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人才选拔或人员晋升等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企业欠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出现了员工无法胜任岗位,人岗不匹配的现象。那么,用什么标准来选拔能胜任岗位的优秀人才呢?此时,通过搭建胜任力素质模型来对员工进行科学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作者所在企业基层班组长为例,探讨其素质模型的建立方法。
关键词:班组长 素质 模型 探讨
一、引言
作者以所在工厂卷包车间班组长岗位试点,探索建立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理清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配套建立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体系,从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员工能力素质,指引员工自我提升的努力方向。
二、模型建立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1.确定胜任力模型建立维度。基于对该企业班组长岗位的工作分析等基础工作,运用标杆法识别确定班长的胜任力模型应从能力、素养、队伍建设和标准化班组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1.1 能力。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不同的人在完成业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有所不同。如团队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
1.2 素养。素养是指生产班长从事生产职务或岗位时所应具备的思想道德、意识及行为习惯,如责任心、成就导向、个人道德品质。
1.3 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指班长通过人员结构培养及人员激励等团队优化行为,最终实现团队绩效及产出的最大化过程。
1.4 标准化班组建设。标准化班组建设具体指“7+1”管理模式,是统一的将班组基础管理、安全管理、质量(成本)管理、设备管理、现场定置管理、信息化管理、团队管理7个方面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项目,并建立“1”个彰显班组管理特色的创新管理,确保班组管理规范化。
2.收集建立胜任力模型指标库。在胜任力模型维度的基础上,运用头脑风暴法,现场访谈法,充分考虑具体指标对维度的解释,汇总形成模型指标库。
3.指标关联性筛选。由于上述指标与胜任力素质关联性大小存在不同,为优化指标要素,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胜任力最终指标进行确定,最终筛选出得票较高的11项指标作为班组长素质能力模型。
4.建模(图一)。
该11项指标构成了一名优秀基层班组长取得优秀业绩的胜任力模型。
5. 确定指标权重。对以上11项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权重。具体做法是將岗位胜任力指标两两比较重要程度得出K值(K值=1至9的数字,代表重要性程度,数字越大表示前指标比后指标越重要),最终记录形成比较判断矩阵,求出各指标间相互权重(表一)。
三、模型测试
对现有4名基层班组长进行胜任力测评,查找能力短板。
1.设计测评调查问卷。根据岗位胜任力模型内容,设计测评表。
2.班长素质能力测评。对4名基层班组长按照岗位胜任力标准,运用相应工具进行测评,得出结果如下(表二):
3.实际工作业绩。通过对现有4名班组长2015年1-12月各生产班组产、质、耗进行统计分析,汇总如下(表十六):
4.模型测试结果分析。通过以上情况发现,通过班长胜任力模型测评结果与2015年1-12月实际工作业绩统计排名较为一致,即胜任力测评结果排名第一的班长A,实际工作业绩也排名第一;测评结果排名第四的班长B,实际工作业绩也排名第四。
由此可证明该胜任力模型是较为科学、合理的。
参考文献:
[1]李克 胜任力模型与测评技术应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文成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3]张钊,朱荩予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班组长 素质 模型 探讨
一、引言
作者以所在工厂卷包车间班组长岗位试点,探索建立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理清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配套建立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体系,从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员工能力素质,指引员工自我提升的努力方向。
二、模型建立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1.确定胜任力模型建立维度。基于对该企业班组长岗位的工作分析等基础工作,运用标杆法识别确定班长的胜任力模型应从能力、素养、队伍建设和标准化班组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1.1 能力。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不同的人在完成业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有所不同。如团队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
1.2 素养。素养是指生产班长从事生产职务或岗位时所应具备的思想道德、意识及行为习惯,如责任心、成就导向、个人道德品质。
1.3 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指班长通过人员结构培养及人员激励等团队优化行为,最终实现团队绩效及产出的最大化过程。
1.4 标准化班组建设。标准化班组建设具体指“7+1”管理模式,是统一的将班组基础管理、安全管理、质量(成本)管理、设备管理、现场定置管理、信息化管理、团队管理7个方面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项目,并建立“1”个彰显班组管理特色的创新管理,确保班组管理规范化。
2.收集建立胜任力模型指标库。在胜任力模型维度的基础上,运用头脑风暴法,现场访谈法,充分考虑具体指标对维度的解释,汇总形成模型指标库。
3.指标关联性筛选。由于上述指标与胜任力素质关联性大小存在不同,为优化指标要素,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胜任力最终指标进行确定,最终筛选出得票较高的11项指标作为班组长素质能力模型。
4.建模(图一)。
该11项指标构成了一名优秀基层班组长取得优秀业绩的胜任力模型。
5. 确定指标权重。对以上11项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权重。具体做法是將岗位胜任力指标两两比较重要程度得出K值(K值=1至9的数字,代表重要性程度,数字越大表示前指标比后指标越重要),最终记录形成比较判断矩阵,求出各指标间相互权重(表一)。
三、模型测试
对现有4名基层班组长进行胜任力测评,查找能力短板。
1.设计测评调查问卷。根据岗位胜任力模型内容,设计测评表。
2.班长素质能力测评。对4名基层班组长按照岗位胜任力标准,运用相应工具进行测评,得出结果如下(表二):
3.实际工作业绩。通过对现有4名班组长2015年1-12月各生产班组产、质、耗进行统计分析,汇总如下(表十六):
4.模型测试结果分析。通过以上情况发现,通过班长胜任力模型测评结果与2015年1-12月实际工作业绩统计排名较为一致,即胜任力测评结果排名第一的班长A,实际工作业绩也排名第一;测评结果排名第四的班长B,实际工作业绩也排名第四。
由此可证明该胜任力模型是较为科学、合理的。
参考文献:
[1]李克 胜任力模型与测评技术应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文成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3]张钊,朱荩予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