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哲学教学中“举例”应把握好三个“度”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wuf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材的编写思路是通过案例考查、问题辨析等环节的活动设计,呈现和提炼内容目标的意义。举例,是高中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哲学部分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困难主要源自哲学理论的抽象性,教师如果善于运用恰当的例子,能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具体形象,也能使学生更容易把抽象的哲学理论具体化,从而更好地掌握和接受知识。因此,如何选择事例进行有效教学成为教师要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难度、广度和趣味度是教师在选择事例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把握的三个“度”。
  
  一、把握难度
  
  教学中,不是所有事例都能应用于教学,过于复杂的事例或理论性、专业性过强的事例,就不适应于教学。因为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决定了他们没有能力去理解和分析此类问题,利用此类事例难以激发他们思考、分析、讨论、争论的兴趣和热情。
  笔者听过两节内容同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课,在讲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知识点时,一名教师采用多媒体展示的办法,以H1N1病毒被发现为例来分析科学家是通过科学实践发现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并据此找出了治疗的方案。本来,这是一个贴近现实生活的例子,应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但课堂上实际反映出来的效果却没有预料的好。原来,该教师在讲解中将重点放在介绍流感的类型以及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征上,有相当一部分内容还用英文专用名词展示出来,学生对此问题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导致他们在听课过程中感觉知识晦涩并难以理解,很难从中概括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个结论,对这一知识点的讲解只能匆匆收场。另一名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则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他拿出一个青苹果,问学生这个苹果是什么味道的?并让学生从观察和品尝对比,哪一种更可靠。学生马上就提起了兴趣,并很快一致得出结论:想知道味道,尝一下就行了。由此学生很容易便得出并理解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知识点。
  由此可见,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特点,精心选择和设计事例,降低其难度,才能使深奥难懂的哲学原理变得容易掌握。
  
  二、把握广度
  
  哲学源于生活,因此教学中可运用的事例非常广泛,但事例的选择也有一定的标准。
  教学中,教师是事例的主要提供者。围绕教学目的,精心选择恰当的事例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但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收集课外他们感兴趣的各种事例,这有利于他们主动思考和学习,尤其是由学生提供出来的例子能让他们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
  从事例选择运用看,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以正面事例为主。对于那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知识掌握的案例不宜在教学中运用,如反映社会黑暗的案例。过多地在教学中使用此类案例,会使学生对社会正义丧失信心,因此要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
  第二,要远近结合。远的事例指从报纸、杂志上摘抄下来的,这种例子规范、典型。近的就是指发生在身边的、与己有关的事情,这种事例好讲解、有说服力,而且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讲“内外因”、“价值观”的问题时,可举学生同龄人自尊、自信、自强的事例。通过他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事例,使学生感到榜样就在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只要努力自己也可做到。
  第三,要以新为重。政治教学应尽量生活化,引用的事例尽可能少些陈年旧事,应紧跟形势,把握新时代的特征。有一些教师经常举那些解放前的、建国初期的、文革时期的或者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些事例,对学生来说,因他们缺乏那时的生活体验,可能会感觉抽象、虚无,很难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导致教育者的一番苦口婆心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案例选择的重要原则是以学生的视界为出发点,选取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有新鲜感。如在讲到“对外开放”的内容时,可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中国申奥成功等案例,运用这种新鲜的时政新闻,就切中了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使学生在饱满的精神状态下完成学习任务。
  
  三、把握趣味度
  
  好的课堂应该是有趣的课堂,而有趣的事例就是有趣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恰当有趣的事例能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例子一般有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实例,即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和社会热点问题。首先是时事,也就是最新发生的重大事情,它具有突发性、偶发性和新奇性的特点,特别是时事的新奇性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而哲学本身又离不开时事,哲学教学中运用时事,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引发他们的学习情趣。首先是以时事导人新课,这样易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高他们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如在讲“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这一内容时,我举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召开”的实例,由此引出“气候异常的原因有哪些?从中得出了什么启示?”等问题,达到了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来提高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目的。其次是以现实生活的实例导入新课。现实生活是学生直接生活的空间,与学生距离最近,学生最容易接受。用现实生活的实例导人新课,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既可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安心上课、乐于受教,又能解决实际问题。在复习“价值观”的内容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如何看待追星现象”的问题,同时列举了上海世博会中发生的“5·30事件”,让学生对该事件中“粉丝”的行为作出评价,并谈谈自己的想法。通过这一实例的运用,达到了震撼学生心灵教育目的,同时也将乏味抽象的政治理论课变为激情的乐章。
  第二类是文学类,如故事、诗词等。比如在讲到“整体和部分的联系”这一内容时,平时教学中,教师较多采用简单罗列个人与集体、学生与学校的关系的授课方法。但据观察,学生对此不太感兴趣,不愿参与到课堂中来,上课效果不好。于是我讲课时换成了“战俘的故事”为事例:一个战俘多次要求将自己手术后锯下的病肢送回祖国,但两次以后就被俘虏国拒绝了,并告知其理由:我们怀疑你是有预谋地分批次逃跑!这样一个简单的笑话,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将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吸引到书本知识上来:整体和部分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它的意义。这样,在故事中学生以乐引思,乐中获知,顺利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当然,我们强调趣味性并非只要有趣就行,不能为趣味而趣味,趣味性要和启发性要相结合。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完成教学任务。
其他文献
历史探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困惑和解决。历史探究式教育的实质是以历史问题为中心的教育。实践中问题意识的确立,对历史探究式教育有重要影响,因此要特别注重问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has emerged a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for the support of human activities,such as target tracking,disaster rescue,and surveillance.H
历史与社会是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门综合文科课程,学科教材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社会等众多领域的知识,能促使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辩证地观察和分析社会,为开展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很大空间。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具体地说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
[URBAN DOCK LALAPORT]丰洲购物中心的竣工,令位于日本东京都江东区丰洲地区的石川岛播磨工业(IHI)造船厂和工厂用地的再开发项目赢得了举世瞩目,聚集了众多的来客。东京都心沿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新课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历史新课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规定: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的目标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对人身心健康的解释是这样的:身心健康的人不
近年来,河南省中招历史试题难度越来越大,其中材料选择题更体现了试题的难度。因其能与其他如比较型、组合型、逆向型、因果型等类型的选择题融为一体使试题类型多样,而且能考查
“老庙”品牌使用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2006年“老庙”被商务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华老字号”企业。“老庙”拥有时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
国际海事组织(IMO)在2018年宣布了减少船舶行业温室气体(GHG)排放的目标,其最终目标是2050年的排放量将在2008年的基准上减少50%。根据2020数字集装箱峰会(Digital Conta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