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125-01
明朝学者有诗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这固然是论诗之道,但迁移至课堂,也是非常适用。因为在上课两三分钟内,其他心理杂念或上节课程的延续思维对学生的干扰尚存在,如导语精彩得法,片刻之间就能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否则学生会觉得课堂学习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也随之骤减,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巧妙的导入新课,是教师必须潜心研究的课题,也是每个教师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下面就语文教学的导语设计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多年来的经验:
要谈语文导入新课方法,势必要明确导入新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1.目的性。2.针对性。3.简洁性。4.趣味性。5.灵活性。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导语设计的关联性,有时教师的导课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或通过复习、提问、回忆前面已学过的知识方能进行新的课堂内容。
明确了导语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后,就要了解一些导课的技巧。
一、开门见山法
这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如果设计不好往往会流于平淡,所以导课要平中见奇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导课,我是这样设计的:“提到赤壁,我们必然会想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赤壁之战,而一千年后的苏轼怎么会想起三国时的赤壁之战呢?苏轼想借此表达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温故知新法
这也是一种常见的导课方法,尤其是语文课,往往一篇课文需要两节课或者三节课,就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将其与即将进行的内容联系起来,《林黛玉进贾府》我是将对王熙凤的分析为一课时,后一节课是对林黛玉的分析,导语我是这样设计的:“上节课我们感受了凤姐的‘辣’,她的声音、衣着、容貌、语言、心思无不显示了她的放肆张扬、贪婪刁钻及其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等特点,她的出场给人印象尤为深刻,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众人簇拥,张扬而至,那么我们的林妹妹会不会这样做人行事呢?(学生肯定回答:不会)那我们的林妹妹到底是怎样的人呢?今天让我们走近林黛玉。”
三、悬念激趣式
导入时设置悬念,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便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理想状态。如鲁迅的《药》,我的导课就很直接:“药是什么?是用来治病的,中药有如当归、黄芪、胖大海、枸杞等,西药有阿司匹林、青霉素、止痛片,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但有人把人血馒头也看作药来治病,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的《药》。”
四、诗歌导入式
优美的诗歌必会引起学生们对文学美的感受,在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涉及到意象概念,上课初我先引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优美悲伤的诗歌使学生沉浸其中,继而进一步分析诗歌之所以能传递这种感情完全是因为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等一系列的具有萧条、凄凉之感的事物就传递了作者的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而这里选用的事物即意象,如此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就有了清楚明了的认识。
五、故事吸引式
在上《六国论》一课时,可以这样导入:“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宴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哪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于是六人分别行令端起了全部的菜,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既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与课文联系起来了。
六、音乐导入式
音乐可以丰富我们的想像,唤起我们美好的情感,激活我们的思维。课堂教学中,善用音乐等于多了一种吸引、打动、说服学生的语言。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用刘欢的《好汉歌》导入,《琵琶行》以《二泉映月》导入。
七、生活导入式
把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与课文联系,由现实生活自然过渡到课文,如可借用流行的网络用语,趣味横生,学生注意力自然不会分散。如在上《流浪人到斯巴……》时,可从利比亚的战争谈起等。
八、视频图片导入式
《神奇的极光》可以展示一些极光图片,《科学是美丽的》也可展示一些DNA双螺旋、电子云、钻石等图片,学生绝对有兴趣。在上《短歌行》时可先播放电视剧曹操吟咏此诗的片段。
语文本身就是生活的再现和反映,它可以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课堂的切入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几种方式,日常注意收集各种材料,导课必能做到多种多样,多姿多彩,但我们要注意的是任何导课设计,都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否则功效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张明月.《谈语文课导入的艺术》
2.《名师营造课堂氛围的经典细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明朝学者有诗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这固然是论诗之道,但迁移至课堂,也是非常适用。因为在上课两三分钟内,其他心理杂念或上节课程的延续思维对学生的干扰尚存在,如导语精彩得法,片刻之间就能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否则学生会觉得课堂学习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也随之骤减,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巧妙的导入新课,是教师必须潜心研究的课题,也是每个教师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下面就语文教学的导语设计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多年来的经验:
要谈语文导入新课方法,势必要明确导入新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1.目的性。2.针对性。3.简洁性。4.趣味性。5.灵活性。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导语设计的关联性,有时教师的导课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或通过复习、提问、回忆前面已学过的知识方能进行新的课堂内容。
明确了导语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后,就要了解一些导课的技巧。
一、开门见山法
这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如果设计不好往往会流于平淡,所以导课要平中见奇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导课,我是这样设计的:“提到赤壁,我们必然会想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赤壁之战,而一千年后的苏轼怎么会想起三国时的赤壁之战呢?苏轼想借此表达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温故知新法
这也是一种常见的导课方法,尤其是语文课,往往一篇课文需要两节课或者三节课,就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将其与即将进行的内容联系起来,《林黛玉进贾府》我是将对王熙凤的分析为一课时,后一节课是对林黛玉的分析,导语我是这样设计的:“上节课我们感受了凤姐的‘辣’,她的声音、衣着、容貌、语言、心思无不显示了她的放肆张扬、贪婪刁钻及其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等特点,她的出场给人印象尤为深刻,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众人簇拥,张扬而至,那么我们的林妹妹会不会这样做人行事呢?(学生肯定回答:不会)那我们的林妹妹到底是怎样的人呢?今天让我们走近林黛玉。”
三、悬念激趣式
导入时设置悬念,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便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理想状态。如鲁迅的《药》,我的导课就很直接:“药是什么?是用来治病的,中药有如当归、黄芪、胖大海、枸杞等,西药有阿司匹林、青霉素、止痛片,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但有人把人血馒头也看作药来治病,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的《药》。”
四、诗歌导入式
优美的诗歌必会引起学生们对文学美的感受,在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涉及到意象概念,上课初我先引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优美悲伤的诗歌使学生沉浸其中,继而进一步分析诗歌之所以能传递这种感情完全是因为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等一系列的具有萧条、凄凉之感的事物就传递了作者的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而这里选用的事物即意象,如此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就有了清楚明了的认识。
五、故事吸引式
在上《六国论》一课时,可以这样导入:“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宴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哪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于是六人分别行令端起了全部的菜,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既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与课文联系起来了。
六、音乐导入式
音乐可以丰富我们的想像,唤起我们美好的情感,激活我们的思维。课堂教学中,善用音乐等于多了一种吸引、打动、说服学生的语言。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用刘欢的《好汉歌》导入,《琵琶行》以《二泉映月》导入。
七、生活导入式
把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与课文联系,由现实生活自然过渡到课文,如可借用流行的网络用语,趣味横生,学生注意力自然不会分散。如在上《流浪人到斯巴……》时,可从利比亚的战争谈起等。
八、视频图片导入式
《神奇的极光》可以展示一些极光图片,《科学是美丽的》也可展示一些DNA双螺旋、电子云、钻石等图片,学生绝对有兴趣。在上《短歌行》时可先播放电视剧曹操吟咏此诗的片段。
语文本身就是生活的再现和反映,它可以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课堂的切入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几种方式,日常注意收集各种材料,导课必能做到多种多样,多姿多彩,但我们要注意的是任何导课设计,都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否则功效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张明月.《谈语文课导入的艺术》
2.《名师营造课堂氛围的经典细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