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不断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教学,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委会主办,苏州大学承办的全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讨会于2010年10月15-18日在苏州大学顺利召开。教育部社科司徐维凡副司长,教育部社科司陈茅处长,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委会主任委员、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胡树祥教授等12位“基础课”教指委成员,江苏省教育厅社政处汪国培处长,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教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湖南师范大学唐凯麟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130余所高校和5家媒体单位的150余名代表与会。会议以专题报告、大会交流、小组讨论、现场考察等方式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一、深入研究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与信仰体系的转化
中宣部、教育部在教社科[2008]5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工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如何有效推进“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进而向信仰体系转化,是“基础”课教学研讨的重要议题。围绕这一议题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徐维凡副司长在回顾“05方案”实施5年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方面已开展工作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和今后的工作要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首先需要做好统一思想的工作,让“基础”课教师对教材体系、教材优势形成统一的认识,进而明确高质量的教材体系、突出的教学优势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其次,要深入研究教材体系中涵盖的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做进一步的加工提炼,整理出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等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而达到依据内容的逻辑安排教学、改进教学的目的。再次,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结合,通过精彩一课、精彩教案、精彩课件等的评审、课题资助的导向、专题研讨会的召开等方式有效推进“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后,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测评工作也是实现转化的重要举措。
唐凯麟教授认为,怎样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关键在于怎样把握教材的总纲和主线,而这个总纲和主线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自觉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成为“基础”课教学的一个主题,“基础”课教学改革应牢牢抓住这个主题,并将此作为重要的课程评价标准。
吴潜涛教授结合“基础”课教学体验、教材编写体验、项目评审体验,深度总结了优化“基础”课教学、实现两个转化应处理的七大关系:一是处理好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不能离开教材另搞一套;二是处理好新旧教材之间的关系,把握教材的与时俱进;三是处理好“基础”课教材与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关系,明确“基础”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的归宿点;四是处理好理论的系统性与重点难点的关系,把握好教材本身的重难点,避免“避重就轻、省力讨好”;五是处理好理论讲述与案例视频的关系,强调“基础”课课堂是理论的课堂,而非娱乐的课堂,要追求理论的感染力、说服力,而非感官的刺激;六是处理好教师的专业背景、研究优势与教材的逻辑魅力的关系,不能无视教材的逻辑而讲教师个人的“专长”、“兴趣”;七是处理好教材的权威性、科学性与师生的合理意见、建议的关系。
卢黎歌教授指出,要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首先应当厘清教材体系与教学系统的区别即两者的含义不同、功能不同、特点不同、要求不同、思路不同。其次要明确实现转化的总原则即针对问题与传授理论相结合原则、灵活发挥与遵循教材相结合原则、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相结合原则、课堂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原则、课堂讲授与辅助活动相结合原则。最后应把握好实现转化的具体路径:吃透教材、确定问题、设计教案、师生互动、精选教学案例、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环节。
罗映光教授认为实现两个转化首先要承认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教材有优势需要转化。具体而言,教材体系是构建教学体系的基础和依据;教学体系是指导教师系统地传授教材内容、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是教学实践的必然要求。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应注意内容的口语化表达、问题的选择性切入、方法的互动式启发、结构的承转式连接、讲授的形象化打造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陈勇教授认为需要借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经验,把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进而转化为教学实效。对如何转化,具体包括: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把知识体系转化为信仰体系,把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把单一教学转化为多样教学,把理论知识转化为理论德性,把共性要求转化为个人素质。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既要认识学生又要把握学生、既要对学生理解尊重又要引导引领、既要有理论性又要有亲和力、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既遵循规律又因材施教、既要有学识魅力又要有人格魅力。
就如何把握教材体系、理解教材优势,实现两个转化,还有很多学者发表了各自独到的见解。如边和平教授认为,教师要在吃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树立系统思想和整体概念,积极探索和创新教材优势转化的路径,即在教学观念上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在教案设计上突出强化问题意识;在教学模式上强调双向互动启发;在教学手段上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空间上做到两个课堂有机结合。邵龙宝教授认为,在开展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是改变陈旧的教育思想观念,其次才是内容体系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将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有赖于教师本身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有赖于教师对待上好课的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有赖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和对学生的悉心调研。
二、积极探讨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模式的构建,通过教法、模式创新优化教学实效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是不断改进“基础”课教育教学,增强“基础”课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的重要环节。“教学有章,教无常法”,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模式创新应在遵循教材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学校的不同实际、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有针对性地、富有创造性地推进落实。
陆树程教授认为,“基础”课教材优势主要具有科学性、政治性、系统性、纲领性、开放性等特征。将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必须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模式从“主—客”模式向“主—客—主”模式的转化。与“主—客—主”教学模式相适应,人格魅力法、激情渲染法、案例教学法、视听共振法、主题研讨法、实践体验法等教学方法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张丹华教授对上海大学推进“六个为什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试点情况作了介绍,从“问题逻辑优化教学过程;‘项链模式’整合教学资源;学科支撑实现良性循环”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大学回答“六个为什么”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的具体经验,并着重对“项链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种教学模式由思政课专职教师把握课程的主线,构成“项链”的基底,同时聘请其他学科专家以讲座或访谈形式讲授课程重点专题,像“钻石”那样镶嵌在“项链”的基底上。这种专兼职教师结合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师资源,有效地增强了“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在研讨会赴上海大学现场考察交流会上,上海大学进一步全面介绍和分享了该校作为教育部“六个为什么”“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试点校的成功经验。徐维凡副司长认为,该校试点经验具有向全国推广的普遍价值。
马莹华副教授对大连理工大学“基础”课教学团队的多样化案例式专题教学法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新模式进行了介绍。多样化案例式专题教学法即教学团队按照“基础”课的教学要点,依据全国统编教材的内容逻辑,分十个专题开展教学,每个专题集体备课、专人负责,围绕该专题撰写教案、编制案例、制作课件、设计教程、制定试题,开发了研讨型案例、辩论式案例、考试型案例、多媒体可视化案例等多种类型的教学案例,而形成的多样化的“基础”课案例专题式教学方法。“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新模式则是该校“基础”课教学团队依据课型理论,开发与“大班授课”紧密衔接的“小班研讨”教学模式,以自然班级为教学单位,配合“大班授课”的教学内容,开辟“小班研讨”的教学空间,充分利用课内课外学时,配备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围绕“大班授课”中所涉及到的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学生疑惑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大学生自身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开展课堂讨论的教学模式。
另外,刘志山教授对理论性课堂与趣味性课堂有机结合的“灵境教育模式”进行了介绍,董丁戈教授全面介绍了吉林大学通过由“基本课型+辅助课型”而建构“课型群”的理论与实践。西北大学陈中奇副教授对如何积极探索和运用案例教学法,增强“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进行了深入探讨。王建新教授对“研究性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阐发。在研讨会论文集中,有学者还对”探究式“教学模式、“小剧场式”教学模式等进行了研究。针对丰富的、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关键要结合自身实际。
三、有效形成“基础”课教育教学问题的聚焦,明晰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方向
此次研讨会作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委会成立以来组织召开的首次全国性研讨会,有效形成全国“基础”课教育教学问题的聚焦是研讨会的重要目的。
有效形成全国“基础”课教育教学问题的聚焦主要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实现,来自全国130余所高校的150余名一线“基础”课教师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两名专家作召集人、由两名教指委委员作顾问,小组讨论热烈而充分。在小组讨论中,与会代表们对此次研讨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研讨会质量很高、很充实、收获大、应常开。通过小组讨论,来自全国各地的“基础”课一线教师们对如下“基础”课教学问题形成了聚焦:一是教材体系如何转化为教学体系、教材优势如何转化为教学优势、知识体系如何转化为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的问题;二是“基础”课教学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理论系统性与学生问题针对性、内容稳定性与变动性、通俗化与理论深度的关系问题;三是“基础”课教学与不良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问题;四是“基础”课教学与科研发展、学科建设的关系问题;五是“基础”课教学中思想道德修养部分与法律基础部分的失调、脱节问题;六是“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的对接问题;七是“基础”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学习先进经验与结合本校实际的问题;八是全国“基础”课教学经验、资料如何有效交流、共享,形成教学合力的问题;九是“基础”课建设如何赢得学校的重视,并与学工部、团委等职能部门协调共建的问题;十是“基础”课与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问题;十一是“基础”课教师的语言风格与魅力、教学风格与教学艺术的培育提升问题;十二是如何提高”基础”课教师地位,优化评价方式,增强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幸福感的问题;十三是“基础”课教师如何做到真信、真情、真心、真爱的问题,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成长问题;十四是高校“基础”课与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衔接、观照问题;十五是“基础”课实践教学资金短缺、留于形式的问题;十六是“基础”课教学对象的深化研究问题,如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规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结构;大学生理论学习的方式、兴趣、偏好与影响因素等。有效形成“基础”课教育教学问题的聚焦为进一步加强“基础”课教学的宏观管理,有针对性地推进“基础”课教学研究和改革,显著提高“基础”课教学质量提供了依据和方向。为此,研讨会期间,“基础”课教指委还给与会代表下发了“基础”课教学研究的100道选题,以进一步聚焦问题,深化教学研究与改革。
四、分享教学经验与共享教学资源相结合,积极形成全国“基础”课教育教学的合力
先进教学经验的分享与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是此次研讨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对有效形成全国“基础”课教育教学的合力,共同推进全国“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李林英教授以“三管齐下功到果成——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为题,对北京理工大学“基础”课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从“理念”、“目标”、“指导”、“教”、“学”、“行”、“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她认为“基础”课整体架构上的重点、难点主要有3个:一是教学内容体系的整合。即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把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融合为一个全新的、科学的课程体系。二是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即针对课程特点,改变单一考核方式,建立不同于专业课的考核方式,建立一套全面的评估体系,力求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三是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即探索和建立富有成效、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本门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北京理工大学在过程控制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作法,取得了突出的教学实效,体现于“教、学、行、果”四个方面,即教——实施“423”螺旋式集体备课四步法;学——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活动;行——形成“地毯式全方位推进”的实践教学模式;果——取得了整体提升、多点开花的教研实效。顔峰教授则从坚持一个信念、创新四个理念、种好三块“责任田”、推进四个教学方法、明确五条途径等5个方面对中南大学“基础”课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先进经验进行了介绍。
冯秀军教授分享了中央财经大学“基础”课教学以“主题教学模式”构建教师-学生-教材三维互动平台,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以“行走的课堂”拓展教学时空,促进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教学经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杨航征教授分享了坚持“三贴近”构建“基础”课全程教书育人模式的经验,提出“基础”课教学应课前贴近学生,坚持“因材施教”;课堂教学 “三贴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间欣赏精心设计,延伸课堂教学效果;课程考核“三贴近”,试卷讲解再育人;加强课外交流,做学生的人生导师。罗石教授对情境教学模拟实验探索的情况向与会代表进行了介绍和动漫展示。杨一平教授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通过创建教学文本推进“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经验。作为“基础”课教学名师的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的施索华副教授同与会代表分享了她个人的教学心得,并对施索华工作室的情况进行了介绍。此次研讨会经验交流的内容和方式十分丰富,如在小组讨论中祖嘉合教授介绍了北京大学专题式轮讲的教学经验,陈大文教授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基础”课考核方式的改革经验等。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分享教学经验、共享教学资源对改进各高校“基础”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这有利于形成全国“基础”课教育教学的合力。但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教育部社科司、“基础”课教指委加强宏观管理和指导,进一步丰富教学经验、教学资源共享的平台和渠道,进一步增进全国高校“基础”课教育教学改革的互动,有效形成全国“基础”课教育教学的合力。
值得强调的是,此次研讨会是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委会成立以来组织召开的首次全国性研讨会,得到了教育部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全程指导,得到了苏州大学、江苏省教育厅社政处、上海大学、上海市教委德育处等部门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也得到了全国广大“基础”课一线教师的热切关注、踊跃参会和广泛支持,研讨会气氛热烈、成果丰富、好评如潮,取得了圆满成功。
[责任编辑:张俊华]
一、深入研究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与信仰体系的转化
中宣部、教育部在教社科[2008]5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工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如何有效推进“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进而向信仰体系转化,是“基础”课教学研讨的重要议题。围绕这一议题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徐维凡副司长在回顾“05方案”实施5年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方面已开展工作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和今后的工作要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首先需要做好统一思想的工作,让“基础”课教师对教材体系、教材优势形成统一的认识,进而明确高质量的教材体系、突出的教学优势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其次,要深入研究教材体系中涵盖的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做进一步的加工提炼,整理出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等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而达到依据内容的逻辑安排教学、改进教学的目的。再次,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结合,通过精彩一课、精彩教案、精彩课件等的评审、课题资助的导向、专题研讨会的召开等方式有效推进“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后,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测评工作也是实现转化的重要举措。
唐凯麟教授认为,怎样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关键在于怎样把握教材的总纲和主线,而这个总纲和主线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自觉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成为“基础”课教学的一个主题,“基础”课教学改革应牢牢抓住这个主题,并将此作为重要的课程评价标准。
吴潜涛教授结合“基础”课教学体验、教材编写体验、项目评审体验,深度总结了优化“基础”课教学、实现两个转化应处理的七大关系:一是处理好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不能离开教材另搞一套;二是处理好新旧教材之间的关系,把握教材的与时俱进;三是处理好“基础”课教材与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关系,明确“基础”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的归宿点;四是处理好理论的系统性与重点难点的关系,把握好教材本身的重难点,避免“避重就轻、省力讨好”;五是处理好理论讲述与案例视频的关系,强调“基础”课课堂是理论的课堂,而非娱乐的课堂,要追求理论的感染力、说服力,而非感官的刺激;六是处理好教师的专业背景、研究优势与教材的逻辑魅力的关系,不能无视教材的逻辑而讲教师个人的“专长”、“兴趣”;七是处理好教材的权威性、科学性与师生的合理意见、建议的关系。
卢黎歌教授指出,要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首先应当厘清教材体系与教学系统的区别即两者的含义不同、功能不同、特点不同、要求不同、思路不同。其次要明确实现转化的总原则即针对问题与传授理论相结合原则、灵活发挥与遵循教材相结合原则、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相结合原则、课堂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原则、课堂讲授与辅助活动相结合原则。最后应把握好实现转化的具体路径:吃透教材、确定问题、设计教案、师生互动、精选教学案例、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环节。
罗映光教授认为实现两个转化首先要承认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教材有优势需要转化。具体而言,教材体系是构建教学体系的基础和依据;教学体系是指导教师系统地传授教材内容、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是教学实践的必然要求。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应注意内容的口语化表达、问题的选择性切入、方法的互动式启发、结构的承转式连接、讲授的形象化打造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陈勇教授认为需要借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经验,把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进而转化为教学实效。对如何转化,具体包括: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把知识体系转化为信仰体系,把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把单一教学转化为多样教学,把理论知识转化为理论德性,把共性要求转化为个人素质。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既要认识学生又要把握学生、既要对学生理解尊重又要引导引领、既要有理论性又要有亲和力、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既遵循规律又因材施教、既要有学识魅力又要有人格魅力。
就如何把握教材体系、理解教材优势,实现两个转化,还有很多学者发表了各自独到的见解。如边和平教授认为,教师要在吃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树立系统思想和整体概念,积极探索和创新教材优势转化的路径,即在教学观念上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在教案设计上突出强化问题意识;在教学模式上强调双向互动启发;在教学手段上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空间上做到两个课堂有机结合。邵龙宝教授认为,在开展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是改变陈旧的教育思想观念,其次才是内容体系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将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有赖于教师本身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有赖于教师对待上好课的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有赖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和对学生的悉心调研。
二、积极探讨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模式的构建,通过教法、模式创新优化教学实效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是不断改进“基础”课教育教学,增强“基础”课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的重要环节。“教学有章,教无常法”,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模式创新应在遵循教材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学校的不同实际、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有针对性地、富有创造性地推进落实。
陆树程教授认为,“基础”课教材优势主要具有科学性、政治性、系统性、纲领性、开放性等特征。将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必须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模式从“主—客”模式向“主—客—主”模式的转化。与“主—客—主”教学模式相适应,人格魅力法、激情渲染法、案例教学法、视听共振法、主题研讨法、实践体验法等教学方法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张丹华教授对上海大学推进“六个为什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试点情况作了介绍,从“问题逻辑优化教学过程;‘项链模式’整合教学资源;学科支撑实现良性循环”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大学回答“六个为什么”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的具体经验,并着重对“项链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种教学模式由思政课专职教师把握课程的主线,构成“项链”的基底,同时聘请其他学科专家以讲座或访谈形式讲授课程重点专题,像“钻石”那样镶嵌在“项链”的基底上。这种专兼职教师结合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师资源,有效地增强了“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在研讨会赴上海大学现场考察交流会上,上海大学进一步全面介绍和分享了该校作为教育部“六个为什么”“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试点校的成功经验。徐维凡副司长认为,该校试点经验具有向全国推广的普遍价值。
马莹华副教授对大连理工大学“基础”课教学团队的多样化案例式专题教学法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新模式进行了介绍。多样化案例式专题教学法即教学团队按照“基础”课的教学要点,依据全国统编教材的内容逻辑,分十个专题开展教学,每个专题集体备课、专人负责,围绕该专题撰写教案、编制案例、制作课件、设计教程、制定试题,开发了研讨型案例、辩论式案例、考试型案例、多媒体可视化案例等多种类型的教学案例,而形成的多样化的“基础”课案例专题式教学方法。“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新模式则是该校“基础”课教学团队依据课型理论,开发与“大班授课”紧密衔接的“小班研讨”教学模式,以自然班级为教学单位,配合“大班授课”的教学内容,开辟“小班研讨”的教学空间,充分利用课内课外学时,配备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围绕“大班授课”中所涉及到的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学生疑惑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大学生自身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开展课堂讨论的教学模式。
另外,刘志山教授对理论性课堂与趣味性课堂有机结合的“灵境教育模式”进行了介绍,董丁戈教授全面介绍了吉林大学通过由“基本课型+辅助课型”而建构“课型群”的理论与实践。西北大学陈中奇副教授对如何积极探索和运用案例教学法,增强“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进行了深入探讨。王建新教授对“研究性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阐发。在研讨会论文集中,有学者还对”探究式“教学模式、“小剧场式”教学模式等进行了研究。针对丰富的、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关键要结合自身实际。
三、有效形成“基础”课教育教学问题的聚焦,明晰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方向
此次研讨会作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委会成立以来组织召开的首次全国性研讨会,有效形成全国“基础”课教育教学问题的聚焦是研讨会的重要目的。
有效形成全国“基础”课教育教学问题的聚焦主要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实现,来自全国130余所高校的150余名一线“基础”课教师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两名专家作召集人、由两名教指委委员作顾问,小组讨论热烈而充分。在小组讨论中,与会代表们对此次研讨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研讨会质量很高、很充实、收获大、应常开。通过小组讨论,来自全国各地的“基础”课一线教师们对如下“基础”课教学问题形成了聚焦:一是教材体系如何转化为教学体系、教材优势如何转化为教学优势、知识体系如何转化为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的问题;二是“基础”课教学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理论系统性与学生问题针对性、内容稳定性与变动性、通俗化与理论深度的关系问题;三是“基础”课教学与不良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问题;四是“基础”课教学与科研发展、学科建设的关系问题;五是“基础”课教学中思想道德修养部分与法律基础部分的失调、脱节问题;六是“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的对接问题;七是“基础”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学习先进经验与结合本校实际的问题;八是全国“基础”课教学经验、资料如何有效交流、共享,形成教学合力的问题;九是“基础”课建设如何赢得学校的重视,并与学工部、团委等职能部门协调共建的问题;十是“基础”课与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问题;十一是“基础”课教师的语言风格与魅力、教学风格与教学艺术的培育提升问题;十二是如何提高”基础”课教师地位,优化评价方式,增强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幸福感的问题;十三是“基础”课教师如何做到真信、真情、真心、真爱的问题,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成长问题;十四是高校“基础”课与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衔接、观照问题;十五是“基础”课实践教学资金短缺、留于形式的问题;十六是“基础”课教学对象的深化研究问题,如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规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结构;大学生理论学习的方式、兴趣、偏好与影响因素等。有效形成“基础”课教育教学问题的聚焦为进一步加强“基础”课教学的宏观管理,有针对性地推进“基础”课教学研究和改革,显著提高“基础”课教学质量提供了依据和方向。为此,研讨会期间,“基础”课教指委还给与会代表下发了“基础”课教学研究的100道选题,以进一步聚焦问题,深化教学研究与改革。
四、分享教学经验与共享教学资源相结合,积极形成全国“基础”课教育教学的合力
先进教学经验的分享与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是此次研讨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对有效形成全国“基础”课教育教学的合力,共同推进全国“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李林英教授以“三管齐下功到果成——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为题,对北京理工大学“基础”课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从“理念”、“目标”、“指导”、“教”、“学”、“行”、“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她认为“基础”课整体架构上的重点、难点主要有3个:一是教学内容体系的整合。即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把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融合为一个全新的、科学的课程体系。二是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即针对课程特点,改变单一考核方式,建立不同于专业课的考核方式,建立一套全面的评估体系,力求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三是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即探索和建立富有成效、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本门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北京理工大学在过程控制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作法,取得了突出的教学实效,体现于“教、学、行、果”四个方面,即教——实施“423”螺旋式集体备课四步法;学——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活动;行——形成“地毯式全方位推进”的实践教学模式;果——取得了整体提升、多点开花的教研实效。顔峰教授则从坚持一个信念、创新四个理念、种好三块“责任田”、推进四个教学方法、明确五条途径等5个方面对中南大学“基础”课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先进经验进行了介绍。
冯秀军教授分享了中央财经大学“基础”课教学以“主题教学模式”构建教师-学生-教材三维互动平台,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以“行走的课堂”拓展教学时空,促进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教学经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杨航征教授分享了坚持“三贴近”构建“基础”课全程教书育人模式的经验,提出“基础”课教学应课前贴近学生,坚持“因材施教”;课堂教学 “三贴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间欣赏精心设计,延伸课堂教学效果;课程考核“三贴近”,试卷讲解再育人;加强课外交流,做学生的人生导师。罗石教授对情境教学模拟实验探索的情况向与会代表进行了介绍和动漫展示。杨一平教授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通过创建教学文本推进“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经验。作为“基础”课教学名师的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的施索华副教授同与会代表分享了她个人的教学心得,并对施索华工作室的情况进行了介绍。此次研讨会经验交流的内容和方式十分丰富,如在小组讨论中祖嘉合教授介绍了北京大学专题式轮讲的教学经验,陈大文教授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基础”课考核方式的改革经验等。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分享教学经验、共享教学资源对改进各高校“基础”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这有利于形成全国“基础”课教育教学的合力。但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教育部社科司、“基础”课教指委加强宏观管理和指导,进一步丰富教学经验、教学资源共享的平台和渠道,进一步增进全国高校“基础”课教育教学改革的互动,有效形成全国“基础”课教育教学的合力。
值得强调的是,此次研讨会是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委会成立以来组织召开的首次全国性研讨会,得到了教育部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全程指导,得到了苏州大学、江苏省教育厅社政处、上海大学、上海市教委德育处等部门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也得到了全国广大“基础”课一线教师的热切关注、踊跃参会和广泛支持,研讨会气氛热烈、成果丰富、好评如潮,取得了圆满成功。
[责任编辑:张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