一、高二年级的历史课进行为期一年的调查,通过访谈,听课,查看课表、教学计划等形式,对目前高中历史课进行总结。历史课作为人文社科类课程、高考文科的考试课程,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根据教学计划给予相应的学时——每周3个学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笔者通过谈话了解目前学生对于历史课的学习态度是:高一年级某班52个学生,90%以上的学生表示对历史或者历史课“很喜欢”,但40%的学生对“历史课需要死记硬背”而感到望而却步;高二文科某班56个学生,89%的学生认为自己“擅长通过背诵的形式掌握历史知识及考试点”,只有个别同学能认识到历史观。
而纵观教师的教学,仍然以围绕考试重难点开展,采取“知识大满贯”的传统教学方式而忽略教学中的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的培养,甚至有些教师以学生最终掌握多少知识点为教学目的。
通过以上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历史或历史课的兴趣浓厚,学习热情高,但对学习目标较为模糊,而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学生对学科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总之,目前高中历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历史课教学目标设置出现偏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目标”,而忽略“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2)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陈旧老套,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3)教师教学观念亟待转变,历史教学不应只以灌输知识为目的。
二、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对策探究
1.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历史观的培养。
首先,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更应注重学生历史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命运联系到一起,提升精神境界,从而严格要求自己,为贡献社会、报效祖国做好知识储备和思想准备。其次,使学生明白树立历史观的重要性。解决好思想问题,方能使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前进。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讲故事、说典故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也可通过播放历史纪录片,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危机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的情感与所学知识相结合,达到知识内化的效果,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2.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
打破“黑板 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历史教学内容变得形象、有趣、可视、可听。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同时,学校或班级可成立历史学习兴趣小组,紧紧围绕课堂所学内容,利用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推送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另外,历史课可以“生活化”。赵彦芳在《浅析新课标下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一文中指出,将历史知识的讲解尽量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避免历史教学出现空洞、苍白的现象……笔者认为,在历史课堂中,将教学内容与历史,或时下发生的事件结合起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建立牢固的知识系统。
3.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家国情怀。
严格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课程设置目标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实现情感目标,使学生在知晓、正视历史的前提下,懂得明辨是非。这样,既能使学生在灿烂的光辉史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屈辱史中感受民族危机感,从而以史为鉴,奋发向上,又能使学生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中学会思考,以一颗理智成熟的心关心时事,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理性爱国。
4.完善师资力量,做好专业、系统教学。
各地方教育部门、各学校应组织统一培训,邀请相关专家做指导,或组织相关教学技能大赛,学习、分享好的教学方法,将“直观演示、生动讲解”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发挥到极致,同时,强调“历史观”“家国情怀”,使教学过程充满魅力,既使学生掌握知识点,又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勤于思考,以史为鉴,慎独其身,不断完善自我,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高中历史教学对于提升学生个体民族凝聚力有着至关重要的現实意义。一方面能教会学生正视历史,使其用知识武装自己,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立场;另一方面,民族发展需要懂得思考、勤于思考的青年做后备,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时代,在价值多元化的当今社会,青年学生需要以史为鉴,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在新课改背景下,改变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历史教学的陈旧理念和模式,我们要与时俱进,根据教学实际做出相应改进和调整,使历史教学充分发挥教育作用,切实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