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延安精神本身蕴含着指导学习型企业建设的具体方法,我们要大力弘扬延安时期所形成的学习精神,从载体建设、学风建设和机制建设三个方面入手,将延安精神有机融入学习型企业建设中,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关键词:延安精神;学习型企业;载体;学风;机制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五月阳光明媚,我有幸作为公司年轻干部培训班一员,赴革命圣地延安学习考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身为央企一名年轻党员,我收获很多、感悟很深,从瞻仰宝塔山到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从凤凰山、杨家岭到枣园、王家坪,我一直被深深地感动着。延安精神直至今天仍然散发着崇高的精神魅力,仍然是指引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尤其是其重视学习和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对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注重载体建设,为学习型企业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在延安的十三年,党中央十分重视办好学校,先后创办了30余所各类干部学校。既有正规高等院校,也有战时培训班;既有党校、军政学校,也有工青妇干部学校;既有文学艺术、自然科学院校,也有医药卫生、农业纺织学校。由此,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军事教育和文化科学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在延安迅速建立起来,为有效开展学习教育、培养革命与建设人才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同时,中央也很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管理,专门选调一批经历过战争考验、具有军事或政治工作经验的干部到学校工作。毛泽东亲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林彪、刘伯承、罗瑞卿、徐向前等先后任校长或教育长,并从大后方邀请艾思奇、何思敬等著名学者到抗大任教;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首长和各部门负责人都在学校担任兼职教员,各自承担一部分课程的教学任务,以缓解教员缺乏的局面。另外,中央还非常重视教材建设,毛泽东的一些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都被列为抗大的必读教材。严格的教学管理、优秀的教师队伍、适宜的学习教材,为学习运动的深入有效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对于我们南方电网来说,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领域的不断延伸,对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和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还停留在过去的认识层面上,从网公司到省公司再到基层供电局,层层都建培训设施,层层都占培训资源,继续搞小规模、分散化、低层次、低水平的教育培训,必定难以满足企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规模化需求。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当着眼长远,规划建设一个适应新时期教育培训发展需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培训基地。其次,还要在充分利用现有学习条件的基础上,从国内外选配一流的培训设施,从公司内外选配一流的培训师资,组织专业人员自主编写切合生产经营实际的培训教材,致力于建成一个设施先进、师资优秀、工种齐全、教材实用、水平一流的员工培训中心,为广大员工提供多层次、规模化、高水平的培训服务。培训基地建成后主要承担大规模、长周期、全脱产的系统培训,各二级单位则主要负责现场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或周期较短的半脱产培训。这样,既能够集中优势培训资源,有效提升培训质量和效果,又能够避免培训基地重复建设,合理扩大培训规模。
二、注重学风建设,为学习型企业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早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就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明确提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坚决反对照抄照搬、照本宣科的本本主义倾向。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深刻批判了主观主义的恶劣作风,号召全党树立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作风,由此推动了学习运动步入正轨。在中央的指导下,学员们积极转变学风,自己动手挖窑洞、建校舍,露天上课、河边洗漱,用的是马粪纸、点的是麻油灯。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的学习热情却丝毫不减,并且主动开展学习交流与调查研究,自觉地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学习教育运动的不断深入,为中国革命培养输送了数以万计的有用人才。
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学习环境越来越舒适,教学手段也越来越现代化。但越是这样,在建设学习型企业的过程中,就越要坚持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按需施教、学以致用。一方面,学习目的要“为实”。企业开展学习培训,不是“例行公事”,也不是“面子工程”,而是为了提高员工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运营效率,加快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竞争能力。因此,必须结合企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队伍现状,研究制定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教育培训规划和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更新和完善。另一方面,学习内容要“靠实”。要紧贴生产和经营、针对急需和短板、突出重点和难点,根据不同培训对象有所侧重,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或浅尝辄止的学习。例如对于中高级管理人员,要侧重学习宏观形势、企业管理、法律法规、财务经营等方面的知识;对于专业技术人員和一般管理人员,要侧重学习安全生产、项目管理、团队建设、前沿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实操型技能人员,要侧重学习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安全生产、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三、注重机制建设,为学习型企业建设提供长效保障
学习型企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终身学习和共同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创建学习型企业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完善学习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学习、保障学习的激励机制、创新机制和考核机制,努力形成促进员工学习的长效机制。
在这方面,我们党在延安时期就已经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中央在全党主要是高级干部中掀起了学习运动,专门设立了干部教育部,制定了《延安在职干部教育暂行计划》,规定延安4000多名在职干部编班编组,坚持每日两小时学习制度。1940年,中央先后下发《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和《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规定马克思诞辰日为“学习节”,同时要求各单位及时总结学习经验,表彰奖励学习好的干部,对无故缺席或学习不认真的,给予批评教育或必要的纪律处分。1941年,中央又成立中央学习研究组,组织在延安的高级干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各革命根据地的高级学习组也相继成立。这样就形成了全员学习、持续学习的良好局面,以制度促学习的长效机制真正建立起来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当前我们创建学习型企业,同样应在推动全员学习、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以保证学习教育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一是在学习方式上,要做到员工自学和集中培训相结合。既要鼓励员工自学成才,促使员工不断更新知识与观念,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也要完善培训相关制度和流程,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员工参加各类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员工内在素质和岗位技能。二是在学习对象上,要做到重点学习与全员学习相结合。不单要突出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专业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而且应当重视对普通员工的培训,以高层次管理、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带动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协调发展。三是在学习方法上,要根据不同培训内容和不同学员特点,将岗位练兵、学历提升、以师带徒、劳动竞赛、预案演练等培训形式有机结合,灵活运用讲授式、案例式、辩论式、互动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进一步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四是在学习管理上,要健全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机构,完善分级负责的培训网络体系,同时把目标激励与待遇激励、竞争激励、感情激励有机结合,实现学习、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参考文献:
[1]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党中央在延安13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2]张占党.用延安精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J].文教资料,2010,(29):123-124.
[3]张勇,莫志斌.延安时期学习运动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J].运城学院学报,2011,(4):1-5.
关键词:延安精神;学习型企业;载体;学风;机制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五月阳光明媚,我有幸作为公司年轻干部培训班一员,赴革命圣地延安学习考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身为央企一名年轻党员,我收获很多、感悟很深,从瞻仰宝塔山到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从凤凰山、杨家岭到枣园、王家坪,我一直被深深地感动着。延安精神直至今天仍然散发着崇高的精神魅力,仍然是指引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尤其是其重视学习和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对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注重载体建设,为学习型企业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在延安的十三年,党中央十分重视办好学校,先后创办了30余所各类干部学校。既有正规高等院校,也有战时培训班;既有党校、军政学校,也有工青妇干部学校;既有文学艺术、自然科学院校,也有医药卫生、农业纺织学校。由此,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军事教育和文化科学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在延安迅速建立起来,为有效开展学习教育、培养革命与建设人才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同时,中央也很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管理,专门选调一批经历过战争考验、具有军事或政治工作经验的干部到学校工作。毛泽东亲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林彪、刘伯承、罗瑞卿、徐向前等先后任校长或教育长,并从大后方邀请艾思奇、何思敬等著名学者到抗大任教;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首长和各部门负责人都在学校担任兼职教员,各自承担一部分课程的教学任务,以缓解教员缺乏的局面。另外,中央还非常重视教材建设,毛泽东的一些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都被列为抗大的必读教材。严格的教学管理、优秀的教师队伍、适宜的学习教材,为学习运动的深入有效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对于我们南方电网来说,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领域的不断延伸,对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和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还停留在过去的认识层面上,从网公司到省公司再到基层供电局,层层都建培训设施,层层都占培训资源,继续搞小规模、分散化、低层次、低水平的教育培训,必定难以满足企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规模化需求。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当着眼长远,规划建设一个适应新时期教育培训发展需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培训基地。其次,还要在充分利用现有学习条件的基础上,从国内外选配一流的培训设施,从公司内外选配一流的培训师资,组织专业人员自主编写切合生产经营实际的培训教材,致力于建成一个设施先进、师资优秀、工种齐全、教材实用、水平一流的员工培训中心,为广大员工提供多层次、规模化、高水平的培训服务。培训基地建成后主要承担大规模、长周期、全脱产的系统培训,各二级单位则主要负责现场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或周期较短的半脱产培训。这样,既能够集中优势培训资源,有效提升培训质量和效果,又能够避免培训基地重复建设,合理扩大培训规模。
二、注重学风建设,为学习型企业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早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就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明确提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坚决反对照抄照搬、照本宣科的本本主义倾向。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深刻批判了主观主义的恶劣作风,号召全党树立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作风,由此推动了学习运动步入正轨。在中央的指导下,学员们积极转变学风,自己动手挖窑洞、建校舍,露天上课、河边洗漱,用的是马粪纸、点的是麻油灯。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的学习热情却丝毫不减,并且主动开展学习交流与调查研究,自觉地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学习教育运动的不断深入,为中国革命培养输送了数以万计的有用人才。
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学习环境越来越舒适,教学手段也越来越现代化。但越是这样,在建设学习型企业的过程中,就越要坚持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按需施教、学以致用。一方面,学习目的要“为实”。企业开展学习培训,不是“例行公事”,也不是“面子工程”,而是为了提高员工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运营效率,加快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竞争能力。因此,必须结合企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队伍现状,研究制定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教育培训规划和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更新和完善。另一方面,学习内容要“靠实”。要紧贴生产和经营、针对急需和短板、突出重点和难点,根据不同培训对象有所侧重,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或浅尝辄止的学习。例如对于中高级管理人员,要侧重学习宏观形势、企业管理、法律法规、财务经营等方面的知识;对于专业技术人員和一般管理人员,要侧重学习安全生产、项目管理、团队建设、前沿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实操型技能人员,要侧重学习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安全生产、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三、注重机制建设,为学习型企业建设提供长效保障
学习型企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终身学习和共同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创建学习型企业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完善学习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学习、保障学习的激励机制、创新机制和考核机制,努力形成促进员工学习的长效机制。
在这方面,我们党在延安时期就已经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中央在全党主要是高级干部中掀起了学习运动,专门设立了干部教育部,制定了《延安在职干部教育暂行计划》,规定延安4000多名在职干部编班编组,坚持每日两小时学习制度。1940年,中央先后下发《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和《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规定马克思诞辰日为“学习节”,同时要求各单位及时总结学习经验,表彰奖励学习好的干部,对无故缺席或学习不认真的,给予批评教育或必要的纪律处分。1941年,中央又成立中央学习研究组,组织在延安的高级干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各革命根据地的高级学习组也相继成立。这样就形成了全员学习、持续学习的良好局面,以制度促学习的长效机制真正建立起来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当前我们创建学习型企业,同样应在推动全员学习、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以保证学习教育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一是在学习方式上,要做到员工自学和集中培训相结合。既要鼓励员工自学成才,促使员工不断更新知识与观念,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也要完善培训相关制度和流程,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员工参加各类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员工内在素质和岗位技能。二是在学习对象上,要做到重点学习与全员学习相结合。不单要突出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专业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而且应当重视对普通员工的培训,以高层次管理、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带动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协调发展。三是在学习方法上,要根据不同培训内容和不同学员特点,将岗位练兵、学历提升、以师带徒、劳动竞赛、预案演练等培训形式有机结合,灵活运用讲授式、案例式、辩论式、互动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进一步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四是在学习管理上,要健全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机构,完善分级负责的培训网络体系,同时把目标激励与待遇激励、竞争激励、感情激励有机结合,实现学习、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参考文献:
[1]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党中央在延安13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2]张占党.用延安精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J].文教资料,2010,(29):123-124.
[3]张勇,莫志斌.延安时期学习运动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J].运城学院学报,20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