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寻心心相印、情智共生的境界
孙双金
孙双金,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南京市基础教育专家2003年开始,他提出“情智教育”的办学主张,从情智管理、情智课堂、情智课程等方面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情智教育”被南京市教育局收入30个成功案例推广,获得南京市政府“素质教育创新奖”
校长,首先要有自己的办学主张,办学追求,办学思想。我的办学主张是:“追求心心相印境界的情智教育。”“心心相印”是前任名校长袁浩先生提出的教育理想、教育追求,是我们教育追求的理想境界。“情智共生”是基于校本传统、文化提出的达到“心心相印”境界的有效途径、策略。“情智教育”是一种办学主张,是我们对教育的个性化的解读,是基于新时代对教育的理解。
新课程三维目标,召唤我们的教育要有情有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需要我们的教育有情有智;中两方文化的融合,要求我们的教育有情有智:培养完整大写的“人”,呼唤我们的教育要有情有智。斌同志为二十一世纪教师题词:“含爱生情感,有育人智慧”揭示了新世纪教育的本质,它呼唤“情智教育”的诞生!
管理者的智慧不仅表现在提出自己独特而深刻的办学主张,更表现在实现主张的办学策略在酝酿办学主张初期,我们即全面规划我们的三大实施策略:情智管理、情智课堂、情智课程。
所谓“情智管理”,就是管理者通过自己的情感与智慧作用于被管理者,营造出富有浓郁人情味的和谐、高效的集,本氛围,充分激发被管理者的情智潜能,让每个个体的潜能得到最优的发展。它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情智交融、和谐共生。它强调“三重”:重发现,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师生身上蕴藏的潜能;重关怀,关怀出效率,关怀出智慧,关怀出质量。重激励,人需要激励,下属更需要领导的激励,恰当的激励可以使弱者变成强者,庸者变成智者。在教师队伍管理中我们倡导:让教师“闲下来”,不扰“民”;让教师爱起来,不负“民”;让教师成长起来,不误“民”。我们认为培养教师扰如农民培育庄稼。首要工作是“播种”,在每位教师心中播下争当优秀教师的“种子”。有了这颗“种子”之后,再做“施肥”工作,开设“百家讲坛”给教师施“理论之肥”;设立“名师课堂”,施“经验之肥”;成立“导师团”,给教师施“操作之肥”。做“松土”工作,减轻教师不必要的负担,少一些低效管理,去掉无效管理,多一些高效管理。既避免播种之后撒手不管,更避免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让教师自主地、自由地、舒展地、快速地成长。
情智教学是着眼于发展学生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的教学。它着力于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情感更丰富,更高尚;让学生智慧更灵动,更丰富。情智教学不是唯知教学,它指向人的情智领域、生命领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是快乐的,他们情感之门被开启,乐此不疲,兴致盎然。学生是自由的,他们的身心自由、思想自由,课堂上不时闪现出思想的火花、智慧的火苗。学生是紧张的,学生的思维处在紧张的运转状态,课堂上充满了紧张的智力生活,是安静的丰富,“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是幸福的,美好的,教师始终用真善美的价值在引领学生、启迪学生、教化学生。这样的情智课堂,外显在学生身上,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小脸发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样的课堂必然是“登山式”课堂,发展式课堂。每堂课学生都在攀登知识的高山,情感的高山,智慧的高山,人格的高山。
情智课程是我校致力于儿童情感培养与智慧生成的校本课程,它由“情智阅读课程中心”、“情智科普课程中心”、“情智少先队课程中心”三大块组成。“情智阅读课程中心”是与国家规定的学校语文课程相并行。相对应的校本课程。时间分两大块,首先是课程表中的“情智阅读课”每周一节,其次是相对分散,但又有严格规定的三段时间:晨读、微型课、持续默读。“情智科普课程中心”,依托我校“娃娃科学院”,开设“计算机、模型、植物、地学、机器人、气象、航天、电视台、古生物、能源”等10个研究所开展科学研究。“情智少先队课程中心”分四个活动中心,即“班队活动中心”、“假日活动中心”、“综合活动中心”、“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中心”。学生自主亲历,切身感悟,以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参与社会生活。
情智管理、情智课堂、情智课程支撑起我们的情智教育,通过情智共生的教育达到“心心相印”的教育境界,这就是我们的追求。
孙双金
孙双金,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南京市基础教育专家2003年开始,他提出“情智教育”的办学主张,从情智管理、情智课堂、情智课程等方面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情智教育”被南京市教育局收入30个成功案例推广,获得南京市政府“素质教育创新奖”
校长,首先要有自己的办学主张,办学追求,办学思想。我的办学主张是:“追求心心相印境界的情智教育。”“心心相印”是前任名校长袁浩先生提出的教育理想、教育追求,是我们教育追求的理想境界。“情智共生”是基于校本传统、文化提出的达到“心心相印”境界的有效途径、策略。“情智教育”是一种办学主张,是我们对教育的个性化的解读,是基于新时代对教育的理解。
新课程三维目标,召唤我们的教育要有情有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需要我们的教育有情有智;中两方文化的融合,要求我们的教育有情有智:培养完整大写的“人”,呼唤我们的教育要有情有智。斌同志为二十一世纪教师题词:“含爱生情感,有育人智慧”揭示了新世纪教育的本质,它呼唤“情智教育”的诞生!
管理者的智慧不仅表现在提出自己独特而深刻的办学主张,更表现在实现主张的办学策略在酝酿办学主张初期,我们即全面规划我们的三大实施策略:情智管理、情智课堂、情智课程。
所谓“情智管理”,就是管理者通过自己的情感与智慧作用于被管理者,营造出富有浓郁人情味的和谐、高效的集,本氛围,充分激发被管理者的情智潜能,让每个个体的潜能得到最优的发展。它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情智交融、和谐共生。它强调“三重”:重发现,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师生身上蕴藏的潜能;重关怀,关怀出效率,关怀出智慧,关怀出质量。重激励,人需要激励,下属更需要领导的激励,恰当的激励可以使弱者变成强者,庸者变成智者。在教师队伍管理中我们倡导:让教师“闲下来”,不扰“民”;让教师爱起来,不负“民”;让教师成长起来,不误“民”。我们认为培养教师扰如农民培育庄稼。首要工作是“播种”,在每位教师心中播下争当优秀教师的“种子”。有了这颗“种子”之后,再做“施肥”工作,开设“百家讲坛”给教师施“理论之肥”;设立“名师课堂”,施“经验之肥”;成立“导师团”,给教师施“操作之肥”。做“松土”工作,减轻教师不必要的负担,少一些低效管理,去掉无效管理,多一些高效管理。既避免播种之后撒手不管,更避免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让教师自主地、自由地、舒展地、快速地成长。
情智教学是着眼于发展学生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的教学。它着力于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情感更丰富,更高尚;让学生智慧更灵动,更丰富。情智教学不是唯知教学,它指向人的情智领域、生命领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是快乐的,他们情感之门被开启,乐此不疲,兴致盎然。学生是自由的,他们的身心自由、思想自由,课堂上不时闪现出思想的火花、智慧的火苗。学生是紧张的,学生的思维处在紧张的运转状态,课堂上充满了紧张的智力生活,是安静的丰富,“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是幸福的,美好的,教师始终用真善美的价值在引领学生、启迪学生、教化学生。这样的情智课堂,外显在学生身上,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小脸发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样的课堂必然是“登山式”课堂,发展式课堂。每堂课学生都在攀登知识的高山,情感的高山,智慧的高山,人格的高山。
情智课程是我校致力于儿童情感培养与智慧生成的校本课程,它由“情智阅读课程中心”、“情智科普课程中心”、“情智少先队课程中心”三大块组成。“情智阅读课程中心”是与国家规定的学校语文课程相并行。相对应的校本课程。时间分两大块,首先是课程表中的“情智阅读课”每周一节,其次是相对分散,但又有严格规定的三段时间:晨读、微型课、持续默读。“情智科普课程中心”,依托我校“娃娃科学院”,开设“计算机、模型、植物、地学、机器人、气象、航天、电视台、古生物、能源”等10个研究所开展科学研究。“情智少先队课程中心”分四个活动中心,即“班队活动中心”、“假日活动中心”、“综合活动中心”、“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中心”。学生自主亲历,切身感悟,以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参与社会生活。
情智管理、情智课堂、情智课程支撑起我们的情智教育,通过情智共生的教育达到“心心相印”的教育境界,这就是我们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