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03年7月,以培养优秀课外研发生为主要目标的“晓明研究室”在太原理工大学成立。十年来,研究室以学生兴趣为驱动,科研项目为引导,注重综合素质提升,着眼于创新人才培养。本文介绍了“晓明研究室”十年来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晓明研究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发生;平台;团队;管理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阶段,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同时也出现了诸如教育资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笔者于2001年留学回国后,精心筹划创建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并于2003年正式成立了“晓明研究室”。经过十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培养出了一批高素质的学生,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研究室为平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存在的问题与表现。在工科课堂教学环节中,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课时的减少会影响对专业课的掌握深度。即使是采用多媒体手段,也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牢固掌握课程内容。实践教学方面,现成的“实验箱”式的教学模式,也不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反而使一些学生不加思考地按指导书连线、插孔来完成实验,成为一名“装配工”。死板地按照实验指导说明书进行操作,最终结果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到考试时,靠死记硬背,老师“指重点”来结束一门课程,取得分数后,过不了多久就忘记了课程的许多内容,更谈不上掌握方法了。
2.形成的原因与思考。原因来自多方面,从高校宏观管理方面来说,对教师的考核和职称评聘方面的问题,导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而就教师个人而论,一些青年教师缺乏工程实践能力,不能做到“能思考、会设计、善实践、懂教授”,使得课堂教学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从学生方面来讲,学生从高中到大学,在学习模式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加之外部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的1~2年内就开始对学习丧失兴趣。
那么,在这样一个现实情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在20世纪90年代初,出于兴趣,就曾指导电子、计算机类本科生做课外实践,探索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那时的条件还不是很好,只能带2~3名学生在自己的家中做实验,介入一些项目开发。在留日的8年中,笔者关注了当地的教育教学活动,主持参与了多项工程项目,积累了工程实践经验,萌发了创建研究室的念头。2001年回国后,便用自己的资金积累和经验致力于创建自己的研究室。
二、搭建研究平台,培养实践创新人才
1.建立晓明研究室,探索独具特色的育人之路。2003年7月,“晓明研究室”正式成立,开始了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践之路。创办内部读物《晓明研究室通讯》,确立了“严谨、认真、高质、高效” 的研究室文化。经过几年的发展,设备和资金积累又达到了一定高度,研究室的文化也基本形成,各项工作有序地展开,在校内和社会上也开始产生影响。在研究室做课外研发的本科生,也逐渐显示出基本素质好、动手实践能力强的特点。
2.引导学生研发,注重激发兴趣。带领本科生做课外研发,是为了让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无论是什么实验,若能将这些实验有机地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笔者指导的一名2009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由于其酷爱飞机,笔者就给他讲飞机的自主飞行的基本原理,其中就与电子罗盘联系了起来,随后就鼓励他去做一个形象地展示电子罗盘的界面程序。由于兴趣的驱动,他竟在一个假期设计并编制了一个关于电子罗盘的LabView程序。成功的喜悦使他一发不可收拾,之后他又编写了电脑鼠走迷宫等程序,亲眼目睹在自己的程序驱动下,电脑鼠灵巧地走迷宫。前不久,在一场应聘中,他从应聘的近1400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被中国电信一家公司选中。也证明了以兴趣驱动引导学生做课外研发必然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3.实施人才战略,避免学生急功近利。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那么,应该从大学几年级的学生开始培养学生呢?笔者刚开始也并没有深入思考。在招收学生进行课外研发时,一开始时尝试招收大四的本科生做课外研发。经过一轮后,感到培养的学生刚刚入门,就到了毕业的时期了。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水平,逐步过渡到从大一即将结束时招收本科生做课外研发。然而,从大一招收的学生,由于正处在学习基础课程的时期,第一年是不可能做研发的。这个阶段,需要对他们进行各方面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不受所学专业和课程制约的多媒体技术、规范化流程化的做事方法、工艺制作技术、沟通及演讲方法等。这个阶段是很辛苦的,需要对学生付出许多精力。但是,当他们到了大三的第一学期时,就已经能基本独立地做小的项目了;到大四时,他们的水平在其班级内已经十分突出,有的已经能基本融入硕士研究生的研发工作。这些学生在他们的专业班级内起到了标杆和引领的作用,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事实证明,只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避免急功近利,经过几年的努力就可以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强化研发团队,形成先进理念
1.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团队,形成良好的研究室文化。要培养高素质的课外研发生,必须有一支优秀的团队,“晓明研究室”的主力军是硕士研究生队伍,他们的能力素质对课外研发生的影响很大。因此,要培育一支高素质的研究生团队,首先在招生阶段就必须严格把关。通常,“晓明研究室”所招收的硕士研究生绝大部分来自本校的免试推荐,他们在入学的一年前就已经进入本研究室,接收多方面的训练。这样,在正式入学时已经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达到了可以组织和管理本科生进行课外研发的水平。此外,研究室倡导“严谨、认真、高质、高效”的文化理念,强调做研究一定要重视基础实验,做完实验一定要整理成规范的研究资料,遵循论文发表的格式在研究室进行内部发表,有序地进行归档整理。除了在学术方面严格要求外,研究室十分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团队精神的养成,在研究室文化的熏陶下,无论研究生还是课外本科研发生都能以良好的心态投入研究,也能在科学研究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找准学生研发的切入点,抓住培养的最佳时机。为了能引导大一学生及早介入课外研发,每年5月份“晓明研究室”都要举办1~2次“本科生课外研发成果展”,从2004年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14届。每次的成果展,都是在研究生的指导下,由本科中、高年级研发生策划与组织,为参观的学生讲解他们的研发生活与研究成果。学生们通过参观研发生的作品,认识了本科生中的优秀分子,结识了“晓明研究室”,大大提高了对课外研发的兴趣。展览过后,许多学生积极报名,要求加入“晓明研究室”的研发生团队,成为课外研发生。接着,研究室对报名的学生按规定的程序进行选拔,每年从近百名学生中选出十几名,参加研究室的研发生暑期培训。为期一个暑期的培训,要进行二十几场讲座,要进行多种基本技能的训练,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研讨会,并进行一整套研究室的规范化方面的训练。培训结束后,有一定量的淘汰;而通过的学生就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掌握了必要的基本技能以及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3.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开展一人一题的严格训练。研究室对研发生有着严格的要求,如在学习方面不得有考试不及格,每周须有30小时以上的在研时间,要参加研究室的技术讲座及各种集体活动等,要求可谓严格。那么,研究室又是如何做到像磁铁般地吸引学生呢?吸引力来源于研究室的文化氛围与兴趣驱动机制。晓明研究室的研究生都深深懂得,研发生是研究室未来的新生力量,也是研究室的好帮手,只要对他们早期培养,他们就可以早日与研究生配合进行研究和开发。因此,研究生都十分关心研发生,耐心地教他们做研究、做事情。有研究生的帮助,研发生就愿意常来研究室。加之研究室经常举行各种活动,使研发生有了归属感,有了“家”的感觉。在研发方面,为使研发生有足够的兴趣开展课外研发,研究室设定了大量的兴趣课题供他们选择。为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鼓励学生一人一题或多题进行研发。由于题目是由学生自己选定,符合自己的兴趣,他们就能够更主动地去考虑自己的研究内容,当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后,成就感又驱使他们持续做下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4.一步一个脚印走好“三部曲”,踏踏实实研究做到“四个一”。研究室招收的研发生大都学习成绩比较好,而且大部分都有继续学习深造的需求。对此,研究室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为他们设定了“三部曲”:对所有的研发生,在大二的一年中给他们打好基础,做兴趣驱动下的相关基础实验;大三的一个学期,让他们介入项目,与研究生在一起开展研究,大量实践;到了大四,引导考研深造或走向社会。此外,研究室要求研发生要做到“四个一”,即:做一个实验,写一篇研究资料,完成一个ppt,举办一次讲座。这样的做法,使他们逐步具备了系统思考的能力,具备了独立实验、研究的能力以及沟通表达能力。
四、实现自我管理,形成良性运行机制
对一支20多人的研发生团队,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指导会有相当的工作量,“晓明研究室”的这些指导工作量主要由几名研究生来完成。由于研发生的人数较多,为提高管理效率,研究室采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开展工作。研究室有自己的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设有研发生专栏。每个月研发生要制作和上传各自的月报网页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半月日记、业绩记录表、研发活动报道网页等。作为导师,要观察运行状况,根据情况对研究生和研发生进行指导:对研究生进行指导,要使他们学会了怎样“领导”研发生;而对研发生进行指导,要使他们学会了如何进行自我管理。这样的效果,使许多工作变得简单,研究室工作也因此有条不紊地运行。
通过十年来对培养本科高素质实践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人才培养不可急功近利,高素质人才培养需尽早实施;引导本科生做课外实践,兴趣驱动十分关键;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但要有好的硬件环境,软件环境也必不可少;在高素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需要正确的理念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责任编辑:余大品]
关键词:晓明研究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发生;平台;团队;管理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阶段,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同时也出现了诸如教育资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笔者于2001年留学回国后,精心筹划创建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并于2003年正式成立了“晓明研究室”。经过十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培养出了一批高素质的学生,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研究室为平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存在的问题与表现。在工科课堂教学环节中,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课时的减少会影响对专业课的掌握深度。即使是采用多媒体手段,也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牢固掌握课程内容。实践教学方面,现成的“实验箱”式的教学模式,也不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反而使一些学生不加思考地按指导书连线、插孔来完成实验,成为一名“装配工”。死板地按照实验指导说明书进行操作,最终结果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到考试时,靠死记硬背,老师“指重点”来结束一门课程,取得分数后,过不了多久就忘记了课程的许多内容,更谈不上掌握方法了。
2.形成的原因与思考。原因来自多方面,从高校宏观管理方面来说,对教师的考核和职称评聘方面的问题,导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而就教师个人而论,一些青年教师缺乏工程实践能力,不能做到“能思考、会设计、善实践、懂教授”,使得课堂教学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从学生方面来讲,学生从高中到大学,在学习模式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加之外部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的1~2年内就开始对学习丧失兴趣。
那么,在这样一个现实情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在20世纪90年代初,出于兴趣,就曾指导电子、计算机类本科生做课外实践,探索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那时的条件还不是很好,只能带2~3名学生在自己的家中做实验,介入一些项目开发。在留日的8年中,笔者关注了当地的教育教学活动,主持参与了多项工程项目,积累了工程实践经验,萌发了创建研究室的念头。2001年回国后,便用自己的资金积累和经验致力于创建自己的研究室。
二、搭建研究平台,培养实践创新人才
1.建立晓明研究室,探索独具特色的育人之路。2003年7月,“晓明研究室”正式成立,开始了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践之路。创办内部读物《晓明研究室通讯》,确立了“严谨、认真、高质、高效” 的研究室文化。经过几年的发展,设备和资金积累又达到了一定高度,研究室的文化也基本形成,各项工作有序地展开,在校内和社会上也开始产生影响。在研究室做课外研发的本科生,也逐渐显示出基本素质好、动手实践能力强的特点。
2.引导学生研发,注重激发兴趣。带领本科生做课外研发,是为了让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无论是什么实验,若能将这些实验有机地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笔者指导的一名2009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由于其酷爱飞机,笔者就给他讲飞机的自主飞行的基本原理,其中就与电子罗盘联系了起来,随后就鼓励他去做一个形象地展示电子罗盘的界面程序。由于兴趣的驱动,他竟在一个假期设计并编制了一个关于电子罗盘的LabView程序。成功的喜悦使他一发不可收拾,之后他又编写了电脑鼠走迷宫等程序,亲眼目睹在自己的程序驱动下,电脑鼠灵巧地走迷宫。前不久,在一场应聘中,他从应聘的近1400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被中国电信一家公司选中。也证明了以兴趣驱动引导学生做课外研发必然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3.实施人才战略,避免学生急功近利。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那么,应该从大学几年级的学生开始培养学生呢?笔者刚开始也并没有深入思考。在招收学生进行课外研发时,一开始时尝试招收大四的本科生做课外研发。经过一轮后,感到培养的学生刚刚入门,就到了毕业的时期了。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水平,逐步过渡到从大一即将结束时招收本科生做课外研发。然而,从大一招收的学生,由于正处在学习基础课程的时期,第一年是不可能做研发的。这个阶段,需要对他们进行各方面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不受所学专业和课程制约的多媒体技术、规范化流程化的做事方法、工艺制作技术、沟通及演讲方法等。这个阶段是很辛苦的,需要对学生付出许多精力。但是,当他们到了大三的第一学期时,就已经能基本独立地做小的项目了;到大四时,他们的水平在其班级内已经十分突出,有的已经能基本融入硕士研究生的研发工作。这些学生在他们的专业班级内起到了标杆和引领的作用,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事实证明,只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避免急功近利,经过几年的努力就可以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强化研发团队,形成先进理念
1.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团队,形成良好的研究室文化。要培养高素质的课外研发生,必须有一支优秀的团队,“晓明研究室”的主力军是硕士研究生队伍,他们的能力素质对课外研发生的影响很大。因此,要培育一支高素质的研究生团队,首先在招生阶段就必须严格把关。通常,“晓明研究室”所招收的硕士研究生绝大部分来自本校的免试推荐,他们在入学的一年前就已经进入本研究室,接收多方面的训练。这样,在正式入学时已经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达到了可以组织和管理本科生进行课外研发的水平。此外,研究室倡导“严谨、认真、高质、高效”的文化理念,强调做研究一定要重视基础实验,做完实验一定要整理成规范的研究资料,遵循论文发表的格式在研究室进行内部发表,有序地进行归档整理。除了在学术方面严格要求外,研究室十分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团队精神的养成,在研究室文化的熏陶下,无论研究生还是课外本科研发生都能以良好的心态投入研究,也能在科学研究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找准学生研发的切入点,抓住培养的最佳时机。为了能引导大一学生及早介入课外研发,每年5月份“晓明研究室”都要举办1~2次“本科生课外研发成果展”,从2004年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14届。每次的成果展,都是在研究生的指导下,由本科中、高年级研发生策划与组织,为参观的学生讲解他们的研发生活与研究成果。学生们通过参观研发生的作品,认识了本科生中的优秀分子,结识了“晓明研究室”,大大提高了对课外研发的兴趣。展览过后,许多学生积极报名,要求加入“晓明研究室”的研发生团队,成为课外研发生。接着,研究室对报名的学生按规定的程序进行选拔,每年从近百名学生中选出十几名,参加研究室的研发生暑期培训。为期一个暑期的培训,要进行二十几场讲座,要进行多种基本技能的训练,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研讨会,并进行一整套研究室的规范化方面的训练。培训结束后,有一定量的淘汰;而通过的学生就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掌握了必要的基本技能以及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3.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开展一人一题的严格训练。研究室对研发生有着严格的要求,如在学习方面不得有考试不及格,每周须有30小时以上的在研时间,要参加研究室的技术讲座及各种集体活动等,要求可谓严格。那么,研究室又是如何做到像磁铁般地吸引学生呢?吸引力来源于研究室的文化氛围与兴趣驱动机制。晓明研究室的研究生都深深懂得,研发生是研究室未来的新生力量,也是研究室的好帮手,只要对他们早期培养,他们就可以早日与研究生配合进行研究和开发。因此,研究生都十分关心研发生,耐心地教他们做研究、做事情。有研究生的帮助,研发生就愿意常来研究室。加之研究室经常举行各种活动,使研发生有了归属感,有了“家”的感觉。在研发方面,为使研发生有足够的兴趣开展课外研发,研究室设定了大量的兴趣课题供他们选择。为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鼓励学生一人一题或多题进行研发。由于题目是由学生自己选定,符合自己的兴趣,他们就能够更主动地去考虑自己的研究内容,当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后,成就感又驱使他们持续做下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4.一步一个脚印走好“三部曲”,踏踏实实研究做到“四个一”。研究室招收的研发生大都学习成绩比较好,而且大部分都有继续学习深造的需求。对此,研究室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为他们设定了“三部曲”:对所有的研发生,在大二的一年中给他们打好基础,做兴趣驱动下的相关基础实验;大三的一个学期,让他们介入项目,与研究生在一起开展研究,大量实践;到了大四,引导考研深造或走向社会。此外,研究室要求研发生要做到“四个一”,即:做一个实验,写一篇研究资料,完成一个ppt,举办一次讲座。这样的做法,使他们逐步具备了系统思考的能力,具备了独立实验、研究的能力以及沟通表达能力。
四、实现自我管理,形成良性运行机制
对一支20多人的研发生团队,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指导会有相当的工作量,“晓明研究室”的这些指导工作量主要由几名研究生来完成。由于研发生的人数较多,为提高管理效率,研究室采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开展工作。研究室有自己的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设有研发生专栏。每个月研发生要制作和上传各自的月报网页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半月日记、业绩记录表、研发活动报道网页等。作为导师,要观察运行状况,根据情况对研究生和研发生进行指导:对研究生进行指导,要使他们学会了怎样“领导”研发生;而对研发生进行指导,要使他们学会了如何进行自我管理。这样的效果,使许多工作变得简单,研究室工作也因此有条不紊地运行。
通过十年来对培养本科高素质实践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人才培养不可急功近利,高素质人才培养需尽早实施;引导本科生做课外实践,兴趣驱动十分关键;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但要有好的硬件环境,软件环境也必不可少;在高素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需要正确的理念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责任编辑:余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