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独立学院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发展方向使其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处于一定尴尬的境地,例如教育资源在独立学院和母体学校之间的分配就往往处于一种失衡状态,而这又将影响到独立学院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具体包括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图书馆资源、校园文化资源、教学实践资源、制度资源等教育资源,在实际的分配和享有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差距,而这一事实深刻影响着独立学院学生对母体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关键词:独立院校:母体院校:发展模式:归属感
归属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归属感得到满足就意味着个体在所属群体里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同时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所在的群体能够接受自己。学校是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学生能否对学校有归属感是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的重要因素,因为对学校缺少归属感而导致学生退学的行为也是存在的。那么先来看一下学校归属感的定义,根据De Vos和Dijkstra(2000)的定义,“学校归属感是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班级或学校中重要的一员、被他人接受、被他人认为有价值及与他人成为一个整体的一种情感”。国内外丰富的研究成果已说明学生在学校中有归属感的需求,而且学校归属感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来说是强大的动力。目前国内关于独立院校学生对于母体学校归属感的研究还是空白,因此有必要研究独立院校学生对于母体学校的归属感。
众所周知,独立院校发展初期都在一定程度上依托于母体学校,“我国独立学院发展虽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办学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整体水平不高。独立学院的发展状况,固然与制度和政策环境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也与我国独立院校大多数是从“三无”(无资金、无师资、无校舍)起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学院要得到较快的发展,前期需要依赖母体学校的支持,如政策与制度上的支持、教育资源上的支持。因此,在起步阶段独立院校的发展才具有稳定性与前进性,如依托于母体高校的品牌优势。母体高校自身就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依托母体高校的品牌能够对独立学院在创办之后也能得到一定的社会认可以及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有一些独立院校在创办初期基本上与母体高校有同质性,如一样的课程,师资资源,也为独立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教学质量上的保障。从这里可以看到独立院校与母体学校息息相关,那么独立学院对母体学校教育资源的共享关乎到独立院校学生对母体学校的归属感,并对独立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学习产生一定影响。
根据调查统计显示,选择独立院校就读的原因主要是成绩过低,但是也有接近30%的人是被母体学院的品牌所吸引。一些独立院校在招生时打着母体学校的招牌,让学生在入学之前认为自己所读的独立院校和母体院校的发展模式及教育资源是一样的,对独立院校期望值较高。但是等到正式入学之后有40%学生对就读院校感到后悔,学院的真实现状与学生对学院的期望反差较大,这是影响学生归屬感的第一位的消极因素。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削弱了独立学院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作用,也直接也影响了独立学院自身的发展。在所调查的450名独立学院学生中,有178人在进入独立院校就读之后对就读院校的选择感到后悔,占39.6%。学生之所以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主要是因为独立院校在教育资源的享有和使用上还和母体学校存在较大差距。
1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共享的表现
1.1图书馆资源不能充分共享
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作为文献的聚集地和展示平台,常常扮演着引领文化前进的角色。根据调查统计显示,多数独立学院与母体院校图书馆是共享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独立学院显示,他们与母体学校的图书馆是不通用的,母体学校图书馆不对独立院校学生开放,或者有的学校规定只有母体学校学生能够借阅书籍,而独立院校学生只能馆内阅览不能外借书籍资料。这些现象导致80%以上的独立学院学生会认为自己的学习需求不被母体学校支持、不被重视和平等对待从而产生失落感以及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对母体学校的依恋。
1.2课程资源没有完全共享
一般学校的选修课与学生的毕业证挂钩,大多数院校规定要修满除专业课必修的学分外,还需要修满其他8个学分,学生才能拿到毕业证。根据几所独立学院的学生反馈,他们的选修课的种类较少,而母体院校由于在设备上以及教师队伍方面较强,选修课的种类较多。有些独立院校学生为了选一门选修课往往要排一两个小时的队伍,还有学生甚至到了大四没有修满选修课学分而面临推迟毕业,这样让学生感觉要修满选修课程压力很大。如果独立院校的学生能够与母体院校学生共享选修课,70%的学生觉得一起共享课程资源意味着被专业真正认可、能真正参与到专业发展中,从而增强对专业乃至学校的归属感。
1.3实践资源不完全共享
调查统计显示,多数独立学院学生认为母体学校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尤其在调查的一些师范院校的数据中可以看到社会实践资源分配的不公。一些独立院校的学生找不到教育实习单位,但是母体学校就能提供本部学生较好的实习单位。实习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大学生在学校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努力获得了一定的专业技术后,需要通过实习来稳固,提升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以后工作岗位。在实践资源方面有更多的共享,不仅让独立院校学生在学习上更加便捷,而且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经验,学生也会对母体院校有更强烈的归属感。
1.4校园文化资源没有充分共享
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学生对校园文化是否认同。据调查统计,大部分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的校园文化资源是共享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学院的母体高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不让独立学院学生享受校本部同等“待遇”,比如省级的学科竞赛的培训名额比较少,母体学校的一些社团活动与假期实践活动对独立院校学生设立门槛,让独立学院学生感觉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和不能享受母体学校的实践资源。近80%的独立院校学生认为如果可以让独立学院享受母体高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相关的讲座、各类竞赛等,学生通过参加相关活动,感受到母体高校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学术气息,使得独立院校学生受到母体学校文化的熏陶,从而培养独立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能够增强独立院校学生对母体院校的文化与学术氛围的认同感。 1.5教师资源不完全共享
调查显示,现在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通常是由一部分母体学校的师资组成。随着母体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母体学校的师资也日趋紧张,母体学校老师本身的教学任务就十分繁重,所以有一部分母体院校老师他们很少根据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学情去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通常只是“克隆”母体高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会造成独立学院有些学生学习较为困难,跟不上学习进度,或者出现过高的不及格率。在这种情况下,独立院校的教学质量要提高是很困难的。同时,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90%的独立院校学生认为当母体学院老师对独立院校的学生的态度与评价是相对公平的,而不是以“一种桃色眼睛”来看待学生时,学生会更加认可老师和增加对母体学校的归属感。
1.6制度资源标准不一样
奖惩赏罚激励标准是高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作为刚成年的人,有着较强烈的被人认可和重视的心理需要。如果用得好,能对大学生产生一种巨大的内在驱动力。据调查显示,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制度资源大部分一样,但是在评奖评优的标准制度方面会有倾斜。近70%的学生认为当独立学院学生与母体学校学生竞争同一奖项时,学校会更倾斜于母体学校学生,导致多数独立学院学生会抱怨母体学校,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内心会产生较大失落感。
2解决教育资源共享与提高学生归属感的建议
2.1母体学校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
(1)设立母体学校校长助理,扩大教育资源共享面。校方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真实诉求,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予以解决问题。而针对于独立学院方面存在的教育资源不能共享的问题,校方只有真正地了解到实际情况、联合多方意见,提出符合独立学院学生发展的相关解决措施,才能够最大程度的使独立学院学生受益,也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开放、扩大符合独立学院学生实际情况的教育资源共享面。根据这一情况,母体院校可以建立全校性的班级联合通讯群。邀请所有班长(包括独立学院班级班长)进入群内,以便于校方更大程度的去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诉求与需要。这就为独立院校学生提供了解决需求的便利途径。
(2)在选修课程设置上提升共享程度。随着网络的发展,独立学院可以联合母体学校的优秀教师开展线上课程与面授课程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建立网络线上课程来促进教师共享,线上课程不受到场地,时间等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选修课程资源不足的压力。除此之外在开学、期中、期末时候,任课教师进行面授课。首先,能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其次,能够现场解决学生还存在的某些疑问;最后,能够加强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这样才能有效地规避教师资源不共享的不足。
(3)在教学设备资源与实践资源要提高共享程度。首先,母体高校要盘清家底,查清有哪些资源、有多少资源可以提供给独立学院使用,以便独立学院和母体学校联合规划教学设备的使用。独立学院在依托母体学校教育资源的同时,应加大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教学设备、校园环境、实验室等)的投入,在向母体学校学习的基础上,联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设备资源与实践教育资源的管理模式。
(4)完善评奖评优制度,彰显公平正义。完善评奖评优制度是彰显母体学校公平公正的重要举措。首先,完善评奖评优制度要信息公开化。比如同一奖项的申请,应该将奖项要求公开化,做到每一项评分皆有据可依;其次,设立相应的评分机制,比如每一年的校级“五四”评优,设立专门的考察小组来审核各院上交的团体和个人材料。为了保证公平性,可以挑选一位独立学院学生代表作为考察小组的成员;最后,考察结果除了在母体学院公示之外,还应在独立学院进行同步公示。若有疑问可以质询公示结果,真正做到公开化、透明化。
(5)母体学校与独立学院互相配合,促进文化资源共享。对于独立学院院方提到的相关问题,母体学校校方应当予以重视,同时对于母体学校的“难处”,独立学院应当予以理解。双方共同理解、加强沟通,确立起良好的沟通环境,才能制定出既符合母体学校实际情况,又能够解决独立学院问题的方针政策,建立起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校方在了解了院方出现的问题和诉求时,应当适当的开放某些领域的进入权限:如图书馆、校级评优系统、校级学生活动系统等。
2.2独立学院自身的努力
独立学院院方应当作出努力,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状态、对院校合作的活动的参与意向等,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与计划。与学生接触的一般是辅导员老师,教务老师,根据这一现状,应该充分发挥辅导员老师和教务老师的信息反馈作用。
(1)辅导员老师要充分了解各班學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状况。对于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产生的心理落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习与生活的学生要给予关注与劝解,及时了解情况,联合心理咨询老师进行疏导,将矛盾与问题扼杀在摇篮里。首先,建立班级微信群,以便近距离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其次,在班级微信群里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独立学院学生对于母体学校某些共享资源的态度、体验感受以及要求和建议;最后,整理相关学生意见,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以便于更好的服务学生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各系教务老师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对课程安排、课程设置、教师授课、授课硬件设备方面的诉求。整理好学生所表达的合理意愿,并将其反馈到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促进独立学院与母体学院联合办学的亲密度,更大程度的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3)学生积极参与,共同进步。在加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学生群体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学生干部要积极组织并宣传院级学社联和校级学社联联合举办社团活动,使独立学院学生了解活动的相关信息,在了解信息的基础上增加对活动的参与度,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母体学校的文化氛围和享受母体学校的文化资源,从而使独立学院学生增强对母体学校的认同感和强烈的自豪感。
3结束语
当教育资源在独立学院和母体学校之间的分配处于一种失衡状态时,将影响到独立学院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研究表明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图书馆资源、校园文化资源、教学实践资源、制度资源等教育资源,在实际的分配和享有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差距时,会影响着独立学院学生对母体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独立学院对母体学校教育资源的共享关乎到独立院校学生对母体学校的归属感,并对独立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学习产生一定影响。
良好的学校归属感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同时益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研究者在查阅相关文献时发现,在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学校归属感水平的诸多因素中,学校资源分配因素影响是最大的,因此提出以下意见:母体学校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设立母体学校校长助理,扩大教育资源共享面。母体学校与独立学院互相配合,促进文化资源共享。完善评奖评优制度,彰显公平正义等;独立学院自身的努力:辅导员老师要充分了解各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状况。学生积极参与,共同进步等。
关键词:独立院校:母体院校:发展模式:归属感
归属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归属感得到满足就意味着个体在所属群体里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同时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所在的群体能够接受自己。学校是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学生能否对学校有归属感是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的重要因素,因为对学校缺少归属感而导致学生退学的行为也是存在的。那么先来看一下学校归属感的定义,根据De Vos和Dijkstra(2000)的定义,“学校归属感是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班级或学校中重要的一员、被他人接受、被他人认为有价值及与他人成为一个整体的一种情感”。国内外丰富的研究成果已说明学生在学校中有归属感的需求,而且学校归属感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来说是强大的动力。目前国内关于独立院校学生对于母体学校归属感的研究还是空白,因此有必要研究独立院校学生对于母体学校的归属感。
众所周知,独立院校发展初期都在一定程度上依托于母体学校,“我国独立学院发展虽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办学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整体水平不高。独立学院的发展状况,固然与制度和政策环境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也与我国独立院校大多数是从“三无”(无资金、无师资、无校舍)起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学院要得到较快的发展,前期需要依赖母体学校的支持,如政策与制度上的支持、教育资源上的支持。因此,在起步阶段独立院校的发展才具有稳定性与前进性,如依托于母体高校的品牌优势。母体高校自身就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依托母体高校的品牌能够对独立学院在创办之后也能得到一定的社会认可以及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有一些独立院校在创办初期基本上与母体高校有同质性,如一样的课程,师资资源,也为独立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教学质量上的保障。从这里可以看到独立院校与母体学校息息相关,那么独立学院对母体学校教育资源的共享关乎到独立院校学生对母体学校的归属感,并对独立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学习产生一定影响。
根据调查统计显示,选择独立院校就读的原因主要是成绩过低,但是也有接近30%的人是被母体学院的品牌所吸引。一些独立院校在招生时打着母体学校的招牌,让学生在入学之前认为自己所读的独立院校和母体院校的发展模式及教育资源是一样的,对独立院校期望值较高。但是等到正式入学之后有40%学生对就读院校感到后悔,学院的真实现状与学生对学院的期望反差较大,这是影响学生归屬感的第一位的消极因素。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削弱了独立学院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作用,也直接也影响了独立学院自身的发展。在所调查的450名独立学院学生中,有178人在进入独立院校就读之后对就读院校的选择感到后悔,占39.6%。学生之所以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主要是因为独立院校在教育资源的享有和使用上还和母体学校存在较大差距。
1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共享的表现
1.1图书馆资源不能充分共享
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作为文献的聚集地和展示平台,常常扮演着引领文化前进的角色。根据调查统计显示,多数独立学院与母体院校图书馆是共享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独立学院显示,他们与母体学校的图书馆是不通用的,母体学校图书馆不对独立院校学生开放,或者有的学校规定只有母体学校学生能够借阅书籍,而独立院校学生只能馆内阅览不能外借书籍资料。这些现象导致80%以上的独立学院学生会认为自己的学习需求不被母体学校支持、不被重视和平等对待从而产生失落感以及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对母体学校的依恋。
1.2课程资源没有完全共享
一般学校的选修课与学生的毕业证挂钩,大多数院校规定要修满除专业课必修的学分外,还需要修满其他8个学分,学生才能拿到毕业证。根据几所独立学院的学生反馈,他们的选修课的种类较少,而母体院校由于在设备上以及教师队伍方面较强,选修课的种类较多。有些独立院校学生为了选一门选修课往往要排一两个小时的队伍,还有学生甚至到了大四没有修满选修课学分而面临推迟毕业,这样让学生感觉要修满选修课程压力很大。如果独立院校的学生能够与母体院校学生共享选修课,70%的学生觉得一起共享课程资源意味着被专业真正认可、能真正参与到专业发展中,从而增强对专业乃至学校的归属感。
1.3实践资源不完全共享
调查统计显示,多数独立学院学生认为母体学校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尤其在调查的一些师范院校的数据中可以看到社会实践资源分配的不公。一些独立院校的学生找不到教育实习单位,但是母体学校就能提供本部学生较好的实习单位。实习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大学生在学校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努力获得了一定的专业技术后,需要通过实习来稳固,提升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以后工作岗位。在实践资源方面有更多的共享,不仅让独立院校学生在学习上更加便捷,而且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经验,学生也会对母体院校有更强烈的归属感。
1.4校园文化资源没有充分共享
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学生对校园文化是否认同。据调查统计,大部分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的校园文化资源是共享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学院的母体高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不让独立学院学生享受校本部同等“待遇”,比如省级的学科竞赛的培训名额比较少,母体学校的一些社团活动与假期实践活动对独立院校学生设立门槛,让独立学院学生感觉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和不能享受母体学校的实践资源。近80%的独立院校学生认为如果可以让独立学院享受母体高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相关的讲座、各类竞赛等,学生通过参加相关活动,感受到母体高校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学术气息,使得独立院校学生受到母体学校文化的熏陶,从而培养独立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能够增强独立院校学生对母体院校的文化与学术氛围的认同感。 1.5教师资源不完全共享
调查显示,现在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通常是由一部分母体学校的师资组成。随着母体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母体学校的师资也日趋紧张,母体学校老师本身的教学任务就十分繁重,所以有一部分母体院校老师他们很少根据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学情去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通常只是“克隆”母体高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会造成独立学院有些学生学习较为困难,跟不上学习进度,或者出现过高的不及格率。在这种情况下,独立院校的教学质量要提高是很困难的。同时,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90%的独立院校学生认为当母体学院老师对独立院校的学生的态度与评价是相对公平的,而不是以“一种桃色眼睛”来看待学生时,学生会更加认可老师和增加对母体学校的归属感。
1.6制度资源标准不一样
奖惩赏罚激励标准是高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作为刚成年的人,有着较强烈的被人认可和重视的心理需要。如果用得好,能对大学生产生一种巨大的内在驱动力。据调查显示,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制度资源大部分一样,但是在评奖评优的标准制度方面会有倾斜。近70%的学生认为当独立学院学生与母体学校学生竞争同一奖项时,学校会更倾斜于母体学校学生,导致多数独立学院学生会抱怨母体学校,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内心会产生较大失落感。
2解决教育资源共享与提高学生归属感的建议
2.1母体学校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
(1)设立母体学校校长助理,扩大教育资源共享面。校方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真实诉求,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予以解决问题。而针对于独立学院方面存在的教育资源不能共享的问题,校方只有真正地了解到实际情况、联合多方意见,提出符合独立学院学生发展的相关解决措施,才能够最大程度的使独立学院学生受益,也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开放、扩大符合独立学院学生实际情况的教育资源共享面。根据这一情况,母体院校可以建立全校性的班级联合通讯群。邀请所有班长(包括独立学院班级班长)进入群内,以便于校方更大程度的去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诉求与需要。这就为独立院校学生提供了解决需求的便利途径。
(2)在选修课程设置上提升共享程度。随着网络的发展,独立学院可以联合母体学校的优秀教师开展线上课程与面授课程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建立网络线上课程来促进教师共享,线上课程不受到场地,时间等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选修课程资源不足的压力。除此之外在开学、期中、期末时候,任课教师进行面授课。首先,能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其次,能够现场解决学生还存在的某些疑问;最后,能够加强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这样才能有效地规避教师资源不共享的不足。
(3)在教学设备资源与实践资源要提高共享程度。首先,母体高校要盘清家底,查清有哪些资源、有多少资源可以提供给独立学院使用,以便独立学院和母体学校联合规划教学设备的使用。独立学院在依托母体学校教育资源的同时,应加大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教学设备、校园环境、实验室等)的投入,在向母体学校学习的基础上,联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设备资源与实践教育资源的管理模式。
(4)完善评奖评优制度,彰显公平正义。完善评奖评优制度是彰显母体学校公平公正的重要举措。首先,完善评奖评优制度要信息公开化。比如同一奖项的申请,应该将奖项要求公开化,做到每一项评分皆有据可依;其次,设立相应的评分机制,比如每一年的校级“五四”评优,设立专门的考察小组来审核各院上交的团体和个人材料。为了保证公平性,可以挑选一位独立学院学生代表作为考察小组的成员;最后,考察结果除了在母体学院公示之外,还应在独立学院进行同步公示。若有疑问可以质询公示结果,真正做到公开化、透明化。
(5)母体学校与独立学院互相配合,促进文化资源共享。对于独立学院院方提到的相关问题,母体学校校方应当予以重视,同时对于母体学校的“难处”,独立学院应当予以理解。双方共同理解、加强沟通,确立起良好的沟通环境,才能制定出既符合母体学校实际情况,又能够解决独立学院问题的方针政策,建立起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校方在了解了院方出现的问题和诉求时,应当适当的开放某些领域的进入权限:如图书馆、校级评优系统、校级学生活动系统等。
2.2独立学院自身的努力
独立学院院方应当作出努力,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状态、对院校合作的活动的参与意向等,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与计划。与学生接触的一般是辅导员老师,教务老师,根据这一现状,应该充分发挥辅导员老师和教务老师的信息反馈作用。
(1)辅导员老师要充分了解各班學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状况。对于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产生的心理落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习与生活的学生要给予关注与劝解,及时了解情况,联合心理咨询老师进行疏导,将矛盾与问题扼杀在摇篮里。首先,建立班级微信群,以便近距离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其次,在班级微信群里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独立学院学生对于母体学校某些共享资源的态度、体验感受以及要求和建议;最后,整理相关学生意见,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以便于更好的服务学生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各系教务老师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对课程安排、课程设置、教师授课、授课硬件设备方面的诉求。整理好学生所表达的合理意愿,并将其反馈到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促进独立学院与母体学院联合办学的亲密度,更大程度的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3)学生积极参与,共同进步。在加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学生群体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学生干部要积极组织并宣传院级学社联和校级学社联联合举办社团活动,使独立学院学生了解活动的相关信息,在了解信息的基础上增加对活动的参与度,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母体学校的文化氛围和享受母体学校的文化资源,从而使独立学院学生增强对母体学校的认同感和强烈的自豪感。
3结束语
当教育资源在独立学院和母体学校之间的分配处于一种失衡状态时,将影响到独立学院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研究表明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图书馆资源、校园文化资源、教学实践资源、制度资源等教育资源,在实际的分配和享有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差距时,会影响着独立学院学生对母体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独立学院对母体学校教育资源的共享关乎到独立院校学生对母体学校的归属感,并对独立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学习产生一定影响。
良好的学校归属感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同时益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研究者在查阅相关文献时发现,在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学校归属感水平的诸多因素中,学校资源分配因素影响是最大的,因此提出以下意见:母体学校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设立母体学校校长助理,扩大教育资源共享面。母体学校与独立学院互相配合,促进文化资源共享。完善评奖评优制度,彰显公平正义等;独立学院自身的努力:辅导员老师要充分了解各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状况。学生积极参与,共同进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