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扶贫故事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316860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暑假,应四川省广元市作家协会邀请,我参加了川北广元朝天区的扶贫采风活动。
  那是一个海拔近两千米的高寒山区,山高林密,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简陋的房屋零零星星伫立在山顶或半山腰,歪歪斜斜,急需改造。也有部分脱贫奔小康的人家,修建了美丽楼房,成了一大亮色。村民大多在外务工,留下的老弱病残,在扶贫干部们的扶持协助下,努力脱贫致富。
   眺望群山万壑,看看世世代代在那里顽强生活的人们,不由感慨万千:他们怎么坚定信念建设家乡?扶贫干部又怎么想尽办法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在几位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我们驱车参观了几个脱贫效果较好的村子,看到了富裕生活的曙光,也看到了人们坚守山乡、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很是感动。尤其被几个贫困村的第一书记事迹深深打动。
   其间,有个第一书记,是位离异的中年女性,本在县城机关工作,却主动请缨去了偏僻山乡扶贫,其女儿便独自留在城里读书,周末都无人照管。讲到对女儿的亏欠和忽略,她泪流满面;讲到对扶贫村庄的热爱和上心,她却又激情飞扬。她曾经开着破旧不堪的二手车,帮村民拉着蔬菜,到城里四处转悠,找销售渠道,找订货商家,吃尽苦头,受尽委屈,却又为村民能够成功销售种出的高山蔬菜而欣慰满怀,而幸福满怀。
   还有位第一书记,他发动村民栽种高寒地区有机蔬菜。从村民最初的拒绝,到中间的倾情投入,到最后的丰硕收获,他讲述得喜气洋洋,却又满是辛酸和不易。他儿子曾对他误解,认为父亲丢下机关工作到乡下扶贫是无能之举,是被领导嫌弃和抛弃的人。他最终带着儿子体验乡村生活,男孩不仅理解了父亲的选择,还从一个懒散怠惰的网瘾少年彻底转变成了好学上进、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有个军嫂,苦心丢下襁褓中的女儿,用单薄的身子,和男人们一样,扛起了一个村庄,扛起了一份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在荒僻大山里和山民们摸爬滚打,将青春和汗水无私无利地奉献给了那片山水。
   而他们,仅仅是带着一份重托,肩负一份责任。
   被他们不畏艰辛的扶贫故事感动,更为大中国浩浩荡荡的扶贫大军坚忍不拔、痴心守护乡村的精神深深感染。
   作为写作者,我们该拿起笔写些什么,说些什么呢?而我自身,作为一名乡村教师,也肩负着扶贫的任务,同时还得完成繁重的教学工作。
   感同身受,我就想到写这样一篇小说,从一个孩子的角度,写乡村,写扶贫,写中国让世界瞩目的浩大民生工程,写中国让世界惊叹的显著扶贫成效。
   展开扶贫工作,仅短短几年时间,而今的乡村,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蓝,房屋更漂亮了,村庄更富裕了,人民更幸福了。这是作为出身在农村的我,最为真切的感受,最为生动的体验。
   所以,借孩子的视角看扶贫,借孩子的眼睛看乡村,是我写作的一次尝试,也是一次愉快的体验。
  责任编辑/文媛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 学习描述生气时的情绪体验。  2.能借助一些形象的事物来表达内心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亲爱的小朋友,老师想做一个调查,有没有从来没生过气的小朋友呢?  生:没有。  师:那你生气的时候,会说什么呢?  生:气死我了!  生:真烦人!  生:快走开,我再也不想看见你了!  师:看来,小朋友们的火气都很大呀!有一个叫亚瑟的小朋友啊,他也生气了,而且脾气大
拜读了朱自强教授的《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我感触颇深。因为,读罢此书,我的语文教学“三观”都被震到了。  一、“工具论”语文观vs“构建论”语文观  朱教授认为,在语文教育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没有学理依据,也没有操作的可能,因为语文课程不仅不具有“工具性”这一“基本特点”,而且连“语文”“语言文字”也都不具有交际的“工具”这一属性。可以这样理解:木匠为了打一个桌子,需要用斧子、锯子等
摘 要: 观看国外著名大学教师的视频课可以发现,他们的课堂教学与我国大学一般的课堂教学存在较大差异:讲课过程中,教师较多地用通俗的话语讲解深刻的道理,而不过分注重理论上的阐释;讲课常常是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司空见惯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分析,从中提出问题,从而揭示出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而不是先讲理论,再联系“实际”说明、佐证所讲理论;讲课过程中,教师往往不提供问题的“标准答案”,而是介绍不同的见解与解
一、思维,让生活更有品质  1.这是一个亟须召唤思维习惯的时代  记者:姜老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您怎么关注起了学生思维习惯的问题?  姜树华: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角色,但很多时候不是自己生活中的主角。强大的社会风气常常会淹没、遮蔽我们个体的思维辨别。当下的社会,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传言社会,微信的高频刷新裹挟着大量谣言,就拿网上评出的“2016年十大虚假新闻”来说,比如“啤酒和白酒一起喝会中毒”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理念备受青睐,使用范围渐广。本文以厦门市第五中学为例,具体介绍该校对这一理念进一步探索的成果——部落共同体。部落共同体是五中推进学科进步、提高课堂效率、改进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部落共同体” 共生效应  随着自主学习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备受青睐,被人们称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的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教育者将其应用于各个学科、
《花花儿》是杨绛先生的一篇散文。“花花儿”是一只猫的名字,是杨绛先生一家1949年重返清华园时养的猫,是一只聪明可爱又善解人意的猫。文章通俗易懂,读来诙谐轻松。这样的文本,应当如何确立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呢?关于小学高年级学段的阅读教学,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要求:“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
吴忠豪教授在《寻找课文语言与学生语言的差异》一文中提到,每篇课文都有三个方面的教学价值:一是课文内容所传递的文化;二是课文中隐含着的语文知识和读写方法;三是课文中新的用词和句型以及作者遣词造句的经验。而对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小学生来说,积累词语句子,丰富语言仓库是每篇课文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善于发现课文语言与学生语言的差异,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薛法根老师正是一位此项基本功深厚的教师
【教学目标】  1.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盼”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展开叙述的。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从不同方面将重要部分写详细的表达方式。  3.迁移运用,试着根据中心意思选择恰当事例并初步运用多种方法将重点部分写具体。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  生动。  2.结合课文内容,领悟围绕中心意思,如何从不同方面选择合适的材
汽车路过青门山的时候,下起了小雪,因半路堵车耽搁了,车开得飞快。  黑夜就要来了,黑暗从地面升起,白日的繁华,都摇曳着散落。远处的灯火,像开在彼岸的昙花,明明灭灭,此起彼伏,可望而不可即。  汽车驶入地下道,突然而至的黑暗,有种出世入世般的冷。我静静地坐着,很想把自己变小,最好变没了,和着陈旧的往事,从这个世界上永远地消失。  青门山静静矗立,扑面而来的香火气,像一段娓娓的道白,深情又伤感。我早就
记者:付老师,您好!听说您的团队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方面搞得很有特色,请问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付雪莲:我们团队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最大的特色就是理论知识成体系。我们把古德曼先生的阅读学、阅读心理学、童话心理学以及文本解读学作为我们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理论工具,同时用我自己设计的可视化思维工具,对情节、人物、主题进行梳理。这些工具的运用使所有普通教师都可以以最快的时间组建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课程包。  在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