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二年级数学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具有基石性作用,教师应当努力探索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自身,从而为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而不断努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106-01
二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中,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加减法和除法,培养其基本的算术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些教学要求,教师要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备好每堂课的教案,并在教学方法上多加创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高年级阶段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一、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的现状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的开展形式是比较单一的,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在讲台下听讲和记笔记,这种知识的单向传输效果并不好,学生往往会感觉课堂索然无味,也就无法对数学课堂产生足够的兴趣。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往往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是一门记公式和做计算的课堂,只有死记硬背公式,然后把公式套进题目中,问题就解决了,然而,这种观念是极其片面的,公式对于数学课堂而言固然重要,更重要的则是数学思路和数学方法,只有掌握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才算是真正地学习了数学的精髓,才算是登堂入室了。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中,教师比较推崇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大量的记忆来掌握相关的公式和定理,然后,教师为学生布置大量的习题进行训练,让学生把课堂所学到的知识点进行运用,最后,教师为学生安排数学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一整套流程下来,学生往往会感觉到精疲力竭,他们一直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中,因而也就不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学习效率也就变得十分低下,学习效果也得不到良好的保障,更有甚者会对数学产生厌恶心理和抗拒心理,这对于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另外,很多小学教师认为“九九乘法表”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小学数学的核心所在,只要把乘法表背得滚瓜烂熟,学生就能够应对小学二年级的所有知识,这也是一种数学教育中的片面认识,数学教育中的运算能力是一项复杂的东西,并不是乘法表能够代替的了的,学生必须要综合发展,从而建立起综合运算能力和知识理解能力,如果教师过于注重乘法表的记忆,就会忽略数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也就不能在教学中体现数学教育的人文内涵,最终制约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升。
二、提高小学二年级数学策略
1.情境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就是情境教学。例如,笔者在《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过程中,首先在三角形知识的基础上创立了教学情境:“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知识,那么现在老师将三角形的一条边去掉,它还是三角形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角”,而后将《角的初步认识》引入教学正题。
2.灵活布置作业,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一谈到作业,都是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布置得太多,学生完成的质量就欠佳,布置得太少又起不到训练的作用。而且作业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所以,教师应当采取一些措施,丰富作业的形式,提高作业的科学性、合理性,让作业变得趣味十足,从而减少学生对于作业的抵触情绪。例如,在学习《乘法口诀》这一章时,可采用分组的形式布置作业。以3—5个学生为一组,让小组内的成员都各自写出一部分乘法口诀,然后把每个组员写的都拼起来,组成一份完整的乘法口诀,再与书本上的乘法口诀作对比,看看有没有缺失或者遗漏的。如果有的话,则需再写一遍,直至完全没有错误。通过这种反复训练的方式,让学生查漏补缺,逐渐加强对乘法口诀表的记忆。学生采用分组协作的方式完成作业,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另一方面,组员之间相互竞争和激励,保证了作业完成的质量,从而达到训练的效果。
3.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在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促其主动参与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体验强化的过程中实现学习成长。而为了强化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共同完成相关活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的角色无疑是不可替代的,相比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毕竟有限,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数学生活化教育中的正面效应。客观来讲,家庭教育具有非常强的生活性,父母可以利用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逐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自主发现、探究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确保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养成与提升。
结语
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初步认识的关键阶段,特别是二年级数学学习是学生逻辑思维培养的初步阶段,需要教师引起重视,并通过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田玉刚.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6.
[2]王亮.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106-01
二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中,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加减法和除法,培养其基本的算术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些教学要求,教师要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备好每堂课的教案,并在教学方法上多加创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高年级阶段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一、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的现状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的开展形式是比较单一的,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在讲台下听讲和记笔记,这种知识的单向传输效果并不好,学生往往会感觉课堂索然无味,也就无法对数学课堂产生足够的兴趣。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往往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是一门记公式和做计算的课堂,只有死记硬背公式,然后把公式套进题目中,问题就解决了,然而,这种观念是极其片面的,公式对于数学课堂而言固然重要,更重要的则是数学思路和数学方法,只有掌握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才算是真正地学习了数学的精髓,才算是登堂入室了。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中,教师比较推崇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大量的记忆来掌握相关的公式和定理,然后,教师为学生布置大量的习题进行训练,让学生把课堂所学到的知识点进行运用,最后,教师为学生安排数学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一整套流程下来,学生往往会感觉到精疲力竭,他们一直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中,因而也就不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学习效率也就变得十分低下,学习效果也得不到良好的保障,更有甚者会对数学产生厌恶心理和抗拒心理,这对于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另外,很多小学教师认为“九九乘法表”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小学数学的核心所在,只要把乘法表背得滚瓜烂熟,学生就能够应对小学二年级的所有知识,这也是一种数学教育中的片面认识,数学教育中的运算能力是一项复杂的东西,并不是乘法表能够代替的了的,学生必须要综合发展,从而建立起综合运算能力和知识理解能力,如果教师过于注重乘法表的记忆,就会忽略数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也就不能在教学中体现数学教育的人文内涵,最终制约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升。
二、提高小学二年级数学策略
1.情境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就是情境教学。例如,笔者在《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过程中,首先在三角形知识的基础上创立了教学情境:“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知识,那么现在老师将三角形的一条边去掉,它还是三角形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角”,而后将《角的初步认识》引入教学正题。
2.灵活布置作业,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一谈到作业,都是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布置得太多,学生完成的质量就欠佳,布置得太少又起不到训练的作用。而且作业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所以,教师应当采取一些措施,丰富作业的形式,提高作业的科学性、合理性,让作业变得趣味十足,从而减少学生对于作业的抵触情绪。例如,在学习《乘法口诀》这一章时,可采用分组的形式布置作业。以3—5个学生为一组,让小组内的成员都各自写出一部分乘法口诀,然后把每个组员写的都拼起来,组成一份完整的乘法口诀,再与书本上的乘法口诀作对比,看看有没有缺失或者遗漏的。如果有的话,则需再写一遍,直至完全没有错误。通过这种反复训练的方式,让学生查漏补缺,逐渐加强对乘法口诀表的记忆。学生采用分组协作的方式完成作业,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另一方面,组员之间相互竞争和激励,保证了作业完成的质量,从而达到训练的效果。
3.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在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促其主动参与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体验强化的过程中实现学习成长。而为了强化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共同完成相关活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的角色无疑是不可替代的,相比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毕竟有限,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数学生活化教育中的正面效应。客观来讲,家庭教育具有非常强的生活性,父母可以利用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逐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自主发现、探究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确保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养成与提升。
结语
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初步认识的关键阶段,特别是二年级数学学习是学生逻辑思维培养的初步阶段,需要教师引起重视,并通过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田玉刚.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6.
[2]王亮.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