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刍议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wlao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处理好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下面就课堂中的师生关系谈几点看法:
  
  一、正确定位课堂中教师的角色
  
  民主、平等、宽松、和谐、鼓励的教学情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课堂是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经验、共享探究问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平等、民主、和谐的交往关系。
  
  1.教师既是“问者”,又是“听”者
  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但绝不是课堂提问的垄断者,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回答,可能与教师预先估计的不完全一致,或是答非所问,这时,教师要善于“听”,绝不要取笑、贬损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回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成分,体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因为,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成为学生的朋友。
  
  2.教师既是“教”者,又是“学”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站在教室的前面,高声地向学生讲授知识,现在,教师要降低自己的“地位”,在与学生交流、讨论中共同把课堂教学进行下去,“学”不仅指教师的自己业务知识的学习,而且要突出跟学生的“学”,包括课堂上学生的发言给自己的启发,在与学生讨论时所产生的思维火花,课后自己的教育随笔和思考,兼收并蓄,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正确对待课堂中学生的角色
  
  1.课堂上,学生既是“听”者,又是“问”者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听”,其弊端是抹杀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现在我们的教学要置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活动的主体背景上,突出动态因素间的多边互动,特别是生生之间的互动,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获取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注重培养学生“敢问”的精神、“乐问”的心态、“会问”的方法和“爱问”的习惯。
  
  2.课堂上,学生既是“学”者,又是“教”者
  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注意突出让学生“教”,以日常生活现象为载体,让学生相互讨论、相互交流、自行解释,这样会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自主获取化学知识,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化学的自信心,如,讲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课上首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炎热的夏天鱼塘缺氧画面),然后让各小组看书、相互交流,最后得出结论,课堂气氛很活跃,这样,让学生“自教”,不但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相互协作、交流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获取知识的过程,而学生的“教”是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学的过程,是教师的教的延续和补充。
  
  三、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是统一的
  
  教师在课堂上自觉地“放开自己的手”,学生有了相对的自由,有自由的脑子、自由的嘴巴、自由的身体,学生就有了自主性,这种教学过程,好像是教师对学生的“失控”,课堂好像是“散”的,但只要教师善于点拨、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就可“控制”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和学习的时间,实现主体和主导的统一,如:做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为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装置的原理,笔者把长颈漏斗换成普通漏斗,让学生去制取,不一会儿学生就发现了问题,因为二氧化碳会从漏斗的下端逸出,此时笔者适时指导,加以点拨,赞扬到:“大家的结论有道理,但用长颈漏斗为什么可以呢?”学生立即找到了问题的切入点,不一会儿,得出结论:“可以,只要把盐酸加到浸没漏斗的下端就行,”笔者立即肯定地说:“很好,如能从节约使用药品的原则考虑,能否有更好的方法呢?”学生很快解决了问题:“用一支小试管套住漏斗的下端、或用大些的玻璃导管套住漏斗的下端,”正是这种主导“控制”了学生的主体,主导和主体的统一,不仅共同完成了教学活动,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缜密。
  总之,在新型的课堂结构中,我们要注重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应该是教学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又同为受益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真正实现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责任编辑:罗艳)
其他文献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在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部署。党的建设史就是一部学习的历史,党不仅重视理论学习也重视实践学习,1961年党发起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就是党在
新的教育目标和新的课程标准已经下达,2005年秋新的一轮教学改革已经开始.要想搞好教学改革,就必须深入研究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只有正确充分领会新课程中的新理念,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改革.而我们化学教师要进行教学改革,自己必须搞清新课程标准中教师职能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搞好教学改革,才能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体现新的理念,我们自化学新课程标准一出台,就对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职能的转变,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深入探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且不说文字产生以前我们祖先用来口头交流的韵语歌谣,就算从文字产生后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算起,这样的说法恐怕也毫不为过。那么,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之
“以减负增效为重点,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是课改的新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观念是课改的核心。作为课改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必须通过有效的学习来理解课改的主要内涵。  我们的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在实践体验和感悟中获得知识。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要发生转变,同时积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给学生机会、使学生思考、让学生创造”的
追赶运动问题通常涉及两个(或多个)物体,运动过程复杂,综合性比较强,出错率较高.对此类问题,应认真审题,挖掘条件,弄清物体的运动过程和运动情景,画出物体运动的简图和v-t图像,再根据v-t图像的几何意义,列式求解.请看下面的问题:  图1  问题: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它们相距7m,物体A以4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物体B此时以速度为10m/s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