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应从学生兴趣、心理及年龄特征出发,结合每篇课文特点,精心备课,精心预设,强化实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做到在激趣中自主探究、在诱趣中尽情想象,在品趣中拓展实践等,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语文教学;激趣;诱趣;引趣;品趣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3-0036-02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选择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六、七岁到十二、三岁的小学生,他们活泼好动,童趣正浓,他们的行为往往由兴趣来支配,感兴趣的事积极去做,不感兴趣的事则不愿干。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应给学生提供一个乐学的平台,让他们自主探究,尽情想象,个性飞扬、拓展实践,素养全面提高。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呢?
一、在激趣中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和习惯。
如引导学生学习人教版《桂林山水》最后一自然段时,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接着运用课件,让学生边欣赏桂林优美的自然风光,边对照课文细读,边理解边品味音韵,看谁能自主找出哪些词语声母相同,哪些词语韵母相同。顿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读着词语,有的学生写着拼音,有的学生思考着问题,还有的学生与同桌交流着,他们主动学习,兴趣盎然。这时我因势利导地说:“这段文字恰当地运用了双声和叠韵词,读起来会怎样呢?请大家试试看!”同学生通过各自的兴趣朗读体验后,纷纷感悟道:“这段文字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韵味,很优美。”这段文字读起来悦耳动听,富有音乐美。”“这段文字读起来很流畅,便于记忆,我一下子会背诵了。”兴趣让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得以提升,感悟生动、准确而富有独特性和多元性,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享受了审美的乐趣。
二、在诱趣中尽情想象
各种版本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诗歌和抒情散文,充满了诗情画意,留给孩子们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其固有的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质,让他们尽情地驰骋想象的风帆,去开拓那奇思妙想的美好意境。
如教人教版《草原》第一段时,先播放德德玛用浑厚的女中音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渲染课堂气氛,接着让学生听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顿时,他们浮想联翩,思维激荡,只觉得自己已置身于美丽的大草原之中,天瓦蓝瓦蓝,空气十分宜人,一望无际的碧绿草原展示在眼前。同学们不由自主地说:“啊!我眼前碧绿的千里草原,你仿佛与天相接,浑然一体,你翠绿的颜色如同流入天际,我第一次见到你啊,你真让人新奇,使人惊讶,令人留连忘返。”还有的同学情不自禁地说:“美丽可爱的大草原,你辽阔无边,就像绿色的海洋;你彩蝶纷飞百鸟欢歌,一湾碧水映白云;你牛羊好比珍珠撒,毡包恰似白莲花,你是人们向往的天堂。”此时,学生的创造思维充满了活力,课堂充满了创新的快乐。在这种境界里,在这样氛围中,学生的思绪怎能不飞扬,想象怎能不插上翱翔的翅膀!
三、在引趣中张扬个性
语文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这就要求教师对远离儿童视野的教学内容要尽量重组、延伸、衔接到儿童生活的世界中去,将静态的教学材料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叶澜教授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来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在教学中注重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他们进行体验性活动,为他们留有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他们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我在教学《幸福是什么》一课时,根据学生好自我表现的特点,让他们挑选文中自己喜欢的三个牧童和一个漂亮的姑娘的角色,戴好自做的头饰,配上与角色相符的衣服,鼓励他们大胆上台表演,学生们凭借文中的对话自编自导演绎了生动、逼真、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文中四个人物。观看的同学拍手赞扬,表演的同学倍感自豪,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的独特体验得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课堂教学达到了最佳效果。
四、在品趣中拓展实践
语文课标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中遵循母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树立生活语文化的新观念,构建课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努力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语言时空里学语文、用语文,不断积累,逐步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让学生办喜闻乐见的手抄报、搞环保、民俗调查、参与社区活动等,自主、开放、实践性的研究性作业,让他们兴致勃勃,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为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王开贵】
关键词:语文教学;激趣;诱趣;引趣;品趣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3-0036-02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选择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六、七岁到十二、三岁的小学生,他们活泼好动,童趣正浓,他们的行为往往由兴趣来支配,感兴趣的事积极去做,不感兴趣的事则不愿干。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应给学生提供一个乐学的平台,让他们自主探究,尽情想象,个性飞扬、拓展实践,素养全面提高。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呢?
一、在激趣中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和习惯。
如引导学生学习人教版《桂林山水》最后一自然段时,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接着运用课件,让学生边欣赏桂林优美的自然风光,边对照课文细读,边理解边品味音韵,看谁能自主找出哪些词语声母相同,哪些词语韵母相同。顿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读着词语,有的学生写着拼音,有的学生思考着问题,还有的学生与同桌交流着,他们主动学习,兴趣盎然。这时我因势利导地说:“这段文字恰当地运用了双声和叠韵词,读起来会怎样呢?请大家试试看!”同学生通过各自的兴趣朗读体验后,纷纷感悟道:“这段文字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韵味,很优美。”这段文字读起来悦耳动听,富有音乐美。”“这段文字读起来很流畅,便于记忆,我一下子会背诵了。”兴趣让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得以提升,感悟生动、准确而富有独特性和多元性,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享受了审美的乐趣。
二、在诱趣中尽情想象
各种版本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诗歌和抒情散文,充满了诗情画意,留给孩子们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其固有的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质,让他们尽情地驰骋想象的风帆,去开拓那奇思妙想的美好意境。
如教人教版《草原》第一段时,先播放德德玛用浑厚的女中音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渲染课堂气氛,接着让学生听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顿时,他们浮想联翩,思维激荡,只觉得自己已置身于美丽的大草原之中,天瓦蓝瓦蓝,空气十分宜人,一望无际的碧绿草原展示在眼前。同学们不由自主地说:“啊!我眼前碧绿的千里草原,你仿佛与天相接,浑然一体,你翠绿的颜色如同流入天际,我第一次见到你啊,你真让人新奇,使人惊讶,令人留连忘返。”还有的同学情不自禁地说:“美丽可爱的大草原,你辽阔无边,就像绿色的海洋;你彩蝶纷飞百鸟欢歌,一湾碧水映白云;你牛羊好比珍珠撒,毡包恰似白莲花,你是人们向往的天堂。”此时,学生的创造思维充满了活力,课堂充满了创新的快乐。在这种境界里,在这样氛围中,学生的思绪怎能不飞扬,想象怎能不插上翱翔的翅膀!
三、在引趣中张扬个性
语文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这就要求教师对远离儿童视野的教学内容要尽量重组、延伸、衔接到儿童生活的世界中去,将静态的教学材料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叶澜教授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来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在教学中注重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他们进行体验性活动,为他们留有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他们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我在教学《幸福是什么》一课时,根据学生好自我表现的特点,让他们挑选文中自己喜欢的三个牧童和一个漂亮的姑娘的角色,戴好自做的头饰,配上与角色相符的衣服,鼓励他们大胆上台表演,学生们凭借文中的对话自编自导演绎了生动、逼真、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文中四个人物。观看的同学拍手赞扬,表演的同学倍感自豪,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的独特体验得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课堂教学达到了最佳效果。
四、在品趣中拓展实践
语文课标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中遵循母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树立生活语文化的新观念,构建课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努力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语言时空里学语文、用语文,不断积累,逐步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让学生办喜闻乐见的手抄报、搞环保、民俗调查、参与社区活动等,自主、开放、实践性的研究性作业,让他们兴致勃勃,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为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王开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