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知冲突中走向深度学习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1983w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应是教师向学生的简单传递,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建构中,当原有知识与新知识、新情境之间不相符时,学生就会产生心理上的矛盾或冲突,称之为认知冲突。认知冲突能够使学生产生一种紧张急切感,促使其以积极的情绪状态和深层次的认知方式去投入学习,解决矛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教师如果能刻意设置一些问题,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对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师可以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置一个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能引起大家共鸣的话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展开讨论、交流,进行深度学习。
  如学习五年级上册《狐狸和葡萄》这则伊索寓言时,为了引导学生真正理解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教师做了如下的设计。
  师:在狐狸的眼里,这些葡萄究竟好不好吃呢?
  生:我认为狐狸一定觉得这些葡萄很好吃。
  生:不,我认为在狐狸的眼里,这些葡萄不一定好吃。
  师:能在文中找到支持你这一观点的依据吗?再读读故事,可以小组讨论。
  师:现在能说说在狐狸的眼里,这些葡萄好吃吗?
  生(异口同声):好吃。
  师:理由呢?
  生:一只狐狸看到了,馋得直流口水。它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但都是白费劲。
  师:如果你是这只狐狸,你能想到哪些够葡萄的方法?
  生:我可以找根长竹竿去够葡萄。
  师:结果呢?
  生:白费劲,够不着。
  师:那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唉,这么诱人的葡萄,我却吃不着,真可惜呀!
  师:还会用什么办法去够葡萄?
  生:我还会找个梯子架起来够葡萄。
  师:嗯,这个办法看来不错,结果怎么样?
  生:还是够不着。
  师:你的心里又会怎么想?
  生:真是馋死我了。究竟有什么办法能吃到葡萄呢?
  师:是呀,还有什么办法能吃到葡萄?
  师:你们看,狐狸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都是白费劲!如此看来,狐狸之所以离开,不是因为葡萄是酸的,不好吃,而是因为它根本就够不着葡萄啊!这真是——
  生:自欺欺人啊!
  生: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啊!
  在这一片段中,原本还有学生真的认为是因为葡萄不好吃,狐狸才放弃了的。不同主体在认知上产生了矛盾冲突,教师巧妙地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拓展了“想尽了各种办法”的外延内容,让他们通过讨论,真正理解了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白我解嘲。
  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选择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话题以引发认知冲突。再来看一看特级教师周益民执教的《半截蜡烛》的一个小片段。
  师: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生(脱口而出):是小女儿杰奎琳。
  师:有不同的观点吗?
  (学生开始沉思)
  生:我认为杰克也有功劳。
  生:还有母亲呢。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杰奎琳,还有一种认为杰克、母亲也功不可没。同学们,要说服对方,就必须要有充分的根据。想想,根据在哪儿呢?
  生:在课文中。
  师:还是逐字逐句读吗?(生摇头)学习得讲究方法。请大家快速读相关部分,寻找到需要的内容后,再仔细琢磨。同学间也可以商量商量。
  (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生:我认为最后的成功应该是全家人的贡献。你想,儿子杰克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不是那么“从容”,不就会引起敌人的怀疑了吗?
  生:还有妈妈呢。她表现得也是那样镇定,一开始是“轻轻”地把蜡烛吹灭。
  生:还有,是妈妈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这样小女儿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蜡烛。
  师:大家把前后联系起来思考,非常好。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想得更远一点。
  生:两个孩子还小,在敌人面前能这样镇静,我想那是母亲长期的影响形成的。
  生:再说,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本来就是母亲想出来的。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吗?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生: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做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
  生:情报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述课例中,周老师选取了一个能够挑起学生争辩的话题为切入点:到底是谁挽救了情报站?潜隐的几种观点被有效激活,引发了认知冲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不断与文本“亲密接触”,探寻根据。与此同时,生生之间的碰撞、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力地推动了学习的不断深入,从而表现出鲜明的“多维度”“多层次”的丰富性。学生在学习中,思维得到了激活,经验得到了共享,认识得到了提升,语言也得到了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认知冲突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动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教学中,不应该简单地给学生答案,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适当的时候设置一定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去探究体验,去感悟体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师。
其他文献
“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时作出如上表述。在中
此方结合具体病人,若能适当辨证加减,效果更好。除血管性头痛外,其他各种头痛症亦可收到较好疗效。药方:防风、生白芍各30克,细辛3克,薄荷、红花各10克,白芷、菊花、川芎、连
酷似伟人的广告模特耳熟的“文革”语言改版的“三个代表”“白洋河”的这个“擦边球”如何裁判? Like the great ad model familiar “Cultural Revolution” language rev
摘 要: 教学改革是教育为适应时代发展,培养适应性人才对传统教育所进行的科学调整,是时代的召唤,是发展的必然。在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中,教师需要冷静与理性,万不可以“改”为旗误入歧途。如何避免进入误区,认清教改实质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作者将在整个教育教学和新课程改革的六年来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想感触阐述如下,仅供参考。  关键词: 教育改革 误区 实质    一、教学改革认识的误区  教学改革,很容易让
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 “节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推广和普及节能技术,制定并强制推行更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刷牙,可是再怎样刷也刷不掉肉眼看不到的菌斑。这些菌斑经过唾液中矿物质的长期钙化,就形成了牙石附着在牙齿上,尤其在牙龈 Everyone of us brush our te
相关链接——《世界商业评论》(WORLDBUSD月三SSREVIEW)访谈节目,每周播出,以受过良好教育的商业人士为受众,在美国各大峨市以勤日拿大、香港都能收看到。 Related Links -
针对住宅楼地下室底板超长结构的工艺要求,应用UEA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解决地下室底板结构自防水及无缝抗裂设计与施工。以UEA混凝土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为切入点,研究限制膨胀率
目前,全世界有2亿多公顷灌溉农田,常用的灌溉方法主要有三种:1.引水灌溉方法,2.喷灌,3.定位灌溉法。在全球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各国都在研究节水省力的科学灌溉方法。确定农
牙周病是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等的慢性破坏性疾病,常常是由于口腔不洁、牙菌斑、牙石堆集、食物嵌塞等引起。牙周病的表现,多为 Periodontal disease is a chronic, de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