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物理教学;观察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04—0463(2018)16—0112—01
观察是研究自然科学、获得知识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是学生认识物理现象、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由渠道。敏锐的观察力是学生从事创造性研究必不可少的素养。可以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加强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物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基本任务。在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与诸位同仁共享。
一、明确观察目的,驱动教学任务
在物理教学中,很多实验现象往往具有很强的视觉刺激,其中不少实验现象都是与实验目的无关的,倘若事先没有明确实验观察的目的,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会被无关的实验现象分散注意力,导致观察活动出现盲目性。因此,在实验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弄清楚在观察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哪些现象,达成哪些目标,这样才能为有效学习提供保证。在讲授阿基米德原理时,实验前,可以先给学生明确这样两个观察目标:1.浮力的方向是怎么确定的?2.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之间的关系怎样?在介绍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变化时,应该适时提醒学生观察这些目标:1.光屏上有无像;2.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3.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4.当光屏上看不到像时,通过凸透镜看到的像的情况是怎样的。从而依次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明确观察目标,可以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将观察力有的放矢,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从而為驱动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二、制订观察计划,聚焦实验现象
在实验中,有些重要的实验现象并不明显或者转瞬即逝,此时,观察容易出现遗漏,导致观察结果不全面。因此,在实验前,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或者引导学生自己制定详细的观察计划,按照计划聚焦实验现象,使观察更加全面有效。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可帮助学生制定这样一份观察计划:测量一下水的初温是多少度?水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一下温度计有什么变化?在沸腾之前气泡出现在什么位置,大小情况怎样?在沸腾以后,气泡出现在什么位置,与沸腾前相比,大小有什么变化?水沸腾以后观察一下温度计,看一看水温是多少度?会产生哪些现象?停止加热后,会产生什么变化?在观察海波的熔化实验时,可引导学生制定观察计划:首先测量一下海波的初温是多少度,然后再看加热海波时温度计如何变化,当加热到海波开始熔化时再观察温度计示数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温度计示数不发生变化,应该让学生记录这一温度,当加热到固态海波全部变成液态海波时温度计示数又是怎样变化的,并让学生画出温度—时间图像。这样,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就可以依照观察提纲,有条不紊地推进观察活动,从而保证全面有效的观察。
三、观察日常生活,玩味物理知识
树立物理即生活的意识,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知识的应用,物理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揭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养成带着物理知识观察生活的习惯。使学生明白只有时时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热衷于对周边事物和现象进行积极的观察,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观察能力。纵观物理学史,很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科学家对日常生活现象的玩味。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融入观察活动中,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体味物理乐趣。在讲“杠杆”时,可事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杠杆现象,课堂中再互相分享,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不但获得了知识,也深入了解了生活中的杠杆,如剪刀、开瓶器、笔、扫把、筷子等。在讲家庭电路时,老师先让学生根据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研究家庭电路,然后在课堂上一起讨论,结果大部分同学通过观察家里的灯泡发现,不同卧室的灯泡用不同的开关控制,也就是说家庭电路有多条支路,同学们从这一发现得知家庭电路是并联电路。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研究问题,获得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种寓教于生活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一种提升观察能力的有效手段。
四、遴选观察方法,助力高效学习
很多物理现象既复杂繁多,又分散隐蔽,只有掌握了恰当的观察方法,才能抽丝剥茧,取得满意的观察效果,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中学物理中经常用的观察方法有持续观察法、对比观察法和系统观察法,在此,笔者仅就对比观察法的应用做简要分享。概言之,对比就是把各种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对相似或相反的物理现象和过程的观察上。如晶体与非晶体二者之间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对比观察进行总结,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区分晶体与非晶体。
伽利略曾说:“一切推理都务必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可见,观察是学习物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素养。作为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育人的主责之一。
编辑:张 昀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04—0463(2018)16—0112—01
观察是研究自然科学、获得知识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是学生认识物理现象、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由渠道。敏锐的观察力是学生从事创造性研究必不可少的素养。可以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加强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物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基本任务。在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与诸位同仁共享。
一、明确观察目的,驱动教学任务
在物理教学中,很多实验现象往往具有很强的视觉刺激,其中不少实验现象都是与实验目的无关的,倘若事先没有明确实验观察的目的,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会被无关的实验现象分散注意力,导致观察活动出现盲目性。因此,在实验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弄清楚在观察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哪些现象,达成哪些目标,这样才能为有效学习提供保证。在讲授阿基米德原理时,实验前,可以先给学生明确这样两个观察目标:1.浮力的方向是怎么确定的?2.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之间的关系怎样?在介绍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变化时,应该适时提醒学生观察这些目标:1.光屏上有无像;2.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3.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4.当光屏上看不到像时,通过凸透镜看到的像的情况是怎样的。从而依次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明确观察目标,可以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将观察力有的放矢,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从而為驱动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二、制订观察计划,聚焦实验现象
在实验中,有些重要的实验现象并不明显或者转瞬即逝,此时,观察容易出现遗漏,导致观察结果不全面。因此,在实验前,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或者引导学生自己制定详细的观察计划,按照计划聚焦实验现象,使观察更加全面有效。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可帮助学生制定这样一份观察计划:测量一下水的初温是多少度?水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一下温度计有什么变化?在沸腾之前气泡出现在什么位置,大小情况怎样?在沸腾以后,气泡出现在什么位置,与沸腾前相比,大小有什么变化?水沸腾以后观察一下温度计,看一看水温是多少度?会产生哪些现象?停止加热后,会产生什么变化?在观察海波的熔化实验时,可引导学生制定观察计划:首先测量一下海波的初温是多少度,然后再看加热海波时温度计如何变化,当加热到海波开始熔化时再观察温度计示数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温度计示数不发生变化,应该让学生记录这一温度,当加热到固态海波全部变成液态海波时温度计示数又是怎样变化的,并让学生画出温度—时间图像。这样,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就可以依照观察提纲,有条不紊地推进观察活动,从而保证全面有效的观察。
三、观察日常生活,玩味物理知识
树立物理即生活的意识,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知识的应用,物理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揭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养成带着物理知识观察生活的习惯。使学生明白只有时时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热衷于对周边事物和现象进行积极的观察,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观察能力。纵观物理学史,很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科学家对日常生活现象的玩味。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融入观察活动中,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体味物理乐趣。在讲“杠杆”时,可事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杠杆现象,课堂中再互相分享,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不但获得了知识,也深入了解了生活中的杠杆,如剪刀、开瓶器、笔、扫把、筷子等。在讲家庭电路时,老师先让学生根据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研究家庭电路,然后在课堂上一起讨论,结果大部分同学通过观察家里的灯泡发现,不同卧室的灯泡用不同的开关控制,也就是说家庭电路有多条支路,同学们从这一发现得知家庭电路是并联电路。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研究问题,获得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种寓教于生活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一种提升观察能力的有效手段。
四、遴选观察方法,助力高效学习
很多物理现象既复杂繁多,又分散隐蔽,只有掌握了恰当的观察方法,才能抽丝剥茧,取得满意的观察效果,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中学物理中经常用的观察方法有持续观察法、对比观察法和系统观察法,在此,笔者仅就对比观察法的应用做简要分享。概言之,对比就是把各种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对相似或相反的物理现象和过程的观察上。如晶体与非晶体二者之间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对比观察进行总结,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区分晶体与非晶体。
伽利略曾说:“一切推理都务必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可见,观察是学习物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素养。作为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育人的主责之一。
编辑:张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