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xsnjz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创新俨然已经成了高精尖人才的必备素养之一。创新是对精华的萃取,创新是对陈规的抨击,创新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发扬。高中的教师也好,学生也好,都不能再停留在老方法、老习惯、老思维里。高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黄金时段,尤其是语文上的创新,更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多向思维,逆向思维,立体思维。只有创新,才能让学生冲破精神的枷锁,突破思维的定势,垒筑思维的支点。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质疑——让学生迈出创新第一步
  李政道说:“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古人云:“学贵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年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工,只在每事问。”学生习惯去质疑,不迷信权威,对学问抱有怀疑态度,是难能可贵的。教师有时候希望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无疑,学生的疑问,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学过程。
  例如,教《在酒楼上》一文时,教师特意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提出疑问,也可以提出不同意见。有学生提出:“作者为什么把我和主人公的相遇安排在酒楼上,而不是家中或街上或学校等其他地方?”还有学生提出:“主人公为什么改教女德去了?”教师让其他学生一起思考,并全班交流,最后,教师也说出自己的想法。现在的社会是个多元化、包容度很高的社会,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可以多元化一点、包容一点,教师鼓励、允许、支持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意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点燃他们思辨的火花,从而迈出创新的第一步,教师也会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花样——让学生慢慢学会创新
  现代社会不缺机械重复的高手,最缺的是有点子、有创意的人才。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就是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大胆创新。高中生的心智渐渐发育成熟,又生于这个网络时代,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同时,信息和知识储备量也越来越丰富。但是,也是因为在网络时代,很多问题的答案来得太容易,网络信息量好比浪潮,一波覆盖一波,各种平台呈现出来的观点和看法,也很容易让人们的头脑变成了别人的跑马场。高中生也被波及,人云亦云,失去了自己的独创性。
  语文教师的职能之一,就是利用“花样作业”,锻炼学生的头脑,开出属于自己的花。重新拟题,还是以《在酒楼上》为例,笔者曾经让学生给课文重新拟题,从以下拟题中,不难发现学生的内在潜能是无穷的:《雪地梅花》《那些年我们的谈话》《又见吕维甫》《最后的知识分子》《重逢在酒楼》等。题目中不仅蕴含着小说内容,也参入了“作者”的感情,这对理解小说主题十分有帮助。可见,学生创新的潜能是巨大的,需要教师去发掘。
  续写故事。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小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续写故事,除了可以增强学生的动笔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独创思维。让学生不拘泥于教材本身,跳脱出教材。如给小说《祝福》续写500字,有的学生写了“我”被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震撼后,改变了懦弱性格,积极投入到了革命事业中去,为解救底层劳动妇女的命运而奋斗;也有的学生发挥想象,写了柳妈和祥林嫂婆婆的命运;还有的学生写了鲁镇受到了革命的冲击,鲁四老爷一家衰败的结局等。在一系列的续写中,学生的情感有了代入感,学生的思想再一次被冲击,这种创新的能力是不容教师小觑的。
  再如,改写结局。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故事新编》,就开创了很好的先河。教师通过对它的介绍,结合对课外对故事的补充讲解,让学生懂得二次创作也是创作。《雷雨》是戏剧大师曹禺的力作,经典深入人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再创作,让学生为《雷雨》改写一个结局。学生在动笔动脑中,思路不再被约束,也不拘泥于固有模式。有的学生改写道:鲁侍萍和儿子大海带领工人运动得到了胜利,也感化了周朴园,周朴园改过自新,站到了工人阶级队伍里。有的学生改写道:繁漪勇敢追求解放,在周冲的帮助下,逃离了周家,最后获得了自由……真是不写不知道,一写,学生中冒出了很多“小说家”,真是让教师倍感惊喜。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扮演“老师”上讲台上课。比一比谁上的课别出心裁,吸引大家。学生扮“老师”模拟出考卷,比一比谁出的考题有思想有内涵。学生扮“老师”给学生批改作文,比一比谁改的作文有水平。学生在角色置换中,既锻炼了自己的头脑,也对语文各知识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还有,教师也可以采用辩论赛、演讲赛,读书交流会、街头采访等活动形式,慢慢培养学生追求“与众不同”“别出心裁”的意识。
  三、鼓励——让学生爱上创新
  教师对学生的所有创新意识都应该有效积极地保护和鼓励。教师可以建立奖励机制,笔者曾经把学生的“作品”不定期地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再配上教师的评语,发给学生,人手一份。学生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了刊印字,白纸黑字地“发表”了,那份激动和信心不言而喻。教师一点点用心的举措,大大地燃起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教师把学生培养成小小“作家”,真是“功德无量”。
  在网络时代,手机、电脑都是教师的武器。笔者也曾经把学生演讲拍成照片,制作成电子相册。把学生举行辩论赛的精彩对话录制下来,做成PPT。有些照片和视频也可以通过家校通、微信班级群、微博等网络平台,让学生和家长都能看到,并感受到教师的良苦用心。学生得到了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双重认可和鼓舞,其内心的满足感和自信心陡然倍增。板报张贴、奖品鼓励、颁发奖状等,让学生获得认可,积累信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独特魅力,让他们越来越勇敢,思维越来越活跃,从而形成创新的精神。
  教师赞许的眼神、竖起的拇指、适时的鼓掌、热情的表扬都是积极可取的保护手段,有意识地让学生养成创新思维的習惯,养成逆向思维的习惯,养成举一反三的思维习惯,养成不迎合不附和的思考习惯,从而在创新过程中,爱上“创作”“发现”“大胆”,想别人所不敢想,做别人所不敢做,勇于去做一个“吃螃蟹的人”。教师还可以通过马云、刘强东等当下名人的事例,激励学生眼光要放长远,思维要开阔,做一个富有胆略、“狂”一点的年轻人。
  总之,教学比比皆是,智慧无处不飞花。教师也要迎上时代潮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做使命,这才符合新时代下大国发展的教育理念。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14187)
其他文献
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创新教育最重要的环节.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方法特征主要有方法选择与组合的灵活性、言说与倾听并行的互动性等六个方面.
生命教育在近几年来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各个学校都积极地开展了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教学,在不断的实践与改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语文来自于实际生活,而它更是生命的载体,其中包含的名篇名句,无不体现出富有价值的生命力和生命的意义,教材中每个作文单元所体现的内容,无论是不屈服于命运勇敢拼搏的勇士,还是苍劲挺拔的崖边青松,亦或是温柔缠绵的石间细流,都是富有深刻的生命内涵的。通过对这些作文题材的理解与交流,学
急性阑尾炎是小儿最常见的急腹症,具有发展快、穿孔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1月诊治小儿急性阑尾炎21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慢性肾小球疾病是临床常见病,也是引起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因素,蛋白尿是慢性肾炎的主要表现之一,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引起肾小球硬化、萎缩,肾小管变性及组织水肿等而加重肾脏损害,西
有人说,一些流传深广的优秀文艺作品,或者清纯舒净,甘之若饴;或者浓烈芬香,饮之欲醉;或者酸甜苦辣,余味绵绵……诚然,名列其中的古今中外名著,融上述“色香味美”等元素于一体,是开智怡美、传感濡情、培精养神的优质元素和活力源泉。  在学校教育中,如何以“名著导读”来涵养学生的“精气神”,这不仅是“核心素养观”下语文课程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课题,而且是荡涤当前“快餐文化”“网络文化”“糖醋文化”等不良文化思
近年来,笔者常用《湖北中医杂志》1994年第2期刊登的独藕汤治疗鼻衄,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首先,教师自身就应成为美的使者,带给学生美的气息,让学生体验、感受美.在世纪之交,从事语文或即将从事语文教育的人都应具备作为教师这一鲜明职业特征的素质:就人品而言,教
“研读”是一种高效化的阅读形式,“研读”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促进学生永不满足的精神。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阅读问题调动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最为常见的教法运用,如果有需要,教师还会发动学生展开质疑释疑活动,阅读过程中处处呈现问题、时时接触问题,问题情结自然形成。为有效提升学生阅读思维品质,教师需要开展问题设计、投放、引导、回馈、评价等环节进行更多探究,深挖问题内容、拓宽问题外延、丰富问题形式,都可以有效形塑学生阅读思维深度、宽度和高度,最终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深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