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马年,好种田”。牛是人们熟悉而又喜爱的家畜之一,牛性善耕,憨厚聪明。俗话说:“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正像鲁迅先生形容的那样,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牛以其勤劳奉献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中外食牛趣谈
我国有的地方考厨师,据说只考两样菜:烧豆腐和炒牛肉丝。虽说都是普通菜,可不是容易做成功,不掌握炒牛肉技巧者,炒出的牛肉丝十有九回嚼不动,于是,一般人家做牛肉,不是红烧,便是清炖,顶多买点卤牛肉下酒,有的吃来还塞牙。也许因为这个原因,中国人的肉食中,80%以上是猪肉,牛肉只占2.5%上下。
西方世界的肉食刚刚相反,谚语说:“西餐无牛,厨师束手。”外国的菜肴,牛肉做的真不少。欧洲著名的牛肉菜如法国诺曼底的“油涮牛肉”、意大利“佛罗伦萨牛排”、德国“汉堡牛扒”等。
那是不是就说中国人不爱吃牛肉了?其实不然。牛肉是我们祖先最重要的肉食之一。当初对它重视的程度,比之今日西方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庄子》上有一篇《庖丁解牛》,对这位分割整牛的厨师的技巧作了生动的描述,只怕今日也是少见的。当时,用牛肉做的菜肴、食品,见于文字的除捣珍(牛肉松)、渍(醉牛肉片)、熬(香牛肉干)、糁(牛羊猪肉和米粉做的肉饼)外,还有肜(牛肉羹)、牛炙(烤牛肉串)、牛(土肉戈)(酱牛肉塊)、牛脍(肉酱牛肉片)、牛惰(干牛肉)、肥牛腱(炖牛腱子),等等。再看看全国各地有关牛的佳肴也不少,比如广东一带以牛肝、牛心、牛双弦(肚)为材料的“牛三星”;湘菜中的“牛中三杰”:“发贡百页”、“红烧牛蹄筋”、“烩牛脑髓”;还有四川的“灯影牛肉”、“张飞牛肉”,等等,都远近闻名。
从饮食到入药
牛肉之味,以甘香醇厚为重,这是作为食品。在中医眼中,牛肉之味便不同了。归纳中医从南北朝至今对牛肉的认识是:味甘,性平,入脾、胃经,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的功效,可以治虚损赢瘦、消渴、脾弱不运、痞积、水肿、腰膝酸软等症。牛又分黄牛、水牛、牦牛,其中又有差别:黄牛性温,补气,与绵黄芪同功;水牛性冷,能安胎补血;牦牛性温,同黄牛。它的补益作用在猪、羊之上。
《乾坤生意》有一“返本丸”方,以黄犍牛肉配以山药、莲子肉、白茯苓、小茴香共制成丸,吃了可“补诸虚百损”。《药性裁成》所载用瘦黄牛肉熬制的“霞天膏”,有补气益血、健脾安中之功。《韩氏医通》说:“凡沉疴痼疾,癫狂风病,痞积疮疡,一切有形之病,及妇人症瘕,皆用霞天膏投所宜煎剂,汗吐下攻去污败虫物。”
牛可谓全身都是宝——
牛肚 味甘,性温,补虚、益脾胃,治病后虚赢、气血不足、消渴、风痃。
牛肝 味甘,性平,养血、补肝、明目,治血虚萎黄、虚劳赢瘦、青盲、雀目。
牛腰 补肾气、益精,去湿痹。
牛肠 厚肠,除肠风痔漏。
牛肺 补肺,止咳逆。
牛脾 味甘、微酸,性温,健脾消积,治脾胃失健、消化不良、食积痞满。
牛鼻 治妇人无乳。
牛靥 (牛甲状腺) 治喉痹、气瘿。
牛油 味甘,性温,治渴利(配栝蒌根)。
牛脑 味甘,性温,治头风眩晕、消渴、痞气。
牛髓 味甘,性温,润肺、补肾、填髓,治虚劳赢瘦、精血亏损、泄利、消渴等。
牛蹄 性凉,下热风,治水浮气肿、腹肚胀满、小便涩少、妇人崩中、漏下赤白。
牛筋 补肝强筋、益气力、续绝伤。
牛奶 味甘,性平,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治虚弱劳损、反胃噎隔、消渴、便秘。
牛血 味咸,性平,理血、补中,治便血、血痢、经闭、血虚赢瘦,补血枯。
牛喉 治反胃吐食。
牛骨 味甘,性温,治腰膝酸软等。
牛皮 经水煮加黄酒、冰糖收取的胶叫“黄明胶”,味甘性平,滋阴润燥、止血消肿,治虚劳肺痿、咳嗽咯血、吐衄、崩漏、跌打损伤等。《本草汇言》谓:“与阿胶仿佛通用,但其性平补,宜于虚热者也。如散痈肿,调脓止痛,护膜生肌,则黄明胶又过于阿胶一筹也。”水牛皮则治水气大腹浮肿、小便涩少。
水牛尾 治水气大腹浮肿、小便涩少,洗净去毛,细切作腊,极熟吃之,煮食亦佳。
牛睾丸 壮阳补肾,治疝。
牛胎盘 味甘,性温,安心养血、益气补精,治虚损劳极、瘵疾劳嗽。
牛鞭 味甘,性温,壮阳补肾,治阳痿不起。
牛肉菜肴2款
□粉蒸牛肉
原料:牛里脊肉750克,大米100克,糯米75克,红薯(或老南瓜)500克,豆瓣酱75克,酱油75克,精盐4克,大料(八角)2枚,葱片、姜片各10克,料酒25克,草果1个,牛肉汤150克,香菜100克,牛油(熟制品)100克。
做法:牛里脊肉切片,加入料酒、精盐抓匀腌渍10分钟待用;将大米、糯米、草果入干炒锅中,炒黄后,碾成细面;香菜洗净,切末;豆瓣酱剁细;红薯洗净切块。牛肉片加入豆瓣酱、葱片、姜米,腌半小时后放入米粉、少许牛肉汤拌匀。红薯放在盘内,牛肉片置上,入笼蒸大火蒸30分钟后取出,撒上香菜末,再淋上烧热的牛油即可。
□沙锅牛肉
原料:牛肋肉500克,干粉丝100克,豆腐50克,精盐8克,酱油15克,味精6克,香油5克,香菜末、胡椒粉、葱花、姜末各10克,大料2枚,食用油750克(约耗100克左右),料酒25克,干淀粉25克。
做法:先将牛肉切块,入清水中浸泡15分钟,洗去血水,沥干,用酱油、精盐入味10分钟;干粉丝用水泡软;豆腐切小方块。油锅上火烧至七成热时,将牛肉沥去酱油,放干淀粉抓匀,入油中炸3分钟捞出。底油锅上火,放入大料炒香,下葱花、姜末、水(适量)、酱油、料酒、牛肉块,大火烧开后小火炖至牛肉烂时,入胡椒粉、味精、香菜,淋入香油即成。
中外食牛趣谈
我国有的地方考厨师,据说只考两样菜:烧豆腐和炒牛肉丝。虽说都是普通菜,可不是容易做成功,不掌握炒牛肉技巧者,炒出的牛肉丝十有九回嚼不动,于是,一般人家做牛肉,不是红烧,便是清炖,顶多买点卤牛肉下酒,有的吃来还塞牙。也许因为这个原因,中国人的肉食中,80%以上是猪肉,牛肉只占2.5%上下。
西方世界的肉食刚刚相反,谚语说:“西餐无牛,厨师束手。”外国的菜肴,牛肉做的真不少。欧洲著名的牛肉菜如法国诺曼底的“油涮牛肉”、意大利“佛罗伦萨牛排”、德国“汉堡牛扒”等。
那是不是就说中国人不爱吃牛肉了?其实不然。牛肉是我们祖先最重要的肉食之一。当初对它重视的程度,比之今日西方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庄子》上有一篇《庖丁解牛》,对这位分割整牛的厨师的技巧作了生动的描述,只怕今日也是少见的。当时,用牛肉做的菜肴、食品,见于文字的除捣珍(牛肉松)、渍(醉牛肉片)、熬(香牛肉干)、糁(牛羊猪肉和米粉做的肉饼)外,还有肜(牛肉羹)、牛炙(烤牛肉串)、牛(土肉戈)(酱牛肉塊)、牛脍(肉酱牛肉片)、牛惰(干牛肉)、肥牛腱(炖牛腱子),等等。再看看全国各地有关牛的佳肴也不少,比如广东一带以牛肝、牛心、牛双弦(肚)为材料的“牛三星”;湘菜中的“牛中三杰”:“发贡百页”、“红烧牛蹄筋”、“烩牛脑髓”;还有四川的“灯影牛肉”、“张飞牛肉”,等等,都远近闻名。
从饮食到入药
牛肉之味,以甘香醇厚为重,这是作为食品。在中医眼中,牛肉之味便不同了。归纳中医从南北朝至今对牛肉的认识是:味甘,性平,入脾、胃经,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的功效,可以治虚损赢瘦、消渴、脾弱不运、痞积、水肿、腰膝酸软等症。牛又分黄牛、水牛、牦牛,其中又有差别:黄牛性温,补气,与绵黄芪同功;水牛性冷,能安胎补血;牦牛性温,同黄牛。它的补益作用在猪、羊之上。
《乾坤生意》有一“返本丸”方,以黄犍牛肉配以山药、莲子肉、白茯苓、小茴香共制成丸,吃了可“补诸虚百损”。《药性裁成》所载用瘦黄牛肉熬制的“霞天膏”,有补气益血、健脾安中之功。《韩氏医通》说:“凡沉疴痼疾,癫狂风病,痞积疮疡,一切有形之病,及妇人症瘕,皆用霞天膏投所宜煎剂,汗吐下攻去污败虫物。”
牛可谓全身都是宝——
牛肚 味甘,性温,补虚、益脾胃,治病后虚赢、气血不足、消渴、风痃。
牛肝 味甘,性平,养血、补肝、明目,治血虚萎黄、虚劳赢瘦、青盲、雀目。
牛腰 补肾气、益精,去湿痹。
牛肠 厚肠,除肠风痔漏。
牛肺 补肺,止咳逆。
牛脾 味甘、微酸,性温,健脾消积,治脾胃失健、消化不良、食积痞满。
牛鼻 治妇人无乳。
牛靥 (牛甲状腺) 治喉痹、气瘿。
牛油 味甘,性温,治渴利(配栝蒌根)。
牛脑 味甘,性温,治头风眩晕、消渴、痞气。
牛髓 味甘,性温,润肺、补肾、填髓,治虚劳赢瘦、精血亏损、泄利、消渴等。
牛蹄 性凉,下热风,治水浮气肿、腹肚胀满、小便涩少、妇人崩中、漏下赤白。
牛筋 补肝强筋、益气力、续绝伤。
牛奶 味甘,性平,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治虚弱劳损、反胃噎隔、消渴、便秘。
牛血 味咸,性平,理血、补中,治便血、血痢、经闭、血虚赢瘦,补血枯。
牛喉 治反胃吐食。
牛骨 味甘,性温,治腰膝酸软等。
牛皮 经水煮加黄酒、冰糖收取的胶叫“黄明胶”,味甘性平,滋阴润燥、止血消肿,治虚劳肺痿、咳嗽咯血、吐衄、崩漏、跌打损伤等。《本草汇言》谓:“与阿胶仿佛通用,但其性平补,宜于虚热者也。如散痈肿,调脓止痛,护膜生肌,则黄明胶又过于阿胶一筹也。”水牛皮则治水气大腹浮肿、小便涩少。
水牛尾 治水气大腹浮肿、小便涩少,洗净去毛,细切作腊,极熟吃之,煮食亦佳。
牛睾丸 壮阳补肾,治疝。
牛胎盘 味甘,性温,安心养血、益气补精,治虚损劳极、瘵疾劳嗽。
牛鞭 味甘,性温,壮阳补肾,治阳痿不起。
牛肉菜肴2款
□粉蒸牛肉
原料:牛里脊肉750克,大米100克,糯米75克,红薯(或老南瓜)500克,豆瓣酱75克,酱油75克,精盐4克,大料(八角)2枚,葱片、姜片各10克,料酒25克,草果1个,牛肉汤150克,香菜100克,牛油(熟制品)100克。
做法:牛里脊肉切片,加入料酒、精盐抓匀腌渍10分钟待用;将大米、糯米、草果入干炒锅中,炒黄后,碾成细面;香菜洗净,切末;豆瓣酱剁细;红薯洗净切块。牛肉片加入豆瓣酱、葱片、姜米,腌半小时后放入米粉、少许牛肉汤拌匀。红薯放在盘内,牛肉片置上,入笼蒸大火蒸30分钟后取出,撒上香菜末,再淋上烧热的牛油即可。
□沙锅牛肉
原料:牛肋肉500克,干粉丝100克,豆腐50克,精盐8克,酱油15克,味精6克,香油5克,香菜末、胡椒粉、葱花、姜末各10克,大料2枚,食用油750克(约耗100克左右),料酒25克,干淀粉25克。
做法:先将牛肉切块,入清水中浸泡15分钟,洗去血水,沥干,用酱油、精盐入味10分钟;干粉丝用水泡软;豆腐切小方块。油锅上火烧至七成热时,将牛肉沥去酱油,放干淀粉抓匀,入油中炸3分钟捞出。底油锅上火,放入大料炒香,下葱花、姜末、水(适量)、酱油、料酒、牛肉块,大火烧开后小火炖至牛肉烂时,入胡椒粉、味精、香菜,淋入香油即成。