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还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学习一定要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笔者的做法是:
1.贴近生活实际,强化实践意识
实践意识,具体体现在当学生主体面临着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当主体接受一个新的数学知识时,又能主动地探索它的实际应用价值。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必须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为背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感受到学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起强烈的学习动机。如:教学“元、角、分”时,课中可以设计“小小商店”的情境,先在讲台桌上摆着各种学习用品,再由学生分角色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然后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交易”,加深对元、角、分的认识,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同时实践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强化。这样的教学,学生能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这就使《课标》的基本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课堂上得到较好的落实。
2.加强动手操作,交流实践经验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这句话阐明了手脑并用的作用,说明了手能使脑得到发展,使脑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手变成聪明的创造工具,变成会思维的工具。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多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动手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等操作过程,促进多种感官协调统一。在操作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感受、探索发现未知。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真正领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设计如下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分小组到学校操场测量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只见有的学生用步测,沿着球场的边沿走着、数着;有的学生用皮尺测量球场的长与宽;有的用线绕球场四周进行测量;有的学生则采用目测法。学生忙了一会儿,回到教室,我让各小组汇报测量情况,进行交流,发现学生测量的方法不一样,所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这时我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内容,然后展开讨论。学生很快就明白用步测、目测的结果不精确,而用皮尺先测出长与宽,再来计算周长是最好的方法。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同时也增强了运用所学知识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设计开放问题,发展实践潜能
传统的数学,向学生提供的是过分理想化、格式化的数学问题。这不仅不现实,同时也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大胆设计一些开放题,引导学生从多侧面、多角度寻找解题办法。可设计一些条件开放、问题开放、策略开放或结论开放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广阔的空间里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如教完“认识人民币”后,我布置了这样一道实践题:“给你10元钱,让你去商店买几种东西,你打算如何支配这钱?然后把买的东西记下来,编成应用题,回来和同学交流。”交流中发现学生买的东西、花钱多少、编题方法都不同,个人想法也不一样。学生的想法有:①用10元钱,刚好可以买两条单价是5.00元的毛巾;②用10元钱,买一双单价是7.00元的白鞋,应找回多少钱;③用10元钱,买一瓶6.20元的可乐,应找回多少钱……通过设计开放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应对生活的能力。
4.开展课外调查,丰富实践内容
课外实践是指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进行初步的社会实践。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又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形成探索意识、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很多。有知识延伸方面的,有收集数据、处理问题方面的,等等。如:在教学“百分数”后,可组织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银行存款,实践计算利息;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后,可组织学生前往工厂、机关、村委会等调查本单位具有大学、中学、小学学历的人数,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的数字——我国每万人仅有大学生6人,美国514人,日本200人……进行比较,得出我国文化教育还比较落后的结论,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必须进行不懈的努力,才能尽快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敢于放手,善于放手,促使学生乐于做生活、社会的小主人。
《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学生实践能力不是“听”出来的,也不是“看”出来的,它是在自主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要更新观念,要让数学课堂成为生动、活泼的课堂;要使课堂学习为课外实践服务。
1.贴近生活实际,强化实践意识
实践意识,具体体现在当学生主体面临着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当主体接受一个新的数学知识时,又能主动地探索它的实际应用价值。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必须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为背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感受到学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起强烈的学习动机。如:教学“元、角、分”时,课中可以设计“小小商店”的情境,先在讲台桌上摆着各种学习用品,再由学生分角色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然后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交易”,加深对元、角、分的认识,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同时实践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强化。这样的教学,学生能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这就使《课标》的基本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课堂上得到较好的落实。
2.加强动手操作,交流实践经验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这句话阐明了手脑并用的作用,说明了手能使脑得到发展,使脑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手变成聪明的创造工具,变成会思维的工具。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多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动手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等操作过程,促进多种感官协调统一。在操作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感受、探索发现未知。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真正领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设计如下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分小组到学校操场测量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只见有的学生用步测,沿着球场的边沿走着、数着;有的学生用皮尺测量球场的长与宽;有的用线绕球场四周进行测量;有的学生则采用目测法。学生忙了一会儿,回到教室,我让各小组汇报测量情况,进行交流,发现学生测量的方法不一样,所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这时我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内容,然后展开讨论。学生很快就明白用步测、目测的结果不精确,而用皮尺先测出长与宽,再来计算周长是最好的方法。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同时也增强了运用所学知识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设计开放问题,发展实践潜能
传统的数学,向学生提供的是过分理想化、格式化的数学问题。这不仅不现实,同时也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大胆设计一些开放题,引导学生从多侧面、多角度寻找解题办法。可设计一些条件开放、问题开放、策略开放或结论开放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广阔的空间里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如教完“认识人民币”后,我布置了这样一道实践题:“给你10元钱,让你去商店买几种东西,你打算如何支配这钱?然后把买的东西记下来,编成应用题,回来和同学交流。”交流中发现学生买的东西、花钱多少、编题方法都不同,个人想法也不一样。学生的想法有:①用10元钱,刚好可以买两条单价是5.00元的毛巾;②用10元钱,买一双单价是7.00元的白鞋,应找回多少钱;③用10元钱,买一瓶6.20元的可乐,应找回多少钱……通过设计开放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应对生活的能力。
4.开展课外调查,丰富实践内容
课外实践是指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进行初步的社会实践。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又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形成探索意识、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很多。有知识延伸方面的,有收集数据、处理问题方面的,等等。如:在教学“百分数”后,可组织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银行存款,实践计算利息;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后,可组织学生前往工厂、机关、村委会等调查本单位具有大学、中学、小学学历的人数,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的数字——我国每万人仅有大学生6人,美国514人,日本200人……进行比较,得出我国文化教育还比较落后的结论,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必须进行不懈的努力,才能尽快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敢于放手,善于放手,促使学生乐于做生活、社会的小主人。
《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学生实践能力不是“听”出来的,也不是“看”出来的,它是在自主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要更新观念,要让数学课堂成为生动、活泼的课堂;要使课堂学习为课外实践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