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铁道”精品课建设构想与实践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imoom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精品课;师资;教材;教学内容;教育技术
  摘 要:“地下铁道”精品课建设要确立育人为本、质量为首的建设理念,建设适应教学和人才培养需要的立体化优质教材·采取有效措施凝聚高水平教学队伍,优化教学内容,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中图分类号:(;642 O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4474(2007)05—0135一05
  
  我国已有30多个城市正在规划或建设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到2010年,将建成快速轨道交通450kin,2050年将达到4500kin。如此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而“地下铁道”课程是所有从事该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必学专业课。因此,“地下铁道”课程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特别是地下工程专业学生十分重要,是历届学生踊跃选学的名课,每年约有600人上课。该课程也是西南交通大学省级品牌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中最具实力、发展方兴未艾的重点专业课程之一。将“地下铁道”建成精品课程,是培养高水平轨道交通人才的需要。
  建设精品课程,是2003年国家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举措,也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精品课程是指能够体现现代性、科学性、先进性和鲜明特色,并具有示范性和辐射作用的高质量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是必须确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建设适应相应培养层次的立体化优秀教材,凝聚高水平师资,优化教学内容,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管理。
  
  一、确立育人为本、质量为首的课程建设理念
  
  育人为本是指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培育人才,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课程建设的一切举措都以是否有利于人才培养为标准。
  质量为首是指质量是课程建设与发展的生命线,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保证。精品课程建设必须通过高质量的教材、高水平的师资、最优化的教学内容、高水准的讲授来体现。
  
  二、建设高水平、立体化教材
  
  优质教材是高水平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我校历来重视教材建设,上世纪学习苏联时代,就率先编写了符合当时教学大纲的《地下铁道》和教辅材料《地下铁道通风》。后来又编译出版了前苏联的《山岭隧道》、《地下铁道》和《水底隧道》三种教材,在国内首次完成了相应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使之成为当时国内土建类专业使用最多的教材之一。
  20世纪60年代初出版了《地下铁道》教材,分《地铁设计》、《地铁施工》及《盾构施工》实例三册。1977年恢复高考后,重新编写了《地下铁道》讲义共二册。并将盾构圆形衬砌设计与施工编入《水底隧道》教材。1984年,《地下铁道》教材在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并附有教学参考录像材料《地下铁道》,在国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适应“大类”培养计划的要求,2003年编著出版了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地下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2004年编著了《城市地下铁道与轻轨交通》教材,此次教材编写在细度、量、结构上均有改进,每章后设置了小结、关键概念、思考题等。2007年编著出版了《地下铁道话题》,以话题的形式围绕地铁建设中的各个环节,论述了地下铁道建设中国内外大量的相关事例,为学生提供了极好的教辅材料。2007年下半年,将出版列入教育部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的新版《地下铁道》。该教材配合精品课程和品牌专业的建设需要,配合现代轨道交通建设的需要,结合现代网络化教育等新理念、新技术,同时为了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修改重编了现有教材部分章节的内容。
  为了适应教学方式方法改革需要,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对电子教材倾注了较大精力,编写了电子讲稿,制作了试题库,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编写了辅助学习资料,制作了多媒体教案及教学模型等,实现了教材建设的立体化。本课程的电子讲稿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新颖性。课程内容来源于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实践,内容新颖,针对性强,信息量大,覆盖土建类专业,具有较好使用价值和参考价值。
  
  2.灵活性。讲课内容模块清晰,相对独立,互为补充,符合认识规律,有一定的灵活性、选择性和互补性。基本内容置前,可选内容置后,不拘泥学科系统,可满足大类培养中不同专业方向、不同教学环境和习惯的选择需要。
  
  3.可读性。教材内容文字力求简明扼要,论点鲜明准确,论证通俗易懂,章前有重点难点提示,章后有思考题、习题,书未有参考答案,面向学生编写,可满足自学需求。
  
  4.时代性。课程内容包含当代最先进的规划预测技术、车站建筑设计与绘图技术、车站结构设计与有限元结构分析技术、施工新技术与方法等,这些技术标志着新世纪地下工程科学发展的步伐和方向,反映出高新技术的时代特征。
  
  三、凝聚高水平教学队伍
  
  我校地下铁道所在的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是首批国家级重点学科,五十多年来一直拥有国内实力最雄厚的教学群体,保持着教学队伍的高水平、高素质。教师结构见表l。
  


  由表1可见,主讲教师中有7人具有10年以上的教龄,都一直承担着地下铁道的本科教学,每年本科教学的学生人数约600人次(上、下学年均开课)。历年来教师年终考核成绩均为优良或合格。在近三年学校教务处组织的学生网上教学评价中,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综合得分均较高。每学期均有特聘专家开设专题讲座,丰富教学内容。
  从学缘结构来看,9人来自不同学校,即中国矿业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铁道科学院、早稻田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
  师资配置情况合理,为1:37。
  为了建设高水平、高素质教学队伍,针对青年教师特点,主要开展了以下培养工作。
  
  1.以传、帮、带方式建设教学骨干梯队
  依托土木工程学科,培养本课程的师资队伍;经常性组织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示范讲课,传授教学经验;为青年教师指派富有经验的教授担任指导教师。在队伍建设上,我们聘请老一辈专家为核心,以全系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为主体,全系青年讲师和助教为后备力量,组建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着力培养能够担任“地下铁道”课程教学的后续师资队伍,始终保持教学梯队的高水平。
  
  2.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多项讲课比赛
  鼓励青年教师学习老教师的教学传统,听课观摩。对于在讲课比赛中获奖的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倾斜,从而极大地调动了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有2名青年教师在近年的讲课比赛中分获一、二等奖励。
  
  3.将教研活动制度化
  多年坚持教学研讨活动,形成浓郁的教学研讨氛围和学术交流气氛;针对教学与教改中的问题。 有目的地进行专题研讨;开展教学方法学习观摩活动,开阔视野,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
  
  4.鼓励青年教师进修、深造
  广泛地开展对外交流,通过减免教学工作量、报销一定培训费等措施,鼓励青年教师到外校进修、深造。有1人到加拿大参与国际合作研究,2人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2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学习,已学成回国,还有1人即将公派出国进修。
  
  5.上岗前培训、试讲
  青年教师上岗前须经过一年上岗培训,通过试讲取得上岗证方可上讲台。根据每位青年教师的具体情况,制定培养计划,为他们聘任思想作风好,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并具有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先进行教学辅导和指导有关课程的实习实验,严把授课质量关。新教师上岗教学的第一学年,采取一对一的措施,由导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指导。导师会随机听课,学校督导组专家也会抽查听课,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学院按照本科教学要求,经常由指定的教师听课点评,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促进青年教师讲课水平的提高。
  
  6.参加工程与科研实践,提高学术和教学水平
  “地下铁道”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支撑才能获得生动的教学效果。为此,让青年教师多参加科研与工程项目,积累经验,是提高教学和学术水平的必要举措。如通过参加当时在建的北京地铁、深圳地铁、南京地铁、广州地铁、成都地铁、沈阳地铁等项目的科研与工程实践,锻炼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这批人基础雄厚,知识渊博,实践经验丰富,秉承了交大“地下铁道”教学的优良作风,治学严谨,已逐步成为我校“地下铁道”课程的教学骨干。
  7.参加毕业设计指导小组
  让青年教师做教学辅导的同时,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并参加毕业设计导师组的工作。在实践中让青年教师理解地下铁道课程的相关要求,了解学生的客观需求。
  
  8.高起点
  目前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已占中青年教师总数的lOO%。
  
  四、优化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专业是西南交通大学的(省级)品牌专业,而本课程在土木类专业教学培养计划中是主干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重视设计构思、创新意识和设计与计算技能的培养。课程旨在完成本专业设计师、工程师的核心技能训练,课程总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地下铁道设计与修建技术的核心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设计理论与方法和施工技术。通过特别设计的四个专项技能训练(课程设计)和一个专题性的信息收集、阅读,写出读书报告,努力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贯彻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特别注重创新能力)、提高素质的目标。
  课程内容分成四个主要部分,依次为线路规划、车站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交通疏解等内容,安排在一个学期完成教学。
  在内容的编排上,努力按照学科要求,循序渐进,使涉及的知识结构既合理,又有阶段性的综合训练(课程设计),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把本课程基本、传统、有生命力的内容在概念、理论、应用上加以准确而充分的描述,注意把近几年国内地铁建设发展的新成果反映到教学中,例如规划中的动态、综合、对城市形态的影响,又如车站结构施工中现在愈来愈多的使用盖挖顺筑(以前是逆筑为主)、车站结构设计观点上由以前的传力第一转变到防水第一而产生的变化等等,这些都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及掌握的专项能力可以较好的适应当前或今后一定时期内对本领域专业人才的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历经五十多年的提炼发展,已由单纯知识传授转变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个方面,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五、积极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本课程教学团队努力继承唐山交大百年来“注重基础、严谨治学、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十分注意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与实践工作,坚持定期的教学法学习与研究,特别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方法等的引导,积极探索研究性、探究性、协作性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四个课程设计,在对我校课程教学体系与内容改革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课堂传授与案例设计相结合”、“教师精示细讲与学生主动拓宽相结合”、“知识是载体、创新是目的”的教学方法,努力营造出以利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发展的学习环境。
  
  1.教学方法
  (1)近年来我们采用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类型创设不同的学习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在教学设计中考虑了教学的两个维度:一个是学习结果的类型,另一个是每类学习的内部和外部条件。教学中重视过程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品质的影响,坚持遵循认识规律,讲清概念产生的背景与思路,重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发展性,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2)在教材取舍上,侧重于设计理论的应用,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以精讲来带动学生多思考,并以基础知识为主,适当侧重理论、概念的研究与形成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发展的方向等具研究性、探究性的学习内容,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表现出的创新精神。课堂精讲,力求生动、实例丰富,反映最新国内外动态。采用三维动态手段,立体分析,努力化解复杂内容,明确核心概念。
  (4)在教学内容上,对概念性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发现式教学法的运用;对理论性内容,侧重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对应用性内容,着眼于讨论式教学法的运用。
  (5)课堂传授以教材为核心,重在理论、概念、方法;课程设计以工程案例为基础,强调设计、计算基本过程的专项技能,课内外结合,多方位教育,针对课程难度,设置四个课程设计,突出了技能的强化环节。
  
  2.教学手段
  根据内容选用电子教案、投影图片、录像等教学资源(如国外轨道交通技术、磁悬浮交通技术等),采用多种媒体和传统方式相结合教学,发挥各自的优势,是本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节省学时、增加教学信息量的重要手段。
  建立了本课程主页,实现了教师电子教案、课程教学文件、课程设计文件、范例、习题、参考文献等教学资源的上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扩大与学生的联系,利用网络、答疑等渠道,全面、准确、及时地获得了学生对于教学工作的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工作。
  在计算机分析平台上,引入美国ANsYs和Msc两大著名软件系统的结构分析教育版,使学生获得了最先进的技术手段的训练机会,学生的分析技能有了明显提高。
  精心编写电子教案,精心组织演示内容,做到图文并茂,提纲挈领。通过动画和视频演示车站等较为复杂、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其概念。
  通过校友和科研合作单位等社会资源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在基地的实习,学生对相关的设计和生产工序、产品质量保证、安全操作以及维护方面都有了切身体会和较为全面的了解,拓宽了学生的工程视野。
  实践证明,这种传统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其他文献
在市民社会理论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自由维度,具体表现为城邦时期的政治自由、自然法哲学时期的契约自由、近代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分时期的经济自由、当代市民社会与国家
[关键词] 大众化;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质量保障  [摘 要] 中国的高等教育从1999年开始大扩招至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也使生源质量下降、教学资源短缺、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新形势不适应以及学科专业设置失衡等问题突显出来。为缓解或解决上述问题,应树立多元、多层次的人才培养质量观、调动政府、学校和社会多方的积极性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建立并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对策,来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健
南朝时期的“遣使巡行”颇为盛行。从出巡使臣的职责范围看,南朝较之汉晋有不断扩大的趋向,其职权范围逐步扩大到诸如考课、监察、赈恤、举贤、教化等重要领域;从巡行形式上看,此
从历史渊源看,近代中国大学本是西方大学理念舶入的产物。因此,分析近代欧美和日本大学在教师聘任方面的具体做法及其对近代中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就成为理解中外高等教育文化交流方面有关问题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一、近代欧洲大学教师分类与聘任概况    近代意义上的大学,目前学界多以德国柏林大学为开端。德国大学的类型,除了研究型之外,还出现了一些工科大学和专门学院。如到1895年时,德国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村包围城市理论,还是改革开放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发展
[关键词] 奥古斯汀;《上帝之城》;权力制衡;政体  [摘 要] 奥古斯汀在《上帝之城》中建立起上帝之城/地上之城的二元话语结构,为教权和王权之间的权力制衡奠定了基础。此后,为同世俗君主争夺权力,“双城论”发展为“双剑论”和“日月说”,将“国王从教皇手中获得权力”的思想不断推向顶峰。与此相对,君王一方也不断引用宗教经典,反对教会干涉世俗事务。因此,在西欧政治实践中,形成了教权与王权在历史上相
关键词:大学;自主创新;科技体制;创新体系  摘 要:大学科技自主创新主要是指大学利用自身的科技资源优势提高原始创新、技术集成和吸收消化能力。大学科技体制可分为外部体制和内部体制两个层面。当前,我国大学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归根结底在于大学科技发展体制性障碍,主要表现为科技投入管理效益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以及科技活动组织形式与运行机制滞后于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当务之急是要通过强化政府的宏观
[关键词] 高等学校;权力;运行机制  [摘 要] 高校学术权力的运行机制是为了保证高校学术权力公正、高效、廉洁、有序运转而在学术权力运作方面提出的各种相互联系与制约关系及其实际运作状态的总和。当前我国高校学术权力存在配置不合理、信息反馈迟钝、缺乏有效民主机制协商和规范等诸多问题。为此,应理顺政府与高校的权力关系;优化权力结构,明确权限;完善信息传递与反馈机制;将各种权力行为制度化、程序化;
[关键词] 教育服务产品;教育服务特征;高等教育质量管理  [摘 要] 教育服务是高等教畜妁主要产品,高等教育质量就是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质量,即指高等教育服务产品满足教育需求主体显性或隐性需求的程度。乒确认识高等教育服务产品无形性、过程性和双重性等基本特征,对于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提升高教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