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金融危机对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面对危机,中国软件业迅速做出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软件业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中国软件业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无限的机遇。本文通过分析国内软件业的发展现状,对我国软件业的发展规划和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中国软件业,现状,问题,前景
金融危机对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中国软件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首先,国际金融危机对软件产业的影响日渐深化。据IDC、Gartner等市场咨询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全球IT支出增幅比原定计划下降了2-3个百分点,全球外包市场出现负增长。由于我国软件产业依托国内市场,因此金融危机初期我国软件产业下行势头并不明显。但由于为己有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的渗透,软件行业的下行趋势将更加明显。其次,国内竞争形势更加严峻。一方面,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软件大公司纷纷从新部署各自的软件市场格局,到中国投资、探求合作的软件巨头越来越多,国内软件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软件市场秩序有待规范。软件盗版、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依然突出;部分领域垄断现象问题严重,一些跨国公司利用技术优势对其他企业实施不正当竞争,严重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此外,我国软件业的宏观政策环境亟待改善。例如,国内信用体系不完善、对信息安全的管理灵活性不够;由于高新技术的认证成本过高,中小软件企业很难享受到政策优惠;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较少,创业投资体系不够健全。
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金融危机给中国软件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全球外部市场的扩展趋势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近年来随着IPO等服务外包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中国软件业争取到了更多参与国际市场的机会。国际软件巨头们一方面加快产业转移的步伐,另一方面进行新一轮资源配置和产业组织结构调整,而这些变化都将给我国软件服务业提供了诸多的市场机遇。另一方面,国内大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软件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成立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进这项工作。随着国务院18号文件的到期,国务院决定原有的扶持政策仍将继续,而且,税率优惠政策将扩展到标准化IT服务和外包。软件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会,特别在农村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方案和网络设计维护、传统行业信息化改造等方面对软件的需求巨大。此外,软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应用正在不断改变软件产业的格局,带来软件产业发展的新机会。例如,虚拟化技术,可以提高服务器资源的利用效率,带来数据中心、服务器平台的整合,大大提高软件研发的效率和能力;云计算,可以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海量计算服务,不仅可以作为软件服务的平台,也可以作为存储空间的提供者,甚至还可以作为信息和商业处理的平台。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对软件业的发展迅速做出调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一,效益和规模方面。2009年软件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是所有行业里面唯一增长20%以上的产业。2010 年,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3364 亿元,同比增长31.3%,产业规模比2001年扩大十几倍,年均增长38%,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由2001 年的6%上升到18%。在全球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中,中国软件产业所占份额由不足5%,上升到超过15%。第二,结构调整方面。2010 年,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和信息技术增值服务收入分别为1233 和2178 亿元,同比增长37.2%和44.6%,分别高于全行业5.9个百分点、13.3个百分点,两者收入占全行业比重达25.5%,比2001年提高18.9%。软件产品收入4208 亿元,同比增长28.6%;嵌入式系统软件受通信类产品增长放缓影响,完成收入2242 亿元,同比增长15.1%,低于全行业16.2个百分点。第三,地域分布格局方面。中国软件业呈现分散集中分布格局,中心城市成为行业发展聚集点。软件产业发展聚集趋势从过去主要集中在京粤地区转向沿海地区。中心城市成为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聚集地,这在中西部地区更为突出,成都、西安、重庆三个城市占西部地区的90%,武汉、长春二个城市占中部地区的30%以上。第四,外包服务方面。中国软件出口增幅放缓,外包服务平稳发展。2010年,全国软件出口213 亿美元,同比增长26.9%,增速比去年同期低8.4%。其中,外包服务出口41.8 亿美元,同比增长45.7%,高于软件出口增速18.8%。
中国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也在探索中国软件业的未来发展之路。在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面前,国内软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目前我国软件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软件产品附加值较低。对当前我国软件业而言,国际化水平低是发展的关键瓶颈,为了提升国内软件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成熟度,我国要转变发展战略。一方面,大力发展外包,实现软件产业梯次转移,以外带内,以外促内,快速做大产业规模。另一方面,在全球软件产业分工中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实现关键产品和核心技术的突破。此外,加强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增强中国软件企业在各领域的市场优势。
第二,软件核心技术短缺。随着我国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网络的广泛普及,对软件技术和产品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软件技术正朝着网络化、可信化、服务化、工程化和体系化方向发展。以云计算等新的技术、新的模式、新的概念不断的涌现。我们应该加强核心软件研发的扶持力度,加快产业融合转型的思路,使软件领域的技术发展和更新进一步加快。
第三,软件企业规模偏小。2001年国务院关于软件产业发展的“18号文”出台,历时十年,中国软件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企业规模方面,到2009年为止,规模上亿的企业占6.3%,大約是2001年的一倍。中国软件企业整体实力有了较大改善,但是和国际软件巨头相比,不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技术上,都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中国软件业应该进一步地进行合并重组,通过重组,将产业优势资源进行整合,使得基础软件企业的资金实力、竞争能力和产业范畴得到大幅度提升和扩展。逐步形成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设计与开发服务和信息系统集成服务齐头并进,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加快发展的产业均衡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 http://soft.zdnet.com.cn/software_zone/2011/0718/2047391.shtml
[2] http://info.it.hc360.com/2010/09/061511399579.shtml
[3] http://wenku.baidu.com/view/f0c29d31b90d6c85ec3ac6d1.html
关键词:中国软件业,现状,问题,前景
金融危机对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中国软件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首先,国际金融危机对软件产业的影响日渐深化。据IDC、Gartner等市场咨询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全球IT支出增幅比原定计划下降了2-3个百分点,全球外包市场出现负增长。由于我国软件产业依托国内市场,因此金融危机初期我国软件产业下行势头并不明显。但由于为己有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的渗透,软件行业的下行趋势将更加明显。其次,国内竞争形势更加严峻。一方面,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软件大公司纷纷从新部署各自的软件市场格局,到中国投资、探求合作的软件巨头越来越多,国内软件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软件市场秩序有待规范。软件盗版、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依然突出;部分领域垄断现象问题严重,一些跨国公司利用技术优势对其他企业实施不正当竞争,严重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此外,我国软件业的宏观政策环境亟待改善。例如,国内信用体系不完善、对信息安全的管理灵活性不够;由于高新技术的认证成本过高,中小软件企业很难享受到政策优惠;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较少,创业投资体系不够健全。
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金融危机给中国软件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全球外部市场的扩展趋势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近年来随着IPO等服务外包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中国软件业争取到了更多参与国际市场的机会。国际软件巨头们一方面加快产业转移的步伐,另一方面进行新一轮资源配置和产业组织结构调整,而这些变化都将给我国软件服务业提供了诸多的市场机遇。另一方面,国内大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软件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成立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进这项工作。随着国务院18号文件的到期,国务院决定原有的扶持政策仍将继续,而且,税率优惠政策将扩展到标准化IT服务和外包。软件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会,特别在农村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方案和网络设计维护、传统行业信息化改造等方面对软件的需求巨大。此外,软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应用正在不断改变软件产业的格局,带来软件产业发展的新机会。例如,虚拟化技术,可以提高服务器资源的利用效率,带来数据中心、服务器平台的整合,大大提高软件研发的效率和能力;云计算,可以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海量计算服务,不仅可以作为软件服务的平台,也可以作为存储空间的提供者,甚至还可以作为信息和商业处理的平台。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对软件业的发展迅速做出调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一,效益和规模方面。2009年软件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是所有行业里面唯一增长20%以上的产业。2010 年,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3364 亿元,同比增长31.3%,产业规模比2001年扩大十几倍,年均增长38%,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由2001 年的6%上升到18%。在全球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中,中国软件产业所占份额由不足5%,上升到超过15%。第二,结构调整方面。2010 年,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和信息技术增值服务收入分别为1233 和2178 亿元,同比增长37.2%和44.6%,分别高于全行业5.9个百分点、13.3个百分点,两者收入占全行业比重达25.5%,比2001年提高18.9%。软件产品收入4208 亿元,同比增长28.6%;嵌入式系统软件受通信类产品增长放缓影响,完成收入2242 亿元,同比增长15.1%,低于全行业16.2个百分点。第三,地域分布格局方面。中国软件业呈现分散集中分布格局,中心城市成为行业发展聚集点。软件产业发展聚集趋势从过去主要集中在京粤地区转向沿海地区。中心城市成为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聚集地,这在中西部地区更为突出,成都、西安、重庆三个城市占西部地区的90%,武汉、长春二个城市占中部地区的30%以上。第四,外包服务方面。中国软件出口增幅放缓,外包服务平稳发展。2010年,全国软件出口213 亿美元,同比增长26.9%,增速比去年同期低8.4%。其中,外包服务出口41.8 亿美元,同比增长45.7%,高于软件出口增速18.8%。
中国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也在探索中国软件业的未来发展之路。在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面前,国内软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目前我国软件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软件产品附加值较低。对当前我国软件业而言,国际化水平低是发展的关键瓶颈,为了提升国内软件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成熟度,我国要转变发展战略。一方面,大力发展外包,实现软件产业梯次转移,以外带内,以外促内,快速做大产业规模。另一方面,在全球软件产业分工中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实现关键产品和核心技术的突破。此外,加强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增强中国软件企业在各领域的市场优势。
第二,软件核心技术短缺。随着我国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网络的广泛普及,对软件技术和产品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软件技术正朝着网络化、可信化、服务化、工程化和体系化方向发展。以云计算等新的技术、新的模式、新的概念不断的涌现。我们应该加强核心软件研发的扶持力度,加快产业融合转型的思路,使软件领域的技术发展和更新进一步加快。
第三,软件企业规模偏小。2001年国务院关于软件产业发展的“18号文”出台,历时十年,中国软件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企业规模方面,到2009年为止,规模上亿的企业占6.3%,大約是2001年的一倍。中国软件企业整体实力有了较大改善,但是和国际软件巨头相比,不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技术上,都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中国软件业应该进一步地进行合并重组,通过重组,将产业优势资源进行整合,使得基础软件企业的资金实力、竞争能力和产业范畴得到大幅度提升和扩展。逐步形成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设计与开发服务和信息系统集成服务齐头并进,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加快发展的产业均衡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 http://soft.zdnet.com.cn/software_zone/2011/0718/2047391.shtml
[2] http://info.it.hc360.com/2010/09/061511399579.shtml
[3] http://wenku.baidu.com/view/f0c29d31b90d6c85ec3ac6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