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可以多问

来源 :考试·高考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_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习古诗鉴赏的通常做法是按各考点进行分项专题复习,可以集中训练某个内容,总结诗歌某方面的写作规律、答题之技巧等等。但也有不足,导致阅读古诗支离破碎,不能形成阅读鉴赏融会贯通的能力。
  有个方法可以弥补,就是采用以一当十的复习策略,充分挖掘一首诗的训练资源。也就是说,鉴赏这首诗要从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等多方面入手,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个方面或者某一句话。
  阅读鉴赏的出题形式主要有单首古诗阅读鉴赏和两首诗比较阅读鉴赏。下面以两首《野步》为例,通过设计各类问题进行比较阅读,来说明以一当十的复习策略。
  
  野步
   周 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
  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
  烂醉春风野草花。
  
  野步
  赵 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
  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
  红他枫叶白人头。
  
  这两首诗题目一样,题材也一样,但在表达的情感、语言特色等多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样就可以进行比较阅读了。
  设计问题如下:
  1、这两首诗的人物形象都写的是野步者,二者分别是怎样的人物形象呢?
  周诗野步者是一个悠闲散步郊野、陶醉于春天大自然美景中的诗人形象。
  赵诗野步者是一个在秋寒时节倚杖近游郊原、感伤时光流逝、年已老迈的老翁形象。
  2、这两首诗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周诗所写景物有麦、草、水、蛙、蝴蝶、春风、野花,景物特点是色彩绚丽,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赵诗所写景物有秋风、枫叶,景物基本特点是寒冷、萧瑟。
  3、古人写诗讲究“炼字”,你认为这两首诗哪些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周诗“噪”字用得好,富有动感,生动地写出青蛙春天里使劲地鸣叫的特点,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烘托出作者愉快的心情;“烂醉”用得好,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蝴蝶翻飞野草花丛中的特点,烘托出作者陶醉于春天美景的心情,用一“醉”字,既写蝴蝶“醉”,也是写诗人“醉”。
  赵诗“催”字用得好,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秋天的特点,一天比一天寒冷了,让人赶紧换上棉衣裳;“白”字用得好,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说明岁月催人老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感伤的心情。
  4、一般说来,诗的思维跳跃性大,但作为一首诗来说,其思维也有着清晰的脉络。试从思维结构方面,比较一下这两首诗有何不同?
  周诗先写景后抒情,赵诗先写事后议论。
  5、这两首诗的三四句在诗中分别有什么作用?
  周诗三四句在一二句写景的基础上抒情,点明主旨,表达了作者春游闲适愉悦的心情。
  赵诗三四句在一二句叙事的基础上议论,点明主旨,表达了作者面对阵阵秋风感伤年老的心情。
  6、这两首诗的语言分别有什么特色?(或者分析这两首诗的语言风格)
  周诗语言清新、自然、明丽、生动,赵诗语言深沉、含蓄、生动。
  7、这两首诗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二者有何异同?
  赵诗运用描写、直接抒情、借景抒情、烘托、动静结合、拟人等表达技巧,赵诗运用记叙、议论、对比、拟人等表达技巧。
  8、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野步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周诗野步者心情愉悦、闲适,陶醉于春天美景;赵诗内心悲凉,感伤于头白年老。
  以上所设计题目,几乎涵盖了古诗鉴赏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既有人物形象的鉴赏,又有景物形象的鉴赏;既有单个词语的赏析,又有整个句子的赏析;既有思想情感的解读,又有思维结构的认知;既有表达技巧的训练,又有语言特色的概括。
  以一当十的复习策略,除去能够充分利用古诗资源和其多方面的训练价值外,更有利于形成阅读鉴赏融会贯通的能力。融会贯通,指的是既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这首诗,又能够把握诗的每一个句子甚至是每一个词;既能够分析,又能够综合;既能够把诗大卸八块,条分缕析,又能够把卸下的东西重新组装起来,组装得严丝合缝。
  在以上基础上,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9、诗中的野步者与景物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景物是人物所见之景,是人物产生某种情感的触发物,是人物情感的寄托者,又能烘托人物之心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10、诗的思维结构与作者的思想情感之间有何关系?
  思维结构是作者表情达意的一个载体与展示,识别思维结构有助于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1、诗的语言与人物形象、景物形象、表达技巧之间有什么关系?
  语言特色与所塑造之人物形象、景物形象、表达技巧有着密切的联系。内心悲愤抑郁者、景色暗淡萧瑟者,其语言特色沉郁者居多。而运用表达技巧不同,语言特色也有不同。运用拟人,则语言生动;运用象征,则语言含蓄,等等。
  12、诗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与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何关系?
  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情感思想,就必然选择能够融入作者情感思想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
  13、诗中所炼之“字”与表达技巧、作者的情感思想有什么关系?
  炼字本身就是一种技巧,里面也必然包含着作者的情感思想。
  由以上所设计题目可知,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思维结构、炼字造句、表达技巧、写作目的、思想情感等等都是息息相关的,它们交织在一起,纠缠在一块,共同构成了整首诗。而所有这一切都集中在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个灵魂上了。如果能够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那么就能形成融会贯通的能力。
  当然,融会贯通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通过训练几个问题就能形成的。
  首先,阅读鉴赏古诗,要把握从整体到局部又到整体的阅读鉴赏策略。要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然后具体阅读赏析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此时要注意结合作者的表达的思想情感。
  其次,要善于设问。阅读古诗时,要不断地提出问题来,问题可以参照以上所设计。
  其次,重要的是要不断积累,多读古诗。也就是说,以一当十的复习策略只有在一定的阅读鉴赏基础上才能运用,融会贯通的能力只有在相当的阅读鉴赏基础上才能形成。
  
  责任编辑李婷婷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必须十分重视思想教育。在进行语言文字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体会、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学习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品德的熏陶,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阅读 ; 重视观察 ;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205-0
【摘要】景徐周麟是日本五山文学“诗禅一味”思潮的有力推动者,他除了在理论上论证这一理念之外,也践行着以文补禅的文笔僧生涯。  【关键词】诗僧 ; 诗禅一味 ; 读书 ; 文笔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206-01  一、对“诗禅一味”思潮的推崇  禅宗本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为主旨,主张以心传心,以达到开悟禅理,明心见性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209-02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在作文教学中模仿、转化、借用、引申也是简洁有效的方法。  纵观文学史,大凡国内外著名的作家、文学家,除了深入生活外,都有大量的阅读书籍的嗜好。但如果阅读不得要领那等于没读,阅读需要注重积累,精读和泛读虽说都有益处,但从写作积累的角度看,精读更是一种行之
【摘要】本文从应用文模块式教学改革的角度,对部分高职院校应用文教学情况进行了学生的调查。调查涉及学生对应用文的学习认知及态度、对教学方法的看法、对教学资源的了解以及对考核方式的建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改革策略,体现应用文写作教学为学生专业学习服务的思想。  【关键词】应用文教学 ; 调查 ; 改革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目的:通过对苏州和马鞍山地区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特征和G、P血清型分型研究,确定当前的轮状病毒流行株,为选择开发候选疫苗以及评价疫苗免疫效果提供背景资料,同时探讨
目的:艾滋病在农村流行的潜在危险已相当严峻,从2001年开始,河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始向加强农村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和推广转化,本研究着重了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研究,了解农村社区人群与HIV/AIDS感染行为、态度、知识的状况,探索正确的适合农村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模式及途径,为当前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研究提供数据。协助管理部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方法: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采用整群抽样
【摘要】在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课中,教师常常忽视培养学生的口语应用能力,而偏重阅读的方法训练与知识点教学,导致学生很难实现英语口语的交流。结合英语课程标准,通过对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例的分析浅议如何完善学生的口语能力。  【关键词】阅读 ; 口语 ; 现代教学观 ; 多媒体组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209-01  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207-01  诗歌的艺术手法,亦称表现手法;它是创造诗形象和意境,体现诗人构思和审美追求的重要手段,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运用和描写方面,因此,又称之为“修辞手法”。修辞是升华艺术境界、产生诗美的重要途径,对此,郎吉弩斯曾作过精道的阐述,他说:“恰当的惊人的措辞对于听者和读者有巨大的威力、迷人的魅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210-0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抓住“读”字,把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当作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一环,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可见老师的职责不仅是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