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外阅读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结合平时在教学中开展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的实践,从数学课外阅读的必要性、数学课外阅读的现状以及策略等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的习惯。
关键词:数学;课外阅读;现状;兴趣;策略
数学是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创新时代的到来,社会对数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多处强调了“阅读”“积累”和“数学应用意识”。数学是一种语言,是一种高度概括、简洁精要,甚至有时常常是精心设计的语言。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教与学也离不开阅读。单凭课堂上学习数学知识,信息量和时间都是非常有限的,还得依托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阅读活动,以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课外阅读习惯呢?笔者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
一、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内容琐碎,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一直困扰着小学数学教育。大量的概念、定律、应接不暇的题海训练,名目繁多的考试成了数学学习的主旋律。小学生在这种枯燥无味的学习中,不但没有解惑明智,反而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怎样让学生爱学,乐学,并通过数学的学习真正达到提升数学修养和能力的目的,真正领悟到数学学习的真谛,真正学以致用?这就需要建立新型数学课堂结构,把数学阅读引入数学课堂。当学生在“数学阅读的海洋”里遨游时,欣赏着古今中外建筑的对称美,感受着“黄金分割术”“圆周率”的精妙,学习着华罗庚、陈景润的孜孜不倦,见识着《九章算术》里丰富多彩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日益浓厚,探索之心渐渐增强。
2.有利于丰富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现代数学理论认为,数学活动就是“用数学”的具体体现,其核心就是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把数学知识发现和“再创造”出来,并能灵活地实践运用到生活中。通过数学课外阅读,丰富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锻炼了思维,提高了数学运用的能力。
如《认识分数》一课中,我组织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查阅资料,交流讨论,领悟分数概念。
生1:分数的历史: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是自然数(正整数),以后在度量和平均分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样就产生了分数。
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分数的记载。在《左传》一书中记载,春秋时代,诸侯的城池,最大不能超过周国的1/3,中等的不得超过1/5,小的不得超过1/9。秦始皇时期,拟定了一年的天数为365又14天。《九章算术》是我国1800多年前的一本数学专著,其中第一章《方田》里就讲了分数四则算法。
生2:分数可以表示成一个除法算式:如二分之一等于1÷2。其中,分子1等于被除数,分数线“-”等于除号,分母2等于除数,而分数值0.5则等于商。
生3:我从钢琴音符中发现了分数,如4分音符就是四分之一个全音符。
生4:我从国旗中发现了分数。(列举了多个国家的国旗,并说出从中发现的分数。)
生5:通过阅读资料,我发现世界上有1/3的人说汉语。
…
当孩子们汇报交流这些关于分数的资料时,孩子们的表情时而惊讶,时而喜悦,时而不解,时而领悟,正是课外阅读,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从课本走向生活,又从生活回到课本,而这个来回的经历,使他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能力,更是一种对数学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二、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的现状
1.数学课外阅读材料单一
提到数学课外阅读材料,很多孩子会把《奥数读本》《一课一练》《金三练》《密卷》等五花八门的教辅材料看作唯一的课外读物。孩子们徘徊在茫茫的题海中,基本没有接触那些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外阅读材料。学生总是片面认为教辅材料就是课外读物。这样的课外阅读,学生根本无法体验数学阅读的乐趣,也无从谈起培养数学课外阅读的习惯。
2.缺乏必要的数学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学生对数学阅读的理解有所偏颇,平时接触的数学读物又比较少,再加上数学语言符号化,陈述既抽象又严谨,逻辑性强的特点,决定了数学阅读不同于其他阅读。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要创造条件,积极引导,让学生通过数学课外阅读,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习惯的策略
1.营造氛围,促进数学课外阅读
首先,在每学期第一次家长会上做好动员工作。在家长会上,让家长充分了解数学课外阅读,动员家长保证陪孩子阅读的时间,让家长知道陪孩子阅读陪的不是时间而是责任,让家长明白孩子数学能力的提升还要靠大量阅读和理解。
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网站、班级博客、图书角、红领巾广播、黑板报等,以学生喜闻乐见、耳熟能詳的“数学知识”作为内容,主动传播,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和听觉的“数学文化”磁场,让学生时刻能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2.内外结合,带动数学课外阅读
与以前统一使用的义务教育教材进行比较,目前使用的各版本小学数学新教材变化最大的就是增加一些阅读材料,如“数学万花筒”“你知道吗?”“动手做”等。这些材料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源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体会到数学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对于这些材料的阅读,仅仅依靠课堂的几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材呈现的材料是典型的、片断的,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更多大量、丰富的数学材料,需要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完成。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确定课外阅读的主题,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方向》中第二课时后面安排了阅读“你知道吗?”第三课时后面安排了“动手做”的材料,旨在教孩子用多种方法辨认方向。学完这个单元之后,我安排了一次以“生活中如何辨认方向”为主题的课外阅读,孩子们课后查阅了相关资料。孩子们图文并茂地向其他学生介绍了自己的方法,如观察日出日落,等高线法,利用鸽子辨别方向等等,学生阅读后大大开阔了视野,知道了辨认方向的方法原来有这么多。这些阅读材料,如果教师只通过课堂十分钟干巴巴的介绍,不依靠学生课外阅读,根本无法达到预期教育效果。教学时可以提前让学生查找、阅读相关内容,并把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整理出来。有了充分的准备,学生在课堂中不但可以交流阅读材料的来源、搜集资料的方法和自己喜欢的网站,而且还可以和同学分享阅读的快乐,气氛活跃,课堂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关键词:数学;课外阅读;现状;兴趣;策略
数学是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创新时代的到来,社会对数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多处强调了“阅读”“积累”和“数学应用意识”。数学是一种语言,是一种高度概括、简洁精要,甚至有时常常是精心设计的语言。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教与学也离不开阅读。单凭课堂上学习数学知识,信息量和时间都是非常有限的,还得依托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阅读活动,以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课外阅读习惯呢?笔者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
一、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内容琐碎,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一直困扰着小学数学教育。大量的概念、定律、应接不暇的题海训练,名目繁多的考试成了数学学习的主旋律。小学生在这种枯燥无味的学习中,不但没有解惑明智,反而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怎样让学生爱学,乐学,并通过数学的学习真正达到提升数学修养和能力的目的,真正领悟到数学学习的真谛,真正学以致用?这就需要建立新型数学课堂结构,把数学阅读引入数学课堂。当学生在“数学阅读的海洋”里遨游时,欣赏着古今中外建筑的对称美,感受着“黄金分割术”“圆周率”的精妙,学习着华罗庚、陈景润的孜孜不倦,见识着《九章算术》里丰富多彩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日益浓厚,探索之心渐渐增强。
2.有利于丰富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现代数学理论认为,数学活动就是“用数学”的具体体现,其核心就是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把数学知识发现和“再创造”出来,并能灵活地实践运用到生活中。通过数学课外阅读,丰富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锻炼了思维,提高了数学运用的能力。
如《认识分数》一课中,我组织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查阅资料,交流讨论,领悟分数概念。
生1:分数的历史: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是自然数(正整数),以后在度量和平均分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样就产生了分数。
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分数的记载。在《左传》一书中记载,春秋时代,诸侯的城池,最大不能超过周国的1/3,中等的不得超过1/5,小的不得超过1/9。秦始皇时期,拟定了一年的天数为365又14天。《九章算术》是我国1800多年前的一本数学专著,其中第一章《方田》里就讲了分数四则算法。
生2:分数可以表示成一个除法算式:如二分之一等于1÷2。其中,分子1等于被除数,分数线“-”等于除号,分母2等于除数,而分数值0.5则等于商。
生3:我从钢琴音符中发现了分数,如4分音符就是四分之一个全音符。
生4:我从国旗中发现了分数。(列举了多个国家的国旗,并说出从中发现的分数。)
生5:通过阅读资料,我发现世界上有1/3的人说汉语。
…
当孩子们汇报交流这些关于分数的资料时,孩子们的表情时而惊讶,时而喜悦,时而不解,时而领悟,正是课外阅读,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从课本走向生活,又从生活回到课本,而这个来回的经历,使他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能力,更是一种对数学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二、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的现状
1.数学课外阅读材料单一
提到数学课外阅读材料,很多孩子会把《奥数读本》《一课一练》《金三练》《密卷》等五花八门的教辅材料看作唯一的课外读物。孩子们徘徊在茫茫的题海中,基本没有接触那些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外阅读材料。学生总是片面认为教辅材料就是课外读物。这样的课外阅读,学生根本无法体验数学阅读的乐趣,也无从谈起培养数学课外阅读的习惯。
2.缺乏必要的数学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学生对数学阅读的理解有所偏颇,平时接触的数学读物又比较少,再加上数学语言符号化,陈述既抽象又严谨,逻辑性强的特点,决定了数学阅读不同于其他阅读。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要创造条件,积极引导,让学生通过数学课外阅读,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习惯的策略
1.营造氛围,促进数学课外阅读
首先,在每学期第一次家长会上做好动员工作。在家长会上,让家长充分了解数学课外阅读,动员家长保证陪孩子阅读的时间,让家长知道陪孩子阅读陪的不是时间而是责任,让家长明白孩子数学能力的提升还要靠大量阅读和理解。
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网站、班级博客、图书角、红领巾广播、黑板报等,以学生喜闻乐见、耳熟能詳的“数学知识”作为内容,主动传播,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和听觉的“数学文化”磁场,让学生时刻能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2.内外结合,带动数学课外阅读
与以前统一使用的义务教育教材进行比较,目前使用的各版本小学数学新教材变化最大的就是增加一些阅读材料,如“数学万花筒”“你知道吗?”“动手做”等。这些材料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源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体会到数学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对于这些材料的阅读,仅仅依靠课堂的几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材呈现的材料是典型的、片断的,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更多大量、丰富的数学材料,需要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完成。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确定课外阅读的主题,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方向》中第二课时后面安排了阅读“你知道吗?”第三课时后面安排了“动手做”的材料,旨在教孩子用多种方法辨认方向。学完这个单元之后,我安排了一次以“生活中如何辨认方向”为主题的课外阅读,孩子们课后查阅了相关资料。孩子们图文并茂地向其他学生介绍了自己的方法,如观察日出日落,等高线法,利用鸽子辨别方向等等,学生阅读后大大开阔了视野,知道了辨认方向的方法原来有这么多。这些阅读材料,如果教师只通过课堂十分钟干巴巴的介绍,不依靠学生课外阅读,根本无法达到预期教育效果。教学时可以提前让学生查找、阅读相关内容,并把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整理出来。有了充分的准备,学生在课堂中不但可以交流阅读材料的来源、搜集资料的方法和自己喜欢的网站,而且还可以和同学分享阅读的快乐,气氛活跃,课堂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