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与“不变”的选择与坚持

来源 :银行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10月19日,北京农村商業银行宣告成立。这种变多级法人治理结构为一级法人治理结构,变合作制为股份制的模式,变的是体制机制,不变的是服务“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贯宗旨,是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一次全新的探索。与大多数创新相同,组建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的这种农信社改革模式在倍受赞扬的同时也遭到了不少置疑,这些置疑源于对这样一个困惑:农村商业银行究竟能否从体制、机制、业务上从原来的农村信用社脱胎换骨,实现质的跨越,从而避免使改革仅仅流于形式。
  
  改制谋“变”
  
  2005年以前,时任深圳商业银行行长的金维虹过着还算轻松的日子,1999年来到这家银行,他经历了深圳商业银行起步、发展、壮大的全过程。在全国一百多家城市商业银行中,深圳商行资金规模、资产质量、经营管理水平均位居前列,在深圳这块金融竞争颇为激烈的土地上,已站稳脚跟。直到今天,金维虹还将他从深圳商行“转战”至北京农村商业银行比作一次冒险,当他放弃在深圳驾轻就熟的工作来到北京筹备北京农村商业银行时,他发现他所面对的这个银行尽管将要拥有渴望已久的商业银行的名头,却在体制架构、业务经营、管理基础、不良资产、员工队伍等各方面存在着比他想象中要多得多的问题。但是作为首家获批成立的省级农村商业银行,成立后的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其成败不仅关乎自身,还关系到未来监管当局对于成立农村商业银行这种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的评价。因此,金维虹深深认识到,改革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而要实现体制改革的成功和业务发展上台阶的双重目标,就必须要有超常的思路、超常的手段。
  智慧加苦干,实现了一年大变。2006年10月19日,在北京农村商业银行成立周年纪念大会上,金维虹为所有关心北京农商行以及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人们交出了一份颇令人满意的答卷。截至2006年9月末,北京农商行经营规模高速增长,总资产达1525.5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存款余额为1290亿元,贷款余额为680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8%和22%;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累计发卡198万张,实现银行卡交易额38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38%和147%,中间业务手续费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26%;不良贷款指标持续“双降”,按照贷款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余额比去年同期下降22.56亿元,不良贷款率比去年同期下降6.97个百分点;利润水平大幅提升,实现经营利润13.3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4亿元,增长33.7%;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专项准备余额3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2.9%,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分别较去年同期上升23.7和61.6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9.4%;资金债券业务跨上新台阶,债券累计交易量突破1万亿元,在全国债券交易市场综合排名第九位。
  上面这一连串代表业绩提升的数字背后是北京农村商业银行体制的变革、机制的转换、制度的完善、人员队伍的优化、定位的明确、经营手段的市场化、管理方式的科学化和创新的全面化。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北京农商行完成了上述多项复杂工作,但方法却很简单:就是“变”与“不变”的选择与坚持。
  
  “变”中建制
  
  在北京农商行成立的一年时间里,“变”字始终贯穿其方方面面,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上,北京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特色就在于“变”多级法人为统一法人,而这种变化只是“形”变,要实现符合现代股份制银行要求的“神”变,还有很多路要走,为此,北京农商行成立后就开始对内部进行改革、改制、改造。用金维虹的话说,北京农商行需要进行一次“大手术”。
  从农村信用社过渡到农村商业银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首先要改革的就是公司治理。结合自身服务于“农”的特点,北京农商行完善了董事会、监事会结构,增补了职工董事和农民董事;建立了8个专业决策委员会,重要业务由专家按照工作程序民主决策;在多级法人向统一法人的改革中,强化统一法人机制,建立授权机制,重要人事、业务工作由总行集中决策。
  早在深圳商行的时候,金维虹就以“企业全成本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称道于业内,被誉为中国商业银行全成本管理首创者。此外,他还率先提出打造“品牌银行”的发展战略。来到北京农村商业银行以后,金维虹在企业成本绩效管理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又有了一个新的施展空间。在金维虹看来,改制前的市联社类似行业管理机构,基本不做经营,农信社系统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各分支机构的经营状况也参差不齐。因此,必须建立一个系统的经营指标及考核评价体系。针对北京农商行增长方式落后、业务发展缓慢和网点竞争力低等特点,他很快研究出了一套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并以此为基础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改革。为打破以往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随意性强、“大锅饭”等问题,金维虹在筹建北京农商行时就考虑对收入分配进行改革。经过对北京农村信用社系统收入状况的调查,北京农商行的收入分配改革以绩效考核为基础,将员工的收入分为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绩效工资与业绩挂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得员工产生了积极向上的动力,强化了竞争意识,工作热情空前高涨。这也是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在成立一年的时间里,尽管得大量精力投入改制工作,仍取得不俗的业绩的保障。
  以绩效考核为基础,北京农商行的用人机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行了全员竞聘上岗,以业绩、学历、考核等因素为标准,对全行工作岗位进行调整。成立后的岗位调整使得行内各管理层有224人降职,124人不再担任管理职务,两者相加占管理层的50%以上。当然与此相对应的是能者居其位,提拔了一批青年员工,引进了一批高管人员。目前北京农商行还有一些部门主管的职位空缺着,体现着宁缺勿滥的用人原则,基本实现了以业绩、能力定岗位、定薪酬,“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已经形成。
  转变公司治理、转变收入分配以及用人机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转变作用于经营管理,作用于业务发展。北京农商行成立后,全面推进经营理念、经营机制、经营模式、经营作风、经营标准“五个转变”,使业务发展实现由“自然型”向“自然型+市场型”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营业时间,改善服务方式以满足市场需求;建立信贷“绿色通道”,提高决策效率;加大市场营销力度,进一步拓展了业务发展空间;实施扁平化和等级行管理,将原来由总行直接管理的15个管辖支行、直属支行拆分为32个,将支行划分为10个等级,以便在行内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全面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
  在北京农村商业银行一系列的变革中,制度创新也值得称道。筹备成立至今,北京农商行完成各项业务和管理制度总计逾300项,将这些制度装订成书足有厚厚的三大本,计100多万字。这些制度包括公司治理规范,专家委员会决策制度,办公程序和会议制度,人才引进和员工管理岗位竞聘上岗制度,支行考核、部门考核、员工考核和员工培训制度,财务管理和结算制度,资金管理和信贷授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及资产处置管理制度,内部控制、风险防范、稽核检查制度,科技信息管理和安全保卫制度等等。对于一个成立仅一年、管理基础并非深厚的农村商业银行,这样的变化的确令人刮目。
  
  融“变”于“不变”
  
  如今,“变”已经渗透到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的方方面面。谈及北京农商行这一年的变化,不论是作为领头人的行长金维虹,还是基层的普通员工,都有很多话要说,有很多例子可以列举。但是,如金维虹所说,北京农商行诸多的“变”其实为的是一个“不变”,对这个“不变”的描述相对于“变”要简单的多:“立足城乡、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的市场定位没有变。
  北京農商行成立以后,作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着艰难选择:一是涉农业务效益低,如果按照商业银行效益性原则,要不要减少支农业务;二是财政、税务等部门取消了原农信社可享受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可用资金和利润受到重大影响,要不要将农村业务转向城市。在这一对自身未来发展影响重大的选择面前,北京农商行决心同时承担起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角色。既然北京农商行有一个“农”字,那么在经营中就要做出“农”字特色,努力将自身商业化经营与政策性支农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北京农商行制定出台一系列支农政策措施,在对“三农”贷款项目的扶持上,始终坚持项目选择优先、资金安排优先、贷款发放优先、贷款条件放宽,积极稳妥地寻求多种贷款方式,扶持北京的“三农”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同时在内部建立支持服务“三农”的考核激励机制,引导支行加大支农力度。截至2006年9月份,北京农商行涉农贷款余额377亿元,占该行全部贷款余额的56%;在京郊农村的农业贷款中,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占54%,涉农贷款占全市银行业涉农贷款的70%,农户贷款占全市银行业农户贷款的100%。
  坚持“不变”,使北京农商行实现了政策性支农和自身效益最大化的有机统一。然而,身处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中间,北京农商行也遭遇到了来自政策面的诸多尴尬。
  2006年5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延长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有关税收政策期限的通知》,规定试点省(市、区)辖内农村信用社享受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期限可继续延长3年,但农村商业银行将不再享受此项政策优惠。事实上,此时一些成立不久的农村商业银行的体制与机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新机制的运行尚处于起步阶段,抗风险能力还较弱,还需要税收优惠政策巩固改革成果,消化历史形成的巨额不良资产。
  受长达54年的历史因素的影响,北京市农村信用社系统形成的巨额不良资产在短期内难以全部消化,改制后北京农商行不良资产包袱仍然很沉重。虽然其在改革中通过24.2亿元央行票据的置换、2.52亿元市政府专项扶持资金的到位以及自身的努力清收、转化,降低了不良贷款,但不良资产风险的压力依然较大。特别是该行目前仍有1941个、标的达54.1亿元的诉讼案件仍难结案。可见,作为目前北京地区专业的农村金融机构,承担着首都新农村建设的绝大部分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北京农商行尽管目前的发展态势良好,但受长期历史因素影响,要成为一家有实力的商业银行至少还需要一段时间。而在这个过程中,税收和解决不良资产处置等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协调与支持。
  “变”需要魄力,“不变”需要自信。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的“变”还要持续下去,要达到处“变”不惊,在“变”中达到“不变”的境界仍须假以时日,但人们有理由予以期待。
其他文献
在对全球经济环境作出判断的基础上,《经济学人》为2007年世界主要行业——农业、汽车、消费品、电子商务、能源、金融服务、食品与饮料、医疗保健、信息技术、原材料、电信、旅行和旅游等行业的运行态势作观测。    商业环境    经济学人信息部预测2007年全球GDP增长率(购买力平价,即PPP基础上)为4.7%,较2006年的5.3%有所下滑(图1)。增长的地区主要在中国和印度,下滑的力量主要是许多富
期刊
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已出现了很多常常被国外研究者冠之以“世界之谜”称号的怪现象,例如:连续29年GDP年增长率世界第一记录的创造;地方政府罕见的投资和建设热情;人均收入仍然很低水准上生成了世界数一数二的城乡居民高储蓄率;每年货币供给的高速增长和近20年来的相对稳定的CPI指数;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和地区发展速度差异和超稳定的社会政治结构,如此等等。最近,在有关中国经济的“世界之谜”中似乎
期刊
通过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降低准入门槛,强化监管约束,加大政策支持,尽快使农村地区形成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以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致力改变农村金融现状    《银行家》: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期刊
知识分子的“道”与“眼”    知识分子之名虽短,然其实却长,古有所谓“士大夫”、“劳心者”,便是我们今天所谓的知识分子。然对其名我们虽耳熟,对其实却未必能详。如今早已不是那“学在官府”的时代,各大学院广开门路,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就业单位对学历的无理要求,造成人们对大学的盲目崇拜,农民两眼一抹黑,只知道让孩子上了大学就算是抓住了铁饭碗;富商大贾附庸风雅,做了经济贵族还不算,还觊觎那精神贵族的
期刊
2006年是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纵深发展的一年,是银行业依法监管成效显著的一年,也是银行监管立法与规则制定亮点频现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银行监管机构推动了银行监管法律法规建设,完善了银行监管规章与规则体系,营造了较好的关涉银行监管的外部法制环境。  2006年构建的银行监管法律规则体系,涵盖了银行监管机构职权、银行业行政许可、银行监管质量立法、银行业审慎经营规则、银行业务创新监管等诸多领域;反映了宪法
期刊
资产规模大幅增加    2006年上市银行的资产规模都有较大比例增加,其中兴业银行总资产规模增幅最大,为30.02%,中国银行总资产规模增幅最小,为12.28%。而工行的资产规模与市值都是最大。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首开先河,A+H同步发行上市成功,创下了全球资本市场有史以来发行规模最大等多项纪录。截至2006年末,工商银行资本净额达到5308.05亿元,核心资本净额达到4620.1
期刊
金融科技与银行战略转型  IT and Bank's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编者按:目前,商业银行科技手段的支持反映在三个集中上:一个是数据集中,分成数据标准集中和数据存放集中;一个是业务集中,包括系统的统一和系统的集中;一个是管理集中,包含风险管理、绩效考评集中。三个集中的最终目标都是让我们的银行能有与国际银行相匹敌的竞争能力。道理很清楚,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难。在
期刊
编者按:每一位美国经济学家都会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会对美国消费者有直接影响。但是怎么影响,影响究竟有多大?本刊特约编辑杰姆斯·巴茨(James Barth)博士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首席文案里克·纽曼之间的对话,生动贴切地道出了美国老百姓的切身体会和疑虑。     纽曼:首先,让我们来谈谈为什么美国的消费者应该关心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   巴茨:对初次了解中国的人来说,中国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
期刊
银行监管、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是维护一国金融稳定的三大法宝。其中,银行监管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中央银行最后贷款是第二道防线,存款保险制度则是最后一道防线。我国目前实质上是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这种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已难以满足金融稳定的需要,有必要尽快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稳定机制。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不利于我国金融的长远稳定 
期刊
一个“意外”      2006年底,本刊为评选“2006年中国十佳城市商业银行”面向全国城商行发放了调查问卷,在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中,温州商行在2006年一系列经营数据反映出的优良表现引起了本刊的格外关注。这个“格外”来自于其在2006年取得的丰硕的经营成果,除此之外也包含多多少少的意外成份。浙江经济在全国表现抢眼这已是多年的不争事实,并没有什么稀奇之处,与浙江繁荣经济相对应的浙江金融业的蓬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